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的供水系统

作者&投稿:胡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的城市供水~

何寿平
(中国水网顾问)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考古学证明:人类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就位于长江与黄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恒河和尼罗河等广大流域中。近代有人制作的人口密度分布模型表明:点状水资源(如湖泊、水井等)密度线是一个围绕水源的同心圆,而在线形水资源(如河、江等)附近则与之平行分布在两岸的环绕带。而且流域气候条件越干燥,人口居住密度就越趋近水源。“择水而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点,这无疑表明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也由跟随自然到遵循自然规律人为开发水源。
我国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供水设施,是目前所知长江流域最早的人工水源的结构形式。
几千年来,人类的聚居、市井城镇的形成、古代城镇供水等随着历史的脚步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一、水井是我国先民的重要水源
水井作为水源有着比江河湖泊更大自由度的选择,可以在近距离内取到水,而且水井星星点点分布更广。基于这样的情况,即使紧临地面水源的城镇,人们仍然离不开“水井”。
自古以来,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井。几千年来,水井是我国先民乃至现代人们的重要水源。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掘井和凿井技术的记载。《吕氏春秋·勿躬》“伯益作井”(前约2200年),为世界上最早较可靠的掘井记载。1~2世纪的西汉时代出现深井钻井机械。这些钻井机械在南北宋时期经过较大的改进后,一直沿用到明清,并在11世纪左右传入西方。
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七有“伯益作井,亦云黄帝见万物,始穿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八家为井”。我国凿井取水自黄帝创始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而且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就掌握了穿凿深井的技术。在升水设备方面,我国古代创造有轱辘、简车、桔槔,此外,还有流传至今的龙骨车和龙尾车等。
二、古代遗址中的水井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文化层,发现原始木构水井遗迹。在一个直径约600厘米的不规则圆形坑边,发现环绕布置的桩木残段。桩木残存28根,间距不等。朽木直径一般约5厘米,垂直入地约100厘米,最深者为142厘米。其中两根柱较为特殊,朽木直径各8厘米左右,南北对峙,斜向入地,与水平成55°角。
坑呈锅底状,深处不足100厘米,坑内为黑色淤泥。坑底中央稍偏西北有一方坑,边长约200厘米,方坑底距当时地表约135厘米。方坑壁四周密排圆桩或半圆桩,并加水平方框支护。
根据出土遗迹和遗物情况判断:锅底形圆坑内沉积黑色淤泥,说明此坑原来是一个水塘。聚落内的水塘,自然形成当时居民的一个方便的生活用水的水源。水塘的水位不定,枯水时仅在锅底状的坑底稍有积水,所以在底部中央掏一个小深坑,以保持集中的一定水量的积水。淤泥中掏坑,需要先设四壁的支护结构。方坑外所见平面朝上安置的大石块,显然是步石,它证明枯水季节人民正是蹋着这些步石到中央方坑取水的。中央方坑内出土带耳可以系绳的汲水陶罐之类,可以进一步证明这是一处生活水源。这一水源的使用方式是:水塘水满时,在塘边取水;枯水时,踏步石到塘底方坑内取水。
发掘所见的大圆坑底部设有支护结构的方坑,是目前所知长江流域最早的人工水源的结构形式。它是高水位地区的一种木构支护水井的雏形,其结构正是古老象形文字所描写的“井”和“#”的形象。《释名·释宫》说:“井者,清也”。对照这种地表水源的原始水井来看,确是由于有了木构方框的支护,才避免了坑壁泥土造成的混浊,从而保持了水质的清净。
在黄河流域,近年在河南汤阴白营的一座龙山文化晚期(与河姆渡第二文化层时代相近)的聚落中发现一口水井,其深度已达3米左右,下部残存叠置的木构井干。
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的两口商代水井,其支护结构也是采用木构井干方式。台西村一号水井,井口直径295厘米,深为590厘米。井口以下450厘米开始直径缩减,形成一个二层台。井底设木构井干,共叠置四层,高82厘米,节点为搭口交接。井干周围尚有30余根桩木加固。这口井中也遗存有当时汲水失落的完整或破碎的陶罐,有的颈部尚系有绳索。
以上各例说明,我国的“原始水井”历史悠久,在井干结构上得到逐步改进。
我国考古挖掘的各个朝代的水井众多,不胜枚举。从筑井的材料上来看,就有土井、陶井、瓦井、石井、砖井、木井等。
河北邯郸市西郊涧沟遗址(前2000~2800年)中发现的房屋建筑边有水井3口,均成筒状。井的上部有缺口与沟相通,从井口往下深1米处,径长2.30米,往下逐渐缩小,到5.50米处,径长1.15米,下部为黄沙堆积。《周书》中虽有记载:“黄帝穿井”,“尧民凿井而饮”,但未见实物资料,而在涧沟遗址中发现的古井建筑,为《周书》提供了实物依据。
北京在东周时即有大量的土井、瓦井,汉、唐、辽、金时又建有砖井。历史上,北京城区居民大多自打土井,取用浅层地下水。元、明、清时的北京城,尽管不断开渠引水,使城市供水从未间断,但遍布全城的水井也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源泉。今天北京城内的无数条胡同,就是居民区的地域名称。据考证,“胡同”一词来自蒙古文,也就是蒙古文“水井”的意思。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北京内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但水质多数咸苦。
南京是六朝古都,虽然背靠长江,但城内古井星罗棋布,不但井栏千奇百怪,而且以井取名的也有不少,如金沙井、杨公井、铜钩井、板井、锁井、双井、白云井、邀贵井、胭脂井。有史料统计,到清朝(19世纪),南京有水井5000余口。直到20世纪80年代,南京仍有水井3000多口。
我国城市给水之制在诸多史籍的记载中,以钱塘六井最为详细。苏轼之记略中提及: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810年左右)治湖浚井,刻石湖山。这是当时官方为解决百姓饮水、用水的城市公共工程。
三、古代都城的水源
水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作为都城,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人口众多,对水的需求就更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古代夏、商、周三朝的都城多数在河流沿岸。从秦以后,各统一王朝的都城也毫不例外都在大河的沿岸。首都是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建设宏伟,园林如画,用水量巨大,如果没有地面供水,仅靠地下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都城城址必须选择在河流沿岸,就几乎成为不可抗拒的规律。
在今西安建都的有十个朝代。四个城址都在河流的沿岸。随着城址的转移,愈加靠近渭河的重要支流,城市供水也愈加丰沛。
洛阳号称九朝古都,三个城址都离不开洛河。
在南京建都的有八个朝代,三处城址均位于今南京市区、长江岸边,互相重叠或相距不远。明南京城规模宏大,包上述城址于城内,不仅横跨秦淮河,而且更靠近长江。
在开封建都的有六个朝代,城址位于黄河之南、汳水岸上。
杭州建都的有两个朝代,城址不断向东展出,靠近钱塘江。
北京最早的城址位于灅水(今永定河)以北的洗马沟岸上。元代把城址转移到蓟城东北,另建大都城,横跨高梁河。明代中叶时建北京外城,城址南移,不仅横跨高梁河,更靠近洗马沟和灅水。
六大古都的城址很典型,其他古都也不例外,城址均位于河流岸上。譬如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都城就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建都都毫无例外位于河流的沿岸,可见中国的都城离不开河流,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和水路交通问题。
四、古代城市供水工程
我国古代城市供水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水源、输配水系统、净化处理等方面都有着瞩目的成就。这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早在公元前1600年商城(位于现在的郑州)是盘庚迁殷之前商朝的都城。考古发现城内北部和东北部为宫殿区,宫殿区东部建有蓄水池和输水管道等贮水设施,保证了该区域的用水。
西安是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建都的地方,城市地面水供水系统十分完备,开创了中国都城以地面供水为主的先河,成功地解决了古代大城市供水的问题,为中国都城解决水源树立了样板。
周代丰镐横跨沣水,自然靠沣河供水。秦咸阳横跨渭水,引渭河水开凿兰池,是都城咸阳的人工蓄水库,供给咸阳城东南地区用水。
西汉长安城的水源主要来自城西潏水,同时凿井,引用地下水。到了中叶,人口大增,大规模地开辟水源,开凿渠道,引用地面水。开辟了中国都城地面水供水的新格局。
唐长安城从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引水入城,渠道密如蛛网,使西安地区诸河大都被加以利用,为解决西安城市发展中的供水问题,奠定了东、西两个方向供水的格局。长安四周有泾、渭、灞、沣、涝等河流。由于城市规模大,人口众多,在城市供水方面,唐朝初期,整修了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等渠道,把水从长安城外引入城内。这几条渠道穿过长安城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水网,东西长18里115步(约10.6千米),南北长15里175步(约8.9千米),周长67里(约38.6千米),妥善解决了长安城百万人口的供水问题。
古代广州受海潮的影响,井泉水偏咸。到宋朝,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剧增,供水矛盾突出,被贬惠州途经广州的苏轼向广州太守提出了引水入城的建议,他建议用竹筒引蒲涧水入城,是广州最早的“自来水”规划蓝图。苏轼当时亲自参与总体规划,解决了广州城居民的饮水卫生问题,广州也因此成为全国最早有“自来水”的城市。
考古专家论证,长沙市坡子街现已发掘出的3000平方米地下“屋脊”形木构,系南宋时期一处规模庞大的城市供水系统。其东西走向,全部由黑褐色厚木板筑成,每块木板长、宽各约1米。与木槽垂直相连的木制“屋脊”长约30米,西高东低,一直延伸到发掘基坑之外。这是一种掩盖式的输水渠道。考古现场同时还发现了20多口古井。
金代的中都城位于今北京市西南广安门一带,城市供水主要利用洗马沟水系。金人扩建中都城时,有计划地把发源于城西一片天然湖泊(即今莲花池)中的一条小河圈入城内。同时开凿护城河:引入宫苑,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元代的大都城充分利用了高梁河水系。高梁河水系中的瓮山泊,也就是今天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为明清北京城的水源奠定了基础。明初扩大了皇城,供水主要靠汇集玉泉山诸泉的瓮山泊供水。积水潭为主要的蓄水库,并与西苑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和南海)相通,为皇城、宫城(紫禁城)提供水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增加运河水量,开拓瓮山泊,把西山碧云寺、卧佛寺的泉水经玉泉山麓也导引入泊,建成了北京西北最大的人工蓄水库,这就是今天的昆明湖。使北京城的水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北京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仅举以上几个城市供水工程的范例,可见我国古代十分重视水在城市中的作用,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五、古代净水技术
我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有一段关于饮茶用水处理的阐述:“漉水囊: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纽翠钿以缀之,又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这漉水囊,就是作为滤水用的滤水器,供清洁净水之用。
中国是首先采用明矾降低水的浊度,正式文字记载最早见明宋应星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刻印的《天工开物》一书。在1744~1746年出版的西班牙教士纳瓦雷特撰写的《中国帝国游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所看到的,普遍应用的明矾使黄河水变为清水的情况,并说这是自然的秘密,为当时西方所不知。
2004年浙江永嘉溪口乡溪二村考古发现了一套400多年前明朝晚期保留完好的古代净水系统。它由5个大小不一、排列有序的水池组成。大的水池8.00平方米,小的仅1.56平方米。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发掘后发现,整个水池的四壁均用大块鹅卵石垒砌而成,5个水池深度不一,最深的0.75米,最浅的0.58米。原水从距村700~800米远的山麓用陶制水管引入1号池。这是一个铺满沙石、瓦砾的池子,长1米多,宽约50厘米。水经过过滤后,再流进2号池。这个池子全部用砖头砌成,里面铺的是木炭。这是否是最早采用的“过滤—活性炭”处理的工艺,有待考证。不过,这具有现代净水处理工艺雏形的发现,让人惊叹不已。水流过这两个池子后,通过池底的水管流进3号池。3号池是5个池中最大的一个。它是一个边长约2米的正方形池子,深约1米。可能是储水用的“清水池”,亦可作为“消防水池”使用。这个池的水溢出后,再流进第四个池子。该池呈 “凹”字形。水池周边用砖镶嵌,底下用3块圆形的石块铺平,储存的水用于饮用,它的造型最为精致。5号池则是用来洗涤物品的,池底有小排水孔专用于排放污水。400多年前交通闭塞的山区,当地村民就设计建造了功能齐全的“净水系统”,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处理工艺上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人类的发展、人类聚居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水,让我们更加珍惜水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发展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二京是当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长安人口有五十万左右,东汉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长安城内的街道宽阔笔直,两旁绿树成荫,还有较为完备的排水沟、下水道。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
我们历史书上的,绝对准确。由此看来,中国的排水系统并不落后。

一般都是用井水,一般每个街坊区域都有至少一口井以保证供水。现在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城还有大量的水井保留着。


古罗马供水加尔桥
在法国南部的加尔省,一道历史的印记深深烙印在加尔桥上。这座独特的三层石头拱形建筑,作为古罗马帝国时期卓越工程的代表,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设计巧妙,是为高空引水渡槽,跨越那尔河,将宝贵的水源引向尼姆,再通过精心规划的管道网络,滋润了公共澡堂、城市的喷泉以及无数私人住宅,为当时的...

地理问题
选C 水源 有一点需要明确,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中对于水源的考虑,首先要保证宫廷园林的用水,其次要保证漕粮运输的水道便利。正是这两点,使得水源成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变迁的关键因素。历史上,辽代的南京城和金代中都城大致位于今天北京广安门外附近。它们的地表供水,主要来自今北京城西南郊的莲花池(一...

为什么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不是其他国家呢
古罗马的供水系统——罗马水道是古罗马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同时也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罗马水道作为城市的供水系统,穿山越岭,高处开挖渠道,低处架设渡槽,从几十公里以外把水引入城市供居民饮用。据资料记载,每个罗马市民每天可以得到110-120加仑的生活用水(注:1加仑≈4.5升),成功地解决了...

外国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1、汗谟拉比渠是古巴比伦王国修建于幼发拉第河上的纳尔,前714建设的阿基拉大坝。2、马里卜水坝是古代也门公元前7世纪修建,3、尼罗河流域的一系列古代水利工程,如公元前2650年建的异教徒坝;公元前3世纪建设的马拉水库;公元前920年到350年苏丹修建大蓄水池。4、罗马帝国时期建设的一系列城市供水系统...

城市给水系统简介
这个数字反映了当时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规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83年,根据253个城市的统计,公用给水设施的供水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年供水总量达到了106.6亿立方米,其中北京的供水量为4.3亿立方米,上海的供水量则达到了10.2亿立方米,这表明我国城市给水系统的现代化程度和供水能力已有了显著的...

从古画看宋代城市有多先进
以常理常情,便可判断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偏颇。如果说中国古代政府什么都管,那管得过来吗?像后世的罗马尼亚那样设立“月经警察”了吗?或者像中世纪教会那样规定了“传教士体位”吗?显然没有嘛。反过来,如果说古代政府不提供任何公共服务,那居民又如何组织公共生活?特别是城市,消防、供水、环卫、交通、...

元朝都城修建按照什么的什么规定?
元大都有两个供水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范围稍大于今太平湖和什刹前、后海),通惠河构成的漕运水系;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在元大都城址上发现了3处水涵洞遗迹,是向城外泄水的设施。文献记载这样的水涵洞有7个。城内大街两旁有排水渠,是石条砌筑的明渠,通过大街时...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概况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概述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宏伟壮丽的伟大城市,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在城市选址、城市供排水、城市交通、防火、城市绿化和风景区、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过卓越的成就和经验。1、 城市发展沿革:商周时期,城意味着国家,受封的诸侯国有权按爵位...

古罗马水槽建造原因
还展示了古罗马人在工程技术和建筑设计上的高超技艺。在尼姆的城墙之内,人们可以见证到罗马人对细节的关注。一个圆形的水池保留至今,它配备有沉淀槽,以及一套复杂的闸门和出水口系统。这些设施在必要时能够灵活调节,将水引入城市的供水网络,确保了城市的日常用水需求。

最近各个城市经常水涝成灾,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发达吗?
在秦汉以前由于城市较少所以排水系统大都较为简陋,都是在地上的渠道将水从高出排到低处。而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天下一统,导致了城市发展迅速,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之中,相应的城市的排水系统也在逐渐发展当中,从挖掘当时的都城人们发现当时的城市已经有了供水、排水、蓄水的复合型的水利系统。排水也是利用...

安仁县19738441691: 中国古代城市的供水系统 -
丙琳羚羊: 一般都是用井水,一般每个街坊区域都有至少一口井以保证供水.现在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城还有大量的水井保留着.

安仁县19738441691: 我国的那个古城拥有最古老的供水系统 -
丙琳羚羊: 丽江古城 丽江三眼井和陆羽天门三眼井,高唐柴荣三眼井不一样,是一种独特的用水方式,是丽江古城纳西先民虽然生活在水资源十分丰富的丽江,但依然对自然怀着一种合理使用,物尽其用的的人与自然三位一体的原生理念.三眼井不仅富有...

安仁县19738441691: 中国古代城市水利居民生活用水怎么取得 -
丙琳羚羊: 展开全部1. 为了保证供水,古代城市也都重视供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在1977年开始发掘的东周阳城遗址上,便发现了即使在今天也不落后的城市供水设施:供水陶制管道暗埋于地下,设有澄水池、阀门坑.澄水池又叫“澄槽”,相当于现代水...

安仁县19738441691: 请问古代有没有自来水啊 -
丙琳羚羊: 没有的,供水技术需要现代的很多条件和设备来实现的.古代不具备,也不需要,古代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很少,加上生产力的落后,根本发实现这样的技术,古代多打井取水,或者修建水利水道,还有哦,古代由于没有现在的这些个污染源,水质还是杠杠的,很多都是一类水质,哈哈.

安仁县19738441691: 中国古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水平如何 -
丙琳羚羊: 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系统救远不如西欧,对排水的重视也不够,注重地面建筑的滚水,而不重视地面或地下径流的疏导.

安仁县19738441691: 古代为什么没有自来水. -
丙琳羚羊: 首先是没有这样的需要.古代城市的人口密度并不高,不需要高度自动化的大规模给水系统.其次,你觉得技术难度不高,其实真的想错了.现代供水系统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机械、生物、化学、医药、能源、金属冶炼和加工等许多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而古代之前并不具备这些技术条件.

安仁县19738441691: 中国古代城市取水问题怎么解决?特别是北方城市? -
丙琳羚羊: 市民打井,河流(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所以城市一般都建在河边,河流断流,会造成城市的毁灭,如古楼兰国),泉水(比如济南就有七十二名泉),湖泊(北方的微山湖,南方太多了)古代用水不像现在这么多,靠这些可以解决.补充取水手段:水桶到水井打水,人推马拉的水车拉水,沟渠中也有水力水车提水.

安仁县19738441691: 2中国古代引河入城的城市有哪些,有大水体(池、湖)的城市有哪些,都是如何利用这些水系的 -
丙琳羚羊: 你好!最早完美构思引河入城的是商鞅建咸阳的时候,当时就可以解决咸阳城内所有人的生活用水,而不造成城内的污染.比起现在城市的地下水网丝毫不差.如有疑问,请追问.

安仁县19738441691: 渭河两岸曾经有多少国家建都 -
丙琳羚羊: 中国周、秦、汉、唐无一不建都于关中渭河平原,就是因为关中三面被山脉拱卫,是一处进攻固守皆宜的好地方.同时,渭河流域的大小河流网络关中,为灌溉五谷和人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由于这两方面的优势,便形成了“关中自古帝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