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是指农历什么,家乡习俗是什么?

作者&投稿:宣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们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分别是什么?~

一、春节
1、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开始。
2、习俗
(1)贴春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2)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3)逛庙会: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二、元宵节
1、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日。
2、习俗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三、清明节
1、时间
公历4月5日前后。
2、习俗
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四、端午节
1、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
2、习俗
(1)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
(2)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五、中秋节
1、时间
农历八月十五日。
2、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六、重阳节
1、时间
农历九月初九日。
2、习俗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现代,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宵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明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http://baike.baidu.com/view/77243.htm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7243.htm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炸菜角之类的,纪念屈原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赏花灯、猜谜语、吃团圆饭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拜月、吃团圆饭

PS:
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元宵节的来历: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人)”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该传说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大致内容是: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希望帮到你,望采纳~~~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炸菜角之类的,纪念屈原;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赏花灯、猜谜语、吃团圆饭;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拜月、吃团圆饭。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闻听都城被秦军攻破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吞食他的身体。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一习俗绵延至今。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春节过后十五日。有关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多种多样,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来历传说一: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次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来历传说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来历传说三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中国古代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传统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南方)。原本是古越族祭祖的节日庆典,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有一个叫屈原的忠臣投了汨罗江,所以又加上纪念屈原。五月初五一般是夏天来临的标志之一,南方一带有“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可松”一语。

元宵节则为农历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传统习俗是吃汤圆(元宵)、猜灯谜、看花灯。该节是新年最后一天,这天之后就标志着春节过完了。吃汤圆有合家团圆之意,因为传统上新年是为了驱除年这种怪兽的(年本来是一种怪兽),而吃汤圆则是表示终于渡过难关,合家团圆的意思。此外这一天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而这一天也是我国道教与佛教神祗北极中天紫微大帝的诞辰。

中秋节是为农历八月十五,西方又把中国这个叫做月饼日,传统习俗是吃月饼、挂灯笼,南方还有拜月亮、拜嫦娥的传统。有些地方还有个“八月十五烧番塔”的习俗。这个表示秋天的中间。传统认为嫦娥是在这天飞上广寒宫的。月饼在元明时期还作为反元暗号的功用。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初五,阖家团圆,吃元宵;中秋节,是农历七月十五,团圆拜月,吃月饼。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答案】:B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均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且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列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项:三者虽是并列关系,但没有时间先后的顺序;B项:三者均是中国的朝代,且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并列关系;C项:三者虽是并列关系,但...

中秋节,除夕,端午节,元宵节,春节排列顺序?
中秋节,除夕,端午节,元宵节,春节的排列顺序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具体介绍如下: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

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除夕 元宵节的排列顺序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一,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古诗?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明代)《元夕二首》译文: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2.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金朝)《京都元夕》译文: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三.清明...

元宵节、端午节、除夕、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怎么排序?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春节为一年之始,除夕为旧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元宵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九重阳节

“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除夕”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怎...
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从后到前排列:除夕(腊月)、重阳(九月)、中秋(八月)、端午(五月)、清明(二月或三月)、元宵节(正月)。1、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2、清明节:公历4月4日到6日之间 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5...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怎么来的啊?
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3、端午节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中秋节 清明节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春节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节日时间:斗指乙,太阳黄经15°,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节日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节日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将春节、重阳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按时间的先后...
春节、重阳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均为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先后顺序为:1、春节(正月初一,狭义指正月初一,广义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2、元宵节(正月十五,也称上元节)3、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一般为公历4月5号前后)4、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龙舟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6、重阳节(...

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是哪个月份
以下皆为农历。端午节:五月初五;重阳节:九月初九;中秋节:八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

盂县18854553595: 几月几日是元宵节几月几日是端午节几月几日是中秋节 -
大叔脉力坦: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时间都是由中国的传统历法规定的.所以按照中国传统的农历来说: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 五日五日是端午节. 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

盂县18854553595: 端午节是农历什么时候 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
大叔脉力坦: 端午节是农历5月初5 中秋节是8月15 元宵节是正月15

盂县18854553595: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端午节 都是农历几月几日 几月初几 -
大叔脉力坦: 元宵节 正月十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端午节五月初五 满意请采纳

盂县18854553595: 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它们的农历日期各是什么? -
大叔脉力坦: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清明节(4月5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盂县18854553595: 一年的节日排列 有:(重阳节 中秋节 元宵节 除夕 端午节) -
大叔脉力坦:[答案] 一年当中这几个传统节日是根据我国农历日期确定的,下面按照农历日期前后排列: 1.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2.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3.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4.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5. 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盂县18854553595: 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分别在几月几日 -
大叔脉力坦: 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是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元宵节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盂县18854553595: 清明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分别是几月几号? -
大叔脉力坦: 清明节是农历四月四日,春节是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盂县18854553595: 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是指农历什么,家乡习俗是什么? -
大叔脉力坦: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 赏月 阖家团圆

盂县18854553595: 七夕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在农历是几月初几 -
大叔脉力坦: 元宵 元月十五 端午 五月五 七夕 七月七 中秋 八月十五 重阳 九月九 除夕 十二月三十 都是农历的

盂县18854553595: 农历的几月几日是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 -
大叔脉力坦: 农历:1. 正月初一:春节2. 八月十五:中秋节3. 五月初五:端午节4. 正月十五:元宵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