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作者&投稿:亓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校园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一、校园文明礼仪常识有以下4点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2)服饰仪表。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是上下楼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办公室或是宿舍时,应先敲门,经老师的允许后方可 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与衣着不能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的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礼貌用语,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落和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品头论足,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二、礼仪的一般性原则
1)敬人的原则。
2)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
3)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
4)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

满族 见面礼平时上街见面,各自都应分清长幼请安问好。男人皆施问安礼(即请不安)或施打千礼(即请大安),待长辈回话,方能动身。女人则施蹲安礼(即侧身半躬身,双手抉膝微微下蹲)。 满族人以前施问安礼一般每隔三五天都要向本族长辈问安,无论多少户居住一地均不能遗落此礼。后来,施此礼稍弛,但晚辈离家较久、归来时,一般都要向本族中长者问安,都要施三拜六叩的磕头礼,在第二拜时要后退半步。 岁礼,一般为满族礼仪中较大的举动。在除夕这一天,吃过晚饭,阖家老少大小,均得到户外走一走,首先到供祖先的家里的祖宗牌位前三拜九叩,然后逐家叩拜,行二拜六叩礼。这种礼不分门户、贫富之别,也不论平日亲疏,一般要求拜至午夜间(即民俗中的放鞭炮煮饺子接财神时)为止。 拜年礼,在正月初一早饭后开始。行拜礼与辞岁礼不同,一般要求有选择地到本家长辈家施叩拜大礼。 时至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满族的礼仪也渐渐废弛了一些,但是敬祖先、孝父母、礼宾客之礼犹存,满族的风俗民情特点仍然很明显。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叩头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均行叩头礼。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此俗自建州女真时就有,《建州闻见录》云:"将胡(指女真人为官者)之见奴酋(努尔哈赤),脱笠叩头,卒胡之于将胡亦然。"祭祀时也叩头。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 来了客人,儿媳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 ,再去干活。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满族有重小姑习俗。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谨慎侍候。 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设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 旧时农村旅店少,过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自然留宿。由于满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回避。但客人入睡时必须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为有礼。 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报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礼"表示谢意即可赶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动手做饭吃,饭后收拾干净,物放原处,临行时拿来草放在门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来后会感到很荣幸。 满族之家,有祭祀或喜庆事,要杀牲吃福肉,要请亲朋作客,让于南炕上坐。家人要将福肉敬献尊长客人。肉是白煮,不准加盐,特别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酱。客人进门向神主叩头,转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谢和擦嘴,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

满族有尊上、敬老、好客、守信的美德。在待人接物方面,满族也有严格的礼节要求。满族是个好客的民族,真是“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有客人来家,全家人都要穿戴整齐,到门外去迎接。即便是现在有的满族也不习惯穿着睡衣或衣服不整地接待客人,因为这被视为对客人的怠慢或不礼貌。满族自古有内眷不避外客的习俗,特别是初次登门的客人,主人还要主动向客人介绍内眷,以示敬意。留客人在家吃饭时,也是很讲规矩的,“酒要斟满、茶斟半碗”,因为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而且客人不放筷子,主人不能先放下筷子。主客之间边吃边说,小辈绝对不许插嘴,但格格(未出嫁的姑娘)例外。外出做客时,长辈与小辈不能同席,父子不同桌。小辈一般都另开一桌。

满族还有一些禁忌,至今仍保留着。如满族至今有放犬的习俗,家家养狗,但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不用狗皮制品。满族也不准打射乌雅、喜鹊,也曾有“神鹊救主”的传说。在满族老百姓家里的院子中,都喜欢种柳树,而且不许在柳树下栓马、喂家禽等。

汉语已成为满族人民的重要交际工具,所以当亲朋好友见面时,问候的话语也早已使用了汉语,如“您好”“您吉祥”“给您老人家请安了”……在书信来往中,结尾时喜欢用“祝您阖家吉祥如意”“顺致大安”等。

满族节庆活动“颁金节”是满族主要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的命名纪念活动日。相传是在皇太极时,将原名女真人改称为满洲族的纪念日子。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颁金”是满语,意为满族命名之日。明崇祯八年(1635年10月13日),后金汗王努尔哈赤的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废除女真(又译为诸申)的旧称,将族名定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皇太极正式宣布从此,满族人为纪念这一天,作为节日进行隆重庆祝。新疆满族在10月13日这天,纷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许多满族同胞穿起旗袍等民族服装,跳起民间传统舞蹈,唱起民间歌曲,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同时,还准备奶茶、萨其玛、打糕、金丝糕等食品,供大家品尝。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满族婚俗满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婚俗。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满族在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融过程中,婚嫁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细密的满族婚娶礼仪,这就是通媒、小定、拜女家、下茶、开剪、摘他哈、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住对月等程序。

通媒。在清朝末期,满族男孩在十岁以上就可以论定婚事,举行婚礼。缔结婚约的具体过程,仍多是男方主动选择女方。有子之家在父母为子择定配偶目标后,即拜托媒婆与女家说合,女方家同意,由媒婆向男家报音信,之后互换门户帖。帖,即是一张红纸,写上当婚者所属某旗及曾祖、祖、父三代的功名、职业、住址,以及当婚者的功名、职业、年龄、属相、生辰。通过媒人双方互换,看是否犯相。

小定。通媒后,男方母亲去相看姑娘,以定取舍。相看之后,男方若同意,即择日过定礼。将首饰等由男方母亲给姑娘戴上。此即满族先民时的“男以羽毛插女头”表示相爱古风演变而来。

拜女家,也称大定。择吉日,男家聚宗族亲友同新婿往女家问名,女家亦聚亲友等迎。男方入趋右位,年长者致词,表达欲聘之意。女家致谦词以谢。新婿入拜女家神位,再拜女家诸亲。最后,女家进茶,主宾易位,男家入趋左位坐,设酒宴祝贺。

下茶之礼,是在议定聘礼后,择日男去女家行聘。聘礼的种类、多少依地位、贫富而异。一般有鞍马、猪羊、钱财、首饰等。聘礼放在铺红毡的高桌上,抬送女家,陈列于西炕祖先案前,两亲翁并跪,斟酒互递祭祖,俗曰“换盅”。

开剪也叫“纳彩”是指男家于迎娶前一个月,将结婚日子提前通知女家,谓“送日子”。男家将给女方的彩布、衣物送往女家,谓“送嫁妆”。并请一儿女双全的有福之妇女,为姑娘裁衣,谓之“开剪”。

摘他哈是满族婚俗中的特殊仪式。女方在婚前一个月内,须择吉日举行“摘他哈”仪式。在“摘他哈”时,要先清扫室内外卫生,将祖宗板上的妈妈口袋中的索线取出,一头栓在祖宗板斜架上,一端扯在屋外祭祀用的柳树枝上。萨满主持仪式,出嫁姑娘和全家人向祖先叩头,主祭人摘下姑娘出生时栓在索绳上的他哈补丁,扔在河里或街头,以示长命。

迎娶是满族婚俗中最重要的环节。满族传统婚礼一般是“三日婚”,头一天叫“响棚”。这一天男家为参加婚礼的亲友备宴,要在自家院内用席或布搭棚。棚柱上多挂贴喜字、对联男女老少齐帮忙。因这一天不仅要动鼓乐,还要搭灶、劈柴,所以叫“响棚”。第二天叫“演轿”,这一天要杀猪、跑油、摆桌。满族的习俗是新郎骑马,新娘坐矫。新郎和娶亲人在这一天要跟随鼓乐沿街演走。第三天才是拜堂成亲,这一天要举行一系列礼仪活动:打下处、插车、憋性、挂铜镜、迈火盆、射三箭、跨马鞍、挑盖头、拜北斗、怀抱宝瓶柴火、坐帐、入洞房等。

打下处。女方家在正日子前一天,新娘向自家祖先神行礼辞别,并叩拜“佛多妈妈”求她降福。然后由送亲妇女陪同,亲哥哥护送,乘坐彩车,将姑娘送至事先选好的某亲友家住宿。曰“打下处”。俗定母亲不能送亲。下处一般选择离男方家较近地方,又以看不见男家房屋为标准。

插车。新娘及送亲队伍正日子早晨从“下处”出发,临行前要留一些钱给房主人,表示感谢借宿之意,俗称“压炕钱”。当送亲队伍和迎亲队伍在途中相遇时,车、轿相错停下,由新娘哥哥将新娘从自家的车上抱到新郎迎亲的花轿上。此后迎送亲队伍汇合向男方家行进。这种习俗叫“插车”。

憋性也叫“劝性”。这是指迎送亲队伍来到男方家的大门前,暂不让新娘下喜轿,意思是扳一扳新娘当姑娘时的脾气,使婚后的生活更美满。当然憋性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了。

迈火盆是指新娘下轿前换上带来的“踩堂鞋”,蹬着小红板凳走下喜轿。顺着铺好的红毡走进院内。新娘要跨过路上的一个火盆,意思是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新郎在新娘下喜轿时,要象征性的向新娘虚射三箭,以驱逐跟新娘而来的邪气。也有说是来自旧时“抢婚”习俗。

接下来的仪式是“坐帐”也称“坐福”。按照一些满族老人的说法,早年满族男子随八旗军外出作战,举行婚礼时,多把新娘送到军营里去成亲,因此传下这个习俗。所谓“帐”是在正房窗前临时搭的,富裕人家用毡布,一般人家用席子。旧时坐帐时间较长,有的要一天,现在只是一二个小时。在坐帐结束前,由女性长辈给新娘开脸、梳头。所谓“开脸”,就是用细线将新娘脸上汗毛绞掉,标志她已经成为已婚妇女。“梳头”则是将新娘的姑娘发式改梳成满族已婚妇女的“两把头”或“大拉翅”。

然后是“拜北斗”,这时已是时近中午。庭院里放着天地桌,桌上供着神位及供品。新郎、新娘拜天地,满族叫“拜北斗”。满族老人常讲,我们是从长白山来的,冲北斗拜就是拜长白山,就是拜祖先。一对新人跪坐矮桌左右,由取送亲妇女为之振酒,两人换饮交杯酒三次。萨满对新人用满文念祝词,称为“阿查布密”歌,歌分三节。每念完一节,用刀切下一块肉扔相空中,斟一杯白酒洒在地上,人们笑逐言开,共同祝福新人,“合卺礼”成。

有的地方直到这时才给新娘揭盖头,新郎要用秤杆将新娘蒙的盖头挑下来,再放到屋檐高处。这里还是借用谐音,意思是“称心如意”、“步步高升”。新娘入洞房前,由两女孩用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将两面铜镜挂在新娘肩上以辟邪。

新郎、新娘入门时,还要接过柴火和宝瓶,取其“怀抱财宝”之意。跨马鞍也是满族婚礼中流行较广的习俗。即新娘进洞房时,要从设在屋门坎上的马鞍上跨过去。这也是借助谐音,取“平鞍进门”之意。“全合人”相引登床,向吉方安坐,褥下放一把斧子,曰“坐福(斧)”。女家备糖馅水饺,使新郎、新娘同食,曰“子孙饽饽”,还要问题:生不生?。食毕,新娘盛装出来拜祖先、公婆、及男方尊长,曰“分大小”。

此后婚宴开始。一般富裕人家要办非常有满族特色的“三套碗席”,新郎要“拜席”,答谢亲友。新婚晚上,年轻人自然要闹洞房。新郎、新娘都坐在炕沿上,宾相把果盘所盛枣、花生、栗子撒向帐中,并念叨一些祝福语:

一撒荣华并富贵,二撒金玉满池塘,三撒三元及第早,四撒龙风配成祥,五撒五子拜宰相,六撒六合同春长,七撒夫妻同携志,八撒八马转回乡,九撒九九多长寿,十撒十金大吉祥。

婚后三天、七天和一个月,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串门,曰“回门”。走之前,婆婆要给准备“四色礼”拿着。一个月后,新媳妇要回娘家住一个月,叫做“住对月”,就是在婆家、娘家各住一个月。

满族的礼仪满族的人际礼仪习俗,既有尊老、敬上、好客等美好的礼节,也有受汉族影响,吸收一些儒教的“三纲五常”封建道德,当然还保存着某些氏族部落制度的残留。

(一)“尊老敬上”是满族人礼仪的中心内容。

入关后康熙、乾隆皇帝数次举行“千叟宴”,身体力行提倡尊老敬上。因此,满族人无论是官宦士绅,还是平民百姓,都把尊老敬上视为美德,成为家规族法的重要内容。

平日,同居的晚辈人每天早、晚都要给老人请安。长辈的教诲要洗耳恭听,不能顶撞。与长辈同行,要随从其后。进出门时,要先行几步为长辈开门,并请长辈先行。在屋中,要长辈先坐。长辈说话,非得允许,不得插言。长辈外出远行,要送出大门外,归来要迎至大门。年轻人外出归来,要先向父母请安,然后再回到自己房里。

路途相遇,小辈须垂立路旁,让长辈先走。吃饭时,要长辈先坐、先吃,自己才能坐,才能动筷子。食毕,长者先放下筷子,晚辈才能够离席。过去满族是“父子不同席”,现已改变。

媳妇对公、婆礼节最多,也最恭谨。如每天要早起做饭,还要装烟、打洗漱用水、问安等。一日三餐要站立侍奉,不能与公婆同席。而未出嫁的姑娘则有特殊地位,“可就食于翁姑之侧”。

(二)满族人非常“重客守信”。

满族人好宾客,信朋友,重感情。入关后的满族仍沿此习。家里来了宾客,必设炕桌,置酒款待。宴客的菜肴均是双数,饮酒必以大盅,尽欢而止。满族人守信用,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会千方百计去做。

山区里的满族人家,难得有客人来到,更为好客。主人外出或下地干活,房门也不锁,路人或来客可随意入门、喝水、吃饭,只是临走时将门前箱内木棍指向自己去的方向即可,这个放木棍的小箱叫“客铭箱”。

(三)满族人主要的和最常见的礼仪分别有:

见面礼见面礼主要有叩头礼、顶头礼、抱见礼、执手礼、鞠躬礼、擦肩大礼等;叩头礼是小辈见长辈,过去平民见王公贵族,奴仆见主人时所行的见面大礼。叩头礼有四种。一种是“一跪三叩”,一般对父母、主人或尊长;另一种是“二跪六叩”,一般也对父母、爷爷、奶奶和尊长;再一种是“三跪九叩”,主要在祭神、祭祖、见皇帝时用;还有一种是“一跪四叩”,一般是在过年小孩见尊长时用。

顶头礼是久别重逢的老夫妻相见时的礼节。女方把头顶到男方的胸脯上,男方用左手扶着老伴,右手抚摸老伴的后脑勺。

抱见礼,这是长时间没见面的至亲好友之间相见时的大礼。若是平辈之间,不论男女,双方抱肩贴面;若长辈和晚辈之间见面,晚辈用双手抱住长辈的腰,长辈俯身同晚辈贴一下脸,然后直身用手抚摸晚辈的后背。这也叫“抱腰接面大礼”。

执手礼应用较广,长幼之间、平辈之间、朋友之间、亲属之间均可使用。古称满人“无作揖打恭之礼,想见帏执手”。见面的双方各自伸出右手相执,虚拢但不握紧,如同现在的握手。

鞠躬礼,这是平日亲朋之间相见的礼节。若是长幼之间,小辈要给长辈行鞠躬礼,或是平辈之间,对行此礼。

擦肩大礼,这是主人和客人之间常用的礼节。满族人家经常无偿地招待过往客人,客人临走时,客人与男主人用一肩头互相摩擦几下即可。这就表示了客人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多日不见的朋友相见,也有行此礼。

请安礼请安礼主要有;打千儿礼、跪安礼、蹲安礼、抚鬓礼等。

打千儿礼是男子常用的请安大礼。也叫“单腿跪”、“扛肩膀头”。施礼时,凡穿箭服或袍褂的,要先弹放下袖头,然后左脚前移半步呈前屈状,右腿后退半步呈半蹲状,左手扶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头颈与上身略向前倾,口称“请阿玛安”“请额娘安”等。礼毕恢复直立。

跪安礼也叫“跪拜礼”,这是男子的请安礼。跪拜者垂手低头来到受礼者面前,双手扶住双膝,双膝跪地后口称“给某某请安”,随着话音落地站起,走到侧面站立。

蹲安礼也叫半蹲礼,这是女子对长辈请安礼。行礼者站在受礼者面前,双脚平行,双手扶膝,随即一弓腰,膝盖略弯曲如半蹲状,嘴里念叨“请某某大安”。

抚鬓礼是平辈女子之间,日常相见时互相请安的礼节。相见的女子以右手抚摸三下额角,同时向对方点几下头,眼睛看着对方,以示问候。受礼者同样以抚鬓礼回拜。

告别礼是社交礼仪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有打横、相抱、亲面、执手、鞠躬等礼节。

打横又叫退步打横,是客人走时向主人行的告辞礼。一般客人走时,主人要送至院门外,客人与主人告辞时,回身退后一步,双手贴身横走一、二步,然后向主人点头,表示与主人告辞,主人抱双手点头表示告辞。

告别礼中的相抱、亲面、执手、鞠躬等礼节与见面礼节相仿。




文明礼仪的知识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文明礼仪常识之一--基本礼仪 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

乌孜别克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马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

礼仪都要注意哪些文明礼仪?
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这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文明礼仪有哪些:基本礼仪、见面礼仪、公共礼仪 一、基本礼仪 1、仪容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

苗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一般主人的卧室,外人不得随意进入。屋内不能吹口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走路不从别人面前走过而要从背后绕行。苗族十分忌讳戴孝的人进入自己家。家里来了贵客,苗族必杀鸡以酒招待。男性客人一定要接受苗家的敬酒,若实在不会喝酒,应该非常有礼貌地加以说明,否则被视为无礼,将失去苗族同胞的信任。在...

达斡尔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晚辈不许在长辈面前吵闹。早晨长辈起床,媳妇装烟送去,准备茶水,伺候用饭,继则儿子、孙子吃饭,最后媳妇自己吃,长幼有序。饭后再装烟送茶。晚上由晚辈铺床。媳妇去娘家回来,哪怕两三天,也要向公婆请安。达斡尔族敬老讲究辈分,不完全按年龄区分。在礼仪场合严格区别辈分高低,有些年龄不大的人,...

文明礼仪的内容有哪些
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肩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

布朗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进入布朗族村寨的房间要脱鞋。不能用手摸佛爷、和尚和老人的头部。平时禁止砍伐神树及周围的树林,不准在其中挖土取石,更不允许任何人在神林区内大小便。布朗族妇女怀孕后,忌讳前往房赕佛和参拜佛爷。孕妇也忌讳参加别人的婚礼和葬礼,一般不能参加各种祭典。布朗族的住房有地居式和竹楼两种,一般分里屋...

纳西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纳西族的禁忌主要有:除夕晚忌不洗脚,而吃团年饭的碗筷忌洗刷。正月初一晨忌陌生人进家门。在家中和村内忌唱“谷气”调。办喜事时忌跳“哦热热”歌舞。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娘家。正月初一晨忌妇女早起床。忌跨竖在门口的陆色白石,忌跨火塘左边...

锡伯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过去锡伯族的家庭多为三代同堂,也有多至四、五代的,具有明显的宗法封建制度的影响。婚姻多由父母作主。妇女地位很低,不能继承财产。辈份最高的男子是一家之主,有很大的权威。父亲在世时,儿子不得分家。在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十分注重礼节。晚辈对尊长行“打千”礼。由男姓族长组成的“...

文明礼仪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社会礼仪知识。以公共礼仪、职场礼仪、政务礼仪等为主要内容,宣传普及应知应会的礼仪常识。(三)“评”道德1.社会热点道德事件。以国际国内时政、新闻中的道德事件为素材,讲述、思辨道德事件,鞭挞不道德行为,弘扬道德新风,推动公民道德事件活动更加理性化、规范化和科学化。2.道德模范评选。以文明...

长海县19139517994: 满族的传统礼节有哪些 -
亓范非诺: 满族的传统礼节有那些?族亲们,大家好! 满族民俗(七) 礼节(1) 满族是一个十分重视礼节的民族,尤其对长辈都极其尊重.过去,无论官宦家庭和平民百姓家庭,都有“晨昏定省”的规矩. 每曰晨起,先到长辈老人屋内清安和打千,...

长海县19139517994: 满族礼俗有哪些? -
亓范非诺: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有讲礼貌、重礼节的优良传统;满族人民自然也同样重视礼仪、礼节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所创造、借鉴和遵循的礼节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满族曾经是个渔猎民族,这个民族共同体既是血缘...

长海县19139517994: 满族的礼仪文化 -
亓范非诺: 您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了.礼仪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礼仪主要指世俗生活中人际交往间各种礼节习俗,广义的礼仪则包括了宗教程序以及社会等级观念.如果说狭义的礼仪,满族是个很讲究礼节的民族,光行礼按不同场合,不同身份就分很多种.比如平辈男子之间行撞肩礼;拥肩礼;打签礼;双手握手礼;等.平辈女子之间行抹额礼;双手握手礼;挽手礼;挽手蹲安礼;点头礼;等.男子对长辈行半跪打签礼;鞠躬礼;抱膝礼;抱腰礼;撑膝礼;等.女子对长辈行蹲安礼;蹲安抹额礼;鞠躬礼;抱膝礼;抱腰礼;接手礼;等.长辈对晚辈行点头礼;抚额礼;抚鬓礼;抚面礼;抚肩礼;赐手礼;等.

长海县19139517994: 民族礼仪中的满族婚俗礼仪文化有哪些?
亓范非诺: 满族早期的婚姻习俗中保留着一些氏族社会末期的特点,最突出的有两点:一 是通婚不严格讲究辈分,比如清太宗皇太极的后妃中就有三人与他是亲姑姑和侄 女的关系;...

长海县19139517994: 云南满族有什么礼仪与禁忌? -
亓范非诺: “满族有尊上、敬老、好客、守信的美德.在待人接物方面,满族也有严格的礼节要求.满族还有一些禁忌,至今仍保留着.如满族至今有放犬的习俗,家家养狗,但不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在满族老百姓家里的院子中,都喜欢种柳树,而且不许在柳树下拴马、喂家禽等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长海县19139517994: 北方满族礼仪具体? -
亓范非诺: 满族男人行请安礼,俗称“打千儿”,也叫“单腿跪”.在重大祭祀节日,礼为“三拜九叩”.在行大礼时,凡穿箭服者(即马蹄袖口袍),需先放垂马蹄袖头. “打千儿”,即单腿跪.左腿前屈,右腿引后屈蹲,左手抚膝,右手下垂,头与...

长海县19139517994: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亓范非诺: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

长海县19139517994: 满族有什么风俗和忌讳? -
亓范非诺: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回栓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供奉着"佛托妈妈",是保婴之神,满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头妈妈以求赐福.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

长海县19139517994: 丰宁满族有什么传统习俗? -
亓范非诺: 满族人注重礼节,讲究礼貌,尊敬老人,长幼有序.平时相见都要行请安礼,如果见到长辈,要请安以后才能讲话,表示尊敬. 在清时代,小辈对长辈要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所谓小礼是男子施请安礼,女子施问好礼;大礼是“打千”,...

长海县19139517994: 锦州满族风俗有哪些? -
亓范非诺: 锦州市的满族,有满洲八旗,他们是从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迁来的,还有汉军八旗多数是从山东蓬莱移来的.居住锦州的满洲八旗主要有瓜尔佳氏(汉姓关氏)、满洲镶黄旗(陈满洲)、完颜氏(汉姓王氏)、满洲正白旗(陈满洲)、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