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特点?

作者&投稿:大季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特征有哪些~

音乐史一般可以这样分的:
一、中世纪时期(1450年前):单声部教堂音乐为主,以格利高里圣咏为代表
二、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年):音乐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多声部复调音乐盛行,器乐开始兴起
三、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巴赫、维瓦尔第等著名音乐家诞生,音乐理论有了长足发展。器乐曲盛行,数字低音、调性体系等概念出现。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四、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年):这一时期的音乐单纯、明朗、优美、均衡为主要特点,数字低音已经舍弃不用,表现手法丰富,奏鸣曲等各种曲式确立。莫扎特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五、浪漫主义时期(1820-1910年):现在说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的绝大部分出现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诞生了大量作曲家和优秀的作品。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末期、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浪漫主义时期特点是音乐开始有标题,作曲家不再纯粹追求音乐美感,而是表达个人情感,呈现以德奥为主流,民族、地域风格各具特色的趋势
六、20世纪(1900-现在):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近现代音乐流派出现

西洋音乐史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风格,老师讲得很详细

一、奥尔加农(organum) 9世纪初,最早出现的复调音乐类型是奥尔加农(organum),它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基础,在其旋律的上加入新的旋律(声部)的复调形式,也多半是即兴演唱。可分四种类型: 1、平行奥尔加农(月亮走,我也走):在已有的圣咏旋律的下方加入相距四度或五度的平行声部,(图),看教材谱例13,上面的主声部是圣咏旋律,下面附加旋律称为奥尔加农声部,是平行五度进行。它还有复合的形式,就在两个声部各自叠置八度,看谱例14。德彪西擅用这种古音程,突出中空效果,作为一种和声上的色彩(中古调式)。平行奥尔加农的变化形式,看谱例15,同度到四度再到同度。 2、另外一种,变化更为自由的奥尔加农,旋律进行有平行,斜行,盛行于11世纪,(图),在规多的论著中有提到,反向、斜向增多,出现声部交错。11世纪两本复调手稿抄本《温彻斯特附加段圣咏集》,保留了丰富的奥尔加农,以纽姆符号记录。音程结合以八度、五度和四度为主。 3、12世纪初,奥尔加农产生新的变化,附加的奥尔加农声部从下方移到上方,并逐渐向华丽、流动性、装饰性发展,从而形成华丽奥尔加农(图),在西班牙的孔波斯特拉修道院和法国利摩日(莫《图画展览会》——<利摩日市场>)的玛夏尔修道院的一些手稿中有这种风格的奥尔加农出现。有此可以看出,原来是圣咏曲调已发生了变化,音变得长了,曲调已不十分明显,仅有衬托的作用。从这时开始,复调音乐中使用的圣咏曲调开始称为tenor,持续声部或定旋律(14世纪),它犹如大树的根,使音乐扎于宗教中,其枝叶的生长都从根部吸收营养(TSDT的功能进行,终究要回到主和弦),它作为低声部,是音乐的基础。 4、有量奥尔加农要从节奏模式的产生说起,在记谱法发展中,音高明确之后,节奏才开始被人所注意,也是由于复调音乐出现的要求,多声部在一起结合就需要明确的节奏步调来控制。11、12世纪,形成了一套节奏模式——六种节奏型(图),从节奏上可以看出“三分法”的拍子,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八分之几拍,当时这被认为是“完美”。在音乐实践中,这些节奏的运用要灵活的多。有了固定的节奏就形成了所谓的“有量”,所有早期音乐中经常有说“有量卡农”“有量记谱法”等,都是指节奏上有规矩可寻。 二、第斯康特(discant) 旋律按照有量的节奏来演唱,就产生了新的复调形式(风格)——第斯康特。两个声部(圣咏定旋律和上方添加声部)都按照节奏模式来组织旋律,从而形成上下声部几乎同时进行的音对音织体,而且上方声部更加突出。看书P28谱例,上下声部几乎一音对一音,看看用什么节奏模式?看(图片),用模式1和5。教材还提到一种叫考普拉,一般史书很少提到,格罗夫音乐辞典上有一小段落词条,给予了解释,它是上声部用节奏模式,下声部保存原始圣咏的持续特征。 第二节 圣母院乐派的复调 12、13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主要来自法国,尤其是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由修士和一些二流、三流的作曲者所领导,因而音乐史上将他们称为圣母院乐派,他们使中世纪音乐发展至顶峰。(图),12世纪,艺术上出现了哥特式风格,它主要是指建筑,我们看到的这副巴黎圣母院,展现了这种风格,石刻雕花,高耸入天,拱形、运动性,有挣脱引力、重量全然消失的感觉。这种风格在其它艺术中也可以发现,突出特点就是运动性,表现在音乐上就是各个声部的节奏运动。音乐史上相对于“新艺术”而言的“古艺术”,就是指这种哥特式风格的复调音乐。 以圣母院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为代表,他们俩是中世纪复调音乐中两位重要的人物。圣母院乐派在复调音乐创作和演唱实践中形成和确立了新的规则和传统,尤其在复调节奏记谱和创作上推陈出新,使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两种复调音乐发展到完善。莱奥南最大成就就是奥尔加农创作上,被誉为是“最伟大的奥尔加农作曲家”,他为教会写了一套一年使用的两声部仪式音乐,名为《奥尔加农大全》,是中世纪重要的复调音乐文献,原版已不存在,仅在一些地方有几个手稿,它们是为弥撒和日课中应答圣歌的独唱部分谱写,音乐中呈现综合的风格,有华丽奥尔加农,有第斯康特,也有原始格里高利圣咏齐唱风格,风格的交替和对比突出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上的自主意识。佩罗坦可以说是哥特音乐“大教堂“的建造者,他的创新比莱奥南更加丰富。他曾对莱奥南的《奥尔加农大全》进行改良,他的奥尔加农改变了以往更多的即兴味道,而以较为精确的节奏写成,并且定旋律圣咏的节奏趋于密集,更大的创新是把声部的数量从两声部扩展到三或四个声部,并在奥尔加农中增加第斯康特(克劳苏拉)部分,从而使旋律和节奏都变得复杂,复调音乐进一步延伸的可能性由此开始。 圣母院乐派还发展成熟了另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孔杜克图斯。 三、孔杜克图斯conductus 它分有单声部和复调形式两种,单声部孔杜克图斯我们在下章讲,这里我们只说说复调孔杜克图斯。它的特点在于定旋律声部不象奥尔加农、第斯康特使用圣咏曲调,而是由作曲者自己创作的,并且有灵活的节奏组织;织体有二到四个声部的类型,三声部较为常见,声部进行具有统一性,基本为音对音的第斯康特风格;歌词为拉丁文,但不象奥尔加农使用的散文体式的礼拜仪式用语,而是音节式有格律的诗体,一般为非礼仪性内容(宗教题材和世俗题材)。 第三节 经文歌 四、经文歌motet 追溯经文歌的产生要从克劳苏拉(clausula)说起。克劳苏拉实际上就是华丽奥尔加农中以第斯康特风格写成的圣咏复调段落(格劳特音乐史称第斯康特克劳苏拉或替换克劳苏拉——同一圣咏定旋律可写出许多克劳苏拉,可根据场合选用),莱奥南和佩罗坦的奥尔加农作品中就有许多克劳苏拉,二声部居多,上方声部没有歌词或仅有几个音节。(看书谱例,分析,再看一个谱例,按)后来克劳苏拉从奥尔加农分离独立出来,并且为上方声部添加新的拉丁文歌词或法文歌词,加上歌词的克劳苏拉就成为了motet经文歌,我们看例23加上了拉丁文歌词就成为了经文歌,这是二声部的。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简单的给这一体裁下定义就是13世纪产生的上方声部(一个或两个)有独立歌词的复调声乐曲。上方声部指添加声部,不仅音乐是新的,这回连歌词都填上新的,用本国语的世俗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不同旋律,不同歌词的体裁类型,是宗教音乐受世俗音乐影响的典型。也就是由于经文歌这种随意性使它倍受历代作曲家的青睐,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属宗教音乐),适合作曲家们展示自己创作才华的形式。 讲到这里,我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中世纪复调音乐发展的某些规律性——附加歌词的扩展(附加段、继续咏、经文歌)和润饰曲调的扩展(花唱、节奏模式、添加声部),运动的状态是漫长的,但就是在这看似“原地踏步”的各自修饰中,孕育着西方艺术音乐的萌芽,将音乐从即兴的口传中带入以理性创作原则指导作曲家进行有意识创作的轨道上来,潜移默化变化带来巨大而惊人的成就。从早期的奥尔加农、继叙咏到迪斯康特,以格里高利圣咏曲调作为定旋律所堆砌成的多声部复调音乐,使它最初的使用目的逐渐丧失,尤其在经文歌里,定旋律对作品形式的贡献多于内容表达或其它的作用,因此,上方声部旋律的华丽而流畅往往比定旋律曲调的呆板而冗长更吸引人。13世纪中后叶,经文歌流传于欧洲各地,逐渐成为固定的写作体裁。 13世纪的经文歌,每个声部都有不同的歌词,它们之间不仅使用的语言不同(例如定旋律为拉丁文,其它声部为法文),而且各自的内容也不同(复歌词——夹馅歌曲)。不同声部的内容之间往往相差迥异,可能一个声部是一首欢乐的情歌,另一个声部则是伤感情绪的内容。声部之间歌词内容的差异,使经文歌的曲名较有特色,它是自上而下取每个声部歌词的第一个字或几个字形成复曲名,如莱奥南的经文歌《人类之安——最亮的星——我们的》,曲名分别有三个声部的开头几个字所组成。(书P33歌名《有些人妒忌——爱情伤害人心——慈悲经》)。 大量的世俗歌词和曲调成为了经文歌的素材,使经文歌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成为宗教与世俗的混合体。但‘混合’并非是一成不变的。13世纪后期,上方两声部为不同歌词的三声部经文歌较为常见,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更多的变化形式。一条定旋律可以配以不同的上方声部,从而会创作出多种多样新的二声部、三声部和四声部的经文歌,它们并没有因为使用了同一定旋律而有所联系,都是各自独立的乐曲,区别在于上方声部的歌词与曲调的更换。由于上方声部采用歌词和曲调的灵活性,也使经文歌成为创作者们自由展示才能的领域。经文歌中仅存的一些宗教成分,被越来越丰富多变的世俗因素所同化,在很多情况下,经文歌成为了世俗环境中的流行音乐体裁,而没有更重要意义的定旋律常常变成乐器演奏声部(法文经文歌常用这样的形式),它可以说是器乐正式介入声乐的开端。 经文歌中的定旋律最初是以有量奥尔加农的六种节奏模式写成,但由于上方声部的内容与旋律的变化越来越多,促使定旋律的节奏也日益变得灵活起来,从而改变了固有的多个声部“齐步走”的状况,使旋律线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效果。经文歌里种种节奏的灵活性运用,使得人们不得不确立出一套规则来满足这种多变,在1260年前后,弗朗科德科洛尼亚确立了有量记谱体系(我们在“新艺术”一章中细讲),它对节奏、音的时值作了明确的规则,以此来应合经文歌的创作模式。在记谱法的发展中,对节奏、时值的系统化规定,对复调音乐发展的推动力无疑是巨大的,13世纪下半叶,由于声部之间节奏使用的不同,经文歌呈现出多层次感的风格,尤以弗朗科经文歌和彼特罗经文歌为代表。(看书谱例25)其特点为:以标准的三声部经文歌为创作主体,三声部之间的节奏呈下疏上密的排列。定旋律仍为宽松而呆板的节奏;第二声部节奏律动较慢,但明显比定旋律略为复杂;第三声部从节奏到旋律都是三个声部中最活跃、最鲜明的,节奏更为紧密、复杂。彼特罗经文歌在第三声部节奏的活跃性上比弗朗科经文歌更为突出。13世纪下半叶,经文歌中的节奏比和声更受重视,节奏上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新艺术”时期等节奏经文歌的繁荣,并且在复调创作的理念上开始有更多的创新。

西洋音乐史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风格,老师讲得很详细




与中世纪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有哪些重要发展
尽管文字描绘、情绪表现和遍布模仿成为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共同重要特徵,两者间没有风格上的重要差异,但是演出型态则有重要差别,宗教音乐是合唱音乐,世俗音乐则常独唱,主要是因为世俗音乐更会反应情感与字句,独唱比较容易表达。世俗音乐也比较会加花装饰。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声乐曲是:弥撒、经文歌和牧歌。...

文艺复兴时期器乐音乐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合奏和独奏。合奏是指由多种乐器演奏的音乐,通常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独奏则是指由单一乐器演奏的音乐,通常是由弦乐器或键盘乐器演奏。在文艺复兴时期,器乐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技术的进步、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等。在这个时期,乐器制造...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哪些具有独立意义的器乐体裁
1、体裁 世俗领域的歌曲体裁种类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的牧歌、 法国的尚松、和德国的利德。2、特点 1)由三至五个声部组成,有纯人声,有包含器乐;2)旋律借用或模拟流行歌曲,用严谨的对位方式写作。3、简介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写了不少世俗音乐,与当时的教会透过普通法法规要求专注于...

文艺复兴对音乐发展的影响
母法和符号法 转为二线谱、四线谱直至五线谱;对位法的应用也已到了十分丰富的程度。这一时期中,器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烈;乐器的发展也逐步加快了步伐。当时的古提琴、短号、小号、长号、管风琴和琉特琴等乐器都已活跃在音乐舞台上,而文艺复兴后期小提琴和古钢琴的出现,更使音乐艺术增添了耀眼的光...

不同时期的音乐形式及其主要特征
教会音乐,即歌唱圣诗、朗诵圣经,可以想象是纯粹的声乐。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与此相反,器乐主要是作为世俗音乐而得以发展起来的。 罗马式音乐是中世纪这一时期的重要音乐形式之一,其代表当首推格雷戈里圣咏,这是典型的天主教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点 文艺复兴从意大利...

前古典时期音乐的发展
中世纪最主要的音乐是宗教音乐,世俗的民间音乐不被重视。教会对音乐的影响虽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对音乐的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都促进了中世纪欧洲音乐的发展。2、文艺复兴时期(1450年-1600年)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领域的变革是继文学、绘画等领域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方面已经具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有哪些音乐家?
1. 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的,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关系,有时会采用"图解"方式对歌词中的某些词汇作形象模拟。 2.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 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 3.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采用什么调式?

意大利音乐的文艺复兴时期
15世纪末是有伴奏的新的世俗歌曲体裁“弗罗托拉”的繁荣时期,16世纪中叶又产生了与它相似的“维拉内拉”。这些歌曲对确立和声性的主调音乐有重要意义。其作者多出自市民阶层,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人文主义的世界观。16世纪的意大利音乐由于佛兰德作曲家A.维拉尔特在威尼斯定居而得到进一步发展。他是威尼斯乐派...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diBondone,约1267年-1337年1月8日)是意大利画家与建筑师,被认定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其代表画作有《犹大之吻》、《最后审判》和《哀悼基督》。 三、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音乐作品主要在西元1400年到1600年产生。这个时期的结束比开始有更为明确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发展的四个阶段
它成为了宗教音乐受世俗音乐影响的典型。综上所述,中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人物。这一系列的发展,使得复调音乐逐渐成熟,并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栖霞市17878998407: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 搜狗百科
公供丽珠: 尼德兰乐派与意大利牧歌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

栖霞市17878998407: 西方音乐史 试述文艺复兴时期四大乐派各自的音乐特色.500字. -
公供丽珠:[答案] 1.布艮第乐派15 世纪上半叶活跃在布艮第(相当于现在的荷兰.比利时.法国东北部等)宫延的音乐家群体.该乐派音乐风格的形成直接受到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的影响,音响上趋于优美细腻,悦耳和谐,尤以三度的...

栖霞市17878998407: 文艺复兴及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有哪些?
公供丽珠: 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 华丽、复杂、藻饰、扭曲, 著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 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古典时...

栖霞市17878998407: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是怎样的?
公供丽珠: 15〜16世纪,西欧的音乐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和绘画、雕塑一起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各项活动中最灿烂夺目的领域.假如说视觉艺术的发展是因为通过学习古代模式而受到了促进,那么音乐在中世纪基督教世界里也有了独立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更得到了自然而然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由那些为教会服务、受到训练的人创作的音乐,但世俗音乐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重视.同时世俗音乐的原理和圣乐的原理结合在一起,在音乐和感染力方面都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栖霞市17878998407: 西方音乐史 试述文艺复兴时期四大乐派各自的音乐特色. 500字. -
公供丽珠: 1.布艮第乐派 15 世纪上半叶活跃在布艮第(相当于现在的荷兰.比利时.法国东北部等)宫延的音乐家群体.该乐派音乐风格的形成直接受到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的影响,音响上趋于优美细腻,悦耳和谐,尤以三度的旋律音程,布艮第乐派也被称...

栖霞市17878998407: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发展分为几个时期? -
公供丽珠: 音乐风格概述 1. 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的,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关系,有时会采用"图解"方式对歌词中的某些词汇作形象模拟.

栖霞市17878998407: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点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
公供丽珠: 中世纪的音乐大多用管风琴和钟,宗教色彩严重.现在有摇滚流派“中世纪”可以去听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歌剧为主,管弦乐队开始出现,钢片琴和羽键琴(古钢琴,声音很脆的那种琴)为主要乐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基本上和现在的古典音乐一样了,管弦乐队占主打,并衍生出协奏曲,小夜曲,进行曲等.歌剧依然火爆且非意大利语歌剧开始流行,钢琴替代了钢片琴和羽键琴,钢片琴和羽键琴成为沙龙消遣的玩具.

栖霞市17878998407: 急: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思维是什么? -
公供丽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最重要的发展是复音音乐.在一开始出现复音音乐时,尽管有两条、三条旋律线,但旋律线相互之间,是部份的、或是全部的不相关,可能其中之一或二声部是用器乐,但整体而言并不统一,甚至连歌词也是互不相干,同时唱相异的歌词. 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多为四或更多声部,讲究作品统一,全部用声乐(即没有单独的器乐部份),所有声部都有相同的歌词,而最重要的,是以一种现在称之为「遍布模仿」的技法联系各声部的音乐.在这种技法中,作曲家将词句分成很短的句子,有的甚至於只有单字,每个词句实际上成为作品中的一乐段,虽然在纸上看不出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声乐曲是:弥撒、经文歌和牧歌.

栖霞市17878998407: 人文主义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人文主义精神在文
公供丽珠: 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 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 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