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与匈奴的战争史上,耿秉举足轻重,为什么他的地位

作者&投稿:崇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汉勒石燕然的耿秉去世为什么匈奴人举国痛哭呢?不应该举国欢庆吗?~

是这样的,耿秉打的是北匈奴。
汉初时匈奴分裂,南匈奴请求归附,被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内蒙一带。南北匈奴之间是不和平的。
公元89年(东汉永元元年),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组队,同北匈奴军队会战,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班固和窦宪、耿秉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班固燕然勒功)。之后北匈奴西逃,南匈奴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对于南匈奴人来说,耿秉就是一个保卫者。而之后耿秉担任度辽将军,驻扎边疆,对南匈奴有相当的好处。所以他死了以后,南匈奴人举国痛哭。

窦固(?-88年),字孟孙。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将,大司空窦融之侄。
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是东汉反击匈奴的重大军事行动。南匈奴归附汉朝后,留在蒙古草原上的北匈奴势力大为削弱,数次被南匈奴击败,“却地千里”。北匈奴无奈,从公元51年后不断向汉朝遣使朝贡,要求和亲。东汉政府采取礼尚往来,报答使者,以求和好安边。但随着匈奴力量的削弱,原来受匈奴奴役的乌桓、鲜卑也先后摆脱了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乌桓、鲜卑归附东汉,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北匈奴跟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使其最需要的生活日用品的获得十分困难,北匈奴遂不断寇扰东汉的边缘郡县。公元73年,汉明帝派窦固率军大举反击,分兵四路出击北匈奴,深入北匈奴腹地,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往北追击匈奴于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并留屯于伊吾(新疆哈密)。公元74年,征服车师(吐鲁番),复置西域都护及戍、己校尉。汉章帝时,北匈奴日见穷蹙,《后汉书·南匈奴传》“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公元89年,汉和帝又派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左谷蠡王部万余骑,邓鸿率度辽营及引边羌胡骑兵8000与南匈奴左贤王等部万骑,以及屯屠何单于率领的骑兵1万多分3路出击,与北单于大战于嵇落山(蒙古西北部),连战皆捷,北匈奴81部20多万归降汉朝,窦宪大军直达爱杭山,去塞3000余里,刻石记功而还。

  1. 还是窦固、窦宪这些外戚的身份更为尊贵(爵位也超过耿秉,窦固还有谥号),历史书也都把他们放在前面,所以耿秉的功绩被掩盖。

  2. 耿秉(?—91年),字伯初 ,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大司农耿国长子 [2]  ,东汉将领、军事家。耿秉博通书籍,善说《司马兵法》,尤其喜好将帅用兵谋略。初任郎官,因屡次上书谈论军事,被汉明帝任命为谒者仆射,深得汉明帝的亲近宠幸。永平十七年(74年),平定车师国叛乱。永平十八年(75年),担任征西将军,并于同年十一月,出兵援救戊己校尉耿恭。永元元年(89年),大败北匈奴军,因功被封为美阳侯。永元二年(90年),接替桓虞担任光禄勋。永元三年(91年),耿秉去世,时年五十多岁,谥号桓侯。

  3. 窦固(?—88年),字孟孙。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将,窦融之侄。年少时因娶光武帝刘秀女涅阳公主而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他好读书,喜爱兵法。世袭父亲显亲侯爵位,曾任中郎将,与马武击破烧当羌。因受堂兄窦穆牵连被禁锢十年。永平十六年(73年),任奉车都尉,与耿秉等分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夺取伊吾卢,设置了宜禾都尉,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最终使西域诸国重新归附。次年,率军耿秉等击降车师,又建议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汉章帝刘炟继位后,征召窦固为大鸿胪,历任光禄勋、卫尉等职,食邑累增至一千三百户,每有军政要事,章帝都会征求窦固的意见。章和二年(88年),窦固去世,谥号文。

  4. 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曾孙,东汉外戚、权臣、名将。建初二年(77年),汉章帝立窦宪之妹为皇后。窦宪、窦笃兄弟亲幸,“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永元元年(89年)窦宪派遣刺客刺杀太后幸臣刘畅,嫁祸蔡伦,后因事泄获罪,被囚于宫内。窦宪恐惧,请求出击北匈奴以赎死。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手,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外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1500多公里),出鸡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今固阳),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朝廷拜宪为大将军,高于三公。燕然山大捷,使窦宪坚定了消灭北匈奴的决心。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窦宪既破匈奴,权震朝廷,遂阴图篡汉。汉和帝知其阴谋,与中常侍郑众计划铲除窦宪。永元四年(92年),和帝命令逮捕其党羽,没收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后将窦宪赐死。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战役——郅支之战。这场战役是西汉与匈奴首领郅支单于之间的决定胜负之战。据传此战有可能是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塔拉斯河畔的塔拉兹附近发生的,而这个地方也是中国历史上到达的最西端之一。与此地相近的公元751年的著名战役...

西汉和匈奴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由于建国时间较短,国家不太稳定,所以他对匈奴采用了和亲的政策。和亲政策一直持续到汉武帝。,国家稳定之后,才对匈奴开战。期间共发生了三次战争。一、漠南之战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 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 汉武帝避实就虚,...

历史上最激烈的一场汉匈PK大战!
尉史知汉谋,乃下,具告单于,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李牧“大纵畜牧,人民满野”的行动同汉军以马邑财物诱单于完全相同,“匈奴小入”时又“详北不胜”,诱使匈奴主力前来,也同汉军诱敌深入相似。但李牧的 高明之处是令“人民满野”“以数千人委之”,结果匈奴人深信不疑,...

两汉与匈奴的和战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认识到汉初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骚扰。他决心要彻底改变西汉被动挨打的局面。反击匈奴的战争历史上有过三次。(放自制三次战争简况投影片,并描述公元前119年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后提问)为什么汉武帝统治时期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学生回答:略)汉...

汉朝与匈奴打交道的记录
高祖崩,孝惠、吕太后时,汉初定,故匈奴以骄。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高后欲击之,诸将曰: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于是高后乃止,复与匈奴和亲。——史记·匈奴列传为什么在汉武帝时期汉奴战争会打得那么壮烈,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汉武帝个人好大喜功,掌管政权之后,随着国家农业的...

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卫青和霍去病主导的漠北之战使匈奴无力南下,不能再与西汉抗衡。此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汉武帝时期,漠北之战使西汉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匈奴问题是前朝遗留下来的问题,一直对中原构成巨大威胁。秦代匈奴虽曾被打击而逃往漠北,但是一直未被消灭,更是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次招兵...

列举西汉与匈奴的和战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汉文帝致书单子,匈奴亦使人报聘,又和亲。 公元前 一五八年 冬,匈奴入上郡、云中、月余始退。稽粥死,军臣即位。 公元前 一五六年 四月,汉与匈奴和亲。 公元前 一五五年 秋,汉与匈奴和亲。 公元前 一五四年 正月,汉七王与匈奴结兵造反,未遂。 公元前 一五二年 汉公主嫁匈奴。匈奴与汉通市。 公元前 ...

历史上汉朝对匈奴最大的一场战役,到底是什么战役?
公元前72年,汉宣帝派出铁骑十六万人,分五路大军攻打匈奴,是两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骑兵作战。分别由赵充国、田广明、范明友、韩增、田顺等将军率领,从云中、五原、西河、张掖、酒泉出发,五路出击,齐头并进攻打匈奴。同时汉宣帝任命常惠为校尉,持节杖 带领乌孙军队配合汉军共同进攻匈奴。匈奴...

汉武帝和匈奴打了几年战?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四十四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

历史上汉匈战争史上汉军最离奇的惨败
历史上汉匈战争,史上汉军最离奇的惨败 在汉匈百年战争史上,在汉武帝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匈奴汗国的时代,一支装备精良、具有极高战斗力的汉军精锐骑兵部队初战告捷后,却在匈奴骑兵再度进攻时,尚未接战,便主动弃械投降。这也许是汉军最离奇的一次惨败了。那么,这队汉军为何会选择不战而降呢?公元前...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东汉时期,在西域首先起来抵抗匈奴的是谁 -
臧盾利鼻: 窦宪、耿秉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两汉与匈奴的关系怎样? -
臧盾利鼻: 汉初刘邦和冒顿单于战争失败;开始和亲,延续至文景朝;汉武帝时期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将领在充足国力的支持下数次击败匈奴;以后汉匈之间和战的主动权掌握在汉朝手中;东汉窦武再次击败匈奴,匈奴基本无力与汉为敌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东汉明帝时,北匈奴单于是谁? -
臧盾利鼻: 军臣单于,在位35年(前161年-前126年).军臣单于是冒顿单于之孙,老上单于之子.汉文帝时,派兵入侵汉的上郡及云中.汉景帝时,两国恢复和亲.汉武帝在前133年放弃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设计诱使军臣单于入马邑,打算以预先布置的三十余万汉军围捕单于,单于中计,亲率十万骑兵南下,可是未入马邑已生疑,派兵捕得汉雁门尉史,尉史把汉的计谋说了出来,单于撤退,此后汉匈关系破裂.前127年,汉攻占河套地,设朔方郡.前126年冬,军臣单于死,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军臣单于太子于单逃入汉境投降,汉封他为涉安侯,数月后去世.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耿恭怎么死的 东汉名将耿恭死于哪年 -
臧盾利鼻: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之侄[1] ,东汉官员、将领. 耿恭的父亲耿广很早就去世了,耿恭为人慷慨多谋略,有将帅才能.永平十七年(74年),担任司马,跟随骑都尉刘张、奉车都尉窦固、驸...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战争 -
臧盾利鼻: 1、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政治方面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王国势力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盐铁官营,重农抑商军事方面反击匈奴,巩固和发展了国家统一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2、昭君和亲,促进了汉...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东汉时期,汉武帝先后派哪两个人攻击匈奴的? -
臧盾利鼻: 汉武帝也不是东汉的东汉初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东汉,逐渐迁到长城内外一带,与汉朝和睦相处,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北匈奴仍生活在蒙古草原,势力发展到天山一带,经常进攻东汉边郡,扰得河西走廊一带不得安宁.明帝时,派大将窦固率军打败北匈奴,恢复了对天山的一带的统治.和帝时,又派大将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此后,北匈奴主力逐渐向西远迁,进入西亚和欧洲.匈奴对东汉的威胁彻底解除了.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汉武帝时期几次与匈奴大的战役 -
臧盾利鼻: 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战役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李息沿黄河北岸前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了包围,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兵短兵相接,大获全胜,并攻到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军,俘虏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第三次在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卫青北进千余里,霍去病深入2000余里,使匈奴主力全部被歼.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再也无力与汉对抗.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解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东汉与匈奴的关系怎样?
臧盾利鼻: 东汉初年的时候因为王莽之前的敌对政策,汉匈关系仍没有改善,当时匈奴还是比较强盛的,东汉初军事政治力量比较薄弱.这种形势使东汉政府对匈奴的侵扰无法在战略...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两汉时期与匈奴作战的著名将领有? -
臧盾利鼻: 两汉时期与匈奴作战的四位著名将领: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不知以上可是你想要的答案.

毕节地区19653533591: 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名称时间人物和影响 -
臧盾利鼻: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伟大历史意义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农耕民族完全战胜游牧民族,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力再与汉朝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这为后来东汉时期彻底击垮匈奴,迫使匈奴一部分南附,一部分西遁西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问深渊的历史意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