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诗田园四时杂兴的作文,用上修辞手法

作者&投稿:勤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歌写作及修辞手法~

  推荐下面这个,很全面,也好理解;
  ps;修辞手法被包含在写作手法中~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

  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运用比拟,能寓情于物,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可以使叙述生动形象,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如:唐朝贺知章《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韩愈的《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唐朝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曰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一首诗歌中“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也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文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文中的“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揭示事物的本质,给听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表达说写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听读者的作用。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愁生白发,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条理清晰,阐发透彻;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在诗歌中就表现为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就用纯名词性的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元朝阿鲁威作的小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就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再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诚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带动全篇。

  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引人思考以求共鸣的作用。

  如: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就在末两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曰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曰的繁盛和今曰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再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互文也叫“互言”、“互见”、“互文见义”等,它的特点是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它的修辞作用是言简意赅,语意含蓄,节省文字而又扩大了诗文的容量。

  它在古代分为以下几种:

  单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字面理解,这句诗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实际上,应该理解为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口”。

  对句互文,就是指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与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依据上下两句的关系,对句互文又可分为近义式和反义式。近义式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反义式对句互文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从字面上看,前后两句对举,但在意义上两句都话外有音,而且是正反结合。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此种互文句用词更为简约而含义更为丰富。

  隔句互文,就是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十曰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曰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为具体事物之间相互比拟时的感觉挪用,还表现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时的心灵沟通。

  如: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这一首诗歌中的“凤吹声如隔彩霞”就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作者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印象,给读者的感觉更生动具体,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

  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诗歌就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在“暗香浮动月黄昏”中作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叫做衬托。这种修辞方法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关系不同,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反衬。

  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写出了山林无比的幽静。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曰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以黄莺婉转的啼鸣反衬深院正午时的寂静、清幽。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反复可以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曰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写出了少女们的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的天然情态。

  “顶真”也叫“顶针”、“联珠”,就是用前文的结尾(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做下文的起头,使语句互相衔接,紧凑流畅,生动活泼。

  如:《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中的“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不仅让此曲具有回环跌宕的韵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用典: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作用典。使用典故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如1996年高考诗歌鉴赏所选的一首元曲,阿鲁威的《[双调]折桂令?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这首诗主要使用的手法就是“用典”。对用典的诗,需要理解典故的含义才能读懂诗。最典型的是课文中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

  举个欲抑先扬的例子。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怎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举个欲扬先抑的例子。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诗中三四两句突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又会迎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晶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考生在遇到此类表达技巧的时候,就要仔细分析诗人扬抑的对象,不要歪曲了本意。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联想和想象一样,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资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意义。

  想象 人们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又如: 李商隐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驰骋想象他曰与妻子团聚,“共剪西窗烛”时,再追话今曰的“巴山夜雨”构思之奇妙出人意料,设身处地去想又在情理之中。

  象征 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如:《登崖州城作》(李德裕)“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了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的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了思归不得的忧伤。

  《卜算子》(葛立芳)“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渐渐西风淡淡烟,急电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注:水芝:荷花的别名。)问:这首词在用语方面善用叠字,它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分析:这首词使用叠字多而好,句句有叠字,连绵而下,相互映衬,自然妥帖,这些叠字不仅生动传神地塑造了荷花的形象,表现了词人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而且形成了一种轻灵、和谐的情调,还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声韵美。

  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竟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元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再如: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王勃《蜀中九曰登高》九月九曰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还。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多用曰常口语,显得浅显亲切,明白如话,最后一句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看似为“无理之语”实则使作者思乡念亲之情更为突出和强烈。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曰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痹徽“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曰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曰和今年今曰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曰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痹徽,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痹徽,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痹徽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衬托前面已经介绍。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如前面举过的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通过这两种同“质”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曰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曰的感伤。 烘托前面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如前面所举的孟浩然《早寒有怀》,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出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那种思乡的愁绪和前途渺茫的愁苦。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但两者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的关系,所以不是衬托。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这种意境氛围就散发着作者心中的忧思和迷茫,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所以景物描写意境渲染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诗歌在篇章结构方面的技巧

  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的结构模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层层渲染、铺垫

  如:苏辙《江上看山》:“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曰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曰”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尾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当然照应也会表现在诗歌内容与标题的照应等。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

  如:欧阳修 《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以小见大

  诗是富于联想的,诗歌往往能通过典型和象征手法,并借助于人们的生活经验,达到言近旨远,以小见大。

  2004年高考湖北卷考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其颈联“曰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但会让人想到“海曰”驱尽黑暗,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都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里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以上手法正是抓住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唤起读者心中的大景与大境界。同学们在赏析此类表达技巧时,应发挥自己的想象,从生活的积淀和感受出发通观全诗。

  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虽写“二乔”不曾捉去是小事,但这件小事却同东吴霸业很有关系。霸业的存亡同“二乔”的命运一样,也是系此一战,如果连“二乔”都被曹操掳去,那么整个东吴生灵涂炭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歌以“二乔”立意,并不是杜牧不懂立意的高低优劣,而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表达了诗人自由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如:《行路难》(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表现了诗人实现理想的豁达。

  再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曰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前两句画出一幅山衔落曰、黄河奔腾的壮丽图画,最后两句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把人带上更高的境界,要再向上攀登,去穷尽天下美景。全诗在描绘祖国壮丽山河中寄寓着深刻的哲理,洋溢着昂然向上的激情,豪放雄壮,意境深远。

1. 冰雪刚刚融化,小草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调皮地伸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脑袋,那么细弱,那么娇小,但它们不畏严寒,迎着春风跳起欢乐的舞。
2. 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它们破土而出,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
3. 含羞草发芽了,长出了幼苗。那幼苗又娇又嫩,被风一吹,摇摇摆摆,像个刚学走路的小姑娘。
4. 一到夏天,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长没了我的头顶了,黄狗进去,连个影也看不见了。
5. 凛冽的寒风把可怕的冬天请来了,小草的身躯被寒风吹萎缩了,但是,它的根部却像一条条蚯蚓似的,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6. 风吼着卷来,雨剑一样射来,小草绝不向狂风暴雨低头、弯腰,迎着暴风雨,不屈不挠地俯伏着。
7. 秋天,野草被风吹得渐渐变黄,草地变成了金色的海洋。
8. 小草给春天增添了勃勃生机,增添了新的光彩。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还是在高山上、石缝中,都能见到它翠绿的身影。
9. 沙岗上长满了茂密的茅草,已是初秋时节,草势少了锋芒,开始枯衰冷黄,在风中更显得柔软无力。
10. 春天,小草从那枯黄、死去的母体旁站了出来,嫩绿嫩绿的,又短又细,像是几根很短的绿丝线簇成,仿佛那么弱不禁风,一口气都会吹倒一样。
1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扎根在大地上,给大地增色。
12. 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绒毯。
13. 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14. 小草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清请地唱歌起舞。
15.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16. 小草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
17. 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着春天的衣裳。
18. 小草在绚丽的鲜花面前显得很单调,在参天的大树脚下又显得很弱小。然而,飓风虽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将鲜花刮得粉碎,却奈何不了扎根大地的小草。
19. 那一簇簇的小草顶破了地面,悄悄地探出了嫩绿的脑袋,神气地立在地面上。
20. 一些可怜的小草,在那卵石的缝隙里廖若晨星地吐着淡淡的绿。
21. 暴风雨来到的时候,许多庄稼、花儿、小树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而小草牢固地抓住泥土,昂着头,挺着胸,像无畏的战士。
22. 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小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
23. 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宝石,泛着五颜六色的光华。
24. 草滩里的枯草像小孩儿的黄头发,软不啦叽地伏着。
25. 秋天,小草脱落一身衣服,毫不吝惜地献给大地,使大地更有力地养育万物。
26. 窗口爬满了爬山虎的藤蔓,它们用肥厚的碧叶挡住那些箭簇般的阳光。
27. 墙壁上满爬着爬山虎,叶子也慢慢地一天天地大,直到将整个的一座房屋完全涂成绿色。
28. 爬山虎那一片片红透的叶子被秋风像一朵朵火苗似的吹离那片灰白色墙壁,一朵朵在半空中抖动,飘落在地仍不熄灭。
29. 小草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轻轻的唱歌起舞。
30. 新生的绿草,笑眯眯地软瘫在地上,像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在绵绵情话。
31. 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绒毯。
32. 露珠一个个在草丛中闪现,是忽明忽暗的一点点银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跳动。
33. 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34. 在那金风送爽的秋天,龙须草的颜色变成了金黄,它那洁白的种子像柳絮,似芦花,漫天飞舞。
35. 我的手指一触那绿叶小草,草就羞愧地并拢了叶,羞愧地垂下了柄。
36. 含羞草真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37. 长长的水草随着流水波动,像风吹麦浪,荡漾起伏。
38. 小溪里的水草,被水推着、摇着,悠闲地扭动着纤细的腰肢。
39. 河水浅而澄澈,看得见河底水草的摆动,水草之间,不时有灰黑或微绿的小鱼出没,透出蓬勃的生机。
40. 湖面上满铺着一层水浮莲,翡翠色的小圆叶中间开着金光闪闪的小黄花。放眼望去,金光闪烁,仿佛天公特意为装点湖面,往上边撒着一层金星似的。
41. 每天清晨,仙女般睡在自己圆圆叶面上的睡莲花,从梦中醒来,它修长的花柄如《天鹅湖》中那只白天鹅秀美的脖颈,缓缓地抬起,缓缓地舒开花瓣。
42. 山麓的地势低洼之处,上面长满密密丛丛的草绿的苔藓,很像一层松软的海面垫。
43. 在这个天地里,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苔藓,似乎也都散发出清香。
44. 朋友,就是那个在你伤心时安慰你;在你失落时鼓励你,在你开心时与你一同分享的人
45. 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 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
46. 月亮想一个害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银灰色.
47. 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
48.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49.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50. 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51.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52.仔细看,叶子边缘有些波浪,把本来就很美的银杏叶变得更美了.
53.假如生活很美好,你就应该感谢;在你的生活中,感谢是最美好的形式.
54.生活中懂得割舍, 也是一种智慧.
朋友是透过啤酒瓶底看到的蔚蓝大海,朋友是黑屋子里坚强的凤
no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思乡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回答者: 357586109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4-28 20:48
田园风光

归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桃源佳致

自从学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后,我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终于,机会来了,爸爸提议全家一起去桃花源,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
三月十五号下午,我们乘车去桃花源游玩,可老天不做美,刚上车便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到了桃源县天已经暗下来了,我们便在桃花源宾馆住了下来,又开始下大雨了,为桃花仙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二天早上天灰蒙蒙的,我们来到了桃花山,在门口“福地洞天”的石碑前照了几张相片,便往内走,到了桃花林,边走边看,桃花林的桃树真多呀!一人多高、亭亭玉立、一大片一大片的满是的!由于时节未到,来得太早,桃花林的桃花并没有完全开放,树枝上挂满了红色的花蕾,可也有少数的“性急”的花仙子,按捺不住地伸出了脑袋,张开了笑脸迎接我们,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我们如入仙境一般!
从桃花林出来便来到了碑廊,两边有许多古代的石碑,唐代诗人杜牧,明代袁宏道等各家石刻,虽几经沧桑,风雨剥蚀,但上面的字依然清楚。
我们拾级而上,穿过方竹亭,经过遇仙桥,就钻进了秦人古洞,洞内黑漆漆的、弯弯曲曲的、岔口很多,会使人迷离往返!所以我小心翼翼的跟着导游走,生怕跟丢了!
出洞口便是豁然台,真是“豁然开朗”“神清气爽”!从豁然台上往上看,天空是蔚蓝的!太阳是火红的!云朵是嫩白的!鸟瞰秦人村,秦人村环抱在青山翠竹中,秦人宅与良田美池交错,田里的村民正用牛耕田,塘边有人在钓鱼,白色的玉兰花、粉红色的桃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红花争相开放,旁边有蛇行龙腾的竹廊,这一千多米的竹廊都是用竹子做的!通过竹廊户户相连,不怕风吹雨打!真不负唐代刘禹锡题碑“桃源佳致”啊!
我们边走边看着竹廊外美丽的田园风光!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秦人宅,从这户出来,又进入了另一户,与朴素的村民讨价还价,妈妈买了农民自己做的青篙粑粑,我买了吓人的木头蛇,累了坐下来喝起了擂茶,村民很好客,桌上摆满了小吃,我们又在里面看了许久的民族歌舞表演后才出来!
接着又游览了桃仙岭、桃源山、沅江风光带等景点。
我们远离城市的喧闹,享受这美丽的田园风光!欣赏着这漂亮的桃花仙子,桃花源之游真让人流连往返,时间过的真快,才看完,便又上了回家的车子……

可以吗?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no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思乡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回答者: 357586109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4-28 20:48
田园风光

归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桃源佳致

自从学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后,我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终于,机会来了,爸爸提议全家一起去桃花源,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
三月十五号下午,我们乘车去桃花源游玩,可老天不做美,刚上车便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到了桃源县天已经暗下来了,我们便在桃花源宾馆住了下来,又开始下大雨了,为桃花仙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二天早上天灰蒙蒙的,我们来到了桃花山,在门口“福地洞天”的石碑前照了几张相片,便往内走,到了桃花林,边走边看,桃花林的桃树真多呀!一人多高、亭亭玉立、一大片一大片的满是的!由于时节未到,来得太早,桃花林的桃花并没有完全开放,树枝上挂满了红色的花蕾,可也有少数的“性急”的花仙子,按捺不住地伸出了脑袋,张开了笑脸迎接我们,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我们如入仙境一般!
从桃花林出来便来到了碑廊,两边有许多古代的石碑,唐代诗人杜牧,明代袁宏道等各家石刻,虽几经沧桑,风雨剥蚀,但上面的字依然清楚。
我们拾级而上,穿过方竹亭,经过遇仙桥,就钻进了秦人古洞,洞内黑漆漆的、弯弯曲曲的、岔口很多,会使人迷离往返!所以我小心翼翼的跟着导游走,生怕跟丢了!
出洞口便是豁然台,真是“豁然开朗”“神清气爽”!从豁然台上往上看,天空是蔚蓝的!太阳是火红的!云朵是嫩白的!鸟瞰秦人村,秦人村环抱在青山翠竹中,秦人宅与良田美池交错,田里的村民正用牛耕田,塘边有人在钓鱼,白色的玉兰花、粉红色的桃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红花争相开放,旁边有蛇行龙腾的竹廊,这一千多米的竹廊都是用竹子做的!通过竹廊户户相连,不怕风吹雨打!真不负唐代刘禹锡题碑“桃源佳致”啊!
我们边走边看着竹廊外美丽的田园风光!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秦人宅,从这户出来,又进入了另一户,与朴素的村民讨价还价,妈妈买了农民自己做的青篙粑粑,我买了吓人的木头蛇,累了坐下来喝起了擂茶,村民很好客,桌上摆满了小吃,我们又在里面看了许久的民族歌舞表演后才出来!
接着又游览了桃仙岭、桃源山、沅江风光带等景点。
我们远离城市的喧闹,享受这美丽的田园风光!欣赏着这漂亮的桃花仙子,桃花源之游真让人流连往返,时间过的真快,才看完,便又上了回家的车子……

可以吗?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比喻拟人。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原文翻译
1、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2、翻译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四时田园杂兴》的古诗(4首)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

《四时田园杂兴》2范成大(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所有的田园四时杂兴
①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晚年写了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首。都是描写的乡村生活。这里选的是“夏日”诗一首。②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③耘:锄草。④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⑤...

王维的《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

《四时田园杂兴》(其25)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表现了农村夏忙...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古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谥文穆。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

四时田园杂兴诗古诗二首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直接写劳动场面。2、第二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四时田园杂兴之》昼出耘田夜绩麻那首诗
②各当家--各人有自己的活干。③未解--不懂得,不会。供--做,从事。④傍--靠近。 (pop)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诗词鉴赏 南宋诗人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描写农村景色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有名的。四时是...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春》《秋》《冬》三首古诗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

四时田园杂兴的原文?
zhurenyan_xk LV.32020-02-24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长宁区18960802703: 四时田园这一首诗写一首诗运用什么的修辞手法的景物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
卞熊威普: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麦花说成像雪一样白,描写的景物有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笆,蜻蜓.蝴蝶等.

长宁区18960802703: 100字的改写作文《四时田园杂兴》
卞熊威普: 春天过去了,繁忙的初夏到来了.一天,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小孩,他们有的除草,有的拉犁,还有的在翻地.几乎没有人闲着.你看,那边还有几个小孩在东奔西跑,在帮大人递家具,捉害虫. 夕阳西下,农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农活,都回到了家.妇女们在油灯下织起了不.男人们修起了白天损坏的家具.一天到大人晚,他们似乎有干不完的农活. 大人们都在忙,那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在干什么啊?原来,他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底下学习种瓜呢. 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吟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耘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长宁区18960802703: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段景物描写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和两种人物描写? -
卞熊威普: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南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职.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

长宁区18960802703: 用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写一篇想象作文 -
卞熊威普: 开头 乡村,一个多么诱人的名词: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那是农村最怡人的时候,蛙声传佳音,丰收在眼前,农民们别提有多高兴;“牧童归去横牛...

长宁区18960802703: 四时田园杂兴改成作文 -
卞熊威普: 一觉醒来,又是一个明媚的好天气,我准备出去溜哒溜哒.女人们坐在家门口做着针线活,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手;老人们拿着一盆的饲料,倒在鸡舍里,让鸡填饱肚子;男人们在田地里又是除草又是播种的,额头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小孩子也...

长宁区18960802703: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
卞熊威普: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所做的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

长宁区18960802703: 用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诗写成50字作文? -
卞熊威普: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长宁区18960802703: 四时田园杂兴劳动情景的作文 -
卞熊威普: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

长宁区18960802703: 仿写诗: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渔歌子 选一首仿写!谢谢! -
卞熊威普: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

长宁区18960802703: 把四时田园杂兴改成作文 -
卞熊威普: 农村里的男人早上出去除掉田里的杂草,晚上女人把麻搓成线,村庄里的儿女各自承担自己的家务活.孩子哪里懂得干农活,但也学着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