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指南针历史

作者&投稿:中叔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对指南针应用的记载有哪些?~

北宋末年人朱在他于1119年写成的《萍州可谈》中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20多年后徐竞写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另外,吴自牧《梦梁录·江海船舰》中也记载了南宋时海船“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误差,盖一舟人命所导也”。显然,指南针在海上已经开始为人的航海活动服务,而不再像在方士手里那样为看风水服务了。当然,当时的方士们也在为一种社会需要服务。只要地球的磁极不乱,罗盘指示的方位对在陆地上活动的人类来说,始终是一个方向坐标。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辗转传入欧洲后在航海大发现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科学史家清楚,最早解答“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那么,中国发明指南针后对指南针理论作过什么样的探讨?吉尔伯特的理论是否及时传到了中国?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又对我国指南针理论的发展有过哪些影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关增建从2003年起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基本上还是空白的问题。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他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中国早期的指南针也被称为什么?
在中国古代,指示方向的仪器起初被称为“司南”。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并一直沿用至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司南”一词的含义随时间演变,与多种古代发明相联系。《鬼谷子》一书最早记载了“司南”的概念,其中提到:“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

指南针是哪国发明的
指南针是我国祖先最早发明的。传说,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黄帝和蚩尤作战,蚩尤会兴风作雾,黄帝尽管武艺高强,由于迷失方向,结果被蚩尤战败了。黄帝回去后,总结了这次失败的教训,立即组织人精心研究制作指示方向的工具,很快就造出了指南车。在第二次交战中,蚩尤故技重施。黄帝看后仰天大笑,命令部下...

指南针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勤劳的民族,又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利用地磁偏角的原理,就发明了指示方位的指南针。是世界上发明指南针最早的国家。指南针(又名罗盘针)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都起了很大作用。过去,在茫茫的汪洋大海...

中国早期的指南针也被称为什么?
中国早期的指南针也被称为司南。“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为司南古义不断演化,使它与一系列的古代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记载司南的最早的文献是《鬼谷子》,其中写道:“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谋篇)...

中国指南针的发明者
中国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根据权威史料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到了战国时已经被改进为更方便携带的司南,宋时的沈括改进了指南针,当时应该叫罗盘。指南针原理是什么?指南针红色端指向的是地球的北方,这是因为...

中国早期的指南针被称为什么名字?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被称为司南。这一发明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鬼谷子》中提到的“司南之车”,意指利用司南来确定方向,以避免迷路。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描述了司南杓的形状,即磁石制成的长柄,置于青铜底盘上,通过底盘上的刻纹来指示方向。司南杓静止时,柄指向南方,口指向...

指南针的发明大致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阶段
②到了北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使用磁针指示方向的技术,并将磁针与方位盘相结合,制成了指南针,这一发明随后被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③指南针在南宋时期传入印度、阿拉伯和波斯等国家,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航海事业的发展,并为后来的新航路开辟以及环球航行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被称为什么名字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司南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我国最早指示方向的仪器是什么
我国最早指示方向的仪器应该是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指示方向的仪器,也是最早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工具之一。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已经有使用指南针的记录,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当时的指南针是由磁性矿物磁铁石制成的磁石,通过将磁石浸泡在水中使其浮起,然后观察...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发明人
指南针没有具体的发明者 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
佘泽通用: 战国.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北磁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指南针的历史 -
佘泽通用:[答案]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无法考证.《中国历史》课本插图──“司南”,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汉代司南模型”绘制的.这个模型是后人根据史书记...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指南针的发展史 -
佘泽通用:[答案]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关于指南针的资料
佘泽通用: 关于指南针的资料是指南针的定义、用途、历史指南针 : 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发展,应用,及向外传播的情况 -
佘泽通用:[答案] 发展历史: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 到了宋代,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制造了指南鱼. 十一世纪末,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南宋时开始把磁针与分方位的装置组装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罗盘. ...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历史试题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和应用主要有哪些历程
佘泽通用: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战国时期,已发现磁石吸铁的现象,并用天然磁石制造“司南之勺”,“...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你能说说指南针的发展过程吗 -
佘泽通用:[答案] 指南针的发展和演变 指南针大约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底圆,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占人称它“司南”.东汉的王充,在他的《论衡·是应篇...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古代人民发明和应用指南针的故事都有哪些?
佘泽通用: 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已使用针盘导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为什么指南针都是指向南的而不是北呢? -
佘泽通用:[答案] 这个与指南针的历史有关: 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

武陵源区13914936520: 指南针的资料 -
佘泽通用: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出现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底部光滑,可以在平滑的铜质或木质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下来,勺柄就会指向南方.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