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是什么

作者&投稿:吉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明既是个节令,也是个节日。作为节气,它万物皆显,气清景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令人陶然;作为节日,它是缅怀先辈、祭奠故人的日子,让人伤怀。那么在清明这一天你能想到哪个传说故事呢?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之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之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的时候,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有血的书藏入袖中。接着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有血的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


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

我们常说的扫墓,简单一点,像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放一些小白花,复杂一点就有各种程序了。比如送纸钱,添坟,就是挖新土添加到坟上,对坟进行简单的修整。

2、插柳

清明时节插柳,是为了辟邪驱鬼。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里就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的说法。清明又是鬼节,就要插柳防止鬼进入,也有地方会戴柳,把柳枝戴在头上。

介子推的故事中,介子推就是死在一株柳树下。第二年,晋文公重耳重新到了介子推死的地方,发现烧焦的柳树生出了新芽,就取下柳枝,纪念介子推。传到民间,这一天,人们也都插柳、戴柳,以此纪念高洁的介子推。

3、踏青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东南风和煦地吹着,天气回暖,大地重新恢复了绿色,收敛了一冬的人们也忍不住走出家门,嬉戏玩耍。清明节踏青这一点是吸收了三月三上巳节的习俗活动,到自然中调整经历了寒冬的身心。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了,小伙伴们,你们清楚了吗?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祭祀节日。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这段时间,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清明节的节日的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故事一

清明节是因为一个传说而起的,从前有一个人旁边跟着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们走到了一个荒地,那个人非常的饿,结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处找吃的,只好把自己腿上的肉给割下来,给这个人吃,这个人吃了烤肉醒了过来。他非常奇怪,就问这肉是从哪里来的,介子推只好说是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肉。这个人张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动就说:"等我以后当了国君,我一定重赏你。"十九年之后,这个人果然当上了国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有功的大臣发奖,大臣的名字都快念完了,还是没有念到介子推,旁边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说:"大王把你留在后面,肯定发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念完了,还是没有念到介子推,这个人竟然把他忘了。中间有一个大臣说:"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听脸红了,他在人群中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后来他知道介子推因为伤心,收拾了行李躲进了绵山。后来他派御林军去绵山上找,找了好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个办法,从北、东、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他自言自语说:"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从南面出来。"结果火从早上烧到了晚上,一直没有见到介子推出来,重耳着急了,就命令人把火给扑灭了,亲自进去找,他在一棵大树找到了介子推。旁边写着一首诗,意思是想让重耳和人民,不在这天生火。重耳把这天称为清明节也是寒食节。

故事二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因此,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清明节的习俗

1、祭扫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2、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3、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代的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过去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5、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唐代荡秋千十分流行,并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清明它既是一个节日,又是一个节气。作为节日,我们要在这一天祭祀先人,慎终追远,为生命的逝去而悲痛;作为节气,我们可以在这一天外出踏青,放歌逐春,为生命的再一次勃发而欢欣。



1、话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耳没有了力气,站不起来,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做了一碗肉汤,重耳喝了以后,体力好了。

2、十九年以后,重耳做了国君,重赏了他流亡的功臣,就忘了介子推。有人劝介子推面君讨赏,他最鄙视这种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跑到山上去了。

3、重耳听说后,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拉下来,可山上树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用烟把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死了,还留下了一血书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4、所以这天就是清明节。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或故事。
后来,晋文公突然想起了介子推,得知他在绵山隐居。一大臣就出一个歪主意,让人从三面放火烧山,这样就可以把介子推主动出来。大火熄灭后,晋文公发现介子推在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并且在树洞中发现一块布,上面有介子推写的两句话:“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五、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4月5日定为清明节,即民族扫墓节。2008年起,清明节成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六、清明节融合了自然节气与人文传统,是重要的春祭日。岭南等地仍盛行扫墓祭祖。清明节吸收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各地虽有差异,但扫墓与踏青是共同主题。七、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及传说有哪些?
2. 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后,想要封赏介子推,但介子推拒绝做官,隐居于山中。3. 有人建议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但最终介子推在火中遇难。重耳深感悲痛,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逐渐演变成了清明节。4.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扫墓,人们在这一天清除坟墓周围的杂草,摆放供品,烧纸钱或献花,以此...

有哪些清明节传说、故事的名称
三、介子推之死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在一颗枯柳树下找到了介子和他的母亲的尸体,然后还发现了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定为寒食节。四、清明节的由来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是什么?
1. 清明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周朝,据《周礼》记载,吴王阖闾为纪念忠臣伍子胥,将其逝世之日定为祭祀之日,后演变为全国性的祭祀节日,并成为重要节气之一。2. 清明节最著名的传说故事是关于祖逖的。《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因忠义举报叛变而被斩首,其妻携带儿子隐居青龙山,每年清明节祭奠祖逖,最终找到...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传说
因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几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两节合一,就形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直到现在,上坟扫墓的日期规定也不是很严格,清明前后时间都可以。【篇三】清明节踏青的来历故事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简短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用阳历来说,是在每年的四月四日到六日之间。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但关于它的传说,却未必知道。值此节日来临之际,下面为大家分享两个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一、清明插柳的传说 话说唐朝末年,黄巢率众起义,决心杀尽天下恶人。在公元880年九月,他领兵...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几个传说故事
4. 清明节的故事传说中,介子推的故事是最为人熟知的。他为了救主公重耳,割下自己的肉煮汤给他喝。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却忘记了介子推的恩情。介子推不愿讨赏,隐居山中,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结果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山,留下血书表明自己的忠心。晋文公深感愧疚,将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以纪念...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及传说有哪些?
2.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此时,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节不仅是自然万物的“吐故纳新”之际,也是人体由阴转阳的重要时刻。3. 清明节最为人熟知的传说之一是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有哪些?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算是有很多年历史了,甚至还有些英雄的悲壮感。【一】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迫逃亡,19年的逃亡生涯里,经常饱受饥寒交迫,野菜为汤。有一次,因为天气突变,野菜都没得吃了,一饿就是好几天,已经濒临死亡边缘。而跟随他的臣子中,有个近臣,名叫介子推,生得...

长海县19753018465: 清明节的传说,100字左右! -
寇支丽邦:[答案] 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

长海县19753018465: 关于清明节,流传着一个什么典故? -
寇支丽邦: 关于清明节,流传着这样一则感人肺腑的典故,说的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护下,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

长海县19753018465: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有哪些?
寇支丽邦: 1、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的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至一片农地.这时,一位农民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清兵没有抓到人,便在附近的村庄设岗...

长海县19753018465: 有关清明节的传说
寇支丽邦: 清明节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

长海县19753018465: 我想知道关于清明节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名称 -
寇支丽邦: 清明节的历史故事: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弹尽粮绝不能继续赶路,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

长海县19753018465: 关于清明节的简短故事有哪些?
寇支丽邦: 1、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介子... 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2、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的大将陈太平...

长海县19753018465: 清明的由来,传说,故事各100字 -
寇支丽邦:[答案]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

长海县19753018465: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有什么
寇支丽邦: 1、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耳没有了力气,站不起来,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做了一碗肉汤,重耳喝了以后,体力好了.2、十九年以后,重耳做了国君,重赏了他流亡的功臣,就忘了介子推.有人劝介子推面君讨赏,他最鄙视这种人,他打好行装,悄悄跑到山上去了.3、重耳听说后,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拉下来,可山上树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用烟把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死了,还留下了一血书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4、所以这天就是清明节.

长海县19753018465: 清明节的民间传说有哪些 -
寇支丽邦: 民俗二三事

长海县19753018465: 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是怎样的?
寇支丽邦: 清明节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关于清明节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晋文公重耳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