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哥大姐能给我一个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的PDF或者word什么的,我感谢万分啊!!!!!!!!

作者&投稿:梁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杨良瑶的生平~

杨良瑶是唐朝宦官。歴事唐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皇帝,剔歴中外50余年,特别是奉命出使黑衣大食,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根据当时国际、国内政治局势来判断,杨良瑶出使的政治目的可能是与起源于小亚细亚两河流域的黑衣大食帝国一道,共同遏制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试图彻底摆脱其对唐王朝西域的军事威胁。据笔者考证,杨良瑶很可能是中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作为唐王朝的外交使节,杨良瑶官阶不高,但作用匪小。从碑文看,《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无疑是唐代后期的典型制作之一,足以反映所历王朝的兴衰脉络,尤其是在“借兵回纥”、“出使岭南”、“出使大食”、“平叛淮西”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皆能看出杨良瑶不遑宁居的奔走身影,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历史细节之一。从形制看,该碑体形高大,额篆“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9个篆字,周正圆浑,苍遒大气。碑文以楷体书写,间以行书,结体活泼,字迹劲秀,线条华畅,文气通透,具有相当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不失其为中晚唐书法中的佳品制作。据宋佚名《宣和书谱》卷一载:“唐代宗宵旰之暇,留心翰墨,于行书益工。大抵有唐自太宗以还,世相祖袭,至代宗家学未坠。”唐德宗时,“观其行书笔意,亦不愧前人云”(宋佚名《宣和书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第1版)。至宪宗初年,宫廷崇尚“集王圣教序”之风,仍不稍潜。足见中晚唐右军行楷书体之兴盛,当披靡于朝野上下。 从作者看,该碑由朝请郎、行虔州南康县丞、云骑尉、翰林待诏陆邳撰文;承务郎、守郴州司兵参军、云骑尉、翰林待诏赵良裔书丹;给事郎、守洪州都督府兵曹参军、云骑尉、翰林待诏汤陟篆额。唐朝官阶明确,“朝请郎”为文官第18阶、正七品上;“承务郎”为文官第25阶、从八品下;“给事郎”为文官第22阶、正八品上。均职阶不高,正史未载,但就撰文、书法而论,仍属非常可贵。据当代学者考证,赵良裔,约当唐德宗、顺宗和宪宗时人。其书迹见于《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元和142《乘着志》(元和玄枵之岁)。该志署衔“朝议郎、权知处州司马、赐绯鱼袋、翰林待诏赵良裔”篆题,楷书。又,陆邳,约当唐宪宗、穆宗时人。书迹初见于《金石录》(宋赵明诚着)卷九,《金石录》第1738《唐平淮西碑》,署名段文昌撰,陆邳八分书,元和十四年十二月(820年)。别的书迹还有《唐邠国公梁守谦功德碑》,杨承和撰并书,陆邳篆额,篆书。长庆二年(822年)。清王昶《金石萃编》卷107。陈思《宝刻丛编》(中华书局,1995年)卷七有著录。另外,《唐左武卫将军刘德惠碑》,唐严绶撰,刘继元书,陆邳篆额,长庆二年;《唐兵部郎中郭晤碑》,唐陆邳隶书,长庆四年(824年);以上俱见《宝刻丛编》卷八。从《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可知,陆邳、赵良裔两人在翰林院内均有升迁。陆邳从朝请郎、行南康县丞、云骑尉升职为朝议郎、权知抚州长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亦即由文官第18阶、正七品上晋升为文官第14阶、正六品上;赵良裔从承务郎、守郴州司兵参军、云骑尉晋升为朝议郎、权知处州司马、赐绯鱼袋,亦即由文官第25阶、从八品下晋升为文官第14阶、正六品上。两人初期官职悬殊,后来则臻于一致。尽管如此,却都不改其“翰林待诏”的御用角色。两人于元和元年为《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撰文、书丹,足以证明其由来已久的同事关系。陆邳擅长篆隶,却奉命撰文;赵良裔擅长楷书,故一仍旧贯。 至于翰林待诏汤陟,尚不见于著录,然其擅长篆隶,当时影响也不会低。刻字匠朱士良,吴郡(即苏州)人,刻工洒脱,颇见功力,亦不见著录。但刻家留其名,大约也是一种荣耀。依据王海滨《唐代翰林书待诏制度综考》(2008年,吉林大学硕士论文)一文研究,“(唐代翰林书待诏)为皇家的御用书家,其书法技艺水平是非常高的,都是名重一时的书法好手,他们在朝野内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并认为,翰林书待诏的书法属“院体”书法,“直接代表了皇帝的书法,翰林书待诏奉敕所书的碑志,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个观点,洵非无识。按:唐人墓葬勒石,向有“神道碑”和“墓志铭”两种。所谓“神道碑”,就是树立在死者墓道上的石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立碑》一诗中写道:“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所谓“神道碑”,正是这种“路旁碑”的一种。就内容看,该碑蹈常袭故,不乏溢美之词,但就其深受信重、频繁出使而言,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其奉命出使黑衣大食,“使大食而声教旁畅”、“聘大食兮声教普”,也都成为出使获效的直接标志。据碑文载:杨良瑶终于元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葬于同年十月十四日。“元和”为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元和元年,即公元806年。由此推断,杨良瑶当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杨良瑶之死,从明幡发丧到归里入葬,历时共83天。依照关中民间葬俗:树碑立石,通常在三周年之际完成,时当脱服之期。而此碑刻立的时间,则在丧葬期内。另外,神道碑为墓道用碑,均在地面之上,而墓葬内有墓志铭,也是唐代定制。值得注意的是,该碑正文用过许多简笔字,与今日官方确定的《汉字简化字总表》有相似之处。譬如“请”写作“请”,“继”写作“继”,“万”写作“万”,“迩”写作“迩”,“尔”写作“尔”,“貌”写作“皃”,“辅”写作“辅”,“弥”写作“弥”,等等。这些汉字简化字的普遍使用,对于研究唐代文字史,有着相当重要的启迪和帮助。早在1984年4月,泾阳县文物工作者从事田野文物调查时,在当时扫宋乡(2002年后并入云阳镇)大、小户杨村附近发现了一通晚唐石碑,此即《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笔者于上世纪90年代初偶然见及,震撼于该碑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遂决意加以整理、研究。1998年,笔者最先在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教授所主编的《唐史论丛》(第7辑)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当即受到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周伟洲教授的深切关注。2001年,新编《泾阳县志》(何平、李新荣、杨西安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中第一次公布了该碑碑文,但差错太多,难以卒读。2005年,笔者又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刊发了《杨良瑶:中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一文,再次公布了神道碑碑文并做了初步考释。因拓本欠精,辨识困难,仍有错讹。2012年冬,笔者赴北京出差,从文物出版社葛承雍总编辑处获悉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据此有了新的深入研究,在《文史》2012年第3期上发表了《唐朝与黑衣大食关系史新证——记贞元初年杨良瑶的聘使大食》一文,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研究员联系,得以获读,由此对碑文句读做了个别修正。对于诸位学人的支持和帮助,笔者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据查知,该碑身首相连,碑首高85.5厘米,碑头篆额“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9字,3行,每行3字。碑身高189.5厘米;上部宽93.5厘米,下部宽102.5厘米。正面镌刻行书碑文,记叙了“唐右三军僻仗、太中大夫、行内侍省内给事,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杨良瑶的家族渊源和生平事迹。该碑文弥足珍贵之处,正在于揭橥了这位不见于正史文献的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的出使生涯。经整理,对碑文标点、划段如下(按:行文中的空格依照原碑格式处理,以示敬重):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唐故右三军僻仗、太中大夫、行内侍省内给事,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杨公神道碑铭并序朝请郎、行虔州南康县丞、云骑尉、翰林待 诏陆邳撰承务郎、守郴州司兵参军、云骑尉、翰林待 诏赵良裔书给事郎、守洪州都督府兵曹参军、云骑尉、翰林待 诏汤陟篆额公讳良瑶,字良瑶,其先周宣王子尚父,受封诸阳,寔曰杨侯。晋灭其国,因以为氏。厥后代济勋德,遂为名家。至若王孙以薄葬称,楼船以大功命,敞因谦畏为相,雄由辞赋荣名。洎乎伯起之慎“四知”,叔节之去“三惑”,大鸟集于葬墓,飞鳣降于讲堂。或朱轮十人,或太尉四代,光照两汉,裕垂后昆,氏族源流,远矣盛矣。于是根蒂旁薄,枝叶蕃昌,有望表弘农,有族居天水,则公之先代,本弘农人也。及公曾祖, 为唐元功臣,官至云麾将军、右威卫中郎将,以功多赏厚,赐业云阳,至今家焉。遂为京兆人矣。祖怀贞,皇许州别驾。考彦昱,处士,高标世利,处士园林,公即处士之第四子也。公质状殊观,心灵独立,气概感激,慑于时流。少以节义为志行,长以忠勇为己任,故得入为内养,侍玉墀以承恩;出使外方,将天命而布泽。累经试效,益着功劳;诚素既彰,委任方重。当永泰中,慈、隰等州狼山部落首领塌实力,继章掠众,聚兵逼胁州县,不顾王命,恣行剽煞,虔刘晋郊之士庶,震骇虢略之封疆。于时两河初平,四远犹耸,朝廷难于动众,皇上姑务安人。遂遣中使刘崇进衔命招抚,以公为判官。崇进畏懦而莫前,公乃愤发而独往,口宣恩德,气激凶顽,遂使天威挫其铓,皇泽流其骨髓,莫不交臂屈膝,弃甲投弓,革面回心,稽颡受诏。既而复命,阙下大惬,圣衷有诏赐禄,仍授文林郎、行内侍省掖庭局监作。由是恩顾稠迭,委任频繁,奉使必适于所难,临事未尝有不当,是用东西南北,匪遑止宁;险阻艰危,备尝之矣。 大历六年,加朝议郎、宫闱局丞,守职不渝,在公无替;昼日三接,风雨一心;天颜不违,圣眷斯至。当信重之际,罔敢告劳;安梯航之心,何远不届。遂奉使安南宣慰,降雨露于荒外,委忠信于洪波。往返无疑,匪僭程度;复命至于广府,会叛军煞将,凶徒阻兵,哥舒晃因纵狼心,将邀王命,承公以剑求表,上闻公山立嶷然,不可夺志,事解归阙,时望翕然。至十二年,迁宫闱令。内官式叙,中禁肃清,由公是拜也。洎建中末,遇鸾舆顺动,随驾奉天,勤劳匪躬,始终一致。兴元初,天未悔祸,蛇豕横途。皇上轸念于苍生,臣下未遑于定策。公乃感激出涕,请使西戎,乞师而旋,遮寇以进,覆武功之群盗,清盩厔之前途,风云奔从而遂多,山川指程而无拥。兴元既得以軴跸,渭桥因得以立功,再造寰区,不改旧物,繄我公乞师之力也。其年二月,迁内侍省内给事。六月,加朝散大夫。此例骤迁,盖赏劳矣。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乂安,四海无波,九译入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四月,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备判官、内傔,受国信、诏书。奉命遂行,不畏于远。届乎南海,舍陆登舟。邈尔无惮险之容,懔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公于是剪髪祭波,指日誓众,遂得阳侯敛浪,屏翳调风,挂帆凌汗漫之空,举棹乘颢淼之气,黑夜则神灯表路,白昼乃仙兽前駈。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坠,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四年六月,转中大夫。七月,封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功绩既着,恩宠亦崇;若惊之心,日慎一日。十二年,加太中大夫,余如故。十四年春,德宗虔虔孝思,陵寝是恤,将复修葺,再难其人。必求恪恭,祗奉于事。唯公惬旨,受命而行,夙夜在公,日月匪懈。不改经制,惜费省劳。焕乎咸新,无乖睿约。及乎卒事,议功莫俦,以其年八月,赐紫金鱼袋、判、傔等,并加绿绶。非例也,特恩及之。其后贵主亲王,监护丧葬,圣情念切者,必委于公。至于以劳受赐,金帛纷纶,亦不可备纪矣。十五年,陈、许节使云正,淮西承衅而动,剽掠阳翟,攻逼许昌,汝洛惊惶,关东大恐,天下激发二十万师,韩全义统之,且挠戎律。国家难于易帅,议者知必无功。时,德宗皇帝负扆兴叹,凝旒轸虑,思安东都宗庙,念济河洛苍生,是用命公监东都畿、汝州军事。闻命而三军增气,戾止而百姓咸宁。公知韩全义无才,乌合众难用,淮西城小而固,遐迩易动难安,遂思远图,独出奇策,使押衙东惟悟孙白身志和深觇寇情,观衅而返,乃具所谋画,遽献表章,请缓天诛,许其悔过。当皇威未霁,事寝莫行。及全义大崩,诏用前计。遂申恩舍罪,罢讨息人。公乃居安虑危,处否思泰,复请完城聚谷,缮甲理兵,用简易而渐谋,不日月而功就,化怯懦为勇健,变藩篱为金汤。于是远近获安,道路斯泰,皆公之尽力竭忠经略所致也。至永贞元年,以事既宁辑,恋阙诚深,恳请归朝,供侍近密。夏五月,以本官领右三军僻仗。公素积威望,久着勋庸,警跸诫严,中外悦服。千官以之加敬,九重以之益深。日出彤庭而臣下朝萧,月闲清禁而天子夜安。国朝之环拱得人,于斯为盛。公以躬勤之故,衰朽易侵,心神秏消,体皃癯瘠,疾生而医药不救,善积而命运奈何,寒热内攻,风露外迫,遂至不起,呜呼痛哉!以元和元年秋七月廿二日,终于辅兴里之私第,享年七十有一。皇上轸悼,士庶同悲。以其年十月十四日,归葬于云阳县龙云乡之原,顺其先志。盖以公之仲弟忠武将军良彩、季弟游击将军光晖、夫人彭城郡君刘氏,皆先公而终,坟墓所在,则临终之日,思及平生,友爱念深,遗命不忘之故也。公自至德年中,入为内养;永泰之岁,出使有功。恩渥日深,委信渐重。至若震忠义以清慈、隰,明勇决以伏哥舒,乞师护于南巡,宣化安于北户,使大食而声教旁畅,监东畿而汝洛小康,供奉四朝,五十余载,议勤劳而前后无比,论渥泽而流辈莫先。故得祚土分茅,纡金拖紫,名高史荣,庆传子孙。况公壮年以忠勇自负,长岁以尽瘁勤王。及乎晚途,归信释氏,修建塔庙,缮写藏经,布金买田,舍衣救病,可谓竭臣子人间之礼,尽生死区外之因,孜孜善心,没齿无倦矣。长子升,嗣子承议郎、内侍省内谒者监,赐紫金鱼袋、华清宫使希旻,次子操,移孝为忠,光昭令德,祗奉前训,罔极是思。谓福善无征,风树不止,诚感未达,隙驹莫留,想象既难于攀追,德业实惧于堙没,愿琢贞石,纪勒芳猷,见托为文,敢不书实。铭曰:云从龙兮风从武,圣功出兮忠臣辅。天降公兮竭心府,歴四纪兮奉四主。鸡常鸣兮忘风雨,躬尽瘁兮心神苦。伏哥舒兮刚不吐,抚慈隰兮慑戎虏。西乞师兮清中宇,南奉使兮慰北户。聘大食兮声教普,监汝洛兮勋超古。校切业兮无俦伍,赐赉繁兮莫得数。一命偻兮三命俯,恩弥崇兮孰敢侮。垂金章兮结绶组,既分茅兮亦祚土。琢贞石兮表忠臣,昭令德兮示后人。元和元年岁次景戌、十月庚申、朔十四日癸酉建吴郡朱士良刻字传统学术界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因而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但是,上述唐代碑文的发现证明,中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应是唐代中后叶的杨良瑶。按:杨良瑶,字良瑶,原籍弘农郡人,后着籍唐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即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 据碑文记载,其先祖为周宣王之子尚父,因受封诸阳,寔称杨侯。“晋灭其国,因以为氏。厥后代济勋德,遂为名家。”自先秦以降,名流辈出,家业兴旺,“于是根蒂旁薄,枝叶蕃昌,有望表弘农,有族居天水,则公之先代,本弘农人也。”其实,由于唐人讲究郡望,攀比门第,故此所列举的杨氏名人,譬如杨王孙因首倡薄葬被称道,杨仆(楼船将军)因大功而有名,杨敞因谦虚敬畏作宰相,杨雄因撰写辞赋获殊荣(按:作为辞赋家的当是扬雄而非杨雄。历史上确有杨雄其人,但不以辞赋见长),杨震(伯起)所谓要慎行“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秉(叔节)所谓“酒、色、才”三不惑等等,其实都是历史附会,殊不足信。其曾祖为唐初功臣,官至云麾将军、右威卫中郎将。“以功多赏厚,赐业云阳。”唐代云阳县隶属京兆府,治所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城北。祖父怀贞,为许州别驾;父亲彦昱等,皆是处士。可见杨氏号称世代荣耀,但杨良瑶这一支其实并无显赫背景。杨良瑶“少以节义为志行,长以忠勇为己任”,看来是个很有抱负、作为的人。曾娶妻刘氏(封赠彭城郡君,盖刘氏均以“彭城”为族源发祥地),生有长子升,次子操。唐肃宗至德年中(756年至758年),杨良瑶21岁至23岁时,入为内养,也就是成为服侍皇帝的近身宦官,后收宦者希旻(曾任承议郎、内侍省内谒者监,赐紫金鱼袋、华清宫使)为嗣子。他多次受命出使各地,久历疆场,功劳突出。唐代宗永泰年间(756年),慈(治今山西吉县)、隰(治今山西隰县)等州发生武装叛乱,狼山部落首领塌实力率众劫掠,威胁州县。这时,“西河初平,四野犹耸”,唐王朝无力兴师东征,遂派遣中使刘崇进衔命招抚,让杨良瑶充任判官。碑文称刘崇进畏懦不前,杨良瑶毅然孤身前往,当场宣布皇帝口谕,迫使狼山部众“交臂屈膝,弃甲投弓,革面回心,稽颡受诏”。此举得到了唐代宗的高度赏识,除褒奖赐禄外,还授予文林郎、行内侍省掖庭监作。此后他“奉使必适于所难,临事未尝有不当”,深蒙皇帝的信任。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杨良瑶官升朝议郎、宫闱局丞。他守职不渝,风雨一心,先后奉诏宣慰安南(越南古称,包含广西一带),震慑广府(今广东广州)叛军首领哥舒晃,因大义凛然,不辱使命,归朝后备受赞誉。十二年(777年),迁官宫闱令,负责宫廷事务。顿时中禁肃清,秩序井然。建中末年(783年),因京城颠危,唐德宗被迫西出奉天(今陕西乾县),杨良瑶随驾有功,被皇帝看重。兴元初年(784年),国内各地割据势力武装叛乱,唐王朝无力弹压,杨良瑶遂受命出使回纥,乞求援兵。因回纥援兵及时赶到,唐王朝才得以遏止叛乱,“再造寰区”。当年,杨良瑶因乞师有功,迁内侍省内给事。六月,加朝散大夫。杨良瑶一生多次南北跋涉,东西奉使,但最为重要的一次重大出使活动,还是他作为唐王朝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抵达远在中东地区的黑衣大食。碑文中记载: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乂安,四海无波,九译入 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 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785年)四月,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备判官、内傔,受国信、 诏书。奉 命遂行,不畏于远。届乎南海,舍陆登舟。邈尔无惮险之容,懔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公于是剪髪祭波(至今广东沿海一带渔民出洋捕鱼时,仍有剪下头发,祭奠海神的习俗。宋代以后,逐步演变为妈祖朝拜),指日誓众,遂得阳侯敛浪,屏翳调风,挂帆凌汗漫之空,举棹乘颢淼之气,黑夜则神灯表路(可能指阿拉伯人在印度洋的海岸上所建的航海灯塔),白昼乃仙兽前駈(当指海豚之类海洋生物,常在船前飞泳跳跃)。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 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往返如期,成 命不坠,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 据碑文载,“(贞元)四年(788年)六月,转中大夫。七月,封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短期内连续封转,当是对其出使成功的褒奖。原来,唐德宗登基时(779年),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代表的分封割据势力,表面上算是暂时平息了,但在事实上,分封割据行为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唐德宗任用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因其迫害理财家刘晏遭到朝野抱怨。建中二年(781年),淄青镇(治青州,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正己、成德镇(治恒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节度使田悦联合反唐,假藉“清君侧”的名义,要求在本镇确立世袭传子制度。德宗连忙调兵遣将,大发各路兵马讨伐叛军,但因既无用兵策略,又未确定统帅,加之指挥失误,遂使战事扩大,屡战不获。后来唐德宗被迫出奔奉天,赖有浑瑊、李晟等中唐名将尽力反击叛军,唐王朝才得以绝处逢生,摆脱了当下覆亡的悲催命运。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重返京城长安;贞元元年(785年),三藩平叛算是大体上结束了。但此时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自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开始,乘机夺取了河西诸镇,虎视眈眈地垂涎唐都长安。德宗初期,吐蕃再攻陷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等地。建中四年(783年),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在清水(今甘肃清水)会盟。不久,吐蕃又悍然进攻泾(今甘肃平凉)、陇(今陕西陇县)、豳(今陕西彬县)、宁(今甘肃宁县),陷落盐(今陕西定边)、夏(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银(今陕西榆林东南)、麟(今陕西神木北)等州。嗣后,唐蕃双方战和不定,相互关系时松时紧。为了抵制强大的吐蕃政权给唐王朝西域边疆所造成的军事压力,唐德宗启用一代名相李泌,制定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外交政策,并在国内政局基本上稳定下来后立即实施。同时,大食国与唐王朝长期保持着通使外交关系。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怛逻斯战役后,基本确定了两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所以海洋上的丝路贸易空前频繁。可以说,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八月大食国遣使节朝贡开始,至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最后一次外交使节离唐回国,前后148年间进入唐都长安的大食使节便有39次之多。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二月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谢多诃蜜首次派遣使节来唐,唐王朝授其使节“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勋位,到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以黑衣大食使含嵯、乌鸡(一作焉鸡)、莎比(一作莎北)三人并为中郎将,放还蕃”,亦有16次之多。但现存的唐代正史文献中,尚未发现唐王朝正式派遣使节航海下西洋的确切记录,故而该碑有关派遣杨良瑶一行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记载显得弥足珍贵。其时,年满50岁的杨良瑶亲率使团,以聘国使身份携带判官和国信、诏书,经过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的南亚、中东国家,其政治目的显然是为了开辟与阿拉伯、印度列国之间建立的“国际统一战线”,以便共同对抗新崛起的吐蕃王朝。其出使结果,正如《新唐书·大食传》所记载的:“贞元中,(黑衣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可见这次下西洋的外交活动还是颇见成效的。 据与杨良瑶同时期的著名地理学家贾耽(730年至805年。于贞元九年,曾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有关记载,经由海路前往黑衣大食国首都缚达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路线,应当先从广州南海登船,沿南中国海向南行,先至门毒国(今东西竺昆仑洋),再至古笪国(一说真腊),经海峡(今新加坡海峡),北岸为逻越(即暹罗,今柬埔寨国),南岸为佛逝(今苏门答腊岛南部),路过天竺(今印度国一带)等百数十个国家,抵达大食国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罗国(今伊拉克巴斯拉镇),再向西北陆行千里,便可到达茂门王所都缚达城(详见《新唐书·地理志》)。与此相近,公元9世纪中后叶阿拉伯地理学家依宾库达特拔(约820年或830年至912年)所著的《省道记》,亦详记了从大食国到广州(康府)的航程及贸易景况(参考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应当指出的是,贾耽曾任鸿胪寺卿,负责接待蕃人宾客事务,稍后又担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职。据悉他十分喜欢国家地理知识,晚年常向四夷来使及出访四夷的使节询问道里民俗,并写入自家著作。其所记广州至大食一段海上路程十分详细,所取原始资料当来自杨良瑶一行的亲身经历。据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考证,贾耽所记通往大食海道的不少国名、水名,多与阿拉伯人的记载颇相一致,“足见其所见者,闻自阿拉伯人也。”依笔者拙见,阿拉伯人固然熟悉由大食至中国的海上航路,但贾耽在这里所记录的从南海通过印度洋抵达黑衣大食首都缚达的海上航行路线,更当来自杨良瑶作为聘国使西行黑衣大食的海上日志。照常例,杨良瑶归国后,应当向朝廷做出详尽的出使报告,贾耽因职务之便,获悉这一信息并写入著作,亦属情理中事。故而贾耽之于杨良瑶,恰如逻斯梯谢奴之于旅行家马可·波罗一样。杨良瑶回国后,因功勋卓著,恩宠更渥,颇受德宗皇帝的青睐。贞元十二年(796年),加太中大夫,余如故。十四年(798年)春,特受命主持修葺先帝陵寝。杨良瑶“夙夜在公,日月匪懈。不改经制,惜费省劳。”受赐紫金鱼袋、判、傔等,并加绿绶。“非例也,特恩及之。”嗣后,举凡唐德宗圣情眷顾的贵主亲王,其丧葬事宜一律交委他筹划办理,因其功劳巨大,受赐“金帛纷纶,不可备纪矣。” 贞元十五年(799年),淮西吴少诚拥兵叛乱,“剽掠阳翟(今河南禹县),功逼许州(今河南许昌),汝(今河南临汝)、洛(今河南洛阳)惊惶,关东大恐”,唐德宗被迫派遣20万大军,由夏绥节度使韩全义率领平叛,但朝野上下,并不看好韩全义其人,而杨良瑶作为监军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果然,由于韩全义指挥失当,一败再败,杨良瑶于是奉命主持军事。他安抚民心,派人侦察敌情,“复请完城聚谷,缮甲理兵,用简易而渐谋,不日月而功就,化怯懦为勇健,变藩篱为金汤”。用了较短的时间,当即平息了藩镇叛乱。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取得了平藩战役的最后胜利。是年正月,杨良瑶以本官领右三军僻仗。至此,他因素积威望,久著功勋,已经成为唐顺宗非常倚重的掖庭重臣。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武则天。下嫁薛绍,再嫁武攸暨。生前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后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她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目前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前后,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5、6岁时,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她随行的宫女(一说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贺兰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则天大怒, 陈红版太平公主
加上此前贺兰敏之曾奸污内定的未来太子妃,武则天最终决定,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流放并中途处死贺兰敏之。 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经出家来避免和亲。
第一次婚姻
  
郑爽版少年太平公主(4张)  681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武则天对女儿非常宠爱,她认为薛绍的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萧氏出身兰陵萧氏,并非寒门相劝说,才使她放弃了这个打算。薛绍的兄长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来头太大而怕惹来祸事。不过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间,安分守己,并未有不轨事件传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于688年。因为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驸马薛绍,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谋反,是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嫁错郎了。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当时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才刚满月。事后,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太平公主画像
[1]。
第二次婚姻
  不久,武则天曾打算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罢(其实并不是因为武承嗣生病, 最重要的原因是武承嗣离政治中心太近了,因为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多多少少是由于政治原因而破灭,所以,她不想再重蹈覆辙)。690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   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即莲花六郎张昌宗)。
武周时期
   陈红饰演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喜权势”,武则天认为她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武则天朝,太平公主见诸史书的建树只有为自卫而铲除来俊臣势力这一件。(有记载称,薛怀义也是她定计处死的,但也有说法称,处死薛怀义的是建昌王武攸宁。另有记载称,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为李家的代表参与了武李盟誓,同样的,这种说法也存在争议。)   武周末年,武李两家矛盾尖锐化,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继承人,并通过一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以图能消弭未来的政治斗争。同时,她也开始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她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掌握权力。太平公主本人虽是武家儿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拥护者。   大足元年(701年),二张因进谗言害死了两家的嫡系继承人而同时得罪武李两家。长安二年八月(702年),李显、李旦与太平公主联名表奏,请封张昌宗为王,为武则天拒绝,改封二张为国公。这次表奏缓和了双方关系。但不久后的长安三年九月(703年),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引起武则天大怒,将魏高二人下狱。二张与太平公主及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705年,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国相王”,开府,封五千户。
中宗、睿宗时期
  唐中宗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 《神探狄仁杰》中的太平公主
她受到中宗的尊重,中宗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   景龙三年七月(709年),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子同谋,因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对中宗流泪进谏,“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太平公主与李旦而得以幸免于难,但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敌对已明显白热化。(也有野史记载称,上官婉儿因崔湜的原因,与太平公主成为情敌,并投入韦氏阵营)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三子封王,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政变除掉韦后以后,与李隆基发生权争。她曾经要求睿宗废掉太子李隆基,并积极培植党羽。此时,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经由太平公主任命,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数人外,大多数都依附太平公主。睿宗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在此期间,太平公主曾劝说唐睿宗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覆灭
  
周迅版太平公主(20张)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诱杀了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坟墓也被铲平。
争议与疑点
  关于太平公主是否真正计划过谋反这一点,一直以来存在疑问。一部分人认为,她骄横跋扈,与李隆基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可能没有谋反之心。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以太平公主在朝中完全占据上风的局势和她多次成功政变的经验,她若当真谋反,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被李隆基平定。
子女
  
孙杨版太平公主(1张)  太平公主共有4子4女,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与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太平公主死时,除次子薛崇简因是李隆基一党而幸免以外,其余儿子均被处死。   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74-175页《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铭》明确记载武氏“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县主。”而史载:“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旧唐书 卷一百八十三 外戚》。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太平公主的家族
  介绍太平公主之前,应该先谈谈她的家族。因为唐代正处于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过渡阶段, 太平公主
贵族的势力在唐代特别是在唐前期的政治中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域各层次贵族之间的分化重组是唐前期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出身和家族对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处在政治漩涡中心的人物比如太平公主来说,更是如此。太平公主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李氏家族虽是皇族,但在当时并不是第一等的高门大族。从唐高祖建立唐朝以后,几代皇帝都对传统的一等大族特别是山东士族采取了又拉又打的政策,而以抑制为主。就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还下诏禁止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自为婚姻”(《资治通鉴》卷200),以削弱山东士族的势力。当时皇族也多与当世名臣或关中、代北贵族联姻,而基本不与山东士族通好。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太平公主的婚姻。   太平公主的母亲是武则天。武氏家族是一个地道的小族。武则天的父亲可能是一个木材商人,她的母亲杨氏则来历不明。武则天当皇后前后,曾编造她母亲是隋宗室遂宁郡公杨达的女儿,但她的心中其实是没有底的。因此当有人瞧不起她的家族时,她还会十分生气。当时的人也清楚这一点,一直拿武氏当小族看。骆宾王在那篇著名的讨伐武则天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就直斥武则天“地实寒微”。这个小小的武氏家族与山东士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守礼法”。比如我们看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可以和外孙子贺兰敏之私通;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和妹夫(即唐高宗)私通,并把她的女儿也送进宫,侍奉姨父(即唐高宗);武则天养有许多男宠为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表嫂(或表弟妹)韦皇后私通;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了表嫂(或表弟妹)杨氏(即太子妃)等。太平公主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族里,她不可能不受到这种风气的很大影响。
太平公主的生活
  太平公主姓李 名令月 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陈红饰演的太平公主生活照
加上太平公主的八哥李旦原名李旭轮,正好与李令月一名日月相对,所以仍有不少人认为李令月才是太平公主的真名 而太平只是封号 。唐代许多公主包括皇后都没有名字留下。比如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历来是“皇后”的典范,但她也没有名字。武则天如果不当皇帝,也没有名字,当了皇帝之后,才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武曌”。顺便说一句,现在称“武曌”为“武则天”其实是不伦不类的。因为“则天”只是武氏的尊号,可以叫“则天皇帝”“则天皇后”,但不能叫“武则天”。这就好像一般不称唐太宗皇后为“长孙文德”一样。不过约定俗成,现在叫“武则天”关系也不大就是了。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上面有四个哥哥,其中三哥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四哥李旦即后来的唐睿宗。太平公主的出生年月我们不知道。由于她最小的哥哥李旦(睿宗)生于龙朔二年(662年),所以她最早出生于龙朔三年(663年)。又由于她很可能死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因此她最多活了50岁。   关于太平公主的长相,史书说是“丰硕,方额广颐”(《旧唐书·太平公主传》,以下出自旧、新唐书《太平公主传》者,不再出注),也就是方额头宽下巴,体态丰满。武则天曾说太平公主“类己”。这可能有两种意义,一是说女儿长的像自己,另外就是说女儿的性格爱好与自己类似。太平公主“多权略”,喜参政,这与武则天相似;她在武则天晚年将张昌宗推荐给母亲作男宠,这种情趣与武则天也是一致的。电视剧制造出的许多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间的矛盾,基本上没有根据。   太平公主幼时常到姥姥杨氏家去。当时表哥贺兰敏之因和杨氏私通,也常在姥姥家。在太平公主来往于姥姥家的日子里,她可能遭到过表哥的强奸。《旧唐书·贺兰敏之传》说:“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指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贺兰)敏之所逼。 严敏求版太平公主
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武则天可以容忍外甥与自己的母亲私通,但不能容忍他奸污自己钟爱的小女儿,因此这件事一出,就坚决把贺兰敏之除掉了。这件事发生时太平公主最大不超过8岁,它对太平公主的影响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岁月中,太平公主私生活上的混乱既与家族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有关,也与她幼时的经历不无关系。从史书记载看,与太平公主私通的起码有三人。一个是“胡僧惠范,家富于财宝,善事权贵,公主与之私,奏为圣善寺主,加三品,封公,殖货流于江、剑”。这个惠范和尚倚仗太平公主,做了许多坏事。另一个是宰相崔湜。崔长得很漂亮,但品性不好。他曾把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送去侍候太子,自己也“私侍太平公主”(《资治通鉴》卷210)。还有一个是司礼丞高戬。关于高戬,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太平公主之所爱也”(《资治通鉴》卷207)。电视剧写太平公主,只写她的情不写她的欲,这就从大的方面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太平公主的家族背景,以及她的个人经历。太平公主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是与薛绍。大约在太平公主14、5岁时,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饰在父母(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跳舞。父母笑着问她:“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这样?”她回答说:“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这件事或可看作太平公主“青春期”的骚动。唐高宗看出了她的这种要求,用史书的话说就是“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为什么要选择薛绍呢?前面讲过,作为皇族的李氏家族在唐前期基本只和非山东士族的家族联姻,薛氏正是这样的大族。因此薛氏是李唐家族的传统姻亲。 乐珈彤版太平公主
薛绍的父亲就是驸马,母亲也是公主(城阳公主)。武则天后来的男宠薛怀义本不姓薛,只是武则天想让他冒充大族,才令他改姓薛,并“令与太平公主婿薛绍合族,令(薛)绍以季父事之”(《旧唐书·薛怀义传》),可见薛氏家族在唐皇室中的地位。至于为什么选择薛绍,恐怕是唐高宗的意思。武则天似乎对薛绍并不十分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仍然是因为薛绍兄弟的妻子不是贵族。武则天说:“我女岂可使与田舍女为妯娌邪!”(《资治通鉴》卷202)武则天既然对薛绍不大满意,为什么同意了这桩婚事呢?这其中可能有个外在的原因。原来在这一时期吐蕃开始强大,唐蕃几次战争都以唐军的失败而告终。到调露元年(679)吐蕃前来求和亲,并点名要太平公主。武则天只有这一个女儿,自然不愿让她嫁走,但又不愿得罪吐蕃,以至想出了将太平公主变为道士“以拒和亲”的主意。太平公主不愿为道士,吐蕃的要求又没有收回,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尽快为太平公主找一个驸马了。永隆二年(681)公主与薛绍结婚。婚礼非常隆重。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姻持续了7年,育有两男两女。到武则天执政的垂拱四年(688),薛绍被诬告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通谋反对武则天,“杖一百,饿死于狱”(《资治通鉴》卷204)。薛绍之死或许与武则天当年就对他兄弟不满有关。另一个原因是武则天就要改“唐”为“周”,她需要为女儿找一个武家的女婿了。   武则天一开始为太平公主挑选的女婿是侄子武承嗣。后来由于武承嗣有病,就没有成婚。武承嗣看来身体是不太好,在这次议婚的三、四年后就病故了。于是武则天又选择了她的一个堂侄武攸暨做她的女婿。武攸暨此时已有妻室,武则天暗地使人杀掉他的妻子,强行将他配给太平公主做丈夫。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武攸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推测可能是因为武攸暨“沉谨和厚,于时无忤”(《新唐书·武攸暨传》),是个比较可靠、可以和太平公主长久生活的人。至于为什么那么着急让武攸暨配
太平公主甚至不惜采用杀妻的手段,可能是因为武则天想在她称帝前将女儿的婚事即与武氏联姻的事情安排好。载初元年(690)七月,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两个月后的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封武氏子十四人为王,武攸暨被封为千乘郡王。太平公主与武氏联姻,使她被武则天很好地保护起来,避免了李氏子弟可能遭到的不测。武攸暨与太平公主育有两男二女,延和元年(712)即太平公主死的前一年病故,与太平公主一起生活了22年。太平公主的两次婚姻都是父母安排的政治联姻,只是由于形势的变化,才先后选择了薛氏家族和武氏家族。电视剧对太平公主婚姻的描写不仅不同于史书的记载,而且违背了当时的历史大氛围。太平公主的生活非常奢侈。她在没有势力时就已经“崇饰邸第”,有了势力后更是“田园遍于近甸膏腴”,家中的男女仆人有千人之多,“外州供狗马玩好滋味,不可纪极”。她“食”的实封,曾达到过1万户。唐前期制度,食实封就是享受户丁交纳的租税。太平公主“食”的户都按大户计算,一户七丁。若一丁交绢二匹,太平公主一年仅得绢就有十四万匹,而当时国家年收入绢多则百万,少只有七、八十万匹,则太平公主的收入敌上了国家收入的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太平公主的这种聚财在这里就不仅仅是贪欲和奢侈,更是国家经济的一大祸害了。这无疑会引来正直之士的反对。太平公主后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与她这种在经济上的横征暴敛实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太平公主与政治
  太平公主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她一生参与了三次大的政治斗争,并且卷入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起的作用也一次比一次大。
温峥嵘版太平公主(11张)  早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太平公主就常常“预谋议”,但武则天没有允许她公开从政。武则天晚期,为了除掉给她制造了很多麻烦的男宠薛怀义,曾让太平公主帮过忙。《旧唐书·薛怀义传》说武则天“令太平公主择膂力妇人数十,密防虑之。人有发其阴谋者,太平公主乳母张夫人令壮士缚而缢杀之,以辇车载尸送白马寺”。但是《资治通鉴》卷205则说武则天“使建昌王武攸宁帅壮士殴杀之,送尸白马寺”,似乎太平公主没有参预此事。再查《新唐书·则天武后传》,说是武则天“密诏太平公主择健妇缚之殿中,命建昌王武攸宁、将作大匠宗晋卿率壮士击杀之,以畚车载尸还白马寺”。事情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已经不能详知,合理的推论应该是:太平公主参与了这件事,但出现在公开场合的是其他人,所以公开的记录(比如《实录》)记的也是其他人。《资治通鉴》依据的就是《实录》。这件事可以看作太平公主在武则天执政期与政治关系的缩影,即她只是在幕后参与谋议,而基本没有公开出面参政。从此事还可看出,太平公主的处事态度与武则天是高度一致的。   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一次政治斗争是张柬之等起兵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则天晚年,张易之兄弟倚仗武则天的宠爱,权势冲天。他们利令智昏,大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势头。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张氏兄弟将私自议论他们的邵王李重润、其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下狱逼死。这就不仅得罪了李氏,也得罪了武氏,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反对二张。神龙元年(705),
潘迎紫版太平公主 (12张)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起兵诛二张,迫武则天传位于中宗,并改“周”为“唐”。太平公主参与了这次斗争,但似乎只是“预诛张易之谋”,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斗争胜利后,她因功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参与此事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她作为李氏女、武氏媳,不能容忍张氏兄弟掌权。再一个可能是私人原因,即张昌宗诬陷她所爱的情人高戬,把高戬投入了监狱。李重润兄妹都是唐中宗的子女,后来李重润被追封为懿德太子、永泰郡主被追封为永泰公主。他们的墓规模宏大,现在经文物部门发掘整理后已成为陕西著名的旅游胜地了。   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二次政治斗争是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太平公主的三哥唐中宗即位后,皇后韦氏想效仿武则天,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太平公主也从后台走到前台,神龙二年(706)开始开府置官属,并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以至发展到与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资治通鉴》卷209)的地步。由此,太平公主及其四哥相王(即后来的唐睿宗)、相王之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都成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图谋掌权的最大障碍。景龙四年(710),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韦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自己临朝摄政,并密谋害死小皇帝,革唐命,除掉相王和太平公主。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联合万骑果毅陈玄礼等起兵,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迎唐睿宗(即相王)即位。太平公主对这次斗争态度积极,不仅参与了事先的谋议,而且派儿子薛崇简直接参加了行动。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即太平公主可以让李氏掌权,也可以让武氏掌权,就是不能允许韦氏占有天下。太平公主在这次斗争中还起了一个重要作用,即在处理小皇帝的问题上,是她出面将小皇帝从“御座”上提下来,让四哥李旦坐上了帝位。   太平公主参加的第三次政治斗争是与太子李隆基之间的斗争。唐睿宗朝政治的焦点,是唐睿宗联合太平公主要保皇位,而太子李隆基要争皇位。唐睿宗、太平公主要保皇位,必须抑制太子李隆基的势力。为此,太平公主极想选一个弱小者为太子。这就需要制造种种事端废掉李隆基。在几年的时间里,她不仅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不当立为太子,甚至召集宰相要求将太子换掉。在这些行动中,唐睿宗是站在太平公主一边的。例如一次唐睿宗召宰相韦安石,说他担心大臣都心向太子,韦安石说“此必太平之计”。当时“太平于帘中窃听之”,大怒,立即想将韦安石下狱(《旧唐书·韦安石传》)。这件事说明太平公主经常在唐睿宗处密谋关于太子的事情。到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旧唐书·王琚传》),左、右羽林将军也都投靠了公主。先天二年(713),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兵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废掉李隆基。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先发制人,首先诱杀左、右羽林将军,然后迅速除掉了参与阴谋的宰相。太平公主本人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第”。   唐睿宗在位的三年中,太平公主参与政治最深。这时的她大规模培植个人势力,试图效仿母亲武则天,干预政治。她的企图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但起码有这么几点:一,太平公主在经济上暴敛财物,在生活上骄奢淫佚,并纵容手下夺民财产、与民争利,不能得到民心。二,太平公主扩充她的势力,主要靠金钱收买,“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至在他手下的士人大多品性不正。这些人不是以如何将国家治理好为宗旨,而只热衷于权力,热衷于维护太平公主的私利。就品德和能力而言,他们远不如李隆基手下的宋璟、姚崇、张说等臣僚。三,太平公主在政治上也是毫无建树。她的政策只是想掌握权力,实现干预政治的愿望。可举一例。唐中宗时,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上官婕妤、尚宫柴氏等一批女人干预政治,制定了“斜封”授官的政策。就是说,如果按正常程序授官,是由皇帝下诏封好交中书省办理,而这些女人则纳贿授官,只要交钱三十万,那怕你是商贾屠夫,也可以授你官。这时的授官为了区别正常方式,就另写诏书“斜封”后交中书省办理。这种官叫“斜封官”。当时以这种方式得官的“凡数千员。内外盈滥,无厅事以居”(《新唐书·选举志》)。“斜封官”是女人干预政治的一个标志。睿宗初即位,姚崇、宋王景将这数千“斜封官”全部停罢,但四个月后,在太平公主干预下,“斜封官”又全部恢复了。在太平公主看来,“斜封官”存在与否,是女人能不能干政的一个象征,但对民众来说,它却是一种腐败政治的体现,所以当时人说“姚、宋为相,邪不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旧唐书·柳泽传》)。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自从武则天称帝,将唐朝改姓“武”以后,朝野上下对女人干预政治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任何“女人干政”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韦后、安乐公主如此,太平公主也不例外。   唐朝自武则天以后,陆续出现了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一批干政的女人。这样一种现象的出现,自有它社会的、种族文化的,以及个人的因素,值得很好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唐朝到太平公主以后,这种“女人干政”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公主的死,结束了唐朝的“女人干政”时代。   当然,所谓“女人干政”只是封建政治家、史学家的观念和语言。对今天的人们来说,男女都可以执政,关键要看你的政策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你的政治是否为人民带来了好处。虽然我们不能预知如果太平公主胜利后唐朝社会将如何发展,但我们肯定知道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胜利,以及此后的政策结束了自武则天晚年以来十余年的政局混乱和社会不稳定,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上,我们肯定唐玄宗的胜利并对太平公主的作为给出了否定的评价。

唐代石刻文献的重要收获
——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特辑》
陈尚君
今年五月在北京见到千唐志斋主人张钫先生的外孙女李鸣女士,她因为与我是大学同年级同学,因此谈得很投机,
给我看了有关张钫先生家族的许多珍贵资料,还谈到河南文物部门准备纪念张先生的安排,最后说到千唐志斋近十多
年来广徵石刻碑志,数量多达五六百方,有许多珍贵的发现,而且不久有出版的可能,引起我更大的兴趣。我始终认
为二十世纪唐代石刻文献的大宗发现,极大地改变了唐代文史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全新的气象。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就是三十年代张钫千唐志斋的一千二百多方藏品。近 二十多年新发表的大批唐代碑志,其 中超过一半发现于洛阳一带。
以千唐志斋的地位和影响,新藏品肯定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十分值得期待。承西安碑林博物馆王庆卫先生告知,我得
以见到这批新志的目录,不久又得见全书。披览所及,深感此批墓志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洛阳地区新发表墓志中分量最
大的一批,其中涉及到唐代政治、社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记载极其丰富,且绝大多数为首次刊布,具有极其重大
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唐代石刻文献的又一次重要收获。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藏志特辑》( 后文径称《特辑》,引录时仅注页码), 三秦出版社 2006 年 6 月出版,署吴
刚主编,王京阳、赵跟喜、张建华副主编,点校者除三位副主编外,还有陈忠凯、袁宪、马驰三位,其中赵跟喜为洛
阳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前言》由其撰写;马驰为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可以说是文物学者与唐史学者合作整理的
成果,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准。全书收入墓志共 589 篇,唐以前35 篇,宋以后 33 篇,唐五代墓志凡 521 篇,其中极
少数为旧志,如《元显儁墓志》,可能发表虽早,后归千唐志斋,因收入。个别墓志在他处也曾发表,如崔颢《唐故
太子洗马荥阳郑府君(齐望)墓志铭》也见于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绝大多数为近十多年出土而为千唐志斋收
集,并在《特辑》中首次发表,显得特别珍贵。
《特辑》承《全唐文补遗》的一贯体例,因收入千唐志斋近年所得全部墓志而稍作变通,将唐以前和宋以后墓志
六十多方,作为附录收入,是妥当的处置。这些墓志中,确有一些很重要的文献。唐前所出弘农杨氏的多方墓志,王
庆卫先生已经另作文考试。李 清臣撰范仲淹妻张氏墓志,涉 及范氏家室生平关系至大,就 不必我再费辞言了。范 杲( 小
传作范景,恐误,杲为宋初名臣范质子)撰刘温叟墓志,对于五代史研究关系至大。我先前作《旧五代史新辑会证》
未能利用,是很可惜的。其中关于刘岳家世和温叟知贡举始末的记录,尤其珍贵。
当然,《 特辑》在体例、标点、作者等方面,仍有一些细节出入。如因为全部唐墓志均按照时间先后编次,以致卢
载、崔从、崔沆、柳雍门等有二篇之作者,均两次列目,有失《全唐文》作者归一的原则。标点之出入,如 244 页《崔
氏墓志》“ 以山越叛,换裴君实施于戎事,以疆场之近,而夫人不获乎偕行”,“ 换”当作“涣”, 应连上句读,“ 疆场”
应作“疆埸”。 未见拓本,可能是原本如此。再如 358页《唐故巨鹿魏府君墓志铭》“ 曾祖知南府,皇守侍中、户部尚
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以其下文求之,知为玄宗相魏知古,“ 南府”二字不可解,可能属于误录而失校。182 页《崔
氏墓志铭》“ 父神基”保存了“基”字末笔的阙笔,也没有必要。以上诸点均属细节出入,并不影响全书的基本质量。
石刻文献多数都属于私家文献,但因为写于特定时地,为特定原因写作,与史书之为官方史家系统整理成史者有
很大不同。墓志当然是为死者盖棺而作的作品,具有不可避免的掩瑕颂德的目的,即使称为谀墓也不为过。但若学者
善于综合分析,去伪存真,也可以发现许多可以补充史实的重大记录。现在的墓志考释类文章大多是将墓志所述与史
书比读,以资于解读墓志,若有与史书不同或者史书不载者,就认为可以订补史书。这种方法不能算错,但史书不能
备载一个时代的所有鸡毛蒜皮的事情,墓志有而史书不载者非常正常,不必指责史书。对此,岑仲勉先生在《贞石证
史》中已经有过经典的论述。本文即拟秉持此一立场,重点揭示本书中所包含的有资唐代文史研究的重要信息。
《特辑》提供了大量唐代著名文人的文章,可以提到的很多,在此仅举两个具体的例子。杜甫《壮游》诗云:“ 斯
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自注:“ 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魏启心的诗文一直没有存世者。本书收入开元二十一年
太子中舍魏启心撰《唐故冀州刺史姚府君夫人弘农郡君杨氏墓志铭》,颇有文采,对于研究杜甫早期生平很重要。顺
2
便提到,崔尚的墓志也已经在《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发表,可知崔曾为杜甫祖父杜审言赏识,诗歌也颇负时名。中
唐著名诗僧清江,今存诗一卷,其生平详《宋高僧传》卷一五本传,但无文章传世。本书收其撰《唐故安国寺清源律
师墓志》,志主即《宋高僧传》所称之“与同学清源从守直和尚下为弟子”之清源,守直则应从《文苑英华》卷七八
六皎然《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作守真。此篇可以见到清江的文章才能,见到他与清源的同学深情,在
僧文中颇罕见。同时,墓志提到清源是严挺之孙,严武子,而前引《宋高僧传》和皎然文均称其为越州人,对于了解
严武一家的实际占籍,也提供了重要线索。
《特辑》收录有诗篇传世者之墓志,即有邵炅(146 页姚重晠《唐故朝请大夫行尚书考功员外郎上柱国魏郡安阳
邵府君墓志铭》)、张锡(152 页邢巨《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绛州刺史上柱国平原郡开国公张府君墓志铭》)、许
景先(160 页韩休《大唐故吏部侍郎高阳许公墓志铭》)、郑虔(详下)、 崔备(324 页张惟素《唐故谏议大夫清河崔府
君墓志铭》)、 徐放(327 页元佑《唐故朝散大夫守衢州刺史上柱国徐君墓志铭》)、 贺兰遂(341 页许丰《唐故河南贺
兰府君墓志铭》)、 卢 载( 376 页卢载自撰《 唐朝议郎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卢载墓志铭》)、裴 夷直( 397
页李景让《唐故朝散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赠工部尚书裴公墓铭》)。 墓 志提供了这些作家研究的完整资料。如贺兰遂,《日
本国见在书目》中有其集二卷,《千载佳句》中存其诗十多联,但其生平一直无从考索。友人孙猛方作《日本国见在
书目》的笺证,苦无资料,我告之此墓志已出,很感兴奋。自撰墓志,《 特辑》中有两篇,卢载自撰墓志是很有特色
的一篇。卢载不按当时的习俗备载家世阀阅,而是自称“性灵疏愚,言语方质,才知耸善,未及有方”, 并引与友人
书,以为“身不登神仙,道不济天下,过此以往,则皆略同,便当处山”, 可见其自负之高。墓志中引到他自认为得
意的文章,有“《 建中德音述》一篇,是兴起德宗皇帝终美之意;《文定》一首,是伸陈伯玉微婉被谤之由”, 另有为
魏博节帅起草的文书,可以见到他道济天下的努力。遗憾的是,虽然官至兵部侍郎,但仅存《元德秀诔》一文和写于
南岳的两句诗。此 篇墓志的发现,让 我们有机会了解一位傲兀文人的自负和追求。日 本京都大学川合康三教授曾著《 中
国的自传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年出版蔡毅中译本),着力研究有个性人士在自传中的个人描述。卢载此篇与
《全唐文补遗》第八辑收梁宁《唐故尚书水部员外郎以著作郎致仕彭城刘府君墓志文》所引刘复自叙,是近年发现文
献中最有特色的两篇自传,值得向川合教授作介绍。刘复有文集三十卷,凡五百多篇,今存诗十多首,较卢载稍微幸
运一些。
《特辑》中墓志的文学史料也极其丰富。樊宗师《樊凑墓志》( 278 页),是继《千唐志斋藏志》收录其《樊涚墓
志》后再次发现其遗文。这位以文章怪奇名世,但被韩愈许为“文从字顺各识职”的文章家,再次让世人看到其为文
平易顺畅的一面,证明韩愈的评价确非虚誉。陈翃《唐故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驾部郎中兼同州长史郭公(湜)墓志铭》
(271 页)记墓主“著书数十卷”, 今存惟《高力士外传》一种,是研究开元天宝轶事的重要著作,墓志提供了作者
的完整传记。陈翃撰有《郭汾阳家传》,虽然已经亡逸,但宋人引用尚多。本志是其撰文墓志第二次出土。裴虔馀《唐
故秀才河东裴府君(岩)墓志铭》云:“ 数年之间,遂博通群籍,能效古为歌诗,迥出时辈,多诵于人口。前辈有李
白、李贺,皆名工,时人以此方之。” 裴岩没有诗传世,时人的评价恐不免夸张,但以李白与李贺并提,这是很早的
例证,当为文学史家注意。本书 315 页收前试大理评事王建撰《李仲昌墓志》,作者是否诗人王建,还有待查考。
崔胐《刘元贞墓志》(196 页,题长不录)是体例很特殊的一篇墓志,志主为玄宗天宝间的宿卫将领,任职三十
五年,卒于任。作者始称“君子则尔哭,小人则尔歌。小人歌公德,君子哭公恒。” 又云“君子必哭也,小人必歌也”,
在墓志末则附歌一首:面松岳兮小有阳,东望溟兮饮太行。夹河洛兮地一藏,奉天劳兮憩北邙。窀穸奄兮不重光,大
贤邮兮物感伤。甫奇谷兮三畛强,永为古兮从此张。” 体式还是墓志中常见的骚体,但称为歌,值得注意。在墓志中
引诗作,《 特辑》中只有一例,即卢蕃《唐故越州剡县尉卢府君(广)夫人陇西李氏合袝墓志铭》引录卢广赴剡县任
时,吟诗云:“ 挂席日千里,长江乘便风。无心羡鸾凤,自若腾虚空。”《 全唐诗》没有收录卢广的诗。附带说到,《 洛
阳新出土墓志释录》收《崔尚墓志》,收录崔尚所献《温泉诗》和贾升颂美崔尚诗的断句,为石刻存诗的最近例证。
就文学研究来说,《 特辑》发表墓志中学术价值最高的无疑是郑虔墓志。谨全文抄录如下:
大唐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府君并夫人琅瑘王氏墓志铭并序
公讳虔,字趍庭,荥阳人也。本枝自周,因国氏郑,尔来千有馀年,世为著族。曾父道瑗,随朗州司法参军。
大父怀节,皇澧州司马,赠卫州刺史。父镜思,皇秘书郎,赠主客郎中、秘书少监。公则秘书之次子。源长庆深,
世继其美。公神冲气和,行纯体素,精心文艺,克己礼乐。弱冠举秀才,进士高第。主司拔其秀逸,翰林推其独
步。又工于草隶,善于丹青,明于阴阳,邃于算术,百家诸子,如指掌焉。家国以为一宝,朝野谓之三绝。解褐
3
补率更司主簿,二转监门卫录事参军,三改尚乘直长,四除太常寺协律郎,五授左青道率府长史,六移广文馆博
士,七迁著作郎。无何,狂寇凭陵,二京失守,公奔窜不暇,遂陷身戎虏。初胁授兵部郎中,次国子司业。国家
克复日,贬公台州司户。非其罪也,国之宪也。经一考,遘疾于台州官舍,终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九,时乾元二
年九月廿日也。夫人琅瑘王氏,皇凤阁侍郎平章事方庆之孙,皇侍御史晙之女。承大贤之后,盛德相继。母仪母
则,传在六亲;妇道妇容,闻于九族。享年廿有五,以开元十四年十一月二日,先公而殁。嗣子元老、野老、魏
老。有女五人。既奉胎中之教,又承庭下之训。动乃应规,言必合则。咸以世事多故,或处遐方,唯长女、次女、
幼子在焉。初,公以权厝于金陵石头山之原,夫人在王城南定鼎门之右,顷以时艰,未遑合袝。昨以询于长老,
卜于龟筮,得以今年协从是礼。长女、次女相谓曰:“ 吾等虽伯仲未集,而吉岁罕逢,今誓将毕乎大事。” 于是自
江涉淮,逾河达洛,万里扶持,归于故乡。昨以六月廿五日,将启城南故窆,言归郑氏新茔。大隧既开,玄堂斯
俨。盘藤绕塔,彰神理之获安;葛蔓萦棺,未精诚之必感。青乌有言曰:“ 地之吉,草木润。神之安,福後胤。”
此其是也,必不可动。佥曰:“ 此其为万代柽槚,胡造次而易哉!” 于是长女、次女等叹曰:“ 不归故乡,亦闻古礼。”
遂以大历四年八月廿五日,袝于夫人故茔,崇礼经也,议不可动也。外生卢季长备闻旧德,书此贞石。铭曰:於
昭我舅,道德是尊。才高位卑,天道奚论。茫茫野田,苍苍古原。凄凉对阙,冥冥双魂。陇月夜明,松风昼昏。
千秋万祀,传于子孙。鼎门之右,龙门之侧。郁郁佳城,志荥阳茔域。
关于此篇墓志的价值,我将另文详细考释。在此先述要点。十多年前作《郑虔生平与著述补考》(收入《郑虔研究续
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出版),依据杜甫《八哀诗》注,认为郑虔与郑审为叔侄,并据郑审家世推定为郑
述祖五世孙。现据此志及其他郑氏家族墓志,知前述推论并不错,但郑审仅是郑虔从侄,为虔父镜思兄进思之孙。郑
虔生年,临海郑广文纪念馆考证为 685 年,并于去年举办了其诞辰 1320 周年的纪念活动。据本志,则郑虔生卒年应
为 691 年至 759 年,可见据诗文和宗谱考证之难以精密。郑虔曾登进士第,以往记载中都没有述及,可以补《登科记
考》之缺。郑虔七次仕历的经过,也大致可以得到印证。郑虔妻为武后相王方庆孙女,属显宦世族之家。《 特辑》另
收郑虔撰文之《大唐故右千牛卫中郎将王府君(暟)墓志铭》,为洛阳发现的第三方郑虔撰文的墓志,暟为方庆第六
子,为虔奉妻族命而作。郑虔陷伪的任官,史书作水部郎中,墓志作兵部郎中,又多国子司业一职。郑虔至德二年冬
贬台州司户,到乾元二年九月去世,包括赴台州路途,一共不足二年。以往根据杜甫诗和宋人杜诗注,认为郑虔亡于
广德二年,显然差距很大。事实是杜甫在秦州一带生活时,郑虔即已经去世,由于相隔太远,消息不通,杜甫在数年
后方得知郑虔噩耗。墓志对于杜甫一系列诗歌的解读,也都有意义。郑虔的丧葬和子嗣,墓志都交待得很清楚。大约
在台州病故后不久,即权殡于金陵,到大历四年归葬洛阳,时距去世已经十年。现在临海有郑虔墓,似乎需要重新检
讨。郑虔入袝夫人王氏故茔,有些特殊,故墓志有详细说明。但在已见唐代墓志中,也有类似情况。郑虔的子嗣,墓
志提到元老、野老、魏老三子,并云营葬时,二子在遐方。郑虔长子元老墓志也已经出土,见《全唐文补遗》第八辑
103 页,名忠佐,字元老,贞元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其父子墓志都没有留居台州的记录,今临海有大量郑虔遗裔,
各支谱系出入很大,也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就艺术史研究来说,包佶《大唐故朝请大夫盛王府司马诸王侍书上护军范阳张公(怀瓌)墓志铭》(236 页),对
于唐代著名书学理论家张怀瓘的家世、生平研究,极其重要。今人薛龙春著《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天津人民美术
出版社 2005年 7 月出版)对怀瓘生平考证已详,本志称张家“侨居于广陵”, 与《述书赋》称张氏为海陵人虽有细节
出入,大体近是。志没有叙及为张华之后,薛著认为怀瓌曾孙《张中立墓志》称华后疑出依托,可得佐证。墓志云:
“曾祖礼。祖隆,唐太子左司御率。父绍宗,赠宜春郡太守。” 可以考知其家世系。薛著依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疑与张说为同一支,但其祖隆与张氏还河东之祖张隆名同,恐非其后人。墓志述其曾祖礼与父绍宗皆无官职(《张绍
宗墓志》称绍宗为邵州武冈令),绍宗赠官当因其二子位达之故。又称怀瓌为绍宗第五子,天宝十四载卒,年六十四,
可据以推知怀瓘约生于垂拱前后。
就唐代家庭社会史研究而言,《 特辑》也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贵的资料。笔者不久前发表《唐代的亡妻与亡妾墓志》,
分析唐代男性为其妻、妾所作墓志及其感情和家庭生活的状况,所得亡妻墓志凡八十七篇、亡妾墓志十九篇。据本书
则可以再补充亡妻墓志十二篇,即刘肱《大唐前同州澄城县主簿南阳刘肱妻河东裴氏墓志》( 174 页)、薛襄《大唐前
陈留郡陈留县尉薛襄故夫人王氏墓志铭》(193 页)、郭湜《大理司直郭湜故妻陇西李夫人墓志铭》(248 页)、卢士瑀
《大唐范阳卢公故夫人清河崔氏墓志铭》(285 页)、高锡《唐高氏故夫人夫人河东裴氏墓志铭》(294 页)、 卢载《唐
前黔中观察推官试太常寺协律郎卢载妻郑氏墓志铭》(308 页)、卢士琼《唐东都留守推官试大理评事卢君故夫人荥阳
4
郑氏墓志铭》(314 页)、 郭文应《唐安州都督法曹参军郭文应亡妻范阳卢氏墓志铭》(330 页)、崔彦崇《唐故荥阳郑
夫人墓志铭》(340 页)、皇甫弘《唐泾原节度掌书记试太常寺协律郎皇甫弘妻博陵崔氏夫人墓志铭》(343 页)、张澹
《和州乌江县令敦煌张公故夫人范阳卢氏墓志铭》(369 页)、崔镇《唐乡贡进士崔镇亡妻荥阳郑氏墓志铭》(396 页),
加上《书法丛刊》2005 年 4 妻刊出的李岘为妻撰墓志,使今存唐亡妻墓志达到了百篇,确是很可观的珍贵记录。亡
妾墓志也可以增加一篇,即孙絿《王氏墓志铭》。此志整理者加括注云“孙絿妻”, 不太准确。墓志中云:“ 余年十七,
命尔为箒妾,逮今仅纪矣。” 王氏的身份确为妾而非妻。此批墓志包含的研究信息非常丰富。比方《王氏墓志铭》中,
孙絿云:“ 余湎于酒,尔能排之;余不好书,尔能励之。每言及是,不觉垂涕良久。余自叹曰:‘ 为男子身,束身冕首,
不能行世间美事,反惰其业,为酒所惑,使儿女子勉诫,得不悲乎!’ 遂掷瓢命秩(疑当作帙),贯览坟典,不三二岁,
且有所补。一日,朋友俳余曰:‘ 孙氏子可谓道长矣。’ 余思之,乃尔之力也。” 这一段,几乎就是《李娃传》后半浪
子回头故事的减缩版。墓志记王氏临终所言:“ 余父冢长安中,苟终,愿归窆于其侧。” 也是值得玩味的。虽然孙絿解
释此语为“殁则侍父以孝”, 并以子女祭奠为由没有遵从其遗言,仍窆于孙氏墓地,而此点因关涉唐代出嫁妇女与其
本家的关系,以及妾在葬制中的选择,特别值得重视。
《特辑》收录洛阳出土唐代世家大族墓志之重要,赵跟喜馆长在《前言》中已经说到:“ 这批新收墓志大多出于洛
北邙山、洛南万安山、龙门西山及偃师、关林等地,其价值弥足珍贵,如万安山出土的李、卢、姚、范官僚家族墓志,
龙门张沟一带出土的多与皇亲国戚有关联的人物墓志等,其中人物事件或见诸史册,或补缺拾遗,皆可印证唐史之一
般。” 全书可以补充唐史或者考订唐代世家谱系的资料实在太丰富,本文难以一一遍举,可留待学者今后进一步的研
究。在此仅举皇甫氏一例。郑薰《唐故中散大夫守给事中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刑部侍郎皇甫公(鉟)墓志铭》云:“ 其
先自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为宋司徒。生仲,仲生发,发以王父字为族。汉兴,改父为甫,因氏焉。至武帝初,雍
州牧鸾始自鲁国迁茂陵,故起鸾为始祖。鸾生裒,举至孝,为彭城相,北徙安定,家三水。裒生儁,东汉复为安定都
尉。儁生稜,渡辽将军,以永平初徙居安定朝那,为郡著姓。稜有八子,为八祖,坟墓皆在安定郡城之西石虎谷口。
八祖之后,皆出安定,关中谓之望族,故世为安定人。公即渡辽第六子旗之后也。” 虽然皇甫氏的得姓原委,在《元
和姓纂》卷五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都有所述及,但都没有此节详尽。有关皇甫氏占郡安定的始末,以及八祖
坟墓地点的记录,尤 其珍贵。其 材料来源显然是郑薰得自皇甫家人提供的谱牒记录,虽 汉前事实的记载可能会有出入,
但对于了解汉唐间世族发展历史和皇甫氏家族的重要性,相信会引起学者的兴趣。
又梁涉《大唐故中散大夫襄阳郡别驾上柱国李府君(庭芝)墓志铭》云:“ 十一代祖暠,晋凉武昭王。天宝中,主
上感肇霸之初,载兴王之业,有制册为兴圣皇帝。俾四公之后,咸属籍于宗正焉。”《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云开元二
十三年以姑臧、绛郡、武阳(一作陵)、南阳四房复附属籍,与此作天宝中不同。庭芝为义琛孙,出姑臧大房,可以
知道当时恢复宗室属籍的具体情况。
至于文学世家的材料,可以举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为例。曲石藏王之涣墓志,曾为学者反复研究。其实在《千
唐志斋藏志》中,还有此一家族的四方墓志,我在 20 年前曾撰文介绍(《 文学遗产》1987 年第 5 期《跋王之涣祖父
王德表、妻李氏墓志》) 。近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王洛客墓志》发表(《书法丛刊》2002 年3 期,又见北京大学
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中国古代碑帖拓本》),详细记载了其一生的文学活动。本书又收入之涣堂弟王之咸
墓志(229 页)及之咸子王绾墓志(280 页),为此一文学家族研究增加了新资料。
唐代海运史研究资料历来很少。《 特辑》169 页徐安贞《朱淑墓志》云:“ 父玄泰,幽州大都督府司马、摄侍御史、
兼河北道海运使。楼船鲸飞,輶车隼击。” 208 页李涓《大唐故北海郡千乘县令卢府君(均方)墓志》云:“ 调补洺州
平恩县丞。秩满,海运使朱玄泰奏君押运。越海有连樯之漕,安边有如京之防。且溟渤穷乎天壤,通波亘于万□ 。舳
舻电逝,委输云集。君皆饰躬履险,率先启行,昭宣国章,敷惠边土,使我东夏,保大定功。” 所叙都是开元年间由
朱玄泰实际领导、卢均方参与的从江南通过海路向河北运输粮食物资的实际情形,对于了解唐代经济史,以及安史之
乱发生的原因和睢阳保卫战对于阻厄乱军夺取江南的意义,也有参考意义。朱玄泰在两《唐书》中未见述及。
有关唐代交通史的资料,可以举出一例。华良夫《唐故殿中侍御史李公(举)墓志铭》云:“ 满岁,调授京兆盩
厔尉。县居剑南东西川谷口,中使、节制郎吏、西南夷宣诏使暨迁客,入者于是乎整驾,出者于是乎税息,亭传马牛
之损,毙不绝日,府为病而难其任。” 所述长安往两川经过盩厔时的境况,是很难得的记录。
有关民族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资料,《 特辑》也极其丰富。我认为史料价值最高的,一是韦承庆撰《大周故镇
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赠幽州都督上柱国柳城郡开国公高公(质)墓志铭》(79 页),二是缺名《唐故右领军中
5
郎将使持节招抚仆罗大使天水赵府君(臣礼)志文》(210 页)。 高质为高丽贵族,墓志记其十九代祖后汉末封王赐姓
并得赐铁券文云:“ 宜令高密子孙,代代承袭,自非乌头白,鸭绿竭,承袭不绝。” 又载质“曾祖前,本蕃三品位头大
兄;祖式,二品莫离支,独知军国及兵马事;父量,三品栅城都督、位头大兄兼大相”。 对于研究高丽史极其重要。
墓志记高质总章间归唐后,历任军职,万岁通天二年任泸河道讨击大使、充清边东军总管,在与契丹叛军作战中,困
守孤城,城陷被俘而遇害于磨米城。上世纪初洛阳曾出土高质子高慈墓志,罗振玉收入《唐代海东藩阅志存》,有关
其先世及父子战死的内容,与本篇记载一致,可以参看,相信会引起学者较多的注意。赵臣礼一生除曾贬官琼州的一
段经历外,在武后时期经历了西域的多次边疆冲突和招抚出使,更曾两次担任招慰仆罗使,后在归途中卒于武威。墓
志以其与张博望(骞)相比,可以见到其经历的特殊。
最后,特别想指出的是,最近几年发表的唐代墓志数量极其巨大,为唐代文史研究提供了空前丰富的资料,造成
了近年石刻文献研究的学术热点。1997 年,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编《唐代墓志所在总合目录》时,所得凡5482 件;
2004 年此书出版新版时,达到 6459 件,除增加了《全唐文》收录的文献保存的一部分外,多数为新发表者。2004
年以来,新发表的成批墓志,除本书外,还有《全唐文补遗》第八册、《邙洛碑志三百种》、《洛阳新出土墓志考释》
等,总数约达到 1500 方。此外,另行发表而特别重要者,我以为还可以举出魏烜《裴怀古墓志》(《中原文物》2005
年 5 期戴霖文)、《 王洛客墓志》(《书法丛刊》2002年3 期)、崔至《崔翘墓志》(《书法丛刊》2006 年2 期)、徐浩《李
岘墓志》(荣宝斋刊拓本,又见《书法丛刊》2005 年 4 辑)、令狐畲撰《狄兼谟墓志》(《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
1 期刊赵振华等文)、房凝《支谟墓志》(《洛阳大学学报》2006 年 1 期董延寿等文)等。此外,如陆邳《杨良瑶神道
碑》(《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 3 期张世民文)、智严《珪禅师纪德幢》(《敦煌研究》2004 年 6 期李文生文)等,
也有重要史料价值。赵跟喜馆长在本书《前言》中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洛阳出土的墓志,“ 主要有千唐志斋
六百馀方、洛阳文物二队四百馀方、洛阳师范学院三百馀方、洛阳宋氏、刘氏、王氏等五百馀方,其他散存于市县文
物单位,流散外地者几近千方。” 除《特辑》外,洛阳师范学院藏品部分发表于《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洛阳民间私
人藏品部分收入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洛阳文物工作队藏品收入《洛阳出土历代墓志缉绳》和《洛阳新获墓志》
者约有一千方。估计已经出土而至今未曾发表者,仍有一千多方。千唐志斋秉着学术为天下公器的态度,及时完整地
发表全部藏品,提供学术界作进一步的研究,实在是一件造福学林、功德无量的善事。十分期待有关藏家也能及时发
表藏品,共通开创唐代石刻研究的新局面,并由此为唐代文史研究带来新气象。

大哥,你下的那个还有吗,我想要😭


哪位大哥大姐给我一些名情诗句,小弟在此谢过了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作者 知道团队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手机答题 我的 哪位大哥大姐给我一些名情诗句,小弟在此谢过了 无论是啥朝代的都可以,自己写的也可以... 无论是啥朝代的都可以,自己写的也可以 展开  我来答 4...

有哪位大哥大姐知道雪糕配方的给我一个#11
1》火烧冰淇淋 此冰激凌食用时妙不可言,若在夜间则更具情趣,犹如燃烧之雪山,酒香浓郁,别有风味。原料配方:长蛋糕1只、鸡蛋清4只、郎姆酒25克、白糖少许、冰砖适量 制作方法:如家有烤箱,自制火烧冰淇淋并不复杂。取长蛋糕(或面包)1只,按5毫米厚度,取数片备用片(大小以能紧包住冰砖为适)...

哪位大哥大姐能给我一个小提琴和钢琴合奏的<梁祝>的五线谱啊~?_百度知...
请把邮箱给我,我把谱子给你,这边只能发一张。或者到下面的网站,上面有:1.http:\/\/www.violin.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34&ID=11090 2.http:\/\/www.violin.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34&ID=11091 3.http:\/\/www.violin.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34&ID=11092 4....

有哪位大哥大姐能帮我解答一下篮球理论题。
(2)两人重叠站位 这种防守队形可以有效地阻止对方的中路突破,缺点是两人移动补防的距离较长,漏洞较多.(3)两人斜线站位 这种防守队形兼有前两种队形的优点,不但可阻止对方从中路与坡,而且两人移动补位的距离也较短。防守时,要迫使对方将球传给边线队员,以便形成一人防持球突破,一人兼顾另外两个进攻...

哪位大哥大姐能给我个阳炎法袍的图样给我 最好带属性一起
图样:阳炎之袍 需要 裁缝 (365) 使用:Teaches you how to sew Sunfire Robe. 阳炎之袍 拾取绑定 胸部 布甲 266 护甲 +36 耐力 +34 智力 红色插槽 红色插槽 红色插槽 镶孔奖励: +5 法术伤害 耐久度 100\/100 需要等级 70 需要 裁缝 (350) 装备: 增加法术攻击速度等级 40点。 装备: 增加...

哪位大哥大姐能帮我给我女朋友名字做个诗 谢谢大哥大姐们 我女朋友叫...
一词《渔家傲》如此写道:“日照阳魂空中炼。璇玑运斡天网转。咫尺眼前人不见。通一线。炉开鼎裂天光现。瑞散琼花飞片片。香风暗拂灵雯面。冷淡清虚情雅宴。真堪羡。玉宸扶御寥阳殿。”因古诗中出现“雯”字的极少极少,我也不能瞎编去破坏整首诗的古意和美意,雯面可理解为好看的脸。整句意思...

哪位大哥大姐介绍给我几部经典的写网游的小说..?
网络重生 网游之众生`` 在起点的订阅恐怖得没话说```强烈推荐``写完`` 梦幻魔界王 超强烈推荐``没看过这本真的很可惜`` 网游之英俊的死灵法师``` 写完了``以前很受欢迎的YY大作` 女娲界 ` ``网游中的老书了``` 游戏狂想曲 和梦幻魔界王一样是经典中的经典``主角典型的扮猪吃老虎...

哪位大哥大姐,能帮我翻一下。谢谢了。
我不知道你的性格从何而来,我为你起的这个名字,那时候我非常喜欢。我现在仍然觉得这个名字很美丽。我觉得与某个死去的家庭成员的同名并不是很糟糕(老外喜欢给自己小孩取祖父母一样的名字),总比与老公寓同名好。我认识一个男孩,他父母给他取了一列火车的名字。我认为就糟糕得多。“皇家湾....

哪位好心的大哥大姐帮我算算命,万分感谢!
命主从2岁5个月17天开始行大运,于每一交运年的十一月二四日交运。大运:十神: 杀 官 枭 印 比 劫 食 伤 年龄: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干支: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申 酉 戌 ...

...老半天不能理解,哪位大哥大姐能帮我解释一下。谢谢!最好有配图...
伸出右手,让拇指和食指成“L”形,大拇指向右,食指向上,其余的手指指向前方,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右手坐标系。其中,拇指、食指和其余手指分别代表x,y,z轴的正方向。

勐腊县18077339148: 哪位大哥大姐教我一下,《敬重卑微》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注意:是用一句话概括!一定要简短!是主要内容啊,不长不短的那种请看过文章在来答 -
底茗水飞:[答案] 是告诉你如何对待别人和自己的. 重和微由心而升,看你我世界观如何改变了.

勐腊县18077339148: 下雨后,地上的雨水会到哪里去呢?求求哪位大哥大姐告诉我,我需要答案!~~急~~ -
底茗水飞:[答案] 一部分顺着地表汇入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地下,通过地下潜水层也流入湖泊,还有一部分随之蒸发

勐腊县18077339148: 有三个分论点的议论文的范文喊我们去抄10篇这种作文,求哪位大哥大姐懂网址的讲给我听啊 -
底茗水飞:[答案] 求几篇初中议论文的范文,希望回答的人能帮我把分论点找出来.. 问题补充:三个要点:论点(提出问题)论证(证明论点)论据(总结观点) 潇洒背后的

勐腊县18077339148: 各位大哥大姐们,谁能写出跟这句对应的句子 或者跟这个相似的句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各位大哥大姐们,谁能写出跟这句对应的句子 ... -
底茗水飞:[答案]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物我两忘 凭院后火燃火灭 ; 岁月有情 任海面潮起潮落.

勐腊县18077339148: 举出10种昆虫并分类,急用.哪个大哥大姐帮个忙 -
底茗水飞:[答案] 蜜蜂(昆虫纲-膜翅目) 草蛉(昆虫纲-脉翅目-草蛉科) 蜣螂(昆虫纲-鞘翅目-蜣螂科) 独角仙(昆虫纲-鞘翅目-犀金龟科) 蝴蝶(昆虫纲-鳞翅目) 锹甲(昆虫纲-鞘翅目-锹甲科) 白蚁(昆虫纲-等翅目) 猎蝽(昆虫纲-半翅目-猎蝽科) 蚁蛉(昆虫纲...

勐腊县18077339148: 形容 《三国演义》的词语,如 尔虞我诈 急哪个大哥大姐大叔大婶,求你们了 -
底茗水飞:[答案] 风起云涌 波澜壮阔 你方唱罢我登场 斗智斗勇 忠肝义胆 义薄云天 运筹帷幄 神机妙算

勐腊县18077339148: 铅笔截面图,中间一支铅笔,外面用6支铅笔围成一周,再围第2周,第3周,第4周,问:第4周有多少支铅笔哪位大哥大姐帮帮小弟吧 -
底茗水飞:[答案] 48个 (是6棱铅笔吧!) 第二周12个、第三周24个、第四周48个

勐腊县18077339148: 拼音四声我学不懂,请问有哪位大哥哥大姐姐或叔叔阿姨能帮我 -
底茗水飞:[答案] 这个必须要口头上练,买一个磁带跟着读非常好.

勐腊县18077339148: 甲乙二人抓棋子规定最多抓三个最少抓一个谁取到最后一个棋子就算输若甲先抓棋子数为1997乙是否有必胜的策谢谢大哥哥姐姐,我是一名小学生 -
底茗水飞:[答案] 找规律 还剩1个谁拿谁输 还剩5个谁拿谁输 还剩9个谁拿谁输(他1你3.他2你2,他3你1,变成5个) 注意每个都差4个,所以1+4N谁拿谁输掉 所以1997谁先拿谁输,只要每次他1你3.他2你2,他3你1) 呵呵,这个可是大哥哥我好不容易找出的规...

勐腊县18077339148: 2^6+2^4…这个等于多少?我才初一学历,这个看不懂…但我学的二进制里有这个等式,哪位大哥大姐教教我?那分我用完了,希望有心之士帮帮我,在下感... -
底茗水飞:[答案] 2和6中间的符号是 多少方的意思~这个就是 2的6次方加2的4次方 2*2*2*2*2*2+2*2*2*2=? 可以了吧 哈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