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秦、齐、晋、鲁、宋为何国君死后都称“公”?

作者&投稿:守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秦、齐、晋、鲁、宋为何国君死后都称“公”?~

周朝最初封爵,宋国为公爵;燕国、曹国、秦国为伯爵;齐国、晋国、鲁国为侯爵;楚国为子爵。而后来各国爵位还有所提升。
不过这只是爵位,但是天子允许各级诸侯在国内称公,允许诸侯臣子在安葬其君时称公。这种“公”,已不是爵称,而是尊称。
而且这种尊称还延续到了诸侯子孙身上,诸侯的家族就是公族,儿子就是公子,孙子就是公孙,公子、公孙满大街都是。比如齐桓公当年就被称为公子小白。

周时的爵位基本上是根据各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远近分的,与诸侯实力强弱无关。
比如晋国君主与周天子的同姓“姬”,晋国开国先祖是当时周天子的亲兄弟。晋国国君获封为公爵很是正常。
而秦君祖上不过是为周王养马的家臣,只是后来救驾有功才获分封于秦地。秦国国君获封为伯爵自然是因为跟周天子的关系不够“铁”。
再比如后来周朝灭亡之前,还分封过“东周公”“西周公”。他们不过是周天子把自己的直属领地再行分封,所辖区域很小。
爵位不过是一种荣誉称号,最靠得住的还是自身的实力。

晋侯中的侯是本爵,也就是分封时的爵位,在左传等比较严格的史书中,诸侯的爵位多依本爵,所以称晋侯、郑伯等。但周天子允许诸侯在本国或死后称公,这是一种尊称。所以左传内,对本国国君则称公。
平王东迁以后,周室衰微,诸侯开始僭越礼制。在春秋时期,大国纷纷自称公爵。
而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进一步的礼崩乐坏,各路诸侯的谥号则都僭越“王”了。而楚国称王则是楚国早在西周时期就不服从于周朝,自立为王,实质上楚国只世袭子爵。

0566

36


春秋战国,七国分别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1.秦国——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2.齐国——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3.韩国——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

战国和春秋时期的国家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战国时只剩七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前 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

春秋十二国灭亡顺序
春秋时期的疆域 周代开始大规模分封采邑与封国,据记载可能分封了400多个。到了春秋时期分封的封国只有120多个,后来发展成为鲁、卫、齐、晋、楚、宋、郑、秦、蔡、曹、吴、越十二大诸侯,还有一些小侯国。春秋初年出现了“南蛮与北狄交”的局面,各国与四周少数民族交往甚繁,疆域变迁较大,到战国时又...

当年孔子被宋国围住时对子路说的话
先王建国,水陆并重,吴越宜水,秦晋宜陆,如果只因为越国的地可居,船可乘,就说吴越两国一定水火不相容,那么秦、晋、齐、鲁虽是陆国,却是地也可以居,车也可以乘,那么这四国也和咱们水火不相容吗?要说因为先王的大仇就一定不能赦免越国,那么相国您和楚国的仇恨更深,又为什么不把他们斩尽杀绝还允许他们求和呢...

春秋战国时 各诸侯王的姓氏
春秋战国时代,贵族不仅有姓,同时还往往有氏。姓是起源于上古的血缘符号,而氏则是日渐庞大后的姓族内部各个不同的贵族家庭的称号。具体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其君主家族的姓和氏分别如下:春秋时期:晋国、鲁国、蔡国、郑国、卫国、吴国、燕国、毕国:姬姓 齐国:姜姓、吕氏 陈国:妫姓 宋国、朝鲜...

宋代的赵、魏、齐、鲁、秦、晋指的是那些地区呢?
赵指的是河北一带,晋指的是山西一带,秦指的是陕西一带,齐指的是山东一带。魏指山东西南到河南东北一带。按照宋代地方区划为,赵: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 晋:河东路 秦:秦凤路和永兴军路 魏:京东西路 齐:京东东路 至于鲁可能和齐表示同一区域。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汉中央官制 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臣制度。这三位王子是首相、玉石大夫和泰中尉。他们负责管理、监督和军事事务。九清是中央各部门的行政长官。他经常是九清的首领。他负责宫殿的礼仪和文化教育。郎仲龄负责守卫宫门,担任首席保镖,上尉是宫门护卫官。太浦掌管皇帝的战车和马匹,以及国家马匹...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国家?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战国 (公元前 476 年 ~ 前 221 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君王姓什么
1、秦国:赢姓,始祖伯益。齐国第一代国君名尚,姜姓吕氏(即民间传说中的姜太公姜子牙),尚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女儿则是周武王的王后邑姜,在周初政治中地位很高,并因此得到周王所赐的专伐之权。齐桓公是尚的后代,姜姓吕氏名 小白在位时期。齐桓公之后,一直是仅次于晋、楚之后的第三强国。2、楚国...

...的国家.例春秋战国时期的所有国家什么秦.楚.齐.晋等等...宋朝时期的...
:夏,商,周 周又分为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春秋主要国家:吴,越,秦,齐,楚,燕,卫,晋,中山,鲁,宋,蔡,郑,许等国。(三家分晋是战国的开端,“三家”是魏,赵,韩)战国七雄:秦,齐,楚,燕,魏,赵,韩 秦 西汉 新(王莽篡位,建立的朝代号称:“新朝”)东汉...

泰来县15843052566: 春秋秦、齐、晋、鲁、宋为何国君死后都称“公”? -
店鲁那宁: 晋侯中的侯是本爵,也就是分封时的爵位,在左传等比较严格的史书中,诸侯的爵位多依本爵,所以称晋侯、郑伯等.但周天子允许诸侯在本国或死后称公,这是一种尊称.所以左传内,对本国国君则称公.平王东迁以后,周室衰微,诸侯开始僭越礼制.在春秋时期,大国纷纷自称公爵.而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进一步的礼崩乐坏,各路诸侯的谥号则都僭越“王”了.而楚国称王则是楚国早在西周时期就不服从于周朝,自立为王,实质上楚国只世袭子爵.

泰来县15843052566: 春秋时期为何这么多悼公 -
店鲁那宁: 春秋乱世,人多早亡.根据《周书·谥法》年中早夭曰悼,故而晋、齐、秦、鲁等诸国均有国君称为“X悼公”. 实际上不只是悼,像文公、武公、庄公等谥号也很常见.

泰来县15843052566: 急求:春秋五霸简介. -
店鲁那宁:“五霸”简介 春秋五霸(公元前453年)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见之于《史记》.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

泰来县15843052566: 春秋五霸的时间和内容 -
店鲁那宁:[答案] 春秋五霸 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 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平王东迁以后...

泰来县15843052566: 春秋与战国时期有什么不同 -
店鲁那宁: 春秋与战国是属于周朝因军政管治权下放不当演变成后来列国并起的时代,就是由周朝迁都洛邑起为东周的时期,具体区别是春秋比战国更为混乱,春秋时期大小不一有:燕、戎、齐、秦、蜀、巴、楚、吴、越、晋、卫、鲁、郑、陈、蔡、宋等诸候各据一方,不过即使周朝已经全无实际的统治权,但各诸侯仍然奉周天子为王,仍然称自己是臣下,而进入战国时期的七雄:齐、楚、燕、魏、赵、韩、秦则切底消灭了其它诸候国,进一步整治了混乱局面,更迫令周天子给予其各自封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到最后由强秦灭掉其它六国与周朝,正式结束了整个东周时代,故此若说分别,就应该是战国时期没有春秋时期那么混乱,战局和形势都清晰一点.

泰来县15843052566: 简述春秋时期,诸候争霸(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店鲁那宁: 齐桓公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名姜小白,所谓“称霸”,就是因势力强大... 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从此...

泰来县15843052566: 乔姓氏的由来 -
店鲁那宁: 一、姓氏源流 乔姓的来源有三: 1 出自姬姓,为桥姓所改,是一个以山命名的姓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所载,相传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子孙中有留在桥山守陵看山的,于是这些人就...

泰来县15843052566: 春秋时期有哪七霸? -
店鲁那宁: “春秋七霸”,一般指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泰来县15843052566: 春秋时宋国除被齐国打败,灭亡的原因还有什么 -
店鲁那宁: 宋襄公打着仁义的旗号招摇撞骗,立威称霸.但也得罪了不少国家.所以在其死后,宋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在中原逐鹿,被亡完全是情理之中的.因为宋国在后期基本上没有一个盟友,没有一个保护帮助他的.这样子,不亡才怪了.

泰来县15843052566: 西周为什么要设立诸侯国?唐叔虞死后,晋王的国君是怎样产生的?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
店鲁那宁: 引用周文王的一段话:以受命造始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设立诸侯国就是安置嫡子孙之外的子孙! 特点…… 宗法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嫡子,即兄长地位的不可动摇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