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对现代文化散文的继承与发展的例子

作者&投稿:何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化散文与传统散文的不同~

什么是散文诗 散文诗是散文还是诗?有人说,是诗;有人说过是散文。当然重要的不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写作和表达方式。虽然它具有散文行文的特点,但他的精髓依旧需要用诗歌的语言和思维来完成情感的表达,如同青蛙,陆地可以开阔它的视野,但它终生还是离不开水,诗歌就如同散文诗的水。 散文诗比散文“内容更精辟,诗情更浓烈,篇幅更短小,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深远”;它比诗歌“表现更自由,思维更活泼,联想更丰富,舒展更自如,情感更和谐”。 因此散文诗姿态横生,不受格律和韵脚的束缚,它是自由灵活的散文形式与精湛优美的诗意内容的有机结合体,兼二者之长,更重于形式上散文一样的无拘无束,更长于内容上诗一样的抒情言志。可以说它是凝练的散文,自由的诗歌。苏联散文诗作家普列什文说:“我是带着自己的诗走进散文!”可以说概括了散文诗的特点! 如果说大海是诗,海滩是散文,那么,贝壳应该是散文诗;如果说太阳是诗,月亮是散文,那么星星应该是散文诗。在散文和诗歌的两个空间,散文诗的连接作用是不可以替的,是一条连接两大文学形式的清幽的小路。近年来,散文诗受到更多数人的喜爱,是因为这条路再拓宽同时,散文和诗歌的探索中,也正寻求着散文诗独有的自由和抒情。 从文学的发展趋势与规律上看,文体的区分将越来越细,各种风格不可以兼容的地带,给了散文诗 发展的空间。散文诗是世界性的,而‘且非常平民化的,中国的散文诗虽然发展不过几十年,但中国传统文学中“赋”的写作艺术手法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和继承,因此中国散文诗还是有着自己的创作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散文诗是一种新的独立存在的一种适合汉文化发展和实践的优美的文学体裁。 从诗的发展看,从严格的格律体的产生到走向自由诗的过程,都伴随着散文诗的痕迹。而散文诗是自由诗的进一步解放,没有自由诗,是不可能发展散文诗的。 从散文的发展趋势看,逐步走向分化,已经形成了各种独立的新的文体,议论性散文,演化为杂文;叙事性散文,派生出报告文学,抒情中的散文于诗歌中停滞于传统风格的流派相结合,产生散文诗是一种必然! 所以说,散文诗的产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它必将摆脱依附于诗或者散文的附庸地位,这是一片新生的绿色的土壤,这里有人文精神的种子,也有大自然的迤俪风光和清新的空气。 了解散文诗要比了解诗歌容易和显与理解,也要比散文更多一分艺术光泽和吸引人们的情趣。对于写散文诗的人来说,了解散文诗与散文和诗歌的血缘关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自觉地注意到从这两方面来吸取营养。想写好散文诗,注意散文的行文特点以及熟练地掌握诗歌的表现技巧,注意思维和语言的衔接,同样没有真实的情感,是很难写出好多散文诗的。 什么是朦胧诗?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并在诗歌界引起争论。朦胧诗的产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外来诗歌影响的结果。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江河、舒婷、王小妮、徐敬亚、梁小斌等人。“朦胧诗”的产生活跃了新诗自由论争的气氛,扩大了新诗的审美领域,丰富了新诗观念和方法的变革道路,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朦胧诗”本身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对于那种缺乏生活感受和艺术修养,而自以为“朦胧”实则无病呻吟和晦涩,这样的作品,人们是不会欢迎的。 散文诗也有比较长的,比如高尔基的海燕,还有泰戈尔的散文诗集里,很多都很长。

在“五四”以来的现代散文创作中,最早发端和得到发展的是议论性散文。
由于当时正在展开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这种说理的文字就特别发达起来,当时除有很多政治性、社会性的论文之外,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文学色彩的议论文字,象《新青年》杂志刊登的李大钊的《青春》、《今》,和陈独秀的《偶象破坏论》、《克林德碑》就是这样的作品。
《新青年》杂志从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起,还增设了“随感录”这个栏目,陆续发表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等人撰写的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字,猛烈地攻讦了封建主义的痼疾。其中,刘半农的文章,在抨击论敌时嬉笑怒骂,寓庄于谐,极尽揶揄与夸张之能事。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重要的报刊杂志也都增设类似的栏目,在这一年12月创刊的《每周评论》和1919年 8月创刊的《新生活》,就都设有“随感录”的栏目。
在这类有关社会和文化思想的评论文字中,有不少都写得生动晓畅,淋漓尽致,很有文学意味,它们的大量出现,促进了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和繁荣。
在《新青年》“随感录”中最精辟的文字,是由鲁迅所撰写的。
他尖锐地抨击那些吹嘘保存“国粹”的顽固派,“都是‘屠杀者’”(《随感录五十七·屠杀者》),“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随感录四十二》),如果还要保存“国粹”,将会发生的严重后果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随感录三十六》),识见精深,启人深思。
鲁迅还发表了不少篇幅略长的议论性散文,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它所造成的腐化与愚昧,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这些作品充满了深沉而炽热的感情,不仅思想深刻,在艺术上也很有魅力,将议论性散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他终生都撰写这种议论性散文,作为鞭挞反动派以及旧制度、旧思想的武器,以独创的艺术形式,广泛地总结了有关社会与文化思想斗争的经验和规律。
议论性散文是鲁迅的文学遗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鲁迅参加奠基和开创的这种议论性散文,后来通常都被称为“杂文”。这种文体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抒情性散文在“五四”时期常被称为“美文”,它的出现和成长,对于保卫和繁荣新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证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它的出现稍晚于杂文,然而在后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冰心是较早撰写抒情性散文的作者,她的《笑》、《往事》与《寄小读者》,奠定了她在散文创作中的地位。她经常赞颂的主题是母爱、童心和美好的大自然风光,这本身就是对于冷酷和僵化的封建伦理观念的冲击。她的文笔也委宛隽秀,清新明媚,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比起冰心来,叶绍钧的散文创作更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他的散文集《剑鞘》(与俞平伯合著)和《脚步集》中那些吟味社会人生的文字,写得谨严切实,朴素隽永。他在“五卅”以后的有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提倡抒情性散文最力的作者,他的《美文》一文对于此类散文的创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收录于《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和《谈虎集》中的抒情小品,写得苍劲古朴,舒徐自如,往往于淡泊之中显出一股凌厉之气,发生过不小的影响。但那些品赏草木虫鱼,沉溺于说理谈玄的作品,却流露出封建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
在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朱自清也是一个重要的散文作家。
他具有多种文字风格,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得绮丽纤秾,情景交融;《荷塘月色》和《绿》,运用对于音乐和色彩的感受,进行巧妙的比喻和联想;《背影》却以白描的文字,勾画了父子离别的凄切场面;《执政府大屠杀记》则是细致曲折地描绘“三·一八”惨案的实况。
朱自清在思想和艺术上作了严肃认真的探索,写出过不少出色的小品散文,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创造社的主将郭沫若,用一种激荡和奔腾的情调,写出了自己在人世的坎坷,控诉社会的罪恶,倾诉内心的悲愤,《星空》、《橄榄》、《水平线下》等集子,所收入的就是这类作品。
郁达夫的散文具有更大的影响,《还乡记》、《还乡后记》、《日记九种》等篇章,诅咒丑恶的社会,渴望真挚的情爱,坦率地剖析着内心的苦闷与愤慨,写得清新流畅和富有激情。
他写于30年代的《屐痕处处》、《达夫游记》等作品,则又俊秀圆润,富有神韵和气势,而且还表达出憎恶黑暗现实的沉痛和愤激的感情。
以“新月派”诗人闻名的徐志摩,他的散文在20年代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这些作品直抒胸臆,较多表达了他作为自由主义者的思想情趣,艺术上刻意追求,注重锤炼字句,但有的内容伤于轻佻,文字也因追求辞藻的华丽而显得过度的铺张繁复。
“五四”以后,还兴起了一种篇幅短小、更多地省略了叙事因素、同时又具有较多诗意的抒情性散文,即散文诗。
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这类创作首次较大的结集,它抒发情怀,探索哲理,既执著人生、谴责黑暗,又怀疑现世、畏惧斗争,反映了当时某些追求进步与正义的知识分子,也有着软弱和遁世的一面。
在这之前,鲁迅的《自言自语》、郭沫若的《我的散文诗》和刘半农的《老牛》、《晓》等篇什,都是散文诗创作的最初的尝试。至于鲁迅的《野草》,更是散文诗创作中的名著。王统照当时写的一些散文诗,也以激昂的感情打动过读者。30年代从事散文诗创作的还有丽尼和陆蠡。
“五四”前后的散文创作,大都洋溢着反封建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大都表现出了这种倾向,主张浪漫主义的创造社作家在这方面自然表现得更鲜明和突出。
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不断传播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逐渐高涨,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将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结合起来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化以后,坚持反封建斗争的杂文创作依旧在前进着,1924年创刊的《语丝》(见语丝社)周刊,登载的文字就“大抵以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1925年创刊的《莽原》周刊,也是为了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继续撕去旧社会的假面”。
除了鲁迅之外,周作人和林语堂也是《语丝》的重要作者,围绕着“三·一八”惨案等事件,他们也曾写过一些很有思想锋芒的杂文。但是与此同时,两人也开始表现出妥协和自由主义的消极情绪。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向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左翼或进步的文学刊物都重视刊登杂文,在当时还出版过一些以登载杂文为主的刊物。
鲁迅这个时期的杂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当局严密的文网,他不得不经常变换笔名,写得较为隐晦曲折,虽是“带着枷锁的跳舞”(《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却说明他运用这一武器,达到了熟练的地步。
瞿秋白最早认识到鲁迅杂文的重要意义,认为在“这里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对于鲁迅杂文的成因、特征和社会作用,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这一时期,他自己也写了一些杂文,像《民族的灵魂》和《王道诗话》,就都是精粹的作品。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等,也写了不少抨击时弊的杂文。由于杂文创作在30年代的广泛发展,从青年作者笔下涌现出不少成功的作品。
像唐弢的《推背集》、《海天集》,写得犀利劲遒;柯灵的《市楼独唱》,写得简练深切;徐懋庸的《打杂集》,写得质朴隽永,都为战斗的杂文创作增添了光彩。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之间,出现了一批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抒情小品作者。
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车箱社会》,洗练流畅,颇具神韵;梁遇春的《春醪集》、《泪与笑》,娓娓而谈,吟味人生;
李广田的《画廊集》,散发出泥土的芳香,显得绚丽而又浑厚;何其芳的《画梦录》,以令人眩目的色彩,勾画着朦胧和缥缈的图景;
陆蠡的《竹刀》,时时在美丽动人的景色中,编织着令人悲愤的故事;
吴伯箫的《羽书》,善于从生动的形象中,展开海阔天空的遐想。还有钟敬文、靳以、丽尼、缪崇群等,也都各具自己的风格。 
广阔地反映生活的散文,是由一批著名的小说家写出的。茅盾的《上海的大年夜》、《故乡杂记》,以深切透辟的文笔,描写出中国城乡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走向萧条和败落的情景;
蹇先艾的《城下集》,愤懑地揭露着麻醉和堕落的社会;
鲁彦的《驴子和骡子》、《旅人的心》,以忧郁的调子诉说着苦难的人生;
巴金的《旅途随笔》、《短简》,愤怒地诅咒黑暗和热情地追求光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在舒徐的牧歌情调中,呈现了纷繁的社会小景;
叶紫的《夜的进行曲》、《长江轮上》,象是用皮鞭抽打着腐败和残暴的旧世界;
萧红的《商市街》和《桥》,描写自己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时,闪烁出青春与理想的光芒;
吴组缃的《黄昏》、《泰山风光》,淋漓尽致地描绘着各种世态,对于性格的勾勒尤其逼真。
在散文创作获得丰收的时候,林语堂于1932年创办《论语》(见论语派),1934年出版《人间世》,1935年刊印《宇宙风》,提倡离开现实斗争的“幽默”、“性灵”和“闲适”的小品文,形成一时的风尚。
鲁迅和茅盾等左翼作家,及时地批评了他有违于新文学战斗传统的不良倾向,并支持前进的小品文刊物《太白》的工作。
由于时代的需要,叙事性散文也在20年代应运而生,并迅速地产生了比较成熟的作品。
象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记载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真相,以悲壮的史实、昂扬的诗意、激荡的感情和坦率的内心独白,交织成清新奔放和雄浑沉着的艺术风格,表现了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理想的赤诚追求,是中国出现得较早的报告文学作品。
又如反映“五卅”惨案的《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叶绍钧)、《暴风雨》(茅盾)、《街血洗去后》(郑振铎),也都满怀激情地描写了这一重要和难忘的历史场面。
叙事性散文进一步繁荣的标志,是30年代出现了大量报告文学作品。其中,柔石的《一个伟大的印象》,就是较为成功的作品,它以明丽和刚健的笔墨,写出了在革命斗争中锤炼出来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新人。
韬奋的《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是他游历欧洲的记录,以朴素平易和真挚隽永的文字,写出了资本主义世界种种无法克服的矛盾,却又肯定它在发展生产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写出了资产阶级民主虚伪和残缺的一面,却又认为它比尚未摆脱封建专制的国民党政权,具有无法比拟的民主,表现出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文风。他的这些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注意,被认为是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游记格调。
这说明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有些游记体裁的作品发生了从侧重于抒情的小品文类型,向侧重于叙事的报告文学类型的转化。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刘思慕的《欧游漫记》,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以朴实苍劲和议论横生的文字,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渲染出日本侵略者强兵压境的危急气氛,激励了许多读者的爱国情绪。他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报道,更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36年是报告文学的丰收年,在当时涌现出来的大量作品中,《包身工》(夏衍)和《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宋之的)是尤为出色的篇章。《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以揶揄的笔墨和别致的结构,写出了山西省的反动统治者推行“防共”措施的恐怖统治;
《包身工》则通过几个令人战栗的人物,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对包身工进行压榨和蹂躏的罪行。这两篇作品,将新闻的真实性和报告的文学性结合在一起,长期以来成为报告文学的示范性作品。
扩展资料:
中国现在散文的创作演变:
从抗战爆发直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时代脉搏的变化,散文创作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
虽然整个说来,这个时期散文创作的成绩较之20、30年代要逊色一些,但仍然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杂文创作继续取得了新的收获。巴人和他周围的一群作者曾在号称“孤岛”的上海,用杂文作武器同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战斗,著有《边鼓集》、《横眉集》等。
在大后方的作者中,聂绀弩的《历史的奥秘》、《蛇与塔》,观察犀利,分析透辟,揭露出许多封建主义的痼弊。冯雪峰的《乡风与市风》、《跨的日子》,抨击了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造成的精神创伤,颇具哲理。
夏衍的《此时此地集》、《长途》,孟超的《未偃草》,宋云彬的《破戒草》,秦似的《感觉的音响》,朱自清的《标准与尺度》,林默涵的《狮与龙》等杂文集,都尽了抨击黑暗和歌颂革命的任务。
这个时期里杂文写得最多的是郭沫若,有《羽书集》、《蒲剑集》、《今昔集》、《沸羹集》、《天地玄黄》等集子,以昂扬的激情,智慧的预见,激励广大读者为民主和自由的新中国而奋斗。
相形之下,这一时期的抒情诗与记叙散文数量较少,但很多有成就的作者依旧写出了一些佳作。茅盾是这方面收获最丰富的作者。他的《白杨礼赞》、《风景谈》,就是激荡着时代风云,蕴含着哲理意味的作品。
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成长起来的大批作家中,也开始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像孙犁的《识字班》、《织席记》等,写得清新朴素,优美动人,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这一时期,由于时局的动荡和客观形势的急遽变化,为读者所关心的报告文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散文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样式。
继抗日战争前夕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之后,抗战初期,又出现了梅益等主编的《上海一日》,解放区也曾出现过《五月的延安》、《冀中一日》等报告文学的集体著作。
抗日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作家都运用这种最具战斗性和群众性的文学样式,敏捷地反映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像丘东平的《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对抗战初期硝烟弥漫的气氛、国民党军队的腐败、下级官兵的抗日要求以及敌军的暴行等等,都写得栩栩如生;
曹白的《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在敌后穿行》,写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抗日要求,以及国民党救亡机构的腐败;萧乾的《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以洒脱、秀丽的文字,反映了战时英国的景象。
由于国民党当局加强野蛮的书报检查制度,揭示真实情况的报告文学曾经一度沉寂下来。抗战胜利后,郭沫若的《南京印象》和茅盾《苏联见闻录》,都是值得注意的报告文学著作。
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报告文学创作始终在蓬勃地发展着,丁玲的《陕北风光》,以朴素、亲切的文字反映了边区人民的新生活、新风尚;
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以一种简洁和严峻的风格,写出了很多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故事;
刘白羽的《环行东北》和《历史的暴风雨》,以昂扬的激情抒写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激烈战斗,跃动着振奋人心的时代脉搏。
此外,《日本人的悲剧》(何其芳)、《新人的故事》(叶以群)、《铁骑兵》(杨朔)、《陈赓将军印象记》(荒煤)等,也是引人注意的收获。
沙汀的《随军散记》,以深切感人的抒情气息,绘声绘色地写出了贺龙将军坚韧、豪爽、诚挚、开朗和富于同情心的鲜明性格,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在这一时代环境中,还有不少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成长起来,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象黄钢的《开麦拉前的汪精卫》、《我看见了八路军》,有着生动的描绘、辛辣的讽喻和充满鼓动力量的政论性,显出了壮阔的气势;华山的《窑洞阵地战》、《碉堡线上》,在描写艰苦的战斗岁月时,洋溢着质朴的泥土气息和诙谐的乐观主义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散文

  历史文化散文对于当代中国文化重构的意义

  摘要:当代中国面临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危机——文化危机。三十年来,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下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断层所引发的社会文化空虚,加之对文化与教育重视不足造成当代中国文化重构缺乏必要条件和动力而难以展开。在西方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冲击之下,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断层进一步扩大.当代中国政治一元化语境下,历史文化观念一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重构所依赖的文化历史观念多元化
  产生了严重的束缚作用。全球化对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抑制和混乱的文化环境之下民众缺少文化认同感和自我文化定位。市场经济催化下历史文化观念走向娱乐化。社会思想中顽固的传统文化心理制约着中国的现代化,现代文化有力图彻底消灭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在这一系列的矛盾之中举步维艰难以完成重构,更严重的是中国文化在可能因此而走向僵化和死亡。对于这一需要漫长时间和思索来解决的问题,除了教育熏陶和文学反思,其他短期性行政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在文学领域近几年兴起的历史文化散文正是应当代文化的反思和重构而生因而对其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重构 传统与现代 文化散文

  讨论历史文化散文对与当代中国文化重构的意义。首先必须明确当代中国文化为什么要重构,要回答这一问题则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对中国文化所遭受的种种冲击来说明。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面临自西方而生的现代化的强力冲击,始终在寻找如何实现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寻求平衡稳定的过渡和完美的统一。因为现代化对于西方是符合逻辑的发展趋势,然而对于中国则是为生存所迫而做出的选择,这导致了中国在各个社会层次都产生了文化断裂。中国人因此产生了一种对于传统文化依恋而又痛恨,对现代文化崇拜而又排斥。两者相互激荡是中国在不同的发展道路之间徘徊,中国也因此痛苦地走过百年追寻史,但仍未能完成之一目标。毛泽东等政治家则力图回避这一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则彻底否定了这一设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前回避的问题再次激化,顽强的传统文化不断制约着现代化的步伐,现代化的狂潮又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领地。自九十年代全球化浪潮下文化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退化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文化倾销更使得社会心理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民众无法接受西方观念对传统文化的摧毁而走向复兴国学全面排斥西方,而另一些民众则走向崇拜西方甚至要求全面西化。两者的互相排斥必然使人们失去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并失去自我文化定位最终走向自我迷失。改革开放下西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全面引入,使得传统道德对欲望节制和延迟作用的消弱,民众回避对中国文化现状的思考而走入历史文化的娱乐化。这一系列的系列的消极影响将至使中国在无法真正抛弃进入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改革和开放的关键阶段时真正抛弃“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也不可能对于古今、中西的文化进行辨证吸收以完成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向现代平稳的转换又超越西方现代化弊端与传统文化。至于将两者有点有机融合加以创新更是幻想了。一旦走入上述结果,由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大量隐而不发的矛盾将一并激发,结果必然是社会的大倒退和文化的彻底解体。这无疑是文化上的“亡国之祸”。
  既然现今中国文化面临如此严重的危机,那么应该如何重构呢?是不是来个文化“大跃进”?实行休克疗法的苏联便是“好榜样”,现在的俄罗斯处于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崩溃时期,民众心理严重失衡导致国家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疯狂发展,政府公信力也急剧下降。中国这样一个处于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大国,存在大量改革开放与发展中留下的潜在矛盾。我们必须考虑文化的重构的速度与方式是否处于民众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之内。有一点不能忽视,历史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与现代社会观念多元化之下,中国难以在短时内形成具有全社会威信的主导价值体系,面对传统和现代的挑战,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政治等强制力革命式的向现代性狂奔是十分危险的。现代性中的存在的后现代提倡解构一切,反对建构。跳跃式地推动当代文化重构只会引发后现代主义的泛滥从而使得社会文化失范的加剧。上面提到的手段只能进行物质和行为层面上的文化构建,文化重构的核心是观念和思想的重建。只重视前者只会文化的空虚化甚至反文化当代文化的重构只能以行政手段等作为文化外围辅助,教育熏陶和文学反思为核心手段,让民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对传统与现代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并拥有明确的自我文化定位走出文化无意识并且对历史文化娱乐化和西方文化有了理性认识鉴别出其中的利弊。
  不得不承认的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难题:第一:如何冲破政治语境下历史文化观念一元化,走向历史文化观念多元化,这是前提。因为我国当代文化重构中过度强调政治稳定和意识形态诉求导致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反思难以展开。第二:如何使民众看到传统与现代各自的实质与区别又看到其中的融通,这是核心。第三:如何让民众在文化历史娱乐化的现实中对其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自身的文化定位,这是出发点。从现状来看,中国教育在政治化、利益化、应试化影响下未来几十年内,都无法承担当代文化重构的重任。文学领域近几年风行的文化散文是在当代中国文化人对文化现状反思之下产生的,对当代文化的重构有重要意义。
  既然历史文化散文对于中国文化的重构有重要意义,那么其自身的特性一定对于当代文化的构建面对的问题的解决有作用。首先历史文化散文展现出一种不同于政治语境下历史文化观念的独特而又深刻的历史文化观念。这是历史文化散文对当代中国文化重构产生重大意义的前提。中国是唯一一个历史未曾中断的古国。几千年的史书延绵的发展和积淀使中国文化形成了完整而复杂的体系,中国文化的内核是在历史演进中提炼和积累的。要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融合从而完成有传统到现代的平稳过渡,只有摆脱对中国历史一元化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历史重新解读。历史文化散文恰好以一种野的一致的独立的民间的历史见解比起官方的和学究的,他少了一些刻板和形式化,也少了一些矫揉造作。多的则是一份坦陈和正义。因而它更能深入历史本质扣问文化。《东林悲风》中如此沉痛地倾诉:“他们是道德理想主义的献身者,又是改革社会实践上建树碌碌的失败者,他们是壮怀激烈的奇男子,又是愚忠循礼的士大夫,他们是饮誉天下的饱学之士,又是属于权谋的政治稚童。在他们身上陈显出一种相当复杂的历史和道德评判的二重奏,十七世纪的社会环境是他们走到了封建时代所能到达的最高峰,他们却终于没能跨越半步,只能以惨猎德冤狱喝毁家亡身的悲剧震撼人心,激励后辈越出藩篱迎来新世纪的曙光”。这无疑是东林人最生动的肖像,这平白如话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那些仁人志士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们对自身信仰的坚持和不屈中渗透的无奈和卑微。这里没有高大全的评语更没有阶级论之类的上纲上线,但他以文学审美的视角带我们对东林党人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了冷静和中肯的分析。当作者写到东林学者们面对当权者们的迫害时反而没有普通大众们坚决反抗,反而大谈“死于王家,男儿常事”时,评价道;“这是一块商风大渐,市民阶层开始崭露头角的舞台,但刚刚萌芽的商品经济又深埋在封建经济的土壤中,市民阶层的脚跟也相当软弱,他们只能附和在别人之中隐隐约约喊出自己的音乐”.这段文字全无“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某某主义”之类的陈词滥调,却直指历史背后的真实,抛开了意识形态的诉求的遮遮掩掩和功利性追求。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正是这样独特而又客观的思想闪光才使读者对官方历史的盲从而产生自己对历史的独立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重构只有在历史文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观念自由抒发,在相互争论中逐步打下基础。
  除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观念,历史文化散文还有一种大历史品格。他将一切讨论纳入世界历史的坐标中去观照,带领读者在过去与现实,东方和西方之间穿梭。这种品格超越政治、经济、文化、的鸿沟让读者看到传统与现代之间巨大的区别与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并存。更让复古者看到历史的阴暗,重洋者看到现代的虚伪。当我们跟着夏坚勇《走进后院》见证了一代大儒王念孙在那个云蒸霞蔚和昏天暗地的乾隆四十年,看到圣主借玩着“清风明月”、“首发成濯”等文字游戏在江南文人里杀得桃红柳绿杏花雨,后乞假归里以毕生心力为经典做注而成就一代考据学大家时,也看到了法国的勒威耶和英国的亚当斯根据天体力学预言海王星的存在和位置。夏先生赞叹道“:他们的科学发现客观上似乎缺乏可比性,但就其在各自的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就其治学的精深和严谨而言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但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了关键之处:“宏观上看他们的色彩过于单调,应为他们毕竟生活在那个色彩相当繁复亦相当辉煌的十八十九世纪。这种单调当然不能由他们自己负责,更何况他们中间已经有人在高呼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段话真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一针见血的指出那个时代传统中国承受的惨无人道的思想迫害和中国人本性中难以去除的守旧心理给处于大变局之中的中国的命运产生多大影响,东方和西方就在这一两百年里踏上决然不同的道路。是必然还是偶然?难道传统土壤里永远生不出现代的果实?中国何时能走向思想自由的时代?中国人何时能够大胆的走出祖先的阴影,看床自己的天地?这段简单文字里充溢着无数作者对众多问题的思考,也让读者陷入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的思索。如果说《走进后院》让我们学会拷问中西,《英雄赋》则是对现代社会的思索,作者在这里揭开了科技与民主包装下现代社会的面纱:“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时代,一个大家伙儿彼此彼此的时代,一个既没有奇迹也没有权威更没有大喜大悲的时代,一个许多人白天忙着挣钱晚上坐在电视机点嗑瓜子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太讲究滋味又恰恰导致了味觉感官的退化,到处弥漫着一团混沌和暧昧的气息”。人们的情感:“我有诸多的不如意但绝没有愤怒,因为我们表达愤怒的方式也要看别人的你暗色,也要别人画圈同意”。这一字字一句句无疑是现代社会的浮世绘,现代社会难道不是钢铁与信息焊接成的怪物吗?人们创造了他,却甘愿成为其奴隶,将一切交个它主宰。在现代化武装下看似伟大无比的人类其实是如此的无力和卑微,连笑和苦都不能控制。这难道不是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时代吗?除了看到现代与传统的各自区别,我们也应该发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人创造的时代,无论有多大的鸿沟,两者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是《东林悲风》中作者看到一块民国三十六年募捐重修东陵书院的记事碑,上面的募捐者以杨、荣、薛三姓居多,而他们的经历大多以读书入仕,而后又官商兼备成为儒商,到本世纪初夜开始弃绝官场兴办实业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巨子,作者意味深长的感叹道:“一般的论者认为,明末东林党人的崛起标志着旧时代的终结。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我认为这还不是新时代的起点。重点和起点一步之遥,却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完成的。今天我站在东林书院的回廊里,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联想:中国的民族工业巨子为什么首先发端于江南?中国近代的工业巨子为什么出在无锡,是不是与面前这座书院有着某种割舍不开的渊源?或者说这募捐碑上的杨、荣、薛三大姓是不是可以看作东林后学”。这段话无疑点出了东林书院的精神对近代的深远的影响。“对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来说,历史评价总是有时限的而道德评价却有着相当久远的超越性,它留给后人的不在当时当地的是非功过而是为国为民的道义和良知,是中国知识分子那种积极入世、高标独立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鞭霆掣电、拔山贯日。”这段评论显现出传统精神的传承对于中国人走入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东林书院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从物质层面已经死去,但其内涵的体现人类伟岸的精神应该被我们继承,他是我们现代文明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撑。现代与传统各有其弊端和区别,但从来都是相连的。文化的重构应带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历史和人类的胸襟容纳他们。
  最后历史文化散文必须拥有一种“史识”,即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精神。自中国文明史发端至今,中国人一直生活在文化无意识之中,这与中国人在长期小农生产中形成的实用理性与经验主义密切相关,这是中国人很少反思自身文化也对此毫不关心。这与中国当代文化的建构产生巨大冲突,因为文化的建构必须以在对过去文化与历史传统以及现在的文化的批判和继承之上,这要求民众必须对自身所处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反思。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作用的扩大化导致人们生存压力过大,精力过度透支,对文化和历史较为淡漠甚至要求提升其娱乐化程度来缓解现代社会的压力。文化历史散文通过作家对自身文化和历史
  的审视和追寻来激发民众的思索,当人们从娱乐化的浮躁和文化无意识的空虚中走出来并真正的理解自己的文化的流变和实质,文化的重构才有落脚点和切入口。《大运河传》中作者对于对视了几百年的长城和运河做出了独到的见解:“古老的运河与同样古老的长城默默对了几多春秋。这是雄迈与坚韧的对视,是高远与深邃的对视,是冷峻与妩媚的对视,是阳刚与阴柔的对视,是铁马秋风与杏花春雨的对视,是石破天惊的伟烈与世俗生活常态的对视”。这一连串的排比是对这两个中华史上的伟大工程最犀利的评判,这一评判抛去了过度藻饰的表面描写而直击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读者则从另一种角度看到两者的文化精髓。在《石头记》中作者为我们揭示了长久以来深藏于民族内心深处包公情结的原因:“一个西方哲学家说过‘产生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我想,膜拜清官的人民大概就更不幸了,因为这种膜拜大抵不会是幸福的舞蹈,而是痛苦中的祈求。在中国,反腐败永远是一个既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至少在小民百姓的空间里,它的分量要比那些经邦济国的改革纲领重要,也比那些不管产生了多大“轰动效应”的诗文辞章重要。小民百姓关心的只是自己的衣食温饱,他们的旗帜上用黑血写成的大字:生存。因此,为官的清廉和贪酷,往往成为他们对政治最朴素的评判。至于这个“主义”和那个“主义”,大抵只是精英伟人们关心的事情”。这是对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文化心理的深度解析,即中国人从来都是顺民,他们从不要求民主和自治,只祈求统治者能仁慈一点点,少剥削他们一点点,高呼万岁了,这段话生动了中国人对于政治的民族心理。就是这样的文字足以让读者如当头棒喝,打开了蒙蔽着民众心理的文化无意识,也让民众对文化和历史不再仅仅把抱着娱乐的态度而是愿意走入文化和历史深处,不断的反思从而多一份人文忧思和对于历史文化的责任感。这无疑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构提供了立足点。
  综合上面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文化散文以它独特的历史文化观念为当代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多元文化历史观念前提。同样,其深刻的反思批判意识也为当代文化的建构提供了突破口和切入点。更重要的是,其所具备的大历史品格使民众真正对传统和现代多了一份清醒和客观的认识,让他们在鉴别中将两者融通并融入自己的自觉之中,这样当代文化的重构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尽管历史文化散文目前仍有这样或那样的弊病,这只是一个新的文学题材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插曲,只要好好把握,它一定会对当代中国文化重构产生重大意义。

  参考书目:作者:夏坚勇 作品:《长河如烟》(当代世界出版社)、,《旷世风华》(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散文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

新文化运动对白话文,文学理论,文学现代化的影响
而用白话文进行写作。在诗歌上对于格律和内容写作的探讨,散文上的创作的勃发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另外诞生了很多的学派,丰富了文学理论内容。比如创造社,文学研究社等,他们不同的主张使得文学百花齐放。很多作家都有旅外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想学派,从内容上给与了文学新的营养,加速了文学现代化。

什么是散文?
一种文体。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3.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

散文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

《文化苦旅》是不是一本关于现代史的书
文化苦旅不是现代史 想看现代史,推荐王树增所有作品 1901 讲义和团和辛丑条约前后的历史 1911 讲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长征 解放战争 朝鲜战争 5部看下来,基本差不多了

郁达夫散文给你的主要印象是什么?举例说明
他的散文中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表达了个人自由和个性的追求,这也反映出了他对于现代文化倾向的不满。比如在他的代表作《春蚕》中,他写道:“吾不能将己人格自弃,而如蚕蛾一般,附着于树叶上,为人类所以榨取其精液而死。”这种自由和个性的追求是他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他散文作品的魅力...

余秋雨散文中传统文化的辉煌和弊病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

求文化苦旅的内容简介
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此书中有提到的景点有很多,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作者不同的感触和震撼。他触碰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自己国家一路走来深刻的历史痕迹。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现代散文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原因
而“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1] :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2] 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随着时间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

...理念与我国“五四”运动后的新散文最大的区别是
3、思想观念的突破:新散文的思想观念也具有明显的突破和创新。新散文突破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更加关注个体性和内心性的表达,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同时,新散文也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关注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追求与世界接轨和现代化转型。这种思想观念的突破和创新使新散文更加具有现代...

叠彩区17215037369: 简述余秋雨文化大散文对当代散文艺术贡献与自身不足
喻洁谊迪: 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继承的是周作人的美文的风格,丰富了我国当代散文的艺术表现形式,改变了过去以杂文和纯抒情散文为主流的局面. 自身的不足就不用说了,论学问,余秋雨比周作人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不管怎么看,到底是没学问,文章里一到有知识含量的地方余大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没学问的“文化大散文”表现出来的就不是学者的沉思而是一种轻浮的卖弄了.

叠彩区17215037369: 在文学创作中,应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喻洁谊迪: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叠彩区17215037369: 散文不能没有文化担当任 蒙    当下的文化散文不仅要从文化形态上反省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而且要从文化本源上复原千年回响的人文精神,引导... -
喻洁谊迪:[答案] (1)可从文中找到论述“文化散文”的语段,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论述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C项,解释不正确,该项是对文化散文成因的解说,不是对其内涵的解释.所以选C. (2)可将选项带入原文,与文中对文化...

叠彩区17215037369: 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喻洁谊迪: 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2.意境深邃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1、散文 , 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 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

叠彩区17215037369: 请概括《文化苦旅》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
喻洁谊迪:《文化苦旅》中散文中大量引用历史文化背景和相关典籍,让原本散文的地位从一般意义上的形散神不散中的神有了一个比价固定和稳定的结构,历史的引用让散文更多的知识面,文章会比上古大神的作品更好理解,让一些没有目的风花雪月的散文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让当代文坛走向一个更为健康的发展方向

叠彩区17215037369: 散文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
喻洁谊迪: 散文是一种走到哪里看到哪里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的文体,整个文章比较随意,但却围绕一个主题,散文多以优美而著称.

叠彩区17215037369: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色?
喻洁谊迪: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文化散文形成了“秋雨文化现象”.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魅力就在于:他在散文的传统模式上有了创新和发展,以大篇幅、大容量吞吐古今、驰骋万里,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他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沉重反思,与对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的强烈关注,借秀丽的山水风光为载体进行深刻的述评,凸显了山水胜迹背后的文化内涵,抒发了对历史与文化的独特感受.另外“余氏两难结构 ”和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使他的散文具有了小说化的艺术形式,使文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余秋雨对文化散文这一文体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为当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艺术发展空间.

叠彩区17215037369: 散文的含义及特点
喻洁谊迪: 散文是同( 小说 )、( 诗歌 )、( 戏剧 )并列的一种文体.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