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六礼

作者&投稿:钮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三书六礼”是指什么?~

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
1、“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分别指:
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2、“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分别指:
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扩展资料:
古代的结婚过程,与现代的意义有点不同。现代的结婚过程一般指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三书六礼的结婚过程则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
与现代相似,整个传统婚姻习俗礼仪通知了亲属邻里,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保障。除此之外,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
故此在古代某些时代,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不过,在不同的中国朝代时期中,婚俗礼仪亦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书六礼

【三书】 
聘书∶ 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确定婚事  
礼书∶ 礼物清单,过礼之书,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 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纳采∶ 男方向女方提亲  
问名∶ 夹八字,指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辰八字,以卜吉兆,今称「合八字」  
纳吉∶ 过文定,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 媒人作谋,今称「提亲」  
纳徵∶ 过大礼,奉送礼盒、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 
请期∶ 择日成亲,根据新娘、新郎及双方家人的生辰八字选择「吉日」  
亲迎∶ 迎亲,在结婚当日,男女双方家中均会布置成红色,热热闹闹。然後新郎会接新娘过门,在双方亲友的见证下举行结婚典礼。 
过 大 礼 
 何谓「过大礼」∶ 现代人早已不讲究「三书六礼」,通常只行「过大礼」的仪式。 演变至今,已成为过文定的了。即男家备礼金和多种礼物送到女家,作为订亲仪式。 
过大礼注意事项  
ˉ 
聘礼中物品寓意吉祥,数量均用偶数,即双数,取其成双成对之意。  
ˉ 聘礼需用五个中式礼盒盛载,以为一担礼品,为了取其双数,另附加一帖盒,共六礼盒。  
ˉ 男家择良辰吉日(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日),预备礼金和过大礼礼品到女家。  
ˉ 女家收到男家聘礼,并不是全部收下,而是需要回礼的,通常是礼品的一半或若干。 
过大礼物品 
礼饼∶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 对。主要用作上头及祭祖,以祝愿一对新人龙凤呈祥,百年好合,永结同心之意。礼饼一担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全取双数。 一般过礼用的中式礼饼分实心饼与酥皮两种。前者包括红绫、黄绫、白绫等;後者则有蛋糕、老婆饼、合桃酥、枣蓉饼、而比较名贵的可用皮蛋酥、蚝豉酥饼等。 中式礼饼以担(一百斤)为单位,每斤四个。 
一帖盒∶俗称礼金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榔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乾、龙眼乾〔此四款亦以双数计算〕;还有红头绳、利是、聘金、饰金等。男方又要预备龙凤烛一对及对联一幅。 
椰子∶父母健在用两对,否则宜用一对。 取其有爷有子意头。 
茶叶、芝麻∶寓意一经缔结婚约,女子便要守信不渝,绝无反悔,亦即所谓油麻茶礼。 
槟榔∶两对 
三牲∶鸡或鹅两对,两雌两雄(如父母不健在,一对即可)。猪肉起双飞,即若干斤一片开二而底部相连。 
鱼∶一对,通常为大鱼。 取其有腥〔声〕气。 
海味∶有所谓四式、六式、和八式等;通常为四式海味,高级的可选用鲍鱼、海参、鱼翅、鱼肚、瑶柱;较经济的可选用鱿鱼、虾米、冬菇、蚝豉。 
京果∶生果、龙眼乾、荔枝乾、合桃乾、连壳花生俗称四京果。 
其他∶龙凤烛两对,以及对联两对。 烟、酒、水果则随意。  
 
女家回礼物品 
男家聘礼的一半或若干,但必须成双。  
茶叶、芝、水果。  
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  
贺帷巾(即毛巾)。  
送给女婿的西装或衣料,皮带、银包〔内须放金钱〕、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鞋一对及袜两对。  
槟榔一个。  
茶礼包括松糕、煎堆、红包。 
安床 
择好吉日,由「好命佬」(准新郎的长辈或亲友,选择父母健在、婚姻和睦、有儿有女者)搬新床;再由「好命婆」(意指一世好运的女士;如健康、丈夫健在及儿孙满堂之人)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红绿豆及利是。  
安床後任何人都不可触碰新床,直至新人结婚进房为止。  
当新人进房後,可让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若想增添热闹气氛,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意指婚後如意吉祥之举,闹新房被认为是越闹越发。 
注意事项∶ 
ˉ 孕妇和带孝者在婚礼头一个月内不可进新房 
ˉ 有月事之女性不可在安床後及结婚当晚进新房(新娘除外)

三书
"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分别指:
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六礼
"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分别指:
纳采
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其礼物用雁。后代渐加礼物。到明代陈雁及礼物于厅堂。清代请婚人陈仪物于庭,奉书致命,主婚人受书,告庙醴宾。庶民纳采,首饰数以四为限。雍正初,定制,汉人纳采成婚,四品以上,绸缎、首饰限八数,食物限十品。五品以下减二,八品以下又减二,军、民绢、果盒亦以四为限。品官婚嫁日,用本官执事,灯六、鼓乐十二人,不及品者,灯四、鼓乐八人。禁糜费,凡官民皆不得用财礼云。
问名
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西周"六礼"中第二礼。"问名"之礼最早见于《仪礼》中:"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又曰:"问名: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礼记·方氏注》也说:"问名者,问女生之母氏也。"问名时,用雁为贽见的礼物。《白虎通》卷四《嫁娶》曰:"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贽。纳征曰玄纁,故不用雁贽。" 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我国广东海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常用槟榔作为问名携带的礼物。把女方庚帖与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确定可以成婚之后再行纳吉礼。 婚姻礼仪,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纳吉
(又称过文定):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
折叠纳征
(又称过大礼):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此时,女家需回礼。纳征: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晋书·志十一》:"太康八年,有司奏:婚礼纳征,大婚用玄纁束帛,加珪,马二驷。王侯玄纁束帛,加璧,乘马。大夫用玄纁束帛,加羊。"宋代所用礼物不再遵循周志,金银绫绢,各依等级而定。明代聘礼提倡节俭。《明史·志三十一》品官婚礼:"纳征如吉仪,加玄纁,束帛,函书,不用雁。"仪式因袭宋制:"宾致词曰:某官以伉俪之重,加惠某官,率循典礼。有不腆之币,敢请纳征。"主婚者曰:"某官贶kuàng某以重礼,某敢不拜受。"宾以函书授主婚者,主婚者亦答以函书。"至近代,无"纳征"之名,而有送礼之实,或并之于纳采,或更称纳币。1920年《英山县志》:"婚礼古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今止用纳采,纳币。"
请期
(又称乞日):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
亲迎
(或迎亲):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历史起源
三书六礼的传统婚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对其后各朝代婚姻的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籍《礼记》和《仪礼》都对此有所论述。《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另据《仪礼》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由此可见,这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时期。一般认为,此婚俗于秦朝已经定下,其后用于汉朝。
聘礼回礼
聘礼
在纳征时,男家需聘金、礼金及聘礼,
其中主要有:(均双数-意即"好事成双")
礼饼一担 海味(款式与数量按经济情况):发菜(必须)、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等。 三牲鸡(两对)、猪肉(3-5斤):一片相连开二,意即"起(喜)双飞", 鱼(大鱼或鲮鱼):意即腥(声)气 椰子两对:意即有椰有子 酒(四支) 四京果:龙眼干、品枝干、合桃干、连壳花生 生果:意即生生猛猛 茶叶、芝麻:祝愿种植不移之子,暗喻守信不渝的婚约帖盒(礼金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椰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还有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龙凤烛和一幅对联
回礼
在纳征时,女家需回礼,其中主要有:
茶叶 生果 莲藕、芋头和石榴(各一对)贺维巾 长裤:意即长命富贵 鞋(一对):意即同偕到老 扁柏、姜、茶煎堆、松糕 回聘金 槟椰(受一个,余数则全回给男家):意即一郎到尾
古代婚俗
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又谓"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为不失时。《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其实,中国古代早婚的现象也很严重,宋代曾有"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后汉书·班昭传》中就记载:班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汉书·上官皇后传》中甚至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的记载。但一般都是在20岁前后。 古时男家去女家迎亲时,均在夜间。《仪礼·士昏礼》谓:"昏礼下达。"郑玄注曰:"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并且,"主人爵弁、 裳、缁 ,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亦即迎亲的人均穿黑衣,车马也用黑色。此俗与后世以白天迎亲、穿红色服饰的婚俗,迥然不同。自唐代开始,始将迎亲的时间改为早晨。据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礼,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今行礼于晓。"晓即拂晓。此后相沿至今。 古代对刚入门新妇的姿态也很有讲究。据《吕氏春秋》记载:"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娶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所谓"安矜烟视媚行",尚秉和注曰:"安矜烟视媚行,形容新妇之状态,可谓入微矣。然可意会,难以言诠。安者,从容;矜者,谨慎;烟视者,眼波流动不直睨;媚行者,动止羞缩柔媚安徐也。是皆新妇初入门之状态,反是则失身份。" 汉代结婚时,均以青布幔搭成帐篷,用以举行交拜之礼。《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这种在青庐中成婚的习俗,一直沿续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多处提到。 又据史料记载,两汉之际,已经有了贺婚的习俗和新婚之夜听房的习俗。据《汉书·宣帝纪》记载:"五凤二年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无所乐,非所以导民也。"汉宣帝这一诏书的目的,就在于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庆贺。又据《汉书·袁隗妻传》记载:袁隗与妻子进入洞房后,夫妻俩在说悄悄话: 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令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又问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为词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 。家君获此,固其宜耳。"隗默然不能屈。帐外听者为惭。 可证汉代已有听房的习俗。 另外,古代婚俗中与后世不同的一个习俗是:古代妇女都不忌讳再嫁,并且从周朝至北宋一直如此。据《礼·檀弓》记载:孔子的儿子伯鱼死后,"其妻嫁于卫"又载:"子思之母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乃哭于他室。"可见,圣人后代的子妇也不免于再嫁。而魏晋、唐宋时名门之女再嫁之事,也屡见不鲜。《三国志·吴志·步夫人传》中记载:步夫人"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引《随园随笔》谓:"唐时公主再嫁者二十三,三嫁者四。"并且,当时不论是前夫见到后夫,或是后夫见到前夫,均不用回避。宋代诗人陆游与前妻唐琬离婚后,有一次游沈园,巧遇唐琬及其后夫赵士程,唐、赵还将酒菜送给陆游,结果感动得陆游当场在墙上写了一篇《钗头凤》词。(事见《癸辛杂识》)可见,唐宋时妇女改嫁还是很正常的事情。直到明清时期,妇女改嫁方为礼教所不容,因此有了守节、牌坊之说。
现代遗迹
直至现代中国的婚俗礼仪中,尤其在一些乡村地区的婚姻形式,仍可见到"婚姻六礼"的明显痕迹。但在中国现代的婚俗礼仪中,三书六礼的婚俗礼仪已化繁为简,一般遵循有提亲、纳征(即过大礼)和亲迎(即接新娘)内的某些礼仪。在现代婚俗礼仪中,三书六礼的纳征已是保留得比较完整和受较大重视的传统礼节。

明媒正娶的礼节


三书六礼指的到底是什么?
四、请期书:在确定婚期后,男家会备置礼物,并以书面形式致送女家,这称为"请期书",用以告知女家婚期的具体安排。五、亲迎书:在婚礼当天,男家会备置礼物,并以书面形式致送女家,这称为"亲迎书",用以告知女家婚礼当天的具体安排。六、六礼:上述的纳采、问名、纳征、请期、亲迎这五种礼仪...

古代三书六礼是指什么
女方家庭将嫁妆送往男方家,随后新郎亲至女家迎娶新娘,亲迎是婚姻仪式的高潮,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通过三书六礼,不仅能够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还能够确保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些礼仪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新人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并强调婚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三书六礼指的是什么?
三书六礼是中国传统婚俗中的重要礼仪。"三书"是指在婚姻过程中使用的三种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则是指从求婚到结婚的六个步骤,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1. 聘书 聘书是男方家在订婚时交给女方家的文书,它代表了双方确立婚约的正式承诺。2. 礼书 礼书在大礼时使用,...

三书六礼指哪三书哪六礼?
“三书六礼”指哪 “三书”哪“六礼”?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三 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三书:聘书、礼书和迎书。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给女家的书柬。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

三书六礼指的是什么?
2. 问名:男方请媒人问明女方的姓名和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吉凶。3. 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确定婚约,并请媒人正式向女家提亲。4. 纳征:即纳币,男方将聘书和礼物交给女方,以完成婚约。5. 请期:男方携礼物至女家,确定婚期。6. 亲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三书六礼的过程不仅使...

三书六礼的具体内容
三书六礼的具体内容如下:1. 三书 聘书:即订聘之书,是男方与女方正式缔结婚姻的文书。礼书:详细列明婚礼各项事宜,如聘礼的物品及数量等。迎书:即迎娶新娘的文书。2. 六礼 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并赠送礼物作为见面礼。问名:男方家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便决定是否可以结婚。

三书六礼指的是什么
一、三书六礼的定义 三书六礼是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礼仪的称呼。其中,“三书”指的是在六礼过程中使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二、六礼的含义 “六礼”是指从求婚到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共包括六个礼法,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三书六礼指的是什么
三书六礼是中国传统婚嫁礼仪的一部分。三书 三书是指婚前男女双方互赠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1. 聘书:即订婚之书,用于表达男女双方的婚约和初步确定的婚姻关系。它是婚姻开始的凭证,也是双方家庭交往的正式文书。2. 礼书:详细记载着礼品的内容以及婚礼的流程安排等。在婚礼时,双方交换的礼物...

古代的“三书六礼”是指什么?
三书六礼是中国传统婚嫁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代婚姻制度的严谨与庄重。1. 三书指的是婚礼过程中的三种文书:聘书,即男女双方确立婚约时,男方家交给女方家的订婚书信;礼书,详列过大礼时所送礼物及数量的文书;迎书,即男方在迎娶新娘时所用的文书。2. 六礼则是指婚礼的六个步骤:纳采,...

古代的“三书六礼”是指什么
三书六礼是中国传统婚俗中的重要礼仪,它包括了从求婚到结婚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书,而六礼则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这六个步骤。聘书是在男女双方确定婚约后,男方家交给女方家的文书,它代表了男方对婚姻的正式提议。礼书则是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它...

渝水区14735033406: 三书六礼 - 搜狗百科
茹凯小儿:[答案] 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渝水区14735033406: 什么叫“三书六礼”? -
茹凯小儿: 三书即聘书(订亲之书)、礼书(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而六礼,在《仪礼》和〈〈礼记〉〉都有记载.其实这是中国传统(约先秦时代已形成)的结婚礼必经六道手续,即是:纳采(提亲);问名(夹八字);纳吉(过文定);纳征(过大礼);请期(择日);提亲(迎亲)

渝水区14735033406: 三书六礼是什么意思? -
茹凯小儿: 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展开全部

渝水区14735033406: 三书六礼是什么? -
茹凯小儿: 三书「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聘书」是订婚时交换的文书.「礼书」是过大礼和送聘金时交换的文书.「迎书」是迎娶新娘时男方送给女家的文书.六礼「六礼」是指:「纳采」、「问名」、...

渝水区14735033406: 三书六礼是指什么? -
茹凯小儿: 什么是三书六礼?--------------------------------------------------------------------------------三书即聘书(订亲之书)、礼书(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而六礼,在《仪礼》和〈〈礼记〉〉都有记载.其实这是中国传统(约先秦时代已形成)的结...

渝水区14735033406: 结婚有三书六礼,指的是什么? -
茹凯小儿: 结婚之前跟举行大连婚庆礼仪的时候,会经常提到“三书六礼”,那这个三书六礼指的是什么?他有什么由来呢?三书六礼的由来"三书"即指聘书(订亲之书)、礼书(过礼之书,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之书,结婚当天接新娘用〉.六礼...

渝水区14735033406: 古时的三书六礼指的是那三书和六礼 -
茹凯小儿: 三书:聘书: 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 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 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古代的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渝水区14735033406: 三书六礼指的是什么? -
茹凯小儿: 三书 聘书 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礼书 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 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迎亲)时用六礼 纳采 古时相中哪个女孩,请媒人作媒,现代叫提亲 问名 男方托媒人探问女方之闺名和生辰八字,现代叫夹八字 纳吉 八字通过后,托媒人送点薄礼,现代叫过文定 纳征 正式送上聘礼,就是过大礼 请期 一看就知道啦,就是择日成亲喽 迎亲 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渝水区14735033406: “三书六礼”出自哪里? -
茹凯小儿: 三书六礼三书:聘书: 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 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迎亲书: 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古代的婚姻礼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