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是 的用法

作者&投稿:实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与的用法~

文言文中“与”有哪些固定用法呢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
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③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是 shì   (1)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日,从正(变形)。“日”指“太阳”。“正”指“标准”、“基准”。“日”与“正”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位于空间基准点”。   本义:夏至(太阳位于夏至点)。   引申义:1.(方向上)正对。不偏不倚。   2.正确。   说明:古代中国人把南方作为基本方向。他们把中国描述为一个面向南方的国家:“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今越南),后幽都”。“二十八宿”体系用“四象”来表示就是:“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鸟,后玄武”。“四象”的苍龙、白虎、朱鸟的头都朝向南方,玄武的龟头与蛇头一个指向苍龙尾部,一个指向白虎尾部,最终还是指向南方。南方朱鸟宫的中间是“七星”之宿,这便是夏至点所在位置)   (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袁崇焕遣驿吊敌,公诟言于朝,朝议是公(袁可立)。——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   (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是 shì [代]   (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贾谊《论积贮疏》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shì [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这料子是块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是 shì [副]   (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only]。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是 shì [连]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   (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   (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   (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   (6) 或者[or]   (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   (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是 shì [名]   (1) 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 姓   是 shì [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1.提宾标志
2.正确
3.代词,此
4.判断词
5.任何
6.直,正

代词----这, 此.,如"是年,谢庄办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环翠区18475371436: 文言文中“是”的有几种用法,帮我总结一下.求指教. -
敖变海正:[答案] 1、 对,合理,与“非”相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其言.3、 这,此: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贾谊《论积贮疏》 4、助词,把行为对象提...

环翠区18475371436: 中学课本文言文中“是”的意思及举例? -
敖变海正: 文言文中“是”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 ①代词.此;这;这个;这样.如《石钟山记》:“是说也,人常疑之.” ②形容词.对;正确.如《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③活用为动词.认为……正确;肯定.如《问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④形容词表概括.凡是;任何;所有的.如《游园》:“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⑤动词.表判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如《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环翠区18475371436: 文言文中的“是”字的用法 -
敖变海正: 1、作代词:这,这个,这样 2、作判断动词

环翠区18475371436: 文言文中“是”的不同用法 -
敖变海正: 是: 1.近指代词-相当于“这”、“此”.“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月攘一鸡》) 2.助词-用在前置宾语与动词谓语之间,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不必译出.“惟读书是务”(《欧阳公事迹·欧阳修苦读) 3.“是故”“是以”连用,相当于所以、因此等.“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记·吴起列传·吴起吮疽》)

环翠区18475371436: 文言文中“是”的用法 -
敖变海正:[答案] 1.表示解释或分类: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表示存在:满身~汗.3.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好诗,就是太长了.4.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表示任何:.活儿他都肯干.6.用于问句:走了吗?...

环翠区18475371436: 文言文中“是”的意思以及用法 -
敖变海正: ◎ 【是】 【shì】〈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

环翠区18475371436: 文言虚词“是”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急用! -
敖变海正:[答案] ◎ 是 shì 〈形〉(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2) 同本义 [right]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环翠区18475371436: 关于是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解释 -
敖变海正: 文言“是”字是兼词,可以是代词兼动词,也可是名词兼动词.主要原因是“是”的演化过程造成的,本质原因是“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形而上学的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位一体. 许多搞语言工作的人一直认为文言“是”字要么是代词要么是...

环翠区18475371436: 文言文中“是”的用法分辨比如译为结构助词和译为取独助词该怎样分辨 -
敖变海正: “是”是没有结构助词和取独助词的用法的.给你写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是”的解释:①正确,与“非”相对.②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③代词,宾前标志.(如:唯才是举,唯马首是瞻)④系词,是.⑥凡是.你说的用法应该是“之”字.①结构助词:译为“的”.②取独:一般用于主谓之间,译为“的”句子不通.

环翠区18475371436: “是”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敖变海正: 是=这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