民国时期,给我介绍下汤恩伯汤总司令。其军事才能如何?

作者&投稿:木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国防的历史有哪些~

中国国防的历史有:
1、洋务运动。
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北洋水师的成立。
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
3、黄海海战。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偷袭驻旅顺口外锚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旅顺港外都制定了相应的水雷封锁战术,双方有多艘战舰触雷沉没。
4月18日俄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没,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遇难,从此俄军丧失了争取黄海制海权的自信心。

4、威海之战。
日本鱼雷艇屡屡偷袭成功。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结果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京畿地区顿时门户大开,位于旅顺的日军也展开进攻,连破凤凰、营口、海城、牛庄等地,清军全线溃败。
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和谈。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5、虎门销烟(1839年6月)。
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政签订的。虎门销烟间接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给华夏人民带来的伤害(割地赔款)。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门销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海卫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海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水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1、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是巩固、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就颓败。
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不仅不敢发动反侵略战争,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火”。对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侵略斗争实行残酷的镇压,最终造成对外作战中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这一观点抓住了国防强大的根本所在。我国古代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王朝,无不强调富国强兵。
秦以后的汉、唐、明、清各代前期国防的强盛,都是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结果;与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败,也都由于经济的衰落导致政治腐败和国防孱弱所至。无数历史史实证明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扩展资料
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
其基本内容包括:国防领导体制 和军队指挥体制的确立;国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使用和管理;国防教育的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国防工程设施;
常备军战斗力和战备水平的提高;国家动员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国防立法以及国防理论的研究等。提高常备军实战水平和增强国家威慑能力,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深刻认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
百度百科-国防建设

襄阳之战,指的是1940年的第一次襄阳战役,也就是枣宜会战中围绕华中重镇襄阳的一系列战斗,日军主力为第三,第三十九师团,中方第五战区正面主力为黄琪翔指挥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及第十一集团军一部。此战中国军队先败后胜,襄阳失而复得。由于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突出敌后血战殉国,一时震惊中外,襄阳的战斗因此变得并不那样抢眼。

但是这一战中,汤恩伯军团(以第三十一集团军为主力)的动向我以为颇反映了这位将军此时的心态。

会战打响之后,兵精粮足的汤军团作为第五战区首屈一指的精锐部队,如同以前几次会战一样,奉命担任战区战略预备队机动兵团,也就是说将作为反攻时的拳头使用。不过,此时的汤恩伯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说,大概有一点芒刺在背的感觉了。1939年随枣会战,汤对李的命令公开对抗,李耿耿于怀,有要法办汤恩伯的说法,但最终又拿带天子剑的汤司令毫无办法。

这件事汤李谁更有道理至今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军令角度李完全占理,汤骄悍,违令,但他给大家的印象是毕竟还能打仗,这给他增加了不少同情分。然而,枣宜会战中在对汤毫无处置的情况下依然将其隶属于李的部下,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试想,既然一年前李不能处置汤的违令,一年后李又怎么能指挥得动汤?!至少应该将汤调离第五战区以缓解矛盾吧。从军事角度,中国方面开战以前就是半身不遂,犯了兵家大忌。[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抗战中期以后,汤恩伯多有这样独立于顶头上司的“厚遇”,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坏事,比如薛岳,他也有这样的待遇,也不乏和何应钦白崇禧炒成一锅粥的情况,但是总的来说,他还是把自己的这种独立性用在灵活指挥作战上面,这种独立性一定程度上使白薛从上下指挥关系变为前后方的配合关系,白对全局的掌控加上薛对当地战区的了解相互弥补不足,所以斩获颇丰。汤就有些不同,他得到这种厚遇后与顶头上司更多的是对抗而不是配合,近到襄阳战役的李宗仁,远到中原战役的蒋鼎文,没有一个能够指挥的动他,或者能够和他配合好,这就不能说都是他的长官有问题,汤自己也要找找毛病了。

李其实还有一个可能的做法,就是直接调动汤属下的部队,拆散汤军团,然而军委会偏偏给他一条命令是汤军团必须整体使用。从军事角度考虑,这个决定很有道理,那就是机动兵团的拳头一定要硬,分散使用汤军团,会削弱反击的力度。如果没有这条限制,我想李给汤拆台也一定不会客气。这会削弱汤的战斗力,可是与指挥上的半身不遂相比,军事角度上还算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幸的是李没有这个权力,所以李的兵力不够充足,枣宜会战打得比较乱。[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襄阳战役的前后经过大致如下:

5月初,日军进攻枣阳,激战中右翼兵团张自忠部损失很大,张渡河督战,壮烈殉国,日军攻占枣阳后继续西进,和中央兵团黄琪翔部展开激战,黄是北伐系的老将,指挥习惯比较老化,应变不够迅速,同时,此战他的主力第二十二集团军是川军,而不是黄的粤军基本部队,彼此不够熟悉,因此在日军攻击面前节节败退。李宗仁的桂系部队也投入战斗,并且打得艰苦顽强,为了掩护主力撤退,173师师长钟毅战死沙场。5月31日,日军击溃新四旅河防部队突破襄河防线,黄琪翔部军心已乱,从襄阳溃退(黄在指挥部的黑板上大书“还我河山”,痛哭而走)。6月1日,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重镇襄阳。

襄阳失守全局震动,李宗仁严令黄全力收复襄阳。黄随即下令122师师长王志远指挥反击。军心尽失的状态下,用区区一个师反击襄阳,还是白退下来的部队,不免有些敷衍的味道。

王志远,川军宿将,原343旅旅长,因122师师长王铭章在滕县战死递升(从滕县死守中突围而出的张宣武团长递升343旅旅长,也是后来滕县战役的重要史料提供人)。王接到这个命令,恐怕也觉得难以执行。但他从山东打到湖北,虽然在吃败仗,勇气还是有的,于是王指挥还算完整的师直属团,亲自带队反击襄阳,从当时的战场局势看,王志远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打这一战。[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怪异的事情发生了,当王突入襄阳的时候,却发现日军已经撤退。6月3日,同时出现了两份战报 – 王志远的122师“收复襄阳”,还有一份是汤恩伯的“本部克复襄阳”!

襄阳的确夺回来了,但到底是谁攻克了襄阳呢?

时候查明,王志远部攻击襄阳,进城以后发现日军已经撤退,王随即出城追击,直追到笕山,与日军断后设伏部队发生激战。王师长是四川人,熟读三国,知道这个地方是孙坚老大被伏兵打死的地方,觉得很不吉利,于是停止追击,回城发报报捷,这个时候,汤恩伯部离襄阳还有几十里呢!

事情既然如此清楚,汤恩伯的捷报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看看汤军团这一阶段的行踪了。战役一开始,汤部就作为机动兵团主力,钻进了大洪山,虽然也有战斗,却没有张自忠,钟毅那样的血战。汤恩伯部被日军甩到了东面后方。日军派出第四十师团监视汤部,全军继续西进,汤想轻易截断日军并无机会,而血战一场和四十师团硬碰,固然可以吸引日军回头,汤却也不去做,他整个战役中始终和日军若即若离,实力没有受到大的损伤,这个表现和随枣战役如出一辙,相信李长官也拿他没办法。[cchere.net 西西河 萨苏]

攻占襄阳以后,日军因为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感觉补给线太长,第五战区部队退却迅速,捕捉其主力的战略目的无法达到,而维持占领的兵力有不足,于是决定后撤,3日,日军撤出襄阳东归。

这时,第五战区各部都退到了西边谷城一带,军心散乱,离襄阳最近的反而是东边的汤恩伯,于是,汤侦察到襄阳已经是一座空城,看出便宜,立即发出“我部克复襄阳”的捷报,准备四十师团撤退后立即出据襄阳,立一个轻松的大功。但他万万没想到有一个不要命的王志远,坏了他的如意算盘。

这件事王志远作为一个杂牌师长,本来忍气吞声也就罢了,但他的前任师长王铭章就是因为汤见死不救战死的,王咽不下这口气,一状把汤告到军委会。笔墨官司打了许久,最终不了了之。

从襄阳战役,我们看到那个血战南口的汤恩伯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从抢打硬仗(百灵庙)到勇打硬仗(南口),到软硬结合(台儿庄),到喜打巧仗(随枣战役)到专打巧仗(襄阳战役),汤恩伯在慢慢的发生变化,而他的骄横,却在一步步升级。不能不说,作为一个军事将领,这是一个负面的发展趋势。[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如果说汤只是骄悍,我以为还没有看透汤的心态发展。从台儿庄到襄阳,汤的确有坐视不救的硬心肠,但这个硬心肠都是对杂牌军的,而傲上,也一直是傲李宗仁这样的杂牌统帅,应该说,汤聪明得很,他知道自己的所为是能够为上峰(蒋)所接受的。只是此后到了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四省边区总司令任上,汤和十三太保,国民党嫡系大将蒋鼎文,又反映了汤的另一种心态。

那就是对政治的痴迷,以及因此导致的对于实力的重视。

国民党的军事大员,抗战中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的并不太多,这种一方诸侯的意思不是省主席这个级别的,而指的是军阀性质的割据势力,即便是战区司令长官,在国民党体系中也不过是权力较大而已,搞成独立王国并不容易。抗战中,程潜,顾祝同,薛岳等都是一方大员,有很大的军事力量,但政治上依然脱不开蒋的掌控,对中枢影响甚微;何应钦,张治中虽然有影响但是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和地盘;李宗仁,冯玉祥等都是限制使用。真正能够形成一方势力的,只有三个人,那就是土木王陈诚,西北王胡宗南,中原王汤恩伯,还有一个建立了影子势力的戴笠。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地盘,并且一度别人无法打入,包括蒋介石也不能完全掌控他们的势力。细细分析,他们有着共同的五个特点:[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第一, 具备一定的能力,在国民党体系中属于干练人物。陈诚被称为国民党中仅有的“不贪污,肯做事”,胡宗南是黄埔一期高材生,人称“文有胡宗南,武有贺衷寒,又文又武李默庵”,汤恩伯有南口,台儿庄的战功底子,戴笠是国民党第一号特工奇才。

第二, 有自己的基本部队和地盘,而且基本部队比较能打。陈诚的基本部队土木系十八军,地盘是中央的阳线,戴笠基本势力军统和忠义救国军,渗透到各个部门,地盘是中央的阴线,胡宗南基本部队第一军,地盘在西北,汤恩伯基本部队十三军(三十一集团军),中原四省边区。

第三, 都属于浙江人,蒋介石嫡系,深受蒋的信任。这一点使蒋纵容他们的发展和对异己的吞并。然而,一旦功高震主,不知收敛,那就有杀身之祸。陈诚一度红极一时,蒋在远征军参谋案件上一发力,陈便应声而倒,一年多不得翻身。

第四, 都有政治头脑和野心,虽然出身军界,都热衷于向政界发展。陈诚号称袖珍委员长,后来果然成为蒋的继承人;胡宗南喜欢以古人自比,枭雄锋芒毕露;戴笠把势力渗透军政两界;汤恩伯呢,在四个人中最为典型,他的政治思想在“手本”中暴露无遗,并且通过递交手本,为蒋介石了解其政治抱负,甚至以曹操自居,不知收敛。[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第五, 都出身卑微,于蒋有深刻的依附关系,所以这几个人虽然都有野心,并且皆以自己可为蒋身后第一人自诩,但蒋生前,却没有能力取而代之。蒋对他们,也隐隐有破格提拔,以对抗何应钦等老将宿臣的思路。

这几个人中,汤恩伯显然有着他独特的一面。抗战前,汤在蒋系将领中没有陈诚和胡宗南那样显眼,又不象戴笠有着特殊的工作性质,因此,在这四个人中属于黑马。我想,抗战对于汤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抗战给汤提供了不错的表现舞台,使他得以表现其军事才能,并得到了四省边区这样一块自己的地盘;其次,抗战的激烈艰苦,恐怕也让汤越来越不愿和日军死拼,因为死拼的部队主官固然可以得到尊敬,但实力的“存在”对座次更加重要;第三,汤和戴一样,对国际形势有较清醒的看法,是国民党中比较早的认识到日军必败的人物,因此抗战后期“等胜利”的思想比较严重。

于是,汤在担任四省边区总司令以后,数年之间对日作战消极,只是通过大修工事组织防御,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了发展自己的实力,拉拢胡宗南,戴笠组成势力集团,积极为蒋介石身后的继承问题打通道路,汤司令变成政客了。[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一个军事将领的政客化,往往就是他军事生涯的终点,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将军们中盛产政治家,可就是忘了怎么打仗。

何况汤本身的政治素养,决定了他在这方面难有作为,比如一度和他火热的戴笠,就对手下说过 –“胡宗南在关中要学左宗棠做西北王。没有料到汤恩伯做了中原王还不满足,竟想学起曹操来了。我劝他英雄本色是应该有大志的,但功高压主决无善终之理。”蒋介石可以容忍左宗棠,但恐怕容不了曹操,从蒋的手段看,汤若无中原惨败,难有善终。汤对政治的看法就是实力,具体地说就是兵力,因此他在中央除了蒋的宠信外并无多少势力。汤在四省边区,虽然没有积极的作战,却大肆扩充兵力,补充团,补充旅等部队到处建立,形成了足有四十万人的军事集团。实际上,这种良莠不分的做法,正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是因为兵多,并不意味着战斗力的增强,中原会战汤部新扩编的部队战斗力极差,一触即溃,真正打仗,还要靠汤的老部队,扩军效果可谓微乎其微(当然如果没有日军的进攻,抗战结束后,这支部队会成为汤的一大资本)汤部在抗战开始,以精兵称雄,此时率领战斗力参差不齐的四十万大军,机动迟缓,纪律混乱,装备不一,对汤的指挥能力是极大的考验。事实上汤在这个考验面前得分没法说很高,我的感觉抗战后期的汤恩伯对政治更加敏感,对军事的灵感已经烟消云散,这个缺点在解放战争中越发的厉害。[cchere.net 西西河 萨苏]

日军4月13日开始中原作战,5月6日就打通平汉线北段,完成主要作战任务,除许昌,洛阳(打到17日)抵抗顽强外,汤军团的表现只能用“崩溃”来形容。当时的日军是不是不可战胜呢?其战斗力虽然强大,其实也不尽然。日军进攻到河南南部,灵宝会战中,马法五的“白头军”装备远不如汤部,却能够取得比汤部好得多的战果,连日军旅团长木村千代太也被击毙。所以,汤部的溃败如果仅仅归结于日军过于强大不够公平。汤扩军无度,但是兵多,需要的补给,装备就多,给中原地区增加了沉重的负担,造成当地人民与汤军的对立,也严重的影响汤军官兵的士气 – 连保境安民都做不到,士兵们不知道为何而战。。。迅速扩编的部队纪律性差,战斗力弱,战斗中争相奔逃,给本来能够作战的部队也带来了“雪崩”的影响。史称汤部在河南和日军交手被打惨了,豫西民间武装和汤军冲突,只要有几个会日语的民团大喊几声,汤军就蜂拥败退。

对军政关系认识的粗糙以及在实力问题上的短视,给汤带来了苦果。和日军对峙数年,军事上的准备却不足,对日军研究不够,则更是汤作为指挥官应该负责的地方。[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应该说,汤在中原的确打得很糟糕,为他开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的确撤出了自己的基本部队,但是重武器装备损失惨重,其战斗力和战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根据日军回忆,汤部在河南的工事相当不错,曾经有日军登山望汤军工事“血液凝固”的感觉,而遗憾的是工事里面却没有人防守。所谓兵败如山倒,大体如此,大约也不是汤不想顶住,而是无法控制局面了吧。

在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中(反坦克部队只舍得打一发实弹做训练),如果看看下面汤军被日军缴获的装备,大约也难以原谅汤的溃败吧。

汤恩伯(1898.9.20 ~1954.6.29 )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名克勤,字恩伯。浙江武义县人。黄埔系骨干将领。抗战时期(前期和中期)表现突出,被日军视为劲敌。1920年入援闽浙军讲武堂,毕业后任浙军第1师排长。   1925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1928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事教官,继任学生总队大队长,在校期间著《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博得蒋介石赏识。   1931年起,任第2师师长、第13军军长等职。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指挥所部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10月任第20军团军团长。翌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6月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参加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   1942年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    汤恩伯之死1944年4月在豫中会战中所部溃败,受撤职留任处分。9月调任黔桂边区总司令。   1945年3月任陆军第3方面军司令官,率部参加桂柳追击战。12月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6年5月任首都卫戍司令。6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47年春兼第1兵团司令,率部参加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5月所部整编第74师被全歼。   1948年8月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奉蒋介石之命凭借长江天险固守宁沪杭地区。4~5月,所部主力在人民解放军发动的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中被歼,残部溃退厦门。10月由金门去台湾,任战略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等职。   病逝后被追晋陆军上将。


想了解多一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没什么电视剧和电影介绍,越多越好。
剧集介绍 东汉末年,尖锐的阶级矛盾引爆了社会动乱和政治动乱。董卓挟持天子,欲行篡逆,汉室江山风雨飘摇……蔡邕和文姬父女遭贬流放,危急时刻被曹操救下。在漫长而艰辛的返京旅途中,文姬和曹操互生情感。蔡邕心知曹操终非池中之物,但为保女儿安度乱世,完成修史大业,他有意疏远曹操。文姬青梅竹马的...

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的详情谁给介绍一下?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由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

谁给我详细介绍下中山国古城,中山城的历史。越详细越好,建城是什么时...
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从鲜虞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最终亡国,历时478年,几乎绵亘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山国灭亡的深层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其小。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小国是可以利用强国之间的矛盾,争取时机,谋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中山国一开始也正是这样落而后起、死而复生的。

给我介绍下中国的美食吧
给我介绍下中国的美食吧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

请帮忙介绍下东汉后的各个朝代好么?谢谢啦。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三分天下的魏蜀吴,就是三国了 后来魏灭了蜀,司马昭(确切说是他儿子司马炎)篡了魏,建立东晋,东晋灭了吴。东晋统一全国后,天下还是不稳定,外族入侵,东晋南渡,到南京,称西晋。与西晋同时期的 北方就是十六国。东晋后来被宋刘裕取代,这就是南北朝了。北朝就是中国的北方...

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之一——吕蒙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四杰之一的梦露介绍了校易搜收集并出版的下列文字材料。com)为每个人。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吕蒙东汉末年出生于鲁南府北。少年时,我依附妹夫邓当,以孙策为盟主。用胆汁说,累了不要系司马。孙权统一后,他逐渐被重用,从打破黄祖的工作和封横野中郎将开始。从南郡围曹仁,破安徽朱光,进贡庐江太守。后来,他...

谁给我介绍一下屈原???
谁给我介绍一下屈原???  我来答 7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藤柠彬剑 2006-10-23 · 超过1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

介绍下民国国术历史
民国国术是20世纪中国的一种传统武术形式,起源于清朝末年,并在民国时期发展壮大。它是汇集了中国传统武术各门派的特点和精华的综合性武术体系,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少林拳、洪拳、螳螂拳、峨眉拳等多种武术。民国国术的发展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各地武馆的兴起和武馆教练的训练使得国术在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简单介绍一下我还知道什么的,科技...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中国的玉文化?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约有一百余处,中国历史上在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帝王是中国古代最高阶级,和田玉在成为真玉的同时,也就成为帝王用玉。此后,经过无数的岁月,和阗玉方才走入民间,遍及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它...

常州市19825051000: 历史上汤恩伯将军生平有哪些重要事迹呢?
林衬明目: 1942年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

常州市19825051000: 汤恩伯为什么会被重用?他不是常败将军吗?
林衬明目: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汤恩伯因全歼红16师而升任第13军军长.抗日战争初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迂回包抄日军第十师团从而扬名立万.随后坚守桐柏山...

常州市19825051000: 汤恩伯的下场如何?汤耀明和他有什么关系? -
林衬明目: 汤恩伯(1898.9.20 ~1954.6.29 )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名克勤,字恩伯.浙江武义县人.黄埔系骨干将领.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指挥所部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

常州市19825051000: 民国时期的上海警备司令部是什么级别? -
林衬明目: 选不了,两个都不对.民国的上海警备司令部或者淞沪警备司令部,都是师级单位.我家亲戚当年就当过上海警备司令,后来去台湾了,也就是一少将师长.最后一任上海警备司令好像是汤恩伯,虽然是个兵团司令官,但那时候解放军都过江了,他这个上海警备司令完全是在上海打仗用的.

常州市19825051000: 金门战役国民党指挥官有没有一个姓刘的 -
林衬明目: 没有,金门战役国民党指挥官没有一个姓刘的

常州市19825051000: 上海战役进行的经过 -
林衬明目: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对上海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役. 4月下旬,国民党军长江防线被突破后,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以8个军25个师20万人据守上海市区...

常州市19825051000: 抗战时期中国的战区分布及战区司令长官?
林衬明目: 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序列一 (1938年1月) 第一战区(作战地区 平汉路方面) 司令长官 程 潜 第二战区(作战地区 山西方面) 司令长官 阎锡山 第三战区(作战地区 苏浙...

常州市19825051000: 寻找原句和出处原句大概是国军之败在将失军心,党国之败在军失民心
林衬明目: 在汤恩伯履历上: ...... 1944年任黔桂湘三省边区总司令,4月在豫湘桂会战中其40万大军不战而逃,一溃千里,赢得了“长腿将军”的称号.日军攻克的汤恩伯部仓库中,仅面粉便存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有人尖锐的指出其大溃败的原因是“将失军心,军失民心”.因为贵州方面的张发奎不断告急,而汤恩伯在河南呆不住,9月蒋调其出任黔桂边区总司令.12月独山陷落,陪都震动,急调汤部孙元良29军由四川入贵州解围. ......

常州市19825051000: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提到作为京泸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亲自到芜湖督战,却“不起丝毫作用”,这是为什么? -
林衬明目:[答案] 因为国民革命军不想再战斗,希望和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