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鲁迅,,即兴评述,关于他的弃医学文,爱国精神,急急

作者&投稿:楚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是“文学与医学”~

正15年前的一些医生、作家、文学家和医学人文学者对"为什么是‘文学与医学'"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文学与医学》第一期的大部分内容。医学人文那时尚为一朵初开的花蕾,主要由对医学史和新兴的生命伦理学感兴趣的学者组成,这些先驱者努力把人文价值和关怀带入医学实践当中,而文学则刚刚开始在医学人文这个大圆桌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自从这一问题被提出以后,"文学与医学"的发展是1981年回答这个问题的学者们所无法预料到的。

首先是能够“心理互补”。哲学家们常说,科学主要是逻辑思维,文学艺术则属于形象思维。从心理学上讲,如果逻辑思维过分或畸形发展,会变得过于理智化,缺乏人情味和应有的情感色彩,如个别科学家除专业之外缺乏起码的精神生活,原因即在此;而形象思维过分或畸形发展,也会陷入梦幻之中,偏离生活轨道。其次,文学的阅读与写作,使人更贴近人生。作家喜欢说,文学即人学,其实,医学是更全面的人学,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应该是对人本身更全面的研究。既然医学以人作为研究和服务对象,那么,对医生来说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人性的理解和智慧的点染,这就要求不断地拓展阅读空间和思考空间。我认为,从医者应该有适度的非职业阅读,特别是文学阅读。文学作品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人性理解与生命关照,从中可以倾听到疾病与死亡映射下的人生意义,长期浸染其间必然会受到影响。这种努力并非为逃出医学,它肇始于一种学术深层的冲动,是在寻觅走进医学深处的另一条门径。如西格里斯所言:“用一般文化作画布,在上面画出医学的全景来”。现代医学在一片技术进步的喝彩声中出现了迷失自我的倾向,原本是人与人的故事,却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故事,或别的故事。文学的阅读与写作,正是旨在培养一种消除匠气的睿智和自省。

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如课文描述的那样──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关于鲁迅的小故事?对他的印象?
如何去读鲁迅?--写在鲁迅诞生日 在今天的文化人中,对鲁迅(1881-1936)其人,无论于他的文字还是他的性格,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的。但是对于一个深刻的鲁迅,对于还在不断深入中的鲁迅研究,除少数学者外,总之还是知之有限的。国人除了记得诸如自己的生辰、有用的电话号码、每个月的工资、孩子上学的学费,以及一些民俗...

鲁迅的精神品质
鲁迅精神是指鲁迅所具有的高尚精神,一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二是“他的斗争精神”,三是“他的牺牲精神”。毛主席也对鲁迅先生充满着敬意,称颂鲁迅在中国的价值。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同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爱护劳动青年进步青年。忧国忧民、不怕挫折,不惧迫害...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文中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文中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此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同时又...

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谈自己体会,400字以上!
“现在人人捧鲁迅,在上海墓上新立造像――我只在照相上看见,是在高高地台上,一人坐椅上,虽是尊崇他,其实也是在挖苦他的一个讽刺画,即是他生前所谓思想的权威的纸糊高冠是也,恐九泉有知不免要苦笑的吧。要恭维人不过火,即不至于献丑。” 鲁迅之死 36年鲁迅病重,一直由内山完造安排须藤医生治疗。10月17日...

鲁迅外貌描写的200字文章
鲁迅外貌描写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方脸浓眉平头,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鲁迅照片或是画像,大多是短发竖立,目光犀利,眉头紧促,面堂消瘦,一撇人...

名人眼中的鲁迅
1、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2、金良守(韩国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东亚文化...

鲁迅的故事(50字)
1、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2、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

关于鲁迅
一些熟悉的外国朋友,之所以重视鲁迅,几十年里孜孜不倦地研究鲁迅,主要原因,即在于此。我的一位韩国博士研究生,在去年我开设的“鲁迅研究”课的作业结尾说,她很为自己的国家一百年来的文学感到悲哀,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像鲁迅这样的作家。郁达夫1937年给日本《改造》杂志写的只有230 余字的短文《鲁迅的伟大》里说:...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说课稿
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

关于鲁迅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随州市13611195156: 我眼中的鲁迅 作文300字 -
邵昌奈达: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鲁迅十三岁那年,由于家庭变故、家道衰败,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勇于挑起生活的重担.到当铺变卖东西,买药,照顾家人等.在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强...

随州市13611195156: 评价鲁迅,50字左右.
邵昌奈达: 鲁迅以其犀利、深邃的洞察力,对以儒道释为主体构建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整体性的批判.正因为他敢于向旧文化营垒猛烈开火,从一开始,鲁迅就以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异端”登上中国的思想舞台.他被当时包括新文化界在内的一些人士的误解甚至歪曲、攻击,也就不难理解了.即使到了今日,鲁迅也未被中国的整个社会所接受,但是,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鲁迅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他对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历程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无可置疑的.

随州市13611195156: 100字简单介绍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
邵昌奈达: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随州市13611195156: 请以“我眼中的鲁迅”为题写一段话/ -
邵昌奈达: 鲁迅是最具高风亮节的人,他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洁白无暇,爽快淋漓,豪气逼人,绝无些微狗苟蝇营、乖巧矫情、伪饰虚假、鸡鸣狗盗、笑里藏刀、阴毒冷僻、拐弯磨角、虚张声势、拉拉扯扯、凄凄惨惨、欺世盗名……的小人之举. 鲁迅是最具英雄意识和品德的人,他疾恶如仇,不惧强敌,高举着“匕首”和“投枪”,冲着敌人或敌人的营垒,义无返顾,勇往直前,穷追猛打,绝不留情、放任或退却,“绝不宽宥一个敌人 ”.有时甚至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随州市13611195156: 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谈自己体会,400字以上! -
邵昌奈达: 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鲁迅是勤奋的,鲁迅是以笔为剑的,鲁迅又是以文章插入国民党心腹的,我们的鲁迅有一颗真真正正的爱国心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留给了我们一笔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其中有您爱国爱民的精神,有您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有您对读书的思考,有您不朽的作品.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您对珍惜时间的感悟.”

随州市13611195156: 我眼中的鲁迅 -
邵昌奈达: 鲁迅,一个神圣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威慑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不敢双眼直视他.他是作为一个不可言说的奇迹存在的. 在那个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拯救阴霾笼罩的旧中国,...

随州市13611195156: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300字,谢谢哦! -
邵昌奈达: 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最后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

随州市13611195156: 作文我眼中的鲁迅 -
邵昌奈达:[答案] 在漫长的暗夜里,先生是一位孤独而执着的行者,他在最深刻的孤独里产生了最伟大的思想.----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一个从1918年一直辉煌至今的名字,可是,又有谁真正懂得先生的内心,谁真正了解先生那曾在风雨中飘摇的灵魂故园? 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