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作者&投稿:豆卢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城里人与乡下人》如何理解文章结尾?~

篇末点旨,文章结尾写道老人开心地告知我他的一双儿女也将成为城里人这一细节,除了对上文老人的言行、思想给予反讽以外,更主要是引发人们的深思:城里人与乡下人原本是休戚相关的同一体。

城里人和乡下人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午时,背靠着池塘,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主人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起的半尺长的鱼,炭火上烤熟。
  那鱼被从中间剖开,平铺在黯哑的火焰上,一条好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挂盐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主人,用了什么调料呢?
  老大爷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
  盐是不消说的,看得见,而且,无所不在的咸。我说,还有呢?
  主人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没有了。
  我不相信地反问: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
  主人打断我,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
  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
  主人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差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乾隆年间老辈子怎么着种,咱现在还是怎么着种。
  我反驳道,乾隆年间老辈子好像没有这种甜糯玉米。
  老人笑笑说,你这个人还好较真。种子是没这会儿的好,我说的是种法。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
  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
  我说,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
  老人家清了清嗓子,以表明他将要询问的题目是多么不同寻常。在咽下了几大口唾沫之后,他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了一地,可你们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呢?
  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更加浓厚。“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约死”。
  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仿佛某人喝了一肚子污水咽下含有痢疾杆菌的腐肉,还若无其事,近乎妖精。
  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约死”……
  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
  他说,早年间,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记得吗?
  记得记得!我们说。
  小伙子接着讲: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了抗体,反倒更坚强了。
  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
  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
  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老人家非常热情地说。
  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不由自主地点头。我搞不清这点头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对他好客的褒奖感激?还是拿不准自己如果是农人,也会加入“看人下菜碟”的大军?抑或听天由命的深刻无助?
  惘然。
  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人齐刷刷分开,给自己留下清洁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药去“约”他人,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意的谋杀?
  我不敢生出责备老人的意思,倘若自己是农人,很可能也出此下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的青虫。
  前两天看报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以上。可否这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
  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现今在“吃”这个天大的问题上,怎么美德尽失?
  分手的时候,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
文中老农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我”听到老农说“城里人到如今怎么还没被药死”的时候,内心想到了什么?

3、对老农“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请陈述观点并做分析。

标准答案:
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因为:(1)文章两个主要人物“我”与“老农”,一个是城里人,一个是乡下人,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2)以小见大,文章揭示的问题不是我和老农间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城里人”与“乡下人”有着很重的隔膜,是两个绝对对立人群,拉大了“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距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3)篇末点旨,文章结尾写道老人开心地告知我他的一双儿女也将成为城里人这一细节,除了对上文老人的言行、思想给予反讽以外,更主要是引发人们的深思:城里人与乡下人原本是休戚相关的同一体。(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1.请从主题、语言、情节等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6 分)

1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1)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3 分)

(2)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3 分)

13.“老农”作为乡下人的代表,请简要分析他的人物形象。(6 分)

14.文章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 分)

参考答案:

11.(1)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借乡下人在留于自己的和卖给城里人的食品上的截然不同的做法,揭示了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2)质朴、实在的语言风格,乡下人的语言坦诚、口语化、乡土气息浓。(3)本文情节简单,文章写了我在乡下的一次聚餐,主要通过我和“老农”的对话,了解“乡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发我社会深层的思考,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2.(1)运用连续的反问句,表达了我极度惊异之情,写出烤鱼的美味可口,为下文的故事情节作铺垫。(修辞手法1 分,内容概括1 分,结构上作用1 分)

(2)“善良”是指老人的淳朴和对我的热情款待;(1 分)“沧桑”写出了老人饱经世事的艰辛和世故;(1 分)“惘然”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对善良的老人做出这种不义之举的困惑,同时又引出自己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发人深思。(1 分)

13.(1)热情好客:用自己用的食物热情接待我们。“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
(2)率直实在:对我们城里人不隐瞒,说明真相。“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 (3)狭隘自私:有着很强的小农意识,把清洁的食品留给自己,把用了化肥、农药、激素的食品卖给他人。“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 ”“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
(4)表里不一,向往“城里人”生活,他一面在做着损害“城里人”的事,一方面从灵魂深处向往“城里人”的生活,文章结尾“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
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弄不明白城里人和乡下人原本是一体的。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发人深省。

(答出三点即可,没有扣文本简要解释酌情扣分)
14.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因为:(1)文章两个主要人物“我”与“老农”,一个是城里人,一个是乡下人,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2)以小见大,文章揭示的问题不是我和老农间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城里人”与“乡下人”有着很重的隔膜,是两个绝对对立人群,拉大了“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距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3)篇末点旨,文章结尾写道老人开心地告知我他的一双儿女也将成为城里人这一细节,除了对上文老人的言行、思想给予反讽以外,更主要是引发人们的深思:城里人与乡下人原本是休戚相关的同一体。(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


如何理解乡土中国第一章怎样理解乡下人的土气?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正因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小时候就能朗朗背诵的古诗,其实就足以说明以前中国社会以农民为荣,并且尊敬、...

元旦节目报幕串词哑剧《城里人乡下人》?
和祖国一起在明天的跑道上冲刺。此刻请欣赏XXX带来的哑剧《城里人乡下人》,表演者XXX。5、展望即将到来的一年,我们满怀憧憬,激情澎湃,更好的产品等着我们去开发,更大的市场等看我们去征服,更壮观的事业等着我们去挥洒智慧和才能。此刻请欣赏XXX带来的哑剧《城里人乡下人》,表演者XXX。

乡土中国每段段意概括
第二章文字下乡段意概括 1、乡下人的愚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2、乡下人因为不识字而被认为是愚我不甘服,因为识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3、教授们的孩子和乡下孩子之比较。4、乡下人不识字是因为没有需要和没有练习的机会。5、乡下人愚是因为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及城里人多。6、乡土社会...

《骆驼祥子》第一章好句赏析是什么?
《骆驼祥子》第一章好句赏析如下:1、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赏析:写出了祥子的不贫嘴恶舌、老实厚道。2、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

骆驼祥子第一章的原文?
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象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

中间色散文
这种城里人和乡下人、农民和职工(干部)的难以廓清,不是“二圪疑”的“中间色”是什么? 既然村里人与城里人都不认同我,就常常使自己处于被双向排斥与剥离的尴尬之中。 回到老家村里,很容易就感觉出来,那些原来和我一起在黄土地欺负土坷垃的乡邻,见到我虽然还是喊我的乳名,却明显地客气起来,满脸堆笑的寒暄...

为什么有些城市的人看不起乡下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的传统观念造就的,在人们心中觉得文化,知识这些高大上,而城市集中了文化的精英,乡下人多以体力劳动为主,久而久之,人人向往城市,城市人自然而然有了优越感,好多事的思想都以城市人为主,乡下人自然有些不懂,或反应迟钝,有些城市人自然衍生出看不起想法!

高分作文《忧与爱》是抄袭吗
先以对比突显乡下人的特点,再以“赊小鸡”印证了乡下人不会拐弯的质朴,再与城里人对比,又将古今对比。对比之中,不着一字,忧爱已分明。(雷雨)新闻附件二王开岭的博客(2011-06-26 22:25:32)乡下人哪儿去了?私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乡村的年代,...

乡土中国中愚的概念
城里人觉得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乡下人去到城里完全脱离了以往熟悉的乡村社会,在陌生的环境里无所适从。如果这也叫做愚,那么城里人来到乡村社会,也会被乡下人视为愚不可及的傻瓜。城里人不知道哪个季节该种什么庄稼,不知道稻谷究竟是长在土里还是树上,分不清鸭蛋和鹅蛋…… 当下的社会,那些触碰...

乡下人,城里人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乡下人,城里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上班了!”一、山里的河水一座座山,一棵棵树,一块块青石板,那弯弯的河水绕着山、绕着日月流啊流,风声、雨声,还有棒槌在河边青石板上捶击衣服的声音,哎嗨嗨!太阳出来了,喜洋洋啰嗨!日子是河里的水,是山间的清风...

惠民县19546439732: 韩少功的夜晚 表现了作者对月光怎样的感情 -
娄翁化风: 1、作者为什么说“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2、从全文结构看,文章为什么从“城里人看到的月亮”写起? 3、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城里月亮”和“乡村月亮”的特点. 4、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采用了哪两...

惠民县19546439732: 朱自清春中读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写感受 -
娄翁化风: 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

惠民县19546439732: 《乡下人哪儿去了》阅读及答案 -
娄翁化风: 《乡下人哪儿去了》(选自《古典之殇》 王开岭著) 私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乡村的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的年代,荤腥味呛鼻.心灵也一样,乡村是素馅的,城市是肉...

惠民县19546439732: 父亲进城送梨 阅读答案 -
娄翁化风: 7.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3分)8.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9.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

惠民县19546439732: 王开岭《乡下人哪儿去了》阅读答案 -
娄翁化风:[答案] 1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第一段中“素馅”和“肉馅”的特点. 答:“素馅”: “肉馅”: “素馅”:简单(单纯、质朴),本... (6分) 答:想象之境,收束全文,形象地揭示文章主旨.表现作者对“乡下人”品格和心灵的热切呼唤;表达作者对城市人...

惠民县19546439732: 求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的评论文章 -
娄翁化风: 《边城》: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执著追求 沈从文的审美追求:(1)以“乡下人”与“城里人”的双重经历和审美眼光,讴歌湘西自然淳朴的民风,讽刺都市生活的糜烂、人性的扭曲.(2)作品远离时代和社会政治现实,执著地表现湘西边城和谐...

惠民县19546439732: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各题.城里人与乡下人毕淑敏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       正午时,背靠着... -
娄翁化风:[答案] (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能力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

惠民县19546439732: 《乡下人家》作者还通过什么的描写采表达自己的感情? -
娄翁化风: 乡下人家》教材分析 一、课文简说 一读课题,眼前就会不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本文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那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和屋后伴着春...

惠民县19546439732: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立意是什么 -
娄翁化风: 你好! 徽章的含义——某事物的标志,因此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月光是乡下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月亮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标志之一. 您是指韩少功的《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吧!要理解这句话,首先我们要理解作者: 作为“根土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功在《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一文中,将城里月亮与乡村月亮进行多方面比较,突出表达了作家对乡村月夜的喜爱之情.进而具体描绘了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感悟,表达了作家对城市文明远离大自然的遗憾之情.本文中作家所寻“文化之根”,应该是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作家深受道家的影响. 希望您能采纳我的解答!

惠民县19546439732: 韩少功的夜晚表现了作者对月光怎样的感情 -
娄翁化风: 表现了月光的美好和作者对月光的喜爱. 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希望远离浮躁,亲近自然,获得精神的宁静与自由的思想感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