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完美`

作者&投稿:於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古代关于父母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

孟母三迁的故事

人们熟知的亚圣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叫孟轲(公元前372一前289)。他幼年调皮淘气,后来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名儒家学派的大学问家。晚年,他在《孟子题辞》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的成人与'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关系极大。"

孟轲是邹国人,祖辈以农生为主,家境甚为贫寒。他家住在一个村落的边上,附近是一片坟地。孟轲出于好奇,小时候常去墓间玩耍,看见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一些小朋友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哭号的游戏。盂母见此情景很担心,认为这个地方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的一条街上,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商人巨贾云集,一天到晚吆喝声不断。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游戏来。孟母感到这个地方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是又决定搬家。

孟家第三次住的地方是一个学宫的旁边。到这里来的除一些学生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学者。他们出出进进很有礼貌,早晚还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孟母高兴地说:"这个地方很好,有利于对孩子教育。"便定居在此。

盂轲住在这里,常到学宫旁看学生游戏,听老师上课,学生朗读,学习来往行人的礼貌动作,孟母看了十分高兴。直到孟轲上学,孟母仍不放松对他进行教育。后来,孟轲终于成为著名学者。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 ,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岳母刺字 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历史上却查无依据。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精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其实岳母刺的字是尽忠报国。

孟母三迁

[白话文]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文言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孟母三迁!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1中国圣母——孔子之母颜徵在
颜征在勤劳贤惠,教子有方,孔子从小在母亲和外公教育熏陶下,六七岁为儿嬉戏时,就知“陈俎豆,设礼容”,“十五而志于学,”从幼年便养成了困知勉行,不耻下问,谦恭知礼,处世深沉的好品行。
2最早的胎教——孟母
孟子少年时,东家邻居杀猪,孟子问母亲:"东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
孟母素以教子有方著称。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3苏轼之母——程氏
苏母教苏轼读《后汉书》时,读到了《范滂传》,苏母为范滂母子不畏暴,为了正义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不禁放下书来,喟然叹息。年幼的苏轼也深深被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的样,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 苏轼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一身正气,不攀附权贵,正直坚韧

有不少你可以买一本历史书随便一本里面都会有不少!

外界环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文言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思考与启示
1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2 给人很多的思维.在个人空间,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里.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
3 环境重要,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
4 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
5 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6 空间应该适应、助益人的生长。在人们脱离不了市,不能任意选择栖居的.
7 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起重要作用


古代伟大母亲教育儿女的故事有哪些
年幼的苏轼也深深被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的样,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苏轼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二十岁时已经是博通经史,写起文章来,下笔数千言,毫不费力。1057年考中进士,做过...

古代母亲教育的优良传统
小时候所受的环境影响,会自然而然形成品德。古代母亲很重视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大家熟悉的“孟母择邻”便是生动的一例。 3、反对溺爱:古代注意到母亲多性格温柔,对孩子十分爱抚,但强调母亲不能对子女娇惯溺爱。“慈母败子”成为古代母亲的座右铭。 4、寓教于喻:古人特别注意在教育儿童中运用...

古代哪位母亲的教子故事流传最广?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亲教育子女的重视和母爱的伟大。这些故事不仅在古代广为传颂,成为古代哲学家教育子女的经典案例,也在后世被引用和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这些故事强调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母爱的伟大力量,为后人传承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有哪些古代母亲教育儿子的典故!跪求!!!
”田稷子感到非常羞愧,急忙拿着这百镒黄金退了出来。他先将那些受贿的黄金退还属吏,然后背着草席去向齐宣王请罪。齐宣王明白了此事缘由,很钦佩田稷子母亲的高尚情操和义举,于是赠以公金,并赦免了田稷子的罪,恢复了他的相职。这则成语故事歌颂了田稷母亲教育儿子拒收不义之财的高贵品质,具有...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多一点)
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贫,担心没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招待好的。于是,她把头上的长发剪下,换成酒菜,又卷起铺床的干草切细,陶侃“斫诸屋柱”为薪柴,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随范逵...

母亲教育儿子的文言文
2. 有哪些古代母亲教育儿子的典故 曾子杀彘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买东西,她的儿子哭闹著要一起去,曾妻就哄孩子说:“你要是回家去,妈妈回来后就给你杀猪吃。”曾妻回来后,曾子就拿起屠刀去杀猪。曾妻急忙制止道:“我只是哄孩子玩的。”曾子说:“孩子可不是和你玩的呀!他不懂事,什么都要向父母学...

自古以来有很多母亲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很多典故,有哪些??_百...
年幼的苏轼也深深被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的样,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 苏轼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二十岁时已经是博通经史,写起文章来,下笔数千言,毫不费力。1057年考中进士,做过...

古代名人母亲教育故事有哪些
2、买肉啖子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孟子见了很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

古代伟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
司马康,字公休,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大哥司马旦之子,后来过继给司马光为子。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着,他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敛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

道德家知子看母是哪句话
如果没有贤淑的女儿,又怎会有贤淑的妻子和母亲呢?母教是培养贤才和实现天下太平的根本。如果不在此处下功夫,社会和谐又从何而来?古人说:“孝廉出于寒门,圣贤在于母教。”这并不与“子不教,父之过”相矛盾,也不是说父亲没有责任。而是强调先从教育母亲入手,效果更为显著。因为母亲(女人)...

涵江区14749126266: 古代伟大母亲教育儿女的故事有哪些 -
平斩美敏: 孟母三迁 断机教子 陶母教子 岳母刺字

涵江区14749126266: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多一点) -
平斩美敏:[答案] 孟母三迁 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 徐母大义 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尊为“三大贤母”的母亲中,处于第二位的是三国时代的徐庶之母. 孔母...

涵江区14749126266: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伟大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有哪些? -
平斩美敏:[答案] 孟母三迁;另外海瑞的母亲是以圣人的标准来教育孩子的;

涵江区14749126266: 古代有什么母亲教子的故事譬如孟母三迁 -
平斩美敏:[答案] 岳飞的母亲姚氏刺字精忠报国是封建时期母亲的典型代表. 孟母三迁住地以培养孟子成才是注意教育方式和环境影响的范例; 而佘太君是位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巾帼英雄,她在夫亡子丧孙殡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百岁挂帅抗击来犯之敌维护国家安全衷...

涵江区14749126266: 中国古代有很多教子有方的母亲,请你写出三个“教子有方”的故事 -
平斩美敏:[答案] 孟母三迁,岳母赤字,窦燕山教五子

涵江区14749126266: 我国古代有很多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你能写出这些成语过典故吗 -
平斩美敏:[答案]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 ,...

涵江区14749126266: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著名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 一句话概括 -
平斩美敏: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小说)徐母骂曹,(戏曲)三娘教子、罢宴

涵江区14749126266: 历史上有哪些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 -
平斩美敏: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徐母大义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尊为“三大贤母”的母亲中,处于第二位的是三国时代的徐庶之母.孔母...

涵江区14749126266: 中国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题目 -
平斩美敏: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

涵江区14749126266: 体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 -
平斩美敏: 一、孟母三迁 1、故事: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