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诗三百首》中黄鹤楼分在七言古诗里

作者&投稿:贡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鹤楼 这偏古诗谁会,求解~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因为古诗中一般是以后两句为诗眼的,是点睛之笔,登幽州台歌的后两句是七言的,所以收在“七言古诗”卷中了。

因为唐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须有严格的字数、对偶、平仄要求才能分在近体诗里面,而古体诗恰恰不需要有严格的限制,无论是字数,体制,规格,平仄,韵律,对偶都不作要求,较出名的古体诗有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李白也擅长古体诗,如《蜀道难》《行路难》等。而杜甫恰恰相反,擅长近体诗,也就是律师。王昌龄擅长七绝,也在近体诗范围。《黄鹤楼》虽然为七言诗,但其并不符合近体诗的格律,故所以分在古体诗里。


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有什么区别?
一、作者不同 1、《千家诗》:作者是清代的曹寅。2、《唐诗三百首》:作者是清代的孙洙。二、诗歌数量不同 1、《千家诗》:全书共22 卷,录诗1281 首,都是律诗和绝句。2、《唐诗三百首》: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

唐诗三百首是什么意思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是仿《诗经》三百篇(共311篇)之作,从前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

《唐诗三百首》是谁编选的,选诗的标准是什么?
而后来蘅塘居士他所编撰成的《唐诗三百首》也的确是脍炙人口,后来更是有人称之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幼儿读的诗文,它所体现的思想应该是十分纯正的。而古代什么是纯正的思想呢,那就是儒家思想。因此儒家思想的代表:李白杜甫的诗篇便在这里面占了接近七十首。而且...

沉吟唐诗三百首是什么意思?
低声吟诵唐诗三百首。根据查询词典网得知,沉吟表示喃喃自语,深思。所以沉吟唐诗三百首就表示在低声的朗读这唐诗三百首。

那个《诗经》和《唐诗三百首》有什么区别??
内容丰富、意境高远、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诗篇。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种类,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选取了大量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成书时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唐诗三百首》是什么意思?
唐诗一般是指唐代诗人所写的诗歌。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据统计,唐诗约有49403首。《唐诗三百首》是一本广泛流传的唐诗选集,收录的诗歌种类繁多,共77首,共311首。为什么孙朱和许玉兰夫妇的恒棠推师就这样开始了?多年来,人们编纂了数以百计的唐诗选集。

唐诗三百首都是什么?作者是谁!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其实是后人进行的唐诗收集。

唐诗三百首里面都有什么呀都是什么诗
1、《唐诗三百首》里面有311首创作于我国唐朝的诗歌。 2、都是什么诗: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包括的作者有:诗集诗人列表 ...

唐诗三百首是什么电影里的秘笈
西游降魔篇。《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选集,在电影《西游降魔篇》中被作为秘笈传授给了玄奘。《西游降魔篇》是由周星驰监制的的古装神话电影。

“儿童唐诗三百首”都有什么?
唐代:李绅 ·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陈子昂 ·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代:李白 · 《照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童唐诗三百首》收录了许多...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为什么《唐诗三百首》中黄鹤楼分在七言古诗里
匡翟利胆: 因为唐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须有严格的字数、对偶、平仄要求才能分在近体诗里面,而古体诗恰恰不需要有严格的限制,无论是字数,体制,规格,平仄,韵律,对偶都不作要求,较出名的古体诗有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李白也擅长古体诗,如《蜀道难》《行路难》等.而杜甫恰恰相反,擅长近体诗,也就是律师.王昌龄擅长七绝,也在近体诗范围.《黄鹤楼》虽然为七言诗,但其并不符合近体诗的格律,故所以分在古体诗里.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崔颢的《黄鹤楼》是七言律诗吗 -
匡翟利胆: 是的.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登黄鹤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匡翟利胆: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黄鹤楼 崔颢 为什么是唐人七律之首? -
匡翟利胆: 1、宋代记有功所撰唐诗纪事巻二十一“崔颢”条记载: 黄鹤楼诗.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崔颢的《黄鹤楼》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
匡翟利胆: 你好,这第一首诗是表示的送别,离别之情,后一首诗表现的是对古往今来历史的感慨之情,完全是两种情感的: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全诗没一个“离别”,但又句句写...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黄鹤楼的具体位置 -
匡翟利胆: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上.蛇山又称黄鹄山、黄鹤山.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有“天下绝景”之...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以后各代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因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可分为哪两部分 -
匡翟利胆: 分高低两部分吧.上: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黄鹤楼送孟浩然是什么诗 -
匡翟利胆: 诗,七律诗.黄鹤楼(唐朝诗人崔颢所作七言律诗)《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黄鹤楼里的愁和登金陵凤凰台里的愁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
匡翟利胆: 1、简述:《黄鹤楼》里的愁是因为思乡之情,所以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愁是怀才不遇、无路请缨之愁,所以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原诗: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雨花台区18570319635: 《黄鹤楼》崔颢 -
匡翟利胆: 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伫立在眼前.和煦的阳光洒满江面,温暖着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