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 游德山记》作者 袁宏道

作者&投稿:友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的着~

表达“有”与“有”的近义词“拥有”、“占有”、“具有” 意义的文言词有:

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拥(拥有):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
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具(具有,具备):各具情态。——《核舟记》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武昌九曲亭记》
王之走狗已具矣。——《说客谏诤诸侯 王斗讽齐王好士》

富(富有,多有):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塞翁失马》
学富五车
书富五车
极富才华(富:充分地具有)

拥(拥有,占有):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隆中对》

译文
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夏天,我和僧人寒灰、冷云、雪照以及居士张明教、 小僧习之、弟弟小修,到荷叶山避暑,相约在秋天凉爽之后去德山游览。到八月上旬,暑气 渐弱,小修去了黄山,我恰好碰上有一便船,就与几位僧人一道启程。十四日,从孟溪开船, 十五日夜晚,船行在马湖上赏月。马湖同洞庭湖相连接,水光千里,平生赏月,就算这次惬 意痛快。 十七日清晨,到达德山下的老龙潭,从江上远望德山就像拳头大一个石头,略微可见青 葱的树林。停船上岸,沿岸行进,有一条曲折的小巷,崖岸边林木的绿阴遮蔽了天日。有一 座小山,像一个翻扣的锅子,完全被树林遮蔽,树根外露像瘦骨伶仃的手臂。攀着石壁而上, 两座山峦之间是一条溪沟,前面是茉莉夫人鬼宫道。建有佛塔的院子就坐落在溪沟后面,背 靠高峰而面对层层上升的崖壁,众多的古树青翠而茂盛。禅院内外都是田地,两座山丘好似 出于礼让而避却,开始退一步是溪涧,接着是禅院和田地,最后退一步更为突出,地势更加 平坦,两座山的气势更为舒展,这里修上了僧人居住的房舍。进入寺门,有很多的古杉和松 柏,殿堂高大宽敞,佛像也特别高大,就像阿房宫的遗址,看到的人都知道它不是汉代以后 帝王居住的地方。从大殿旁边向右拐,有很多姿态美妙的箭竹,幽深的山崖都被遮挡。转弯 上坡,就是孤峰顶,顶上有善卷坛。山崖上桂花盛开,芬芳的香味弥漫满山。有几间破房子 架在上面,让人扫兴,几乎要下山,然而看到善卷坛上的情景,又使人兴致盎然。从烈日下 张望,望了一会儿又找树阴躲避,躲避了一下子又再往前走,水光映衬着翠峰,四面如画的 风景尽收眼底。假如有一位眼光独到的雅致之士,能够撤掉山上那些破房子,隔那么远建一 座亭榭或者带栏杆的轩阁,那就会成为德山的绝佳景观。然而山中精致优美的地方,寺庙的 僧人大多没有到过,即使到了也体会不到它的妙处。我同各位僧人寻遍了山中的奇景,像三 桂林那样幽静宽敞的地方可以建房舍,青莲庵左边的山崖上可以建亭子,法堂西边僧人居住 的静室旁,那有许多方竹的地方可以修建高台或楼阁。不说这里的幽深静美,那山中上百围 古樟树,尺围粗的大竹子,也不是别处所能看到的。德山后头面对太阳山,有空旷宽阔的空 间,沅水江流在跟前泛涨,那城墙、田野和村舍尽收眼底,山林间蒸腾的雾气随荡漾的水波 漫出,假如开发出来修建房屋,可以成为著名的大型寺院。倘若德山的佛法之道有再度兴盛 之时,这里应该不仅仅是一座过往僧人歇脚的驿站啊。 上德山两天后,登临观赏大致完毕,两位龙先生用船载酒来饮,快乐极了,整整聚饮三 天三夜后才罢休。分别之后高温天气骤然来临,于是暂歇德山,与同游的僧人讨论禅理,欣 喜快乐的心情无法形容。直到九月六日,才进常德城回访两位龙先生。德山本来是唐代宣鉴 禅师舌战论辩的场所,风吹树林的声音和流水的声音,似乎还在争相演绎那铺陈辩说的场景, 瞻仰他的遗像,也不知不觉受到启发而谈锋顿显犀利。两位龙先生,年纪大的是举孝廉的君 超,小一些的是任职户部的君御,同我们兄弟有老交情,都是奇伟的名士。

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夏天,我和僧人寒灰、冷云、雪照以及居士张明教、 小僧习之、弟弟小修,到荷叶山避暑,相约在秋天凉爽之后去德山游览。到八月上旬,暑气 渐弱,小修去了黄山,我恰好碰上有一便船,就与几位僧人一道启程。十四日,从孟溪开船, 十五日夜晚,船行在马湖上赏月。马湖同洞庭湖相连接,水光千里,平生赏月,就算这次惬 意痛快。 十七日清晨,到达德山下的老龙潭,从江上远望德山就像拳头大一个石头,略微可见青 葱的树林。停船上岸,沿岸行进,有一条曲折的小巷,崖岸边林木的绿阴遮蔽了天日。有一 座小山,像一个翻扣的锅子,完全被树林遮蔽,树根外露像瘦骨伶仃的手臂。攀着石壁而上, 两座山峦之间是一条溪沟,前面是茉莉夫人鬼宫道。建有佛塔的院子就坐落在溪沟后面,背 靠高峰而面对层层上升的崖壁,众多的古树青翠而茂盛。禅院内外都是田地,两座山丘好似 出于礼让而避却,开始退一步是溪涧,接着是禅院和田地,最后退一步更为突出,地势更加 平坦,两座山的气势更为舒展,这里修上了僧人居住的房舍。进入寺门,有很多的古杉和松 柏,殿堂高大宽敞,佛像也特别高大,就像阿房宫的遗址,看到的人都知道它不是汉代以后 帝王居住的地方。从大殿旁边向右拐,有很多姿态美妙的箭竹,幽深的山崖都被遮挡。转弯 上坡,就是孤峰顶,顶上有善卷坛。山崖上桂花盛开,芬芳的香味弥漫满山。有几间破房子 架在上面,让人扫兴,几乎要下山,然而看到善卷坛上的情景,又使人兴致盎然。从烈日下 张望,望了一会儿又找树阴躲避,躲避了一下子又再往前走,水光映衬着翠峰,四面如画的 风景尽收眼底。假如有一位眼光独到的雅致之士,能够撤掉山上那些破房子,隔那么远建一 座亭榭或者带栏杆的轩阁,那就会成为德山的绝佳景观。然而山中精致优美的地方,寺庙的 僧人大多没有到过,即使到了也体会不到它的妙处。我同各位僧人寻遍了山中的奇景,像三 桂林那样幽静宽敞的地方可以建房舍,青莲庵左边的山崖上可以建亭子,法堂西边僧人居住 的静室旁,那有许多方竹的地方可以修建高台或楼阁。不说这里的幽深静美,那山中上百围 古樟树,尺围粗的大竹子,也不是别处所能看到的。德山后头面对太阳山,有空旷宽阔的空 间,沅水江流在跟前泛涨,那城墙、田野和村舍尽收眼底,山林间蒸腾的雾气随荡漾的水波 漫出,假如开发出来修建房屋,可以成为著名的大型寺院。倘若德山的佛法之道有再度兴盛 之时,这里应该不仅仅是一座过往僧人歇脚的驿站啊。 上德山两天后,登临观赏大致完毕,两位龙先生用船载酒来饮,快乐极了,整整聚饮三 天三夜后才罢休。分别之后高温天气骤然来临,于是暂歇德山,与同游的僧人讨论禅理,欣 喜快乐的心情无法形容。直到九月六日,才进常德城回访两位龙先生。德山本来是唐代宣鉴 禅师舌战论辩的场所,风吹树林的声音和流水的声音,似乎还在争相演绎那铺陈辩说的场景, 瞻仰他的遗像,也不知不觉受到启发而谈锋顿显犀利。两位龙先生,年纪大的是举孝廉的君 超,小一些的是任职户部的君御,同我们兄弟有老交情,都是奇伟的名士。


青岛市15894961167: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喻琛人纤: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这句话看似为作者不经意之谈,是在为自己出城郊游找借口,实则大有深意.袁宏道25岁中进士,不受官,请假归家,又与兄宗道、弟中道遍游楚中,纵情山水,访师问学,可见他追求自由的天性.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也充满了疏放不羁的精神,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对官场的厌倦,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他是一个漫步郊原的孤独者,“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遗落世事,在与自然风物的对话中,感受自由的可贵

青岛市15894961167: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有什么作用 -
喻琛人纤: 之:此处为代词,相当于“这”,复指野外,可以不译. 郊田之外:郊野这外面;郊外. 有将“之”翻译成助词,解释为“郊田以外”,与原意不符.原意恰恰说的是“郊野这里”,而不是“以外”.

青岛市15894961167: 同是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
喻琛人纤: ①苏轼借月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的寂寞、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赏月的欣喜、漫步的 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②袁宏道借月表达了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而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台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青岛市15894961167: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表明了作者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也隐含着作者归隐山林的愿望.B.袁宏道,宋代... -
喻琛人纤:[答案] B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青岛市15894961167: 满井游记的主旨句是什么? -
喻琛人纤: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句话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这句话看似为作者不经意之谈,是在为自己出城郊游找借口,实则大有深意.袁宏道25岁中进士,不受官,请假归家,又与兄宗道、弟中道遍游楚中,纵情山水,访师问学,可见他追求自由的天性.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也充满了疏放不羁的精神,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对官场的厌倦,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他是一个漫步郊原的孤独者,“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遗落世事,在与自然风物的对话中,感受自由的可贵.

青岛市15894961167: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是什么创始人 -
喻琛人纤: 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青岛市15894961167: 莲花洞文言文好句赏析 -
喻琛人纤: 莲花洞.(明)袁宏道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1],亭轩豁可望[2].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3],一路牵风引浪[4],萧疏可爱[5].晴雨烟月[6],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7].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8].余尝谓吴山、...

青岛市15894961167: 晚游六桥待日记中作者最迷恋的是什么
喻琛人纤: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袁宗道二弟,袁中道二哥.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都以文学见长,合称为“公安三袁”,时称”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