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

作者&投稿:於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简短的)~

实际上是廉颇主动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而蔺相也是很大度的接纳了廉颇,最终双方如成功和解,让将相和的美名广为流传。
两人如何和解?在廉颇因为蔺相如有功而当中不满之后,对廉颇也是很客气,又一次蔺相如出门办事,正好两家的马车在巷子遇见了,于是廉颇命令马夫将车驾驶到马路中间,不想让蔺相如过去,并打算再次嘴炮蔺相如。可是蔺相如呢,却命令马夫调转车头,转身离去,不愿与廉颇起正面冲突。

蔺相如的这个做法让他的门客们为他打抱不平——您的地位可在那廉颇之上啊,为何要怕他呢?蔺相如听完哈哈大笑,对门客们说道你们来说秦王和廉颇比,哪个更厉害呢?,门客们纷纷回复当然是秦王厉害啊!没想到蔺相如却说,我连秦王我都不怕,我又怎么会害怕廉颇将军呢?但是如果我和廉颇将军斗,赵国必然受到波及,甚至是出现内乱,那到时候获益最大的岂不是秦王吗?

而蔺相如的这段话被有心之人,复述到了廉颇那里,这让一生为了赵国奔波的老将军深感内疚,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来就很小人了自己不该为了争一口气让国家出现危机,于是他命的手下取来荆条,背上荆条,到蔺相如的府上去请罪了。看到认罪的廉颇过来,蔺相如连忙出门迎接他,并表示自己并未放在心上,宽容大度令人敬佩。二人成为生死之交,决定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而他们的和解也是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美谈,这也是成语“负荆请罪”的由来。


为何能和解而两人之所以能和解,其实也是两位君子之间的处世方式,廉颇一生光明磊落,不屑于的小动作,做人行得正,因此绝不允许自己对不起他人,蔺相如的做法无疑是在忍让他,所以廉颇自然也会以君子之道对蔺相如。所以两人的忠义和正直正是化解两人矛盾的前提。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蔺相如是赵国的上卿,将相和的故事发生时居官于廉颇之上。

将相和故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

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扩展资料

故事相关人物

1、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

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

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2、蔺相如(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59年)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相和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相)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将)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

该故事也被编为同名京剧和影视剧等,广为流传。

现代讲解:
http://culture.163.com/05/0902/13/1SL9MQ2S00280007.html

成语故事:
http://www.chengyu.org/Html/CYGS/20060407113836533.htm

将相和故事:
http://218.75.83.254:7769/rainbow/student/eFile/Template/mo3/content.asp?diary_id=2612

和氏璧:楚国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发现一块叫做璞的玉石。他把这块璞玉拿去奉献厉王。厉工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鉴定。那匠人看了璞后对厉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紧接着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脚。和氏忍痛含冤离去。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鉴定那块璞。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附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况。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长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子。”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胆识与忠贞。
这一故事的主人翁和氏,是一个有才干、有忠心的人。他在两次献璞都遭受砍脚冤刑以后,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鸣其冤,体现了他为坚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顽强精神,他的忠诚和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动。

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



11645498798758昆明寒流经过哈哈镜高空飞股房管局放空气


《将相和》一文主要写了赵国,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对吗?
对的。蔺相如当时是相,廉颇是将。古时将相不和国家将亡。所以将相和记叙的是廉颇和蔺相如冰释前嫌的故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

将相和中蔺相如不怕廉颇为什么处处避让廉颇
同时,蔺相如也知道廉颇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是有谋略的人,就算性格直一点,发现自己有意让他自然也会有所察觉,会反思,然后恍然大悟,这样不就化解了矛盾,达到了领导班子内部团结的目的了。只有这样,君臣一心,将相和睦,领导班子团结,赵国才会强盛,才能抵御外敌的侵犯。

...司马迁的<<史记>>题中的‘‘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
将相和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大将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的故事,里面有着和氏璧引起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成语典故。“将相和”的和是指两人消除分歧和误会,两人和好的意思。两人和好的原因在于:1、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抛弃了个人的意气之争;2、蔺相如为相,识大体,顾大局,尊重老干部,照顾老...

将相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

《将相和》中的主人公廉颇和蔺相如在历史上后来怎样了?
但蔺相如一直避而不谈,后来廉颇听到蔺相如说是为了保持将相和睦,不能让敌人有机可趁。于是廉颇被感动了,就亲自背着荆条去给蔺相如赔礼道歉。廉颇和蔺相如最后成为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那么他们这对将相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先来看廉颇,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跟白起、王翦、李牧并称...

《将相和》里面为什么蔺相如老避着廉颇?
原因:秦国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让秦国捡便宜,于是蔺相如就故意避开廉颇,为的是赵国的国家利益。一、将相和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

历史上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如何?他们结局怎么样?
饱读经书的蔺相如,一生为赵国安危出谋划策,他和廉颇举世闻名的负荆请罪故事给后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两个人更是被后人称为“将相之和”,作为赵国最出色的文官武将,即使不出兵,都能震慑四方。负荆请罪人尽皆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是何下场却鲜有人知。01 廉颇 廉颇一生经历的战争加起来...

廉颇和蔺相如是什么结局?他们为什么会郁闷而死
廉颇和蔺相如将相之和是赵国大益,二人在赵惠文王在位期间一直都是赵国的支柱和守门神,二人一文一武换作任何其他国家都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但是到赵惠文王死后,他的儿子赵孝成王上台,风云突变,二人并没有得到赵孝成王的重用和信任。在长平之战时,由于廉颇久久不能击退军力强劲的秦军,导致赵孝...

将相和赞扬廉颇蔺相如什么品质
①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②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①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②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

廉颇蔺相如之间在将相和之后发生了那些事?
后来赵国在蔺相如、廉颇和明君赵惠文王的管理下,赵国跃居六国之首(仅次于秦国),秦国在这段时间内根本不敢进攻赵国,直到赵惠文王去世。赵惠文王公元前266年去世。公元前260年,秦国进攻赵国,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赵惠文王的儿子赵孝成王派廉颇驻守长平,廉颇坚守不出,秦将白起无奈,启用...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和的主要内容50字以内 -
姬勇华佗:[答案]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相)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将)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和里面的三个故事用简洁的话语说出来. -
姬勇华佗:[答案]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秦王写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遂派蔺相如带璧前往秦国.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发现他根本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派人将璧送回了赵国,秦王的阴谋未能得逞.蔺相如因“完壁归赵...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合的故事 -
姬勇华佗: 《将相和》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和》的主要内容是?要概括!30字以内! -
姬勇华佗:[答案] 将相和主要是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不服蔺相如而蔺相如为了国家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两个人为了国家抛却前嫌,共同辅佐赵王.其情可嘉.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和”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他们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
姬勇华佗:[答案]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3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和蔺相如主要事迹 -
姬勇华佗:[答案]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

勐腊县13269192252: 搜集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 -
姬勇华佗: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和的故事梗概 -
姬勇华佗:[答案]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和》蔺相如和廉颇之间发生的故事,用成语概括 -
姬勇华佗:[答案]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 ◎明·施耐庵《...

勐腊县13269192252: 将相如的三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
姬勇华佗: “完璧归赵”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