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举明经中的弱冠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邵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初举明经是什么意思~

“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少年: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怎么翻译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受赏重之。
俄:不久,时间短 授:授予 清节:高洁的节操 见知:为人所知 直士:耿直之士 这句话出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原文:《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节选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

《锦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引申意又是什么?
颈联紧接颔联,《 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 ”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注释
张朏之子,名叫张参,出生于襄阳,是柬之的侄子。他在开元年间担任过泾州别驾,而泾州则位于今天的甘肃径川县北部。张参有着明经科考试的背景,这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重要资格。在他的生涯中,张参曾参加明经举,这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旨在测试应试者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彩衣"一词源于古代...

清朝科举制度的考试程序有哪些?
汉代察举制度举孝廉、举文学、举明经有道等,就是乡举,无需经过考试。科举制度建立后,乡举须通过考试,因而发展成为乡试制度。明清士子通过乡试后,即取得一种永久性功名 ———举人,可按科无限期参加礼部会试。 1.乡试的时间和考试内容。清代乡试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举行,称正科;遇皇帝万寿、登基等庆典,...

李清照的代表作及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清代的科举制度
汉代察举制度举孝廉、举文学、举明经有道等,就是乡举,无需经过考试。科举制度建立后,乡举须通过考试,因而发展成为乡试制度。明清士子通过乡试后,即取得一种永久性功名 ———举人,可按科无限期参加礼部会试。 1.乡试的时间和考试内容。清代乡试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举行,称正科;遇皇帝万寿、登基等庆典,...

阎立本“非宰相器”之说的背后
《新唐书·狄仁杰传》载:“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阎立本时以工部尚书任黜陟使巡检一方,对于狄仁杰可谓慧眼识珠,有知人之鉴。黜陟使是中央派出巡检地方官吏的要职,若无特殊资历、才学,绝难委以此任。 阎立本...

北宋专为科举考试而设立的防作弊措施,是怎样的?
但是由于这个制度太在乎门第,正如《晋书·郑袤传子默附传》所说“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 所以在当时士族子弟往往刚成年就能凭借着门第而得中正高品的评价,如西晋秘书丞傅畅,他的爷爷是曹魏太常傅嘏,所以就“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而也就是如此...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_百度...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注释张参:父张朏,开元中为泾州别驾。朏为柬之之侄,襄阳人。说详《全唐诗人名考证》。明经举:参加明经科考试。泾州:治所在今甘肃径川县北。觐省:拜望父母。彩衣:同“采衣”。《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纷在房...

周翻译文言文
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 安少传良学。 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 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后举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

鄱阳县13985962134: 弱冠举明经中的弱冠是什么意思 -
路胥瑞可: 少年: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鄱阳县13985962134: 谁知道弱冠是什么意思 -
路胥瑞可: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鄱阳县13985962134: 古代将年龄称为“弱冠”的是指? -
路胥瑞可: 弱冠:指男子20岁, 也称加冠.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

鄱阳县13985962134: 古时“弱冠”是指多大的年龄? -
路胥瑞可: 男子20岁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弱冠”是指多大的年龄?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

鄱阳县13985962134: 弱冠的意义是 -
路胥瑞可: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鄱阳县13985962134: “弱冠”是多少岁,男子加冠是多少岁,“弱冠”和“加冠”有什么区别? -
路胥瑞可: 弱冠:男子满20岁;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区别:“弱冠”是称号,“加冠”一种礼仪. 1、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

鄱阳县13985962134: 古代弱冠是什么意思 -
路胥瑞可: 少年.

鄱阳县13985962134: 及冠和弱冠的区别是什么?
路胥瑞可: “弱冠”是满20岁的男子的称号,“及冠”是那时举行的一种礼仪.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称为及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

鄱阳县13985962134: 弱冠的读音是什么 -
路胥瑞可: 弱冠【拼音】:ruò guàn【解释】:1.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鄱阳县13985962134: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在《》中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汉书终军转
路胥瑞可: 终军(?—前112)字子云,今历城仲宫人,西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终军18岁被... 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请缨”也成为投军报国的代称. 终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