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貌单元及主要沉积类型

作者&投稿:娄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剖面图简介~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能直观表现调查区内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因此,必须编制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是在野外测绘的地貌草图基础上,经室内整理而绘制的。它反映调查区内地貌形态特征、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地貌单元划分及形成年代、新构造运动性质和强度等。第四纪地质图也是在野外测绘草图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分析资料编绘的,它主要反映测区内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松散堆积物的分布规律、岩性特征、第四纪地质发展历史、新构造运动特点及其与地貌之间的关系等。
(一)实测剖面图
在野外调查工作中,在典型地点和生产建设上需重点研究的地方,测剖面时,沿剖面线测绘地形的高度、坡度和宽度,测绘地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和结构的情况。在作剖面图时,由于地形的起伏较小,第四纪沉积物各地层单位厚度又小而变化较大,按自然比例尺绘制很难把地貌和第四纪地层的特征、变化和关系表示清楚,一般都适当放大剖面的垂直比例尺,以能表示出特征为原则。根据工作地区的不同,放大的倍数不同,通常平原区放大的倍数要比山区放大的倍数大(图11-5)。

图11-5 实测剖面图

(二)信手剖面图
信手剖面图又称剖面示意图,是在野外工作中最常绘制的。野外工作时,把沿途观测收集的地貌和第四纪地质资料,用目测或步测估算的厚度和距离,按比例沿剖面绘制。其特点是不要求把整个剖面上所有内容都准确地按比例表示在剖面上,只表示主要的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物,它们的大小和相互距离关系不一定很准确,但主要的类型、相互间的顺序及其关系应与客观实际情况一致。
(三)综合剖面图
综合剖面图是在野外调查和研究工作基本完成时,将大量的实测和信手剖面资料,经分析综合后,编制反映该区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物类型、形成时代、发生和发展及分布规律的剖面图,是工作的总结性图件。
(四)编制剖面图
在工作区踏勘之后,选择地貌形态完整、地貌类型和第四纪地层较齐全,露头良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来测制剖面。目的是了解测区内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剖面线的选择应考虑能穿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必要时剖面线可转折。剖面线位置应标在地貌平面图上,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调查的比例尺,剖面图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一致,但垂直比例尺可适当放大(山区可放大2~10倍,平原区可放大到20倍)。若第四纪地层比较发育,或有较厚的第四纪堆积物时,则应将第四纪地层或堆积物表示在地貌剖面中。这样就构成一幅地貌-第四纪地质综合剖面图。岩性符号或其他图例应按规定符号标绘。
在普通地貌图(平面图)的下方应附图切剖面图(图11-6)。一般图切剖面常用于中、小比例尺地貌图,剖面图应突出表示地貌的主要特征。根据切过地貌图上的地貌界限,在剖面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在界线范围内用罗马字母表示出地貌类型的代号。其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可放大5~10倍。
沿剖面线应有钻孔资料,并应将钻孔的位置、第四纪地层及侵蚀面等情况标绘在剖面图上(图11-6)。

图11-6 山西运城附近第四纪地质剖面图

地貌是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产物。地貌既可以反映出地层、岩性、构造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也能反映出第四系地质的类型和范围,还可反映出该区地下水的埋藏、分布特征和形成条件。如在侵蚀构造山区,地形切割强烈,一般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条件较差,地下水多向河谷径流排泄,地下水交替循环条件好。在山前扇形地貌区,地下水埋藏,分布及径流条件从扇顶向前缘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在第四系覆盖的隐伏岩溶区,地表的微地貌形态(如串珠状洼地、塌陷等)反映了岩溶水系统的分布状况。因此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地貌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地貌对浅层和松散层中地下水有较大影响,同时还能反映基底岩层的起伏特征。地貌还控制着地下水水质的形成环境和类型,并对某些地方病的发生起关键作用。
在松散沉积区,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经常与一定形态的地貌单元相吻合。例如,河谷地区,常形成不同类型的阶地,不同时代的松散沉积物沿阶地呈带状分布。其时代由低到高,逐渐变老。山前冲洪积扇是山区河流堆积作用的特有地貌形态。冲积扇内微地形的变化,还可反映出冲洪积扇岩相和地下水埋藏、分布条件的变化(图2-4)。
在基岩区,地貌单元可反映出当地可能存在的含水层的类型、埋深和补、径、排条件。如在侵蚀构造山区,地形陡,切割深,第四系盖层薄,入渗条件差,降水易流失,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且多被沟谷排泄,孔隙水不发育,地下水贮存条件不好。在基岩中,除局部分布有大面积层状含水层外,多有脉(带)状地下水存在,储存量一般不大,埋藏较深。在剥蚀堆积的丘陵区,第四系盖层虽不太厚,但风化壳较厚,故风化裂隙水较发育,在构造盆地或单面山地貌区,常有丰富的承压(或自流)水分布。
地貌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和测量,查明其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及发育演变历史,分析其与地层岩性、构造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地貌与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内在联系,帮助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地貌调查一般是与地质调查同时进行的,故在布置观测路线时要考虑穿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并将观测点布置在地貌控制点及地貌变化界线上。

图2-4 地貌形态与最新构造断裂、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及岩相变化关系综合示意剖面图

(据房佩贤等,1996)
1—太古宇;2—古近系;3—新近系上新统;4—第四系下更新统;5—第四系中更新统;6—第四系上更新统;7—第四系全新统;8—冲积层;9—洪积层;10—湖积层
在水文地质测绘中,要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分选性以及岩性结构、构造特点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观察与研究。在调查时,应尽量利用各种天然剖面和人工剖面,如冲沟、河岸、土坑、采石场、路堑、井孔剖面等。通常,根据测绘资料,要编绘地貌第四纪地质图及剖面图。

地貌是地球表面内动力和外动力剥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结果。剥蚀作用在形成剥蚀地貌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由沉积作用形成堆积地貌。内动力包括构造运动和火山作用,而外动力比较复杂,地球表层的运动介质都可成为地貌形成的外动力,按照地质营力的特点可分为河流、地下水、冰川、湖泊、海洋、风等动力,形成各种外力地貌。不同地貌单元形成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如表6-1。现就最常见的河流、湖泊、地下水、风力等形成的地貌及沉积物简介如下:

表6-1 第四纪沉积物主要成因类型及标志

续表6-1

(据田明中等,2009)

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中,通常最易出现对洪积物、冲积物、坡积物的认识与划分方面的混淆,三者主要区别如表6-2。

表6-2 洪积物、冲积物、坡积物的区别

续表6-2

1.河流地貌及沉积物

河流主要有暂时性和常年性河流两种。

(1)暂时性河流

在暂时性河流中,又可进一步分为片流和洪流。片流、洪流与常年性河流不仅在水流特性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形成地貌和沉积物特征上也有不同。

片流坡积物的成分比较简单,主要取决于坡地上的母岩成分。一般以细砂、粉砂和亚黏土为主,含短距离搬运的棱角状细角砾。在坡积物的沉积和向坡下移动过程中,受沉积作用和重力作用的影响,使轻、重矿物发生分异,密度小的颗粒在上层,运动较快,搬运的距离较远,而密度大颗粒下沉且运动较慢,搬运的距离较近,结果形成轻、重矿物在水平方向和垂向上的分异,使重矿物在底层基岩凹地中聚集成坡积砂矿。

洪流不同于片流和河流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含有较多的碎屑物质,根据碎屑物质含量的高低可将洪流分为暂时性洪流、稀性泥石流和黏性泥石流3种类型(表6-3),其中黏性泥石流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是山区常发生的重要地质灾害。

表6-3 洪流的分类及其特征

洪流堆积地貌主要有冲出锥、洪积扇、洪积平原。

(2)河流地貌及沉积物

从平面形态上来看,河流最常见有顺直和弯曲两种。河床中的主要沉积物发育于边滩、心滩、江心洲地貌区。河床沉积物又称河道滞留沉积物,是在河床的流水环境下沉积形成的堆积物,主要由砾石和砂组成。

洪水溢出河床流速锐减,在河床边堆积形成的平行河床延伸的堤状堆积天然堤的地貌(图6-1)。天然堤堆积物以粉砂为主,夹薄层黏土,从近河床处向外粒度越来越细,在垂向上为粗粉砂与细粉砂互层,显示了洪水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旋回性。在下部粗粉砂层中发育小型波状层理和斜层理,而在上部的细粉砂或淤泥层中发育水平层理。由于天然堤一般不被水淹没,堤面大多生长植物,因此在天然堤堆积物中常见植物残体、根系等化石。在洪水高水位时,洪水冲破河堤流向泛滥平原低处呈扇状漫流,其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的决口扇扇状地貌。决口扇堆积物以细砂和粉砂为主,较天然堤堆积物粗,常见各种小型交错层理、冲刷构造以及植物或其他生物化石。沉积物的分选性和磨圆度差。

图6-1 天然堤、决口扇地貌组合及沉积类型示意图

(据田明中等,2009)

河流阶地是河谷中常见的地貌类型。阶地就是指分布在谷坡上,内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在一段河谷中,可以出现多种类型的阶地,如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嵌入阶地等。野外地质填图中,主要通过剖面测制查清河谷阶地的级数、切割关系以及其他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和地貌关系(图6-2)。

图6-2 怒江道街坝河谷阶地剖面图

(据田明中等,2009)

1—砾石层;2—砂砾石层;4—含砾砂层;4—砂层;5—砂质黏土层;6—发育交错层理的砂砾层;7—泥质角砾石层;8—透镜体;9—黏土层;10—前第四纪灰岩;11—断层

冲积平原中的沉积类型比较复杂,除河流相沉积,还有洪流沉积、湖泽沉积等。在河流相沉积中,以河床、河漫滩、河间洼地、牛轭湖为主,夹天然堤、决口扇沉积。河床相沉积主要为砂或含砾砂,粒度较山区河床相细;河漫滩相沉积为黏土和亚黏土,厚度大,分布广,夹湖泊沉积物;河间洼地沉积黏土、亚砂土,夹湖沼沉积物。洪流沉积物分布在靠近山麓的平原边部,以砾石、砂和黏土为主。

三角洲沉积体系(图6-3)在平面上由陆地向盆地(海或湖)方向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陆上部分)→三角洲前缘(三角洲的水下部分)→前三角洲环境(厚层泥质沉积)。这三种环境平面上大致呈环带状分布。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其沉积物和生物特征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三角洲平原到前三角洲其粒度由粗变细;植物碎屑和陆上生物化石减少,而海相生物化石增多;由多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变为较单一的水平层型。

图6-3 三角洲环境结构及地貌图

(据田明中等,2009)

河流沉积物从上游到下游,从河床到河漫滩,由于其所处地貌不同,沉积环境差别大,形成的沉积物特征也不同,各种沉积环境的主要沉积类型如表6-4。

表6-4 河流沉积物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续表6-4

2.湖泊与沼泽地貌及沉积物

湖泊地貌可分为湖泊侵蚀地貌和湖泊堆积地貌。

湖泊的沉积作用受湖泊的规模、地质背景和气候背景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对湖泊水体性质的影响比较明显。在湿润气候区发育淡水湖泊,而在干旱气候区易形成咸水湖泊,甚至盐湖。虽然湖泊既有碎屑沉积,也有化学沉积及生物沉积,但在淡水湖与咸水湖中沉积作用差别较大。

淡水湖沉积以碎屑沉积为主,化学和有机沉积次之。在大型湖泊中,水深、动力作用强,沉积物分带明显,在平面上碎屑沉积物呈宽度不等的同心环带状分布,而小型湖泊沉积分带性较差。湖泊沉积物在剖面上呈湖进或湖退旋回变化。淡水湖泊的水体盐类含量低,难形成卤化物沉积,但在寒冷气候区能形成含碳酸盐的湖成灰泥(泥灰岩)沉积,而在潮湿气候区常形成铁、锰的胶体沉积。

干旱气候区的湖泊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泊逐渐萎缩,水体盐度不断增大,发展成咸水湖,甚至盐湖。在湖水逐渐咸化过程中,先是溶解度小的碳酸盐沉淀,然后是溶解度稍大的硫酸盐→卤化物,最后干涸而消失。

沼泽堆积物以富含有机质为特征,由泥炭、有机质淤泥和泥砂组成,其中以泥炭为主。它们是在缺氧,细菌分解微弱,CH4、CO2和H2S等气体逸出,有机酸含量增加的环境中堆积的。沼泽的发展演化过程实质上就是泥炭的聚积和形成过程。

3.岩溶地貌及堆积物

岩溶地貌分为溶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部分。溶蚀地貌又分为地表溶蚀地貌和地下溶蚀地貌。

地表溶蚀地貌中,石芽和溶沟是岩溶地貌发育的初期阶段产物,进一步发展可形成石林和岩溶漏斗。峰丛分布于岩溶地貌区的山体部位,峰林常分布在山区到岩溶平原的过渡带。另有溶蚀洼地、岩溶平原等。地下溶蚀地貌是常见的是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等。

堆积地貌分为洞内堆积和洞外堆积两种。洞内堆积地貌有滴石、流石等。常见的洞外堆积地貌有泉华堆积形成的泉华台阶、泉华坛、泉华裙、泉华扇、泉华锥等。还可形成的台阶状、扇状、锥状等地形。

岩溶堆积物比较复杂,既有地表堆积物,也有地下堆积物;既有化学堆积物,也有机械堆积物;既有无机堆积物,也有有机堆积物。

分布在地表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有蚀余红土和泉华堆积。地下岩溶堆积物主要有从地下水中沉淀出来的碳酸钙物质,由重力崩塌作用在洞穴或裂隙中形成的碎屑堆积物,

暗河沉积物除含有大量再搬运的洞内崩积岩块和溶蚀残余黏土外,还含有洞外的砾石和砂土,还有生物化石及人类文化遗存堆积。

4.风力地貌及堆积物

风力主要有剥蚀作用(风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风力地貌主要有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类。主要堆积物有风成砂、黄土。

风蚀地貌有风蚀洼地、风蚀湖、风蚀穴、风蚀壁龛、风蚀蜂窝石、风蚀蘑菇石、风蚀柱、风蚀谷、风蚀城和风蚀垄槽(雅丹)等。

风积地貌主要有沙丘地形(如沙堆、新月形沙丘、抛物线沙丘、纵向沙垄)、沙堆、横向沙垄、梁窝状沙地等。

(1)风成砂

风成砂是由风力搬运并沉积的砂级堆积物,是沙漠最主要的堆积物。

荒漠产于干旱区,是风的主要产物。可分为岩漠、砾漠、沙漠、泥漠和盐漠。

风成黄土是风力搬运堆积未经次生扰动的、无层理,主要由粉砂和黏土组成的富含碳酸盐并具大孔隙的土状堆积物。风力搬运堆积之外的其他成因的黄色的,又常常具有层理和砂、砾石的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岩石,也称次生黄土。一般说来,次生黄土与黄土有一定的联系,前者多数为黄土经水流等营力侵蚀搬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内再沉积而成,因而在岩性及其他特征上与黄土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明显的不同。

(2)黄土

黄土堆积地貌主要有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茆。黄土侵蚀地貌主要有冲沟、大型河谷、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漏斗、黄土井、黄土桥和黄土柱。

中国的黄土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尤其以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南部、山西西部等地产出最多,其最大特色是黄土地层非常发育,故称黄土高原区。通过对黄土的岩石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等的研究,已建立了一套黄土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地层系统。华北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对比如表6-5。

表6-5 华北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对比表

早更新世午城黄土(Qp1)命名剖面位于山西隧县午城柳树沟,为—套红黄色、较致密的黄土—古土壤堆积,含钙质结核,厚约50m,产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如中国长鼻三趾马、三门马、短脚次兔、复齿拟鼠兔等。在午城黄土中,黄土与古土壤的间距较小,它们之间的颜色差异不大。

早更新世—中更新世离石黄土(Qp2)命名剖面位于山西离石县的陈家崖,岩性为一套棕黄色的土状堆积,厚约75m。其中的下离石黄土大部分为早更新世晚期的沉积,而上离石黄土才是中更新世的沉积。下离石黄土与上离石黄土的特点有所不同,上离石黄土的古土壤与黄土的间距比下离石黄土大,而且较厚的黄土层夹较厚的古土壤层,古土壤与黄土层的颜色差别较大。在上离石黄土中产周口店动物群的成员。

晚更新世马兰黄土(Qp3)命名地点为北京斋堂马兰峪,在黄土高原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的黄土统称马兰黄土。马兰黄土为灰黄色的土状堆积,粒度较粗,质地疏松,分布最广,厚约10m,是末次冰期的产物,含方氏鼢鼠、北京斑鹿等化石。

全新世黄土(Qh)也称新黄土,覆盖在表层,其间含有一层弱成壤的土壤层(全新世大暖期形成)。




福建三明市在那
地层结构发育完整,自下元古界至新生界共有 12 个系,37个地层单元包括变质岩、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四大岩类。最古老的岩石层分布于建宁一带的晚太古代天井坪组,是华夏古陆核的组成部分,代表福建省最古老的岩石层。由于三明地域跨福建省三大构造单元、地质结构上存在四条断裂带,即:泰宁——宁化...

...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南极”的位置特点、主要地形及分布、主要气候类...
有众多火山分布,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现代火山和地震活动也相当频繁。外力地貌以干旱风沙地貌为主,沙漠分布很广。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和靠近地中海的地中海式气候。物产:枣椰、石油、油橄榄 欧洲西部: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欧洲西部地区指...

大青咀镇地质地貌
这种地貌主要是由地壳运动中的不平衡作用塑造而成。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起伏不平的中白纪和第四纪地层经历了侵蚀和堆积的过程,形成了现今的低丘陵和平原景观。这些地形的高低错落,既揭示了地壳历史的痕迹,又反映了自然力量的深远影响。大青咀镇的地形地貌,是地质变迁与自然塑造的生动例证。

气候、地形及地貌
综上所述,广西新近纪至更新世以至全新世以来,各地沉积物及古气候(表2-1)为温凉-温热潮湿的亚热带-热带气候。 表2-1 广西新近纪以来各地沉积物及古气候特征表 二、地形地貌 广西地形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呈北东向槽形盆地,四周被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高原环绕,中间为200m高程以下的丘陵、平原。广西大盆地边缘...

影响景观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
综合各景区中各类地貌景观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可以发现,影响各类地貌景观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构造背景、岩石地层的分布、古气候变化、重力崩塌作用和水动力条件等。 1.构造因素 景区整体上位于华北地台中南部太行山复式大背斜中北北东走向的林州任村-辉县上八里复式背斜的西南翼。太古宙至新元古代期间是该区的变质基底形成...

实习四 读第四纪地质图
首先要分析图区的区域地貌特征,通过地形等高线、制高点、山脊和水系的分布特征,了解区内地貌的基本轮廓。再进一步分析不同地貌单元中的基本地貌形态、地貌成因类型及其组合关系。地貌特征是反映新构造运动的良好标志。 沉积物岩性分析 依据图例的岩性花纹或符号,仔细阅读图内沉积物的主要岩性组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不...

地质、地貌
鄂尔多斯盆地海拔为1000~1700m,地形总体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高原地貌景观,大致以长城为界,可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北部属波状沙漠高原,大部分被沙漠覆盖,有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地形平缓,呈波状起伏,海拔为1100~1500m,相对高差为30~80m;南部属黄土高原,构成我国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黄土厚100~200m,在姬塬一带厚度...

索仑山简介(关于地况地貌,由什么矿物质形成)
总体地质构造出现有作近东西向的6个次级的纬向地质构造单元,由北而南依次为:蒙古向斜南翼超基性岩带 处于北部边陲与蒙古国接壤处,即索伦山一带,属蒙古向斜南翼的一部分。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远在二迭纪之后浸入到距地表较浅部的含铬矿液的岩浆岩——超基性岩裸露地表,并继续接受风化、破碎、残...

西北内陆盆地含水层空间结构
它们均发源于南部祁连山区,降水、冰川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每个盆地有被构造-地貌所控制的含水层系及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形成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这些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又通过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南北方向上同属一个河系的两个或三个盆地中的水流连接成统一的“河流-含水层”系统。

天然气分布规律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顶、奥陶系顶、志留系顶、泥盆系顶4个重要不整合面。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面为重要的不整合界面。界面的抬升剥蚀、溶蚀改造达1.5亿年,缺失志留系一下石炭统,形成奥陶系顶面广泛分布岩溶岩和不同的古岩溶地貌景观。 7)大型古隆起带是控制大型油气藏分布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大型...

独山子区13985214191: 第四纪形成的沉积物有哪些类型 -
出虞血平: 第四纪沉积物是指第四纪时期因地质作用所沉积的物质, 一般呈松散状态.在第四纪连续下沉地区,其最大厚度可达1000米.第四纪沉积物中最常见的化石有哺乳动物、软体动物、有孔虫、介形虫及植物的孢粉. 第四纪沉积物分布极广,除岩石裸露的陡峻山坡外,全球几乎到处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 第四纪沉积物形成较晚,大多未胶结,保存比较完整.第四纪沉积主要有冰川沉积、河流沉积、湖相沉积、风成沉积、洞穴沉积和海相沉积等.其次为冰水沉积、残积、坡积、洪积、生物沉积和火山沉积等.你想知道哪种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呢?下图是一般教材中总结的

独山子区13985214191: 简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哪些类型?? -
出虞血平: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主要类型: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Q(第四系),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及具体类型.

独山子区13985214191: 第四纪沉积物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以及工程特征 -
出虞血平: 残积土层、坡积土层、洪积土层、冲积土层 答题不易,麻烦点下右上角【满意】以兹鼓励,谢谢!!

独山子区13985214191: 地层类型有哪些? -
出虞血平: 1.陆相地层第四纪阶段陆相地层的主要类型如下.(1)冰碛层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层区,全为山岳冰川堆积类型.天山、阿尔泰、西昆仑、东昆仑、祁连的冰碛层大致有了测年数据控制,喜马拉雅、岷山、龙门山至滇西北的冰碛层大多缺乏测年资料...

独山子区13985214191: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主要有几类a.3b.5 -
出虞血平: (一)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1.残积物 残积物是残留在原地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2.坡积物 坡积物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

独山子区13985214191: 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及产出特点
出虞血平: 第四纪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类的出现和进化,冰川现象广布、气候冷暖多次变化,大陆面积增大、新构造运动活跃,沉积类型繁多、在大陆上出现的主要是未完全固结成岩的松散堆积,且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多变、厚度差异大、含有化石及古文化...

独山子区13985214191: 常见的地貌类型主要有哪些? -
出虞血平: 常见的有: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海底地貌,风积地貌,风蚀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湖泊地貌,黄土地貌等.1.丹霞地貌:岩石地貌类型之一,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

独山子区13985214191: 笫四纪地层如何划分 -
出虞血平: 一、局部地层层序(相对顺序)的拟定 1、自然分层 自然分层只能在野外进行,对剖面的仔细观察和详细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今后一切综合研究的基础. 根据第四纪沉积物的颜色、岩性、粒度、风化程度、磨圆度、镜下特征、结构面(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