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专项遥感地质解译

作者&投稿:冉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遥感地质解译结果的查证~

为了提高遥感地质解译的可靠程度,确保遥感地质解译的质量,对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的地质成果,应采取不同手段进行一定量的验证与检查。
6.2.1 野外查证
野外查证是将遥感解译的地质成果带到野外现场进行实地的查证。查证解译的依据和解译的地质内容是否与实地情况相符合。查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体的定位是否准确,点位误差应小于250m;地质定性是否正确,如岩石、岩组、构造性质以及层位、时代等正确与否。
遥感的野外查证一般与野外地质路线调查结合进行,在路线地质观察中由地质人员一并查证。由于受交通地形的阻挡,调查路线与解译路线间不可能完全重合,因此查证点不一定都在原解译点上。可应用遥感影像的通视性,在相同影像的邻近地区或调查路线上查证相同地质内容,即该处的地质界线位置定位、定性是否准确。因为该处的解译界线是由解译点延伸解译的,既然延伸解译的线、点都正确,当然作为遥感图像上能见到的延伸解译的“母”点也可证实是正确的。例如,A点与A'点是重合点的查证,B点查证时,因调查路线难以进入B点,可选同一影像特征、同一解译地质界线上的B'点作查证,如B'点定位、定性正确,亦可以证明界线上的B点查证解译正确,C与C'点情况同理。
查证的情况应在原解译点、线编录表上作简要描述,并作出是否合格的评定。重合的查证点在野外1∶100000手图上标明,不重合的查证点应另行定点编号。查证中若地质内容有变化或定位有误时,应在手稿图上及时修正勾绘。
根据查证的情况应作出对解译结果与填图单元边界、地质现象是否吻合的评定,一般分为三类:
1)正确。地质界线、地质体的定性、定位正确。
2)基本正确。地质界线、地质体的定性或定位(250~750m间)基本正确。
3)不正确。地质界线、地质体的定性或定位不正确。
6.2.2 其他资料成果的佐证
遥感地质解译成果也可以通过地质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放射性等地球物理勘察方法以及地球化学勘察方法获取的资料予以佐证。特别是隐伏的地质体,如深部断裂、岩体等。不仅可以提高遥感解译的可靠程度,而且往往能取得地面调查难以取得的重要认识。因此在解译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应用其他方法取得的资料作为遥感解译成果的佐证。

(一)裸露区遥感地质解译精度
影像单元是编制遥感影像单元图的基本单位。其划分建立的标准是以特征影像体存在为依据。它主体显示的是特征岩石类型或岩石组合类型的存在。因此,影像单元建立划分的精度评价指标,主要是指所划分出的影像单元的岩性特点是否代表某一岩石类型或岩石组合类型,且并与野外地质调查结果相一致。现以1∶25万瓦石峡幅为例加以评价。
1.A类影像单元解译精度
在1∶25万瓦石峡幅共建立A级影像单元40个,野外地质调查点55个,实际涉及A级单元19个,经对比统计分析解译精度由影像单元划分精度和影像单元分类属性两方面加以体现。
(1)影像单元划分精度。系指所建立的影像单元与野外地质调查实际岩性特征变化的吻合程度。在统计的19个影像单元中,有16个单元划分达到吻合或基本吻合,吻合率均为83%,有3个单元存在划分误差,约占17%。
(2)影像单元属性分类精度。系指影像分类属性与野外地质调查实际地质属性的吻合程度。在进行统计的19个影像单元中,属性分类完全或基本正确的单元为17个,吻合率约为89%,误差为11%。
2.B类影像单元解译精度
在1∶25万瓦石峡幅共建立B级影像单元3个,野外调查点3个,其地质解译精度仍以单元划分精度和划分属性精度加以评价。
(1)影像单元划分精度。评价标准同A级单元。在统计的3个影像单元中,有2个单元划分完全正确,吻合率约为67%,1个单元有划分误差,约占33%。
(2)影像单元分类属性精度。评价标准同A级单元。
在统计的3个单元中,属性完全吻合单元有1个,吻合性约占33%,其余2个单元有局部图斑属性归属错误,约占67%。
分析认为产生错划、误划的主要影响因素有4点:
(1)影像单元等级分类不够严谨,主要表现为A、B、C三级定位标准性不够。
(2)在高海拔、强烈切割地区,野外地质调查路线多沿沟谷布置,但由于垂直高度的变化,顶部与下部岩性的变化差异易于忽视。尤其是产生在侵入岩中的残留地层划分误差较大。
(3)对于规模较小,影像特征显示不甚清楚或与围岩影像相似的地质体,尤其是顺层侵入的岩脉、岩株往往产生漏划。
(4)地质体解译标志建立得不准确。
3.定性类影像单元解译精度
主要指断裂构造解译精度评价,该类构造的评价指数分为解译标志建立的准确性和野外验证结果两项:
(1)解译标志建立的准确性。线带影像单元是断裂构造信息提取的主要标志。解译中除运用该类标志外,其线带两侧不协调地质信息,是厘定断裂存在的又一定性结构标志,运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所圈定断裂构造的精度达到100%,其位置准确。同时,还可依据影像标志规模进行深断裂、大断裂和一般断裂3个级别的划分。
(2)野外验证结果。在图幅只有一个验证点控制解译断裂,验证与解译结果相吻合。但有些调查点内发现剪切带构造存在,而遥感未能解出,说明遥感技术对断裂构造的解译仍有不足之处。
分析认为,对断裂构造产生漏划的主要原因为:①解译标志的隐形性;②层型单元信息与线带单元的混肴性;③标志类型的不完全性。
4.环形构造精度评价
(1)成因划分精度
1∶25万瓦石峡幅共解译环形构造4个,其中有3个环形构造有野外调查资料控制,其中2个由岩体引起与解译分类相吻合,分类精度达66%。
(2)解译重现性精度
从不同比例尺图像解译对比分析,4个环形构造标志显示清晰,重现性可达100%。
5.影像岩石单元划分精度
影像岩石单元是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遥感地质图编制的实体或基本填图单位。它是在影像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依据其岩性特征是否符合填图单位建立划分的标准,经修改、补充、影像单元归并而成。其划分精度依影像单元划分精度变化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A级影像单元达到73%、B级影像单元达到67%,可直接转换为影像岩石单元,且边界准确。
6.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编制精度
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是在影像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经单元属性野外调查,结合其他资料而确定,其填图单位精度与影像单元解译精度相类似。
应加以说明的是A、B级影像单元划分与填图单位,也就是影像岩石单元建立吻合性较好。其中仍有少量的单元需进行影像单元归并、修改和补充。A级影像单元有83%直接确定为填图单元,即影像岩石单元,剩余的17%需要进行影像单元归并、修改和补充,尤其是需要归并的单元,虽然它所显示的岩性特点可以满足影像单元划分标准,但与填图单元划分标准相比,岩性组合缺乏完整性、划分性、对比性和稳定性。
总之,通过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编制,影像单元、影像岩石单元、单元-剖面法的综合运用,使填图工作阶段划分清楚,工作的目标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工作量布置更加合理,且可满足填图精度要求。
(二)覆盖区遥感地质解译精度
一个影像单元包括了若干图斑,评价解译精度的标准是:单元解译精度=同一影像单元的属性相同的图斑数量/该单元图斑总数。
1.影像单元划分精度
野外路线检查验证了阿龙山幅21个A级影像单元的40个图斑,有29个图斑单元属性基本相同,吻合率72%,6个属于混合单元图斑,占检查图斑的15%,5个图斑属于错误,占检查图斑的12%。
B类影像单元验证了30个单元的43个图斑,其中25个图斑属性基本相同,吻合率58%,10个图斑为混合图斑占23%,8个图斑属性错误,占检查图斑的18%。
C类一股脑乡单元验证了15个图斑,其中5个图斑属性基本相同,吻合率为33%;6个合格图斑为混合图斑,占40%;4个图斑属性错误,占检查图斑的27%。
2.线性构造解译精度
本区共解译出线性构造100多条,并根据线性影像的清晰程度划分了A、B、C三级,由于地表第四系覆盖严重,必需进行山地工程揭露才能验证线性的真伪。由于项目经费有限,不可能进行大范围的工程验证,根据少量探槽验证结果,8条线性构造均为断裂。
3.环形及放射状构造解译精度
本区环形构造和放射状构造比较发育,绝大部分是与火山机构有关的环形断裂和放射状断裂(节理)。与线性构造相似,由于第四系严重覆盖,只能对少量环形构造和放射状构造进行工程验证,对5个环形构造和6个放射状线性影像检查结果为:4个环形构造是破碎带,6个放射状影像全部是断层或破碎带。
4.影像岩石单位解译精度
影像岩石单位由一个或若干个影像单元组成,因此影像单元的解译精度直接影响了影像岩石单位的精度。本区岩浆岩类影像单元可解译程度最高,大部分A类影像单元与影像岩石单位相吻合,而火山岩地层的影像岩石单位由若干个影像单元构成,其中既包括A类影像单元,又包括B类和C类影像单元。由于不同类型的影像单元解译精度不同,所以火山岩地层的影像岩石单位解译精度难以进行评价。

其他专项遥感地质解译主要包括土地荒漠化、地质灾害、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地质等内容。

5.7.1 土地荒漠化遥感解译

5.7.1.1 土地荒漠化解译分类及其含义

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中按照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营力,分为风力作用下的土地荒漠化(简称为土地沙漠化)、流水作用下的土地荒漠化(简称为石质荒漠化)和物理化学作用下的土地荒漠化。风力作用下的土地荒漠化,以出现风蚀地、粗化地表及流动沙丘作为标志性形态;水蚀作用下的土地荒漠化,以出现劣地和石质坡地作为标志性形态;物理作用下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在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如土壤板结、细颗粒减少、土壤水分减少造成干化和土壤有机物质的显著下降。化学作用下的主要表现在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最典型的是次生盐碱化。根据发生荒漠化地区的地表综合景观特征,以及遥感解译调查的可行性指标特征,分别将三种营力作用下的土地荒漠化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类型。

图5.44 显露地表的岩溶地貌影像

5.7.1.2 土地荒漠化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土地荒漠化遥感解译主要有直接解译与间接解译两种方法。这里以TM741彩色合成图像为例进行叙述。

(1)土地沙漠化的解译标志

1)重度沙漠化土地。主要是流动沙(丘)地类型,在图像上呈淡黄色,亮度高,颜色均匀,纹理细腻,界线较清楚,解译标志明显[图5.45(a)]。重度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为滨湖平原、冲洪积平原、河流谷地、山地风口和下切河流宽谷的边滩、阶地、洪积扇前缘及谷坡等地貌部位。

图5.45 土地沙漠化影像

2)中度沙漠化土地。主要是半固定沙(丘)地类型,在图像上呈褐色,色彩不纯,纹理较粗糙,有斑点状-点状[图5.45(b)]。半固定沙(丘)地主要分布在河流宽谷、滨湖平原、谷坡洪积扇前缘及水分条件稍好的地貌部位。在山间盆地、河流谷地和湖泊洼地等处常存在表层为平沙地,下部为砂砾石,地表植被稀少,在图像上呈浅黄绿-灰色,颜色均匀,纹理细腻,斑块状。这类土地也可划入中度沙漠化类型。

3)轻度沙漠化土地。主要是固定沙(丘)地类型,在图像上呈黄绿色、褐绿色,纹理较粗糙[图5.45(c)]。固定沙(丘)地主要出现在河流、湖泊的边滩、低阶地与洪积扇边缘等水分条件好的地貌部位。农田与草地等植被生长受到轻微沙漠化抑制的土地,也划分为轻度沙漠化。

(2)土地盐碱化的解译标志

1)重度盐碱化土地呈纯白色影像特征,影纹均匀,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山前冲洪积扇前缘的外侧,干涸或萎缩湖泊的周围[图5.46(a)]。

2)中度盐碱化土地呈灰白色影像特征,影纹较均匀[图5.46(b)],主要分布在干涸或萎缩湖泊的外围,在宽阔河道内也常见。

3)轻度盐碱化土地呈浅灰色、灰绿色,影纹不均匀,往往与沼泽、草地共生,主要分布在平原大河的两岸、湖泊的最外侧和泛滥平原[图5.46(c)]。

(3)土地石漠化的解译标志

1)重度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河谷短而密、水系线状或蛇曲状的山区,植被破坏严重,以荒山或覆盖度低的草地为主,图像上出现大面积的黄褐色、黄色、淡红色面状、条状、不规则状图斑,影像结构破碎[图5.47(a)]。

图5.46 土地盐碱化影像

2)中度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呈树枝状、羽状水系的山区,植被覆盖度低,图像上出现面状、斑块状的红褐色、灰黄色、黄色、黄褐色图斑,影像结构纹理较粗糙,参差不齐[图5.47(b)]。

3)轻度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呈线状,树枝状水系较发育的山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图像上出现斑块状的灰红色、浅紫色、淡黄色图斑,影像结构纹理粗糙,参差不齐[图5.47(c)]。

图5.47 石漠化影像

5.7.1.3 遥感解译工作方法

(1)遥感解译工作范围确定

土地荒漠化是在风力、流水和物理化学三种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各类荒漠化现象的分布有一定的地理局限性,其分布有如下特征。

1)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带的沙质冲积、冲积湖积或冲积洪积平原上。在湿润亚湿润地带,只要具有干旱、大风发生时间同步的要素,在沙质平原上也可见其分布。

2)水蚀作用下的石质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红壤丘陵区、石质山区,以及半干旱、亚湿润地带西北、华北黄土高原区。北方的石山区、东北的黑土漫岗区也有局部发生。

3)化学作用下的次生盐碱荒漠化土地分布广泛,一般呈小面积零散分布在农业区,主要是由于灌溉不当引起。如黄淮海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下游,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一些扇缘与内陆河下游垦区也很发育。

(2)土地荒漠化的动态研究

土地荒漠化动态研究的实质是在分别提取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叠加对比分析,解决一段时间间隔内的土地荒漠化的变迁。目前,土地荒漠化变迁遥感调查通常采取单要素变迁和多要素变迁两种方法,现以两期遥感数据提取土地荒漠化分布为例,介绍土地荒漠化变迁图的编制方法如下。

1)单要素土地荒漠化变迁调查。首先,提取前后两个时间段遥感数据的单要素分布信息;其次,将前后两个时间的单要素分布信息套合,生成叠合图;然后,在叠合图上分别圈出前、后两期土地退化区范围,并根据退化程度划分为退化、稳定和发展三种变化区;最后,对上述已圈定出的变化区经计算机趋势化处理后,分别赋予颜色,显示单要素变迁遥感调查结果。

2)多要素土地荒漠化变迁调查。多要素一般是指同一类型中的多个要素,例如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类型中的重度、中度和轻度。图面上反映的要素越多,制作起来就越烦琐,以轻度和重度二元要素的沙化程度和沙化范围变迁图制作举例如下。

a.对前、后两个时间的轻、重两种土地沙化程度图斑分别赋予不同的颜色后,在计算机上进行叠合,在叠合图上将产生9种新的颜色(表5.2)。

b.定义沙化程度变化级。以前期的非沙化区、轻度沙化区、重度沙化区三种土地沙化程度区为背景要素,分别与后期的三种土地沙化程度区进行变化组合,由表5.3可知,可有5种变化级的组合:

a)沙化程度未变化的,定义变化级为0级。包括前期是无沙化土地、轻度沙化土地和重度沙化土地到后期仍然分别还是上述沙化程度,没有发生变化的。

b)沙化程度加重一级的,定义变化为+1级。包括前期是无沙化土地,到后期变化为轻度沙化土地;前期是轻度沙化土地,到后期变化为重度沙化土地两种变化情况。

c)沙化程度加重二级的,定义变化为+2级。指前期是无沙化土地,到后期变化为重度沙化土地一种变化情况。

d)沙化程度减轻一级的,定义变化级为-1级。包括前期是轻度沙化土地,到后期变化为无沙化土地;前期是重度沙化土地,到后期变化为轻度沙化土地两种变化情况。

e)沙化程度减轻二级的,定义变化级为-2级,指前期是重度沙化土地,到后期变化为无沙化土地一种情况。

c.编制土地沙化程度变化级图。选用5种颜色分别代表以上土地沙化程度变化的5个级(0、+1、+2、-1、-2),编制成反映土地沙化程度变化的专题图。

d.将沙化程度变化级图与前期的土地沙化程度图叠合,制作成土地沙化程度及范围演变图。

5.7.2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5.7.2.1 分类

参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3月编制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和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地矿部环境司),以适用性和易操作性为原则,根据1∶250000遥感地质灾害调查特点,同时结合遥感调查数据精度,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体调查而言,只能实现大型至巨型灾害体信息的解译提取。

5.7.2.2 崩、滑、流灾害体的遥感解译

崩、滑、流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主要根据其直接解译标志来实现。但依遥感图像波段组合的不同,崩、滑、流灾害体的影像特征有所差异,现以陆地卫星TM1、2、3彩色合成图像为例,加以叙述。

(1)崩塌

崩塌又称岩崩或崖崩,是分布广,危害严重,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破坏的一种地质灾害。崩塌主要发生在地层较陡峻、岩性坚硬、节理发育地区。近期发生的崩塌体,其崩塌面显示青黑色或褐黄色,崩塌壁下的崩塌堆积物呈青蓝色或淡褐色锥状体。崩塌壁的影像特征则与岩性有关,即硬质岩层中表现为参差不齐,斜坡地貌上陡崖呈条带状,平面上具锯齿状,其下方有杂乱的松散堆积,其结构粗糙,呈斑点状,植被较外围稀少,粗大的堆积物上基本没有植被生长(图5.48);在软质岩层中发生崩塌,崩塌物的粒度较前者细小,结构疏松。较老的崩塌体植被较茂盛,影纹结构较平滑细腻,呈浅色调,可明显地看出由陡壁向倒石堆斜坡的地貌突变特征。崩塌堆积体内水系复杂,有放射状水系、半心状水系、钳状水系等,与周围的水系特征决然不一。

图5.48 崩塌灾害体遥感影像

(2)滑坡

滑坡是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质地貌变形现象,它具有明显的地貌特征,影像特征则与其类型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土质类滑坡多呈不规则形态,纵向影纹粗糙,其滑体和残留体多为青色和淡黄色调,一般分布在河流两侧的陡坡处(图5.49);岩质类滑坡多形成青灰色或浅亮色“箕”状坡谷,滑程较远,有的可冲至对岸坡体上,形成特殊色调的孤立残留堆积体。滑壁后缘可见明显的阴影线沿滑坡壁上端分布,一般是滑坡后缘的拉裂缝。大多数滑坡在其发生、发展、稳定或复活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变形和形态特征,因而可解译出滑坡周界、滑坡体、滑坡舌。例如,土质滑坡的周界一般表现为圆滑的凸弧形、马蹄形、倒梨形,后壁圆滑,侧壁为大曲率弧形;岩质滑坡周界不甚圆滑,后壁呈直线或折线形,滑坡体往往处于较稳定的自然斜坡地形中,其后壁与滑坡体的交接处多形成洼地,中部则有多级垂直滑动方向的台坎。由于滑坡体相对低洼而含水,因此多呈深色调,尤其是土质滑坡。老滑坡体上植被生长较好,呈黑绿色,新滑坡体上植被稀少,呈灰白色。滑坡体一般具有较强的挤压、松脱等现象,图像上显示明显的“舌”状,有些滑坡体在其舌部因有地下水溢出,往往形成局部沼泽地,并有植被生成,故呈深绿色或深绿色斑点影像特征。

图5.49 滑坡灾害体遥感影像(易贡)

(3)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洪流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它在具备大量石质和泥质物质条件下,可沿沟谷缓慢向下流动,也可在暴雨季节数秒钟内倾泻向下,能量大,破坏性强,是危害极大的一种地质灾害。泥石流形成区常是崩塌、滑坡发育的地段。沟谷中的泥石流多显示不规则的条带状、勺状、蝌蚪状等形态,其边界不光滑,多齿状,前缘多具舌状,后端具瓢状,在具喇叭状的沟口处,河床较宽阔地段呈扇形冲出锥影像。至于扇体的具体形态,则与泥石流沟的出口形态关系密切,例如,喇叭状的出口往往在影像上表现为条带状扇体,扇翼角较小;如果出口处呈瓶颈,往往形成短轴状扇体,扇翼角较大,影像上可见半圆形特征。泥石流沟无沟槽、无植被,其边界较清楚。堆积区呈凹凸不平状,而凹凸的程度与泥石流堆积的厚度有关。

泥石流的色调与所在基岩区和风化堆积物的色调关系密切。因此,影像上与基岩或风化物色调近乎一致,但二者的饱和度和明度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新生的泥石流体或沟谷上段水源丰富的泥石流体,因内部水分充足,往往色调的饱和度较背景大,亮度低(图5.50);干涸的泥石流体则与上述相反。植被发育茂盛,二者色调反差大,也容易从图像上解译,例如,植被发育的地区呈鲜绿、黄绿或浅绿色,而泥石流多呈灰、灰黑、淡紫、品红、灰红色等。大多数泥石流内部色调不均一,呈斑状、斑点状,花纹结构粗糙。

5.7.3 水文地质要素遥感解译

水文地质遥感解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提取岩性、构造、地形、地貌等多种水文地质要素信息,经综合分析研究,基本查明水文地质要素的控水性和赋水性规律,实现富水地段预测,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服务。

水文地质要素包括构造、岩性、地形地貌、地下水溢出点和天然露头等。解译中可根据解译需求选取不同的遥感数据种类和波段组合类型,本书叙述的解译标志是以TM741彩色合成图像为例的。

图5.50 泥石流灾害体遥感影像

5.7.3.1 岩性解译

岩性是重要的水文地质条件之一,其岩性、结构构造、破碎程度、岩石组合特征是含水和赋水性分析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不同的岩性在遥感图像的色调深浅不同,结合结构特征(层状、块状)、地貌特征(正地形、负地形、浑圆山形、尖棱山形、岩溶地貌)以及土壤、植被、水系发育特征,可以综合判断。有关碳酸岩盐、碎屑岩、变质岩、火山岩、侵入岩的解译详见第四章。但解译中应注意岩石组合及结构特征,尤其是赋存与屏蔽组合。由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对预测浅层富水地段非常重要,因此,它是水文地质岩性解译中的重点,特说明下列解译要求:

1)洪积物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带,地貌上组成山前倾斜平原,扇状水系发育,影像颜色与当地沙、砾石的矿物成分有关,一般呈灰黑色,也有蓝灰色、灰褐色、灰黄色等色调。其岩性从剖面上看,在砾质平原区为沙、砾石夹沙层透镜体;在细土平原区为亚砂土或亚黏土与沙或含砾、沙互层。

2)冲洪积物一般分布在洪积平原内侧,地貌上组成地形平坦的冲洪积平原,辫状水系特征明显。在植被生长茂密的地区,图像上呈浅绿-灰绿色,在西北干旱地区,图像上多呈白-浅灰色。岩性为亚砂土、亚黏土与砂砾互层。

3)冲积物分布在常年性流水河流的河床两侧,地貌上呈带状分布的冲积平原,河床中的流水呈蓝黑色,有植被生长的地段图像上呈绿色,地势低洼地段常形成积水洼地。岩性主要为沙、卵石,有时表层有厚度不等的沙土或亚砂土。

4)风积物主要发生在干旱区,在海滨、湖岸沙滩和古河道风口地段也可形成。风积物能够组成多种微地貌形态,如平沙地、沙丘地等。在图像上平沙地影纹细腻、光滑、均一,根据当地砂的矿物组成呈灰、褐、红、黄等色调,沙丘地可见链状、垄状、格状等微地貌形态。

5.7.3.2 含水断裂构造解译

含水断裂包括断裂破碎带及其节理、裂隙等,既是统一的储水空间,同时也给地下水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网络通道,尤其是在断裂构造的联合、交会及转换等有利部位,赋存于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通过这些有利部位逐渐运移而上升到地表或接近于地表。上升到地表的地下水形成泉水,当水量较大时,则形成小溪或河流(图5.51);当水量较小时,则在溢出地表后形成一定范围的湿地。未达到地表,但在接近地表5m埋深区内的裂隙水,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因此,地下水沿断裂构造的有利部位溢出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浅埋区,大多有一定规模的植被生长。在图像上依据这些植被显示出特征的绿色调,可以追索断裂带上的泉水出露点;依据不同生长态势的植被反映出的不同色调图像特征的结合线,可以解译包括隐伏断裂在内的含水断裂构造。

图5.51 含水断裂遥感影像

5.7.3.3 古河道解译

平原区的河流由于改道,形成了许多暴露于地表或被掩埋的古河道带。古河道带内的沉积物以砂土为主,含水量较丰富,水质良好,是重要的水源供给地。

1)暴露型古河道是由河道的改道或断流遗留下来的废弃河道形成,是常见的古河道类型。在暴露型古河道内,地表潮湿,植被生长茂密,常发育有沼泽地和积水塘,在图像上显示为暗色或绿色条带,条带呈河曲状绵延[图5.52(a)]。在种植农作物的暴露型古河道带内,一般垄状特征明显,田垄沿古河道的弯曲方面伸展,农作物长势良好,颜色与纹理结构特征与古河道外侧有显著的不同,极易解译。

2)掩埋型古河道是前期遗留下的古河床被后期的冲积物或风积物所掩埋形成。由于古河道内地下水的径流条件较好,在古河道内形成地下水的淡化带,所以居民点常沿古河道带分布,在图像上这种特征非常明显[图5.52(b)];掩埋型古河道带内被耕种后,由于地下水条件好,仍能从作物的长势和地表湿度上表现出与两侧的差别;很多古河道带被风沙掩埋后或剥蚀后表现为沙质岗地,在图像上呈灰白色条带状影像特征。

5.7.3.4 地下水天然露头解译

地下水溢出的各种形式及其所伴生的地质现象称为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主要有泉、泉集河、沼泽、盐沼等。

图5.52 古河道遥感图像

(1)泉

泉水有上升泉和下降泉两种。上升泉是由浅层承压水溢出地表而形成的。上升泉的出露点在图像上呈黑色的蝌蚪状或碟状影像特征,上升泉的水质一般较好,所以在溢出口周围植被生长状态好,在假彩色合成图像上显示蓝色[图5.53(a)];下降泉是由潜水溢出地表而形成的,由于溢出口周围的地形比较低洼,地下水埋藏浅,所以,溢出口周围常有湿地或沼泽地共生,致使溢出口的位置不十分清楚,溢出区植被生长茂密,图像上显示醒目的绿色[图5.53(b)]。

图5.53 地下水天然露头影像

(2)泉集河

在地下水径流、排泄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地下水溢出的水量很大,溢出地表的地下水即刻形成溪水向下流泄而称其为泉集河。泉集河的溪水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发生渗入地下及水面蒸发等消耗作用,使泉集河的水流出不远就消失,也有少量泉集河的水汇入大河中。在图像上泉集河的溢出口呈黑色,形状近似圆形或球形,溢出后形成的溪水呈黑色近似链状或辫状影像特征。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大部分泉集河水被直接引入水渠或水库,致使一些泉集河的影像特征不很典型。

(3)沼泽

地下水生成的沼泽多是由于地下水在地形低洼处呈片状溢出而形成的。沼泽区常形成片状积水,在图像上显示灰褐—灰黑色面状不规则影像。沼泽地分布范围的大小与地下水溢出的水量大小和地形特征有关。在淡水沼泽中芦苇等植物生长茂盛,形成草地与沼泽地共生的特征。

在干旱气候区,强大的水面蒸发作用使水中盐分不断积累而形成咸、卤水盐沼。在盐沼分布区由于水中和土壤中盐分含量高,不适宜植物生长。在图像上盐沼分布区的咸、卤水水体呈浅蓝色色调,结晶盐类呈白色—灰白色色调。

(4)地下水溢出带

各种类型的地下水天然露头连片分布构成了宏观上的地下水溢出带。在盆地的边部,砾质平原的前缘和山前倾斜平原的前缘,地下水溢出地表后形成环带状分布的大规模的地下水溢出带(图5.54)。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溢出特征有所差异,也使各地下水溢出带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图像上显示不同的影像特征。例如,在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的地区,地下水溢出的水量丰富,在溢出带上形成众多的泉集河,泉群连片分布,并伴有沼泽共生。由于这些地方水质良好,在溢出带及其地下水浅藏带上植物生长旺盛。因此,在这些地区地下水溢出带两侧形成连绵的天然和人工绿洲带,在图像上呈连续弧形的绿色色彩。在地下水补给量较贫乏的地区,在地下水溢出带上,连续分布盐沼和盐碱滩,并且地下水的矿化度很高,不适宜植被生长,因此,在这一地带往往形成盐漠化景观。

图5.54 地下水溢出带图像




遥感解译包含哪些内容
4. 地物监测:地物变化检测是利用遥感数据来检测地表物体空间分布、形态和属性的变化,包括监测城市扩张、自然灾害、森林覆盖变化等。5. 地表参数计算:地表参数计算地表覆盖和生态系统参数的估计与计算,如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等。6. 地质、水文和土地利用分析:遥感解译也可以应用于地质、水文和...

遥感信息特点和地质解译原则
(2)先整体,后局部。即先解译区域构造格架,确定主干断裂、大型褶皱、划分大的岩性区等,然后进行细节部分解译,补充次级断裂、小褶皱、细分岩性单元。(3)先构造、后岩性,或构造、岩性结合进行。使解译工作层次分明,有条有理地进行。(4)先基础地质、后矿产地质,即在完成基础地质解译后,在其...

成果图件编制
5)地质图的图式图例,应包括图面表示的所有地质代号、符号、花纹、颜色以及各种结构构造和产状要素等。7.1.3 1∶250000专项遥感调查图件的编制 1)与遥感地质解译同时进行的其他专项遥感调查,如矿产地质、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遥感调查,均应编制相应的遥感解译图件。2)专项遥感...

遥感解译
( 一) 解译方法 遥感地质解译应综合使用目视解译、人机交互式解译及计算机自动识别等方法完成。人机交互解译的精度通常表现在几何精度和信息识别精度两个方面,前者是指解译图上地质要素的空间定位精度,决定于所使用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几何校正的精度,一般要求达到一个像元; 后者是指解译人员对地质信息...

遥感解译是什么意思?
遥感解译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解释的过程。遥感解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情况、自然资源分布、环境变化等多种信息。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勘探、地质和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遥感解译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农业、林业、地质、水文等多个领域。在农业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准确...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
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是1∶250000遥感地质解译和其他比例尺遥感专项解译必备的基础图像,它包括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和遥感正射影像地图两种。主要应用于地质、矿产及水文等常规地质调查,以及生态环境因子信息的解译提取与分类等工作中。制作过程包括地理数据(资料)处理、全波段数据辐射校正、几何校正、配准、图像镶嵌、...

遥感解译步骤
还可以从卫星图像上的构造极点和矿山工程图像资料厘定找矿标志。在高山雪盖区和人员无法穿越的山区,为了减少地质空白,即设置遥感解译调查点或遥感地质调查路线。将地质图和矿产图的编制与遥感地质编图纳入同步轨道,有效提高地质图的成图质量。3.最终解译 进入室内报告编写阶段,遥感地质研究与地层、岩浆岩...

遥感地热地质解译
区内地热异常较为发育,经遥感解译,结合航磁、重力资料,自北向南共圈定海港南、河口、孤岛南、二分场、辛安水库、东营、滨州、堤口、六户、陈户、北堤、牛头等12个地热异常区。由于其对地下较深部地热信息反映较弱,所划分的地热异常区与区内地热地质条件及基底构造形态相关性不大。它们多与活动性...

断裂构造地质特征的遥感解译
( 一)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判定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在遥感图像上,有的可以直接看到,有的则要通过地层对比或构造分析以后才能判定出来。判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解译标志如下。1. 直接解译标志 包括断层两盘岩层、岩体、洪积扇、构造线、岩脉等地质体等的错位都可以作为判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

遥感解译
实践证明,遥感信息能使人们快速地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意义的遥感地质异常,从而提高找矿命中率。为了从整体上了解阳山金矿带控矿构造特征及蚀变特征,课题组自2000年起先后购买了该地区的1:5万TM,ETM,SPOT,快鸟等遥感数据,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解译,从宏观上指导了金矿勘查工作。 10.1.1 遥感影像...

襄城县15627392894: 遥感地质解译的步骤 -
裘肥泛昔: 选择一个软件erdas、envi等.拿到图像以后先读取,如果是多波段的就先融合,然后根据图像等级确定要不要做大气校正、几何纠正.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可以选择样本进行训练,然后分类. 这是大体的步骤,具体的细节步骤你问的细我才能答的细

襄城县15627392894: 遥感地质解译方法 -
裘肥泛昔:[答案] 遥感解译方法及应用 一、遥感的概念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遥感技术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遥感技术...

襄城县15627392894: 遥感地质解译的步骤在遥感图上进行解译 -
裘肥泛昔:[答案] 选择一个软件erdas、envi等.拿到图像以后先读取,如果是多波段的就先融合,然后根据图像等级确定要不要做大气校正、几何纠正.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可以选择样本进行训练,然后分类. 这是大体的步骤,具体的细节步骤你问的细我才能答的细

襄城县15627392894: 遥感当中如何建立解译标志?跪求啊~~~ -
裘肥泛昔:[答案] 这一点很关键,就是你的分类标准遥感解译方法、原则和程序遥感解译:即为从遥感图像中识别和提取某种影像,赋予特定的属性和内涵以及测量特征参数的专业化过程.遥感地质解译:机助地质解译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数字遥感影...

襄城县15627392894: 遥感地质的研究内容 -
裘肥泛昔:遥感技术所取得的地面图像和数据及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在地质学的应用 .又称地质遥感. 遥感地质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①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谱特征. ②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在遥感图像上的判别特征. ...

襄城县15627392894: 学遥感图像处理能去哪些公司就业 -
裘肥泛昔: 地质类(如遥感找矿,遥感地质解译),城市规划建设部门(有门专门课程叫做城市遥感),农林部门(资源与环境遥感),测绘部门(遥感图像的校正配准等),交通公交(遥感影像时相分析),气象部门(气象遥感),航天部门(月球火星遥感地质解译),渔业部门(海洋遥感),环境保护和监测(资源与环境遥感),石油天然气(地质、地球化学、遥感异常分析),考古(区域遥感影像异常分析),当然军事部门是最吃香的地方.

襄城县15627392894: 遥感影像解译一般步骤有哪些? -
裘肥泛昔:[答案] 的扇形面方向,可以判断地形应该是北高南低,河流在南部分支为两条支流. 六 心得体会 遥感地质学这门课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加深了对遥感地质学在地质调查中重要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上课的讲解和课堂实习,...

襄城县15627392894: 有目视遥感解译专长可以从事什么职业? -
裘肥泛昔: 你说的目视解译是针对高分辨率影像的吗,那可以干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相关的.. 如果是对地质方面的目视解译,可去做遥感地质相关工作吧... 个人觉得有遥感相关项目经验的话,工作还是好找的..

襄城县15627392894: 遥感图像怎么解译?举例说明. -
裘肥泛昔: 遥感图像解译是通过遥感图像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目视解译,也被称做目视判读,或目视判译,它来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者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另一种自是遥感图...

襄城县15627392894: 影响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裘肥泛昔:[答案] 您好这一点很关键,就是你的分类标准 遥感解译方法、原则和程序 遥感解译:即为从遥感图像中识别和提取某种影像,赋予特定的属性和内涵以及测量特征参数的专业化过程. 遥感地质解译:机助地质解译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数字遥感影像为信息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