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作者&投稿:调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茶马古道的历史背景与意义论文3000字~

摘 要: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道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因茶马贸易而兴起的商贸通道。茶马古道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它是汉族和藏族长期友好互助的历史见证。茶马古道上的茶马贸易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衰于清。千百年来茶马古道推动着沿途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交融和发展,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弘扬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茶马古道;方式;成因
  一、茶马古道的含义
  “茶马古道”又称“茶马贸易”和“茶马互市”它是我国古代汉、藏之间一种以茶易马为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古道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茶马古道是指起源于今天的云南、四川等传统茶叶产区,在传统的茶叶贸易中用马帮等载体运输茶叶到藏区和其他传统茶叶市场,以换取藏区的皮毛等产品的交通运输线。它的范围不仅包括了云南、四川、西藏三省,而且其范围还可进一步延伸到青海、甘肃等省区。 广义的茶马古道是以云南、四川为中心的中国西南云南、四川、西藏、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及其与毗邻的甘肃、陕西、宁夏省市和缅甸、印度、老挝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的传统交通运输线路。就地理范围而言,它不仅覆盖了历史上的“蜀一身毒道”“旎牛道”“五尺道”“进桑糜冷道”“永昌道”“藏彝走廊”等,还包括了之前学者们提出的“西南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一部分。”①
  二、 茶马古道的成因及其贸易方式
  (一) 、茶马古道的形成前提
  茶马互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形成具备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佛教传播路线的改变。中亚伊斯兰教的兴起使得佛教改由西南传入中国内地,这是茶马古道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二是盐业的运输,古老的盐业造就了茶马古道的道路物质基础,之后茶叶在唐代进入藏区。茶叶在西藏的巨大需求为茶马互市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
  (二)、茶马古道的成因
  康藏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在这极其寒冷生活环境下,藏民的饮食以含有大量热量的食品为主。由于西藏地区缺少蔬菜,所以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很难消化。茶传入西藏后人们发现喝茶不但可以促进这些高热量食物的消化而且能够防止燥热,长而久之,茶成为了藏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品,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需要用内地需要的战马换来自己所需的茶叶。
  饮茶之风在唐晚期盛行,随后传入西藏,受到西藏上层的欢迎。“在唐朝初期,皇帝笃信佛法,致使禅宗兴盛。随着吐蕃与唐王朝关系的密切,禅宗僧人也进入藏地传播佛法,自然会影响到吐蕃僧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而“坐禅之僧,不体息,又不夕食,但可以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构成吐蕃社会的王公贵人、普通百姓、僧人三个层面均离不开茶叶的局面,甚至嗜茶如命,一日无茶,社会为之不要。”③
  自唐朝以来,各朝政府都面临着边疆少数民族的军事压力,面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中原政权组织了大量的骑兵,因而需要大批战马。青藏西北地区盛产马匹,且马种优良,体壮膘肥,适应高原气候环境,可谓战争佳品。因此中原政权用丝绸,茶叶等同少数民族政权交换所需的战马。 由于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战争不断,战争需要大量军费开支,造成了国家的财政紧张,随着茶马贸易的不断发展,茶税的征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朝廷认识到可以将对茶叶的控制来制约周边的少数民族。 --!>
  (三)、茶马古道的贸易方式
  茶马交易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官方贸易,朝贡贸易和私茶贸易三种。
  (1)、官方贸易
  官方贸易就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茶马交易的贸易形式。宋政府设茶马司在沿边各“地召募蕃商,广收良马”的贸易。宋朝时在雅州设。茶马司成立后统一管理榷茶买马事宜,并制定具体实施措施,有力的推动了茶马贸易的发展。宋朝时政府通过茶马互市得到了大量来自甘、青和西藏那曲等地方战马这些战马一部分良马供军队使用,另一部分普通马匹则充斥于良田,以务农桑,借以满足朝廷军用及民用之需。政府贸易的另一种形式是差发马制度,就是对藏区收取马税,同时配之以茶的制度。差发马制度是明朝茶马贸易所特有的。
  (2)、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一种藏族头人朝贡的方式向中央王朝以贡马便获得茶叶、丝绸和较为珍贵的赏赐品的一种贸易方式。朝贡贸易是以经济为纽带,是中央王朝对藏族地区进行有效政治统治的一种方式。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往往采用厚往薄来的朝贡政策,通过给予经济上的好处来换取西藏高层对封建中央王朝的归顺。厚往薄来的政策吸引了大批西藏高层同中央政府进行朝贡贸易。“唃厮啰与北宋政府大规模的茶马贸易是以贡、赐的名义进行的。
  (3)、私茶贸易
  私茶贸易是一种民间进行的茶马贸易。私茶贸易是由藏族商人同内地商人直接进行的一种贸易方式,双方互相交换得到自己所需的商品,藏族商人利用商品贸易中剪刀差,从中牟取利。自唐朝以来政府就下令禁止私茶贸易。唐朝政府设立了管理茶叶交易的专门机构,制定了禁止私茶交易的相关法律,由政府垄断了茶叶交易,但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私茶贸易仍然相当繁荣。”“虽然明朝制定了严格的法律禁止私茶贸易,但是明朝的私茶贸易却一直比较兴盛,特别是到后期差发马制度废除以后,私茶贸易更是如雨后的春笋一样发展起来。正所谓“ 茶马互市,利之所在,人皆趋之,禁令越多,走私之风越盛。”
  三、茶马古道的意义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古道,它是我国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茶马古道自唐朝到现在千百年来对促进汉藏经济的发展,促进文明文化和佛教的传播,巩固国防和促进民族团结具有不可没灭的贡献。
  (一) 、促进经济的发展
  茶马古道使这一地区的茶叶文明中外。茶马古道推动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川、云南等传统产茶区的绿名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云南思茅的普洱茶风靡一时。同时茶马古道有助推动茶叶外销,西南地区的名茶借茶马古道之名远销韩国、俄罗斯、欧洲各国。茶马古道改变了西藏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带动了西藏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藏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封闭现状,逐渐改变了西藏输血型经济的状况。
  (二)、促进民族团结
  茶马古道我国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千百年来汉藏两族通过茶马古道不仅实现了各自所需,同时还促进了民族团结,通过茶马古道汉族同西南少数民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通过各民族的长期交往,汉族居民不断进入西藏地区和藏族杂居在一起,汉藏两族和睦的生活在一起,一起生产,一起生活,既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了民族的团结。茶马古道就一张巨大的网,把各西南少数民族同汉族紧紧的团结到了一起。它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个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发展和融合。茶马古道对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注解:
  ① 周重林.《茶马古道的范围与走向》[J],中国文化遗传,2010(04)。
  ② 罗世伟.《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3)。
  ③ 宋家乐.《论川藏边茶马古道上的城镇》[J],西藏民族学院,2011(04)。 ④ 陈光国.《青海藏族史》[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 年,第 172 页。
  ⑤ 况腊生.《浅析宋代茶马贸易制度》[J],兰州学刊,2008(05)。
  ⑥ 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西藏大学学报,2006(02)。
  ⑦ 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西藏大学学报,2006(02)。

茶马古道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道路,是一条民族团结的道路,更是维护祖国统一的纽带。它之所以蜚声海内外,因为其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茶马古道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加强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
通过这条古道,不仅使藏区人民获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内地出产的物品,弥补了藏区所缺,满足了藏区人民所需。
而且,茶马古道让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环境的藏区打开了门户,将藏区的各种土特产介绍给内地。形成了一种持久地互补互利的经济关系。
这种互补关系使藏汉民族形成了在经济上相依相成、互相离不开的格局。由此进一步推动了藏区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民族的团结,其中茶马古道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其次,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沿着这条道路、伴随茶马贸易不仅大量内地的工农业产品被传入藏区丰富了藏区的物资生活,而且内地的先进工艺、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进入藏区,推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因茶叶运输的需要,内地的制革技术传入藏区,使藏区的皮革加工工业发展起来;又如因商贸的发展,内地的淘金、种菜、建筑、金银加工等技术和技工大量经由此道输入,推动了藏区农作技术、采金技术和手工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交易物品的扩展,藏区的虫草、贝母、大黄、秦艽等药材被开发出来,卡垫、毪子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也被带动起来,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统计,宋代四川产茶,其中一半经由茶马古道运往了藏区。明代经由黎雅、碉门口岸交易的川茶达占全川茶叶的80%以上。清代大批的藏区土特产也经由此路输出。
茶马古道骆驼队

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是: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路。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扩展资料: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有地大理。其中,大理、丽江、中甸、阿墩子等地是茶马贸易十分重要的枢纽和市场。

滇藏线茶马贸易的茶叶,以云南普洱的茶叶为主,也有来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叶。滇藏线茶马贸易有自己的特点。

由云南内地的汉商把茶叶和其他物品转运到该地转销给当地的坐商或者西藏的贩运商人,又从当地坐商那里购买马匹或者其它牲畜、土特产品、药材,运至丽江、大理和昆明销售。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换取以茶叶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和牦牛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马古道



今日我们所谓“茶马古道”,实为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马道”或“古道”。它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条古代商道。也是我国古代西部地区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汉藏民族间的一种传统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之道。这种贸易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唐朝就已有文献可考。中唐以后,茶不但在内地有广大的市场,而且运销塞外。据史籍记载,早在唐中期,“世界屋脊”上就盛行饮茶之风,汉地物产在藏族地区惟茶叶一项最为人民所喜爱。当时输入藏区的茶种应有尽有。如李肇《国史补》下卷中说: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日:“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日:“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琶邕湖者”。足见唐代已有各种茶叶从内地输进藏区。

宋时内地茶叶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茶马互市”也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贸易。政府明文规定以茶易马。元丰“四年(1081年),群牧判官郭茂恂言:‘承诏议专以茶市马,以物帛市谷,而并茶马为一司。臣闻顷时以茶易马,兼用金帛,亦听其便。近岁事局既分,专用银绢、钱钞,非蕃部所欲。且茶马二者,事实相须,请如诏便’。奏可。仍诏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自是蕃马至者稍众。”(《宋史》《兵十二·马政》)。

宋朝统治阶级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南宋人张震曾指出:“内以给公上,外以羁诸戎,国之所之,民恃为命”(见《宋会要·食货》)。几句话是否回答了这个问题?具体地讲,“茶马互市”除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的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茶马贸易,既维护了宋朝在西南地区的安全,又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契丹、西夏和女真等的崛起,及其对两宋政权的严重威胁,迫使朝廷保持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维持西南地区的和平安宁,不致腹背受敌,能够腾出手来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同西部的藏族搞好关系,对两宋政权的防务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没有藏族人民的重视和支持,“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也就无法形成。那么,藏族为什么重视“茶马互市”呢?首先藏族人民对饮茶的爱好是任何其他的爱好都无法与之比拟的。有人形容藏族人民爱茶“倚为性命”。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无论任何时候,藏族人民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送的礼物第一项就是茶叶加哈达,购买东西首先要买的就是茶,出外旅行必带的也是茶,家务繁多,最重
要的是煮茶。总之,藏族人民的生活中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饮茶。他们渴了喝一点茶比什么都甜蜜;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提起精神;冷了喝一碗油茶(碎骨熬的茶)立刻暖遍全身,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难怪唐代皮日休为陆羽的《茶经》写的序中说:“命其煮饮者,除瘠而病去,虽疾医之不若也。”藏族用茶,确实是煮饮。有些地方,也像古代汉族人民那样把茶当药物服用。在藏族牧区,用煮过的茶喂牲畜,马吃茶长膘快,牛吃茶增加奶量。尤其藏族人民平时食用肉食乳汗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因此,对于长期以来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的藏族人民来说,虽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的东西,但是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正如南宋人阎苍舒所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续文献通考》卷二二)。对于这一点,历代的中原统治者最清楚不过了。因此,茶叶自宋以来不但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北、西南地区藏族之间的大宗经贸产品,而且也成为与藏族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物质力量和进行政治控制的经济手段。

四川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其中名山的蒙山以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以入贡“仙茶”久负盛名并列诸经史。早在蜀国望帝以前,四川先民就发现了茶叶,经过药用、食用,发展成为重要饮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厉史。到了唐代,蒙山之茶列为贡茶之首,于是有了大诗人白居易:“茶中故旧是蒙山”之说。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严道县(汉代设荣经,唐代雅安”南十里有蒙山,今岁贡茶蜀之最”。到了宋代,茶叶生产已遍布川西各地,名茶四起,品名众多,其中一部分“用于博马,实行官营”。据文献记载宋代熙宁十年(1077年)前设置的二十个买茶场,都在成都府辖区的眉、蜀、彭、绵、汉、嘉、邛、雅等州境内(《宋会要·食货》),而宋代四川地区的产茶量也以川西平原四周为最多。两宋政权为了对四川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实行羁縻统治,在经济上则茶禁极严,“使蕃夷仰我之重”(吴泳《鹤村集》卷三七)。对愿意服从并臣属宋朝的民族则赠茶、出售茶叶和购买马匹,因此“茶马互市”便成了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联系的纽带。

宋代居住在昌都、迪庆、甘孜等藏族地区的百姓是以藏族为主的“西蕃”的一部分,东部的康定、沪定等地,则属汉藏民族杂居或交错为邻,汉藏之间经常保持着联系。这里,从事小农经济的封建生产关系慢慢地发展起来,许多封建主割据一方,互不相属。虽然,宋朝统治势力不能直接到达这里,但这里的封建霸主常派遣使臣向宋王朝贡献马匹和其他土产,并接受宋朝的封爵、赏赐。同时,民间百姓也经常把自己
的马匹赶到汉源和雅安等地交换茶叶等生活必需品。但是,北宋时期的茶马贸易市场主要还在西北地区。当时,宋朝与契丹对抗,需要大量军马,这些军马主要从西北地区的秦州(天水)、凤州(凤县)和熙河(河州)等地的市场获得。因为,这一带的马体格高大,最适合作战马用,而川西各地的马(包括昌都、迪庆、甘孜藏族地区出产的马)体格小,不宜作战马。正如《宋史·兵志》中记载:“市马分而为二:其一曰战马,生于西邮,良健可备行阵,今宕昌、峰贴峡、文州所产是也;其二曰羁縻马,产西南诸蛮,短小不及格,今黎、叙等五州所产是也。”可见当时川西的茶马互市仅为羁縻诸少数民族而已,实际大量的战马来自西北的茶马交易。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陕西(即西北)的茶马道受阻,北路马源告竭,这就是所谓“马道梗塞”,但宋朝同西北少数民族的战争并没有停止,所以仍然需要很多战马。在这种情况下才不得不把茶马互市重点转移到西南地区来,而主要是在川西,并辟了西路马源。黎州和雅州,在当时既是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又是茶马互市的中心之地,所以宋朝规定了“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宋史·兵志》)。并在名山设置“茶马祠”统一管理茶马交易。于是渐渐把原来民间零散的茶马交换集中起来,使之成为有组织的市场。从此,大渡河以南和以西的广大藏族纷纷来此贸易。有的一年一次,有的半年或三月一次,有的一月或两月一次。每年单就官府所得额定马匹达两万匹之多。公元1181年,仅黎州一处即市马3341匹。

藏族尤喜雅州、名山等地的茶,所以宋朝规定这两地的茶专用于博马,不得它用。于是以茶马为中心的汉藏民族贸易往来在昌都、雅安、汉源、康定之间,形成汉藏关系史上“茶马互市”重要的经济区。北宋时汉藏之间的茶马交易主要在黎州,其贸易道路是由今天的泸定之沈村、磨西面到汉源。南宋时则开碉门(今天全)为主要茶马市场。因此,藏汉间的茶马贸易道路改由打箭炉(康定)经瓦斯沟、天全至雅安。这样一来,黎州的茶马交易渐渐衰退。南宋对茶马交易的规定是很严的,从西藏或甘孜藏族地区出来的藏族商人只能到碉门或黎州为止,不得直接到产茶的雅州和名山,汉商也不能逾此以西。直到元代,因雅州以及部分康藏地区在行政上均隶属于陕西省,这种内外之限才打破,藏汉互市方由碉门西移至打箭炉(今康定)。

宋朝重视“茶马互市”的主观意图除了经济和军事(或国防)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考虑,概括为两个字就是“羁縻”,正如南兵部侍郎陈弥所说:“祖宗设互市之法,本以羁縻远人,不藉马之为用,故驽骀下乘,一切许之入中”(《宋会要.兵》)。泸州知州何悫在谈到叙州设场市马时说:“西南夷每岁之秋,夷人以马请互市,则开场博易,厚以金、缯,盖饵之以利,庸示羁縻之术,意宏远矣”(《宋会要.兵》)。“茶马互市”客观上促进了藏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两宋时期,川西藏族地区未发生较大规模的动乱。同时,“茶马互市”过程中,宋朝政府的商务机构在沿边各地“召募蕃商,广收良马”,频繁的商务贸易往来,促进了汉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加快了康藏地区社会封建化的进程。藏区的马匹和珠玉等土产从打箭炉输出,经雅安输入内地,汉族人民生产的茶叶、布帛等物资又大量地从雅安、汉源等地输出,经打箭炉远销整个藏族地区。

有趣的是藏族人民至今称茶为“甲”。据任乃强教授考证,汉族在古时也称茶为“槚”,如陆羽《茶经》中说:“其名一日茶,二曰槚”;《尔雅》中说:“槚,苦茶”,《说文》“茶,苦茶也”,唐以前茶称荼。郭璞《尔雅注》云:“槚树小似桅子,冬生叶,可煮羹饮”。因此,认为今天藏族呼茶为“甲”实际是“槚”的译音(见《西康图经》)。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茶在古时产生于内地汉区而不产于藏区,藏族对来自汉区的物产完全有可能借用汉族的称谓。正如过去从汉地传进藏族地区的萝卜、白菜等菜类,就是借用汉语名称而略有变音的。同样今天藏语口语中许多现代设备也是借用外来名称,如“电视机”“KTV”“VCD”等等。这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况且茶叶输入藏区之始,正是藏文创字之时。藏文是根据印度古代梵文而创,而在古梵语中没有茶和指茶的文字。因此,藏文在唐代初创时,对于唐朝输进的茶叶没有现存的词汇,因此很有可能参用汉文的音义,即“槚”。

唐宋以来,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或“茶马古道”建立起来的交流和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朝后,由于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统一的版图,并在西藏建立了以萨迦派为主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中央王朝开始加强对藏区的治理。元世祖忽必烈率兵,一边用武力征服康藏各地武装,一边派人沿途“招喻西番诸族酋长,以其民入附”,凡“内附”者授以世袭官职,并“玺书及金银符”(《元史·世祖本纪》)。元采取了“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治藏政策,并在“茶马古道”沿线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自此“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的管理、经营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元朝为了加强对康藏地区的治理,十分重视前往西藏的交通畅通,把以“茶马互市”为主干线的进藏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一路设置驿站进行管理。元代,在川藏“茶马古道”沿线共设置了十九处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国之道、沿藏之道、安藏之道。“茶马古道”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对中央政府而言,“茶马古道”的政治和军事作用似乎重于经贸作用,到后来“茶马互市”从直接由中央政府经营,逐渐引向任藏汉民间自由互市,互通有无。到了明代茶马交易又开始兴旺发达。明洪武十七年仅天全县一带,“是岁四川碉门(天全)茶马司以茶易马,骡五百九十”(《明太祖实录》卷一六九)。天全、雅安地是明代藏汉之间茶马交易的主要市场,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年(1387年)六月壬午,四川雅州碉门茶马司以茶一十六万三千六百斤,易驼、马、骡、驹百七十余匹”(见《明太祖实录》卷一六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二月,兵部奏:是岁雅州碉门及秦、河二州茶马司市马,得二百四十余匹”(见《明太祖实录》卷一六九)。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当时茶马互市的兴旺景象。

昌都、甘孜藏族地区的各族人民,是茶马互市的积极参加者。正如《明史》记载:“每岁长河西(今康定一带)等处番商以马于雅州茶马司易茶”。当时茶马交换的定价不是很稳定的,早期考虑到藏族人民到天全、雅安等地,来回路程遥远,交通不便,因此一匹中等马就可易茶一千八百斤,由天全茶课司支给。于是,来卖马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生意兴隆。后来,明王朝又开始实行低价购马的政策,一匹上等马仅给茶
叶一百二十斤,中等马仅给七十斤,马驹才给五十斤,以后甚至下降到上等马八十斤,中等马六十斤,下等马四十斤(见《明太祖实录》卷一九六)。这种不等价的交换,引起了藏族人民的极大不满,许多藏族商人不愿做茶马交易,迫使明朝在永乐年初“递增其数”,于是市马者又逐渐多起来,茶马交易再度兴盛。不过这种互市只限于官府,私人的茶马交易当时是严格禁止的。明朝廷曾多次下令禁止私茶,并制定了“茶
引”制度,后来由“茶引”进一步发展到“引岸”制度。所谓“引岸”就是要固定地区,额定课税标准,由明朝官方发给特许凭证—“茶引”。没有茶引,不能经营茶业;有“茶引”者限制在一定地区销售。雅安城南关有所谓“蛮市”,即明代茶马互市旧址。明嘉靖中年,定四川“茶引”为五万道,其中二万六千道为“腹引”,二万四千道为“边引”。所谓“腹引”,即行销内地茶的凭证;所谓“边引”,即只能在边地少数民族地区销售的茶证。行销打箭炉一带的称“南路边引”,也就是后来的所谓“西康边茶”。以灌县为制造中心,行销理、茂一带的茶称“西路边引”。当时还规定每引配茶一担(一百斤左右),纳课税一两二钱,后来根据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改订引茶五包纳课税一两二钱。《雅州府志》记载:清雍正八年(1730年)“南路边引”情况为,雅安二万七千八百六十引,名出一千八百二十引,荣经二万三千三百一十四引,天全三万一千一百二十引,邛崃二万零三百引。合计茶引十万零四千多张,销售地均在打箭炉。可见,自明代以来仅官府规定的茶马交易已有相当的发展。

朝廷明确规定,商人认引以后,按引纳税。虽然茶引可以转让,但非到人亡产绝,不能注销。明朝廷之所以如此控制茶叶的销售,其目的是利用茶马交易,控制少数民族,巩固其统治。尽管如此,汉藏民族人民之间的贸易关系始终不断,藏族人民经常以马匹、氆氇等物,到内地换取盐、茶叶和布匹。甘孜藏族地区的藏族人民“专务贸贩碉门乌茶,蜀之细布,博易羌货,以赡其生”。当时雅安、打箭炉等地,已成为藏汉人民互市的场所,甚至有的汉人还跋山涉水,深入到更远的藏区,从事贸易活动。随着藏汉两族民间贸易的频繁往来,官府茶马交易出现了十分萧条的景象。正如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敕右军都督府曰:……迩因私茶出境,马之入互市者少,于是彼马日贵……茶日贱”,各地土司对引岸制度的束缚表示不满。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二月,“四川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军民宣慰司言:西方无他土产,惟以马易茶为业。近年禁约之后,生理甚艰,乞仍开市,庶几民有所养”。足见明朝制定的茶叶引岸制度实际上阻碍着汉藏贸易的发展,官府组织的茶马司也越来越不能满足汉藏民族间日益增长的茶马交易需求。因此,民间的往来贸易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发展。

除了民间的贸易和官方组织的茶马交易之外,藏区诸土司的上层喇嘛还以朝贡的方式至内地贸易。他们朝贡的人数多则数千,少则数百。贡使带来的货物有马、氆氇、珊瑚、犀角……等等,货物琳琅满目,而朝廷也照例给以绸缎、茶、钞等优厚的回赐。这种贡赐关系实际起着交流货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贡使带来货物,官方都要给价,并准予开市贸易,途中往来可免费乘马,沿途受到地方招待,至京又获厚赏。所以藏区的土司及上层喇嘛争相前往,甚至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

明代茶马交易的兴盛,促进了汉藏两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据文献记载:明嘉靖年间,汉区的雅安、邛崃、天全、荥经、名山等地随着茶马贸易的发展,茶号商人达八十余家。与此同时,边茶的主要销售地打箭炉,明以前这里几乎是一片荒凉的牧场,仅有元代留下的碉房和红教寺院,而明代以后随着边茶在此集散,四十八家“锅庄”先后形成,日渐繁荣起来。“锅庄”实际上是明代以来的汉藏通商贸易的产物。

到了清代,尤其是乾隆以后,“茶马古道”更加畅通,但“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的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出现了“边茶贸易”制度。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汉藏交流为中心的各民族之间的来往增加,进入“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幅增加。虽然藏族对内地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但同时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以及生产和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增加。而内地对藏区的马需求明显减少,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把“榷茶”制度改为“引岸”制度。在经营上改宫茶为商茶,更加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的各民族之间的民间贸易的繁荣和发展。从此,从东部的康定开始经甘孜、德格到昌都或经理塘、巴塘、芒康到昌都,再从昌都到拉萨,由康藏地区大寺院、大土司、大商人组织的商队马帮络绎不绝。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翻开了新的一页。曾经一段时期内,英帝国主义拉拢汉族茶工到锡金种植茶树,发展茶业,企图争夺对藏区的贸易市场,进而达到削弱和破坏汉藏关系之目的,然而藏族人民仍旧千里迢迢来内地换购他们喜爱的“边茶”。1941年统计,仅康定出关的茶叶达50万包,其中运到拉萨一带的有20万包。

“茶马古道”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后从历史的地平线上消失,但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1)茶马互市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繁荣,促进了川藏和滇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如沪定、康定、德格、甘孜、巴塘、中甸、昌都等比较著名的高原城镇就是随着“茶马古道”的开通、繁荣而相继出现的。其中康定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交通咽喉,在唐、宋时只是一个架设帐篷的临时露天市场。“明以前这里几乎是一片荒凉的牧场,仅有元代留下的碉房和红教寺院,而明代以后随着边茶在此集散,48家锅庄先后形成日渐繁荣起来。‘锅庄’实际上是明代以来的汉藏通商贸易的产物。”(见拙著《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随着茶马贸易,以“锅庄”形式的固定货栈纷纷兴起,于是市场勃兴,人口递增,成了康藏地区的商品重镇。在它最兴盛之时:“炉城严如国都,各方土酋纳贡之使,应差之役,与部落茶商,四时幡凑,骡马络绎,珍宝荟萃,凡其大臣所居,即为驮商集息之所,称为锅庄,共有四十八卜家,最大有11家,称八大锅庄。有瓦斯碉者,锅庄之巨擘也,碉在水会流处,建筑之丽,积蓄之富,并推炉城第一。康藏巨商成集于此,此则番夷团结之中心也……全市基础,建于商业,市民十分之八九为商贾。”(《西康图经.西域篇》),由此可见一斑。

2)“茶马古道”也是各民族交往和融合之道。近千年来,随着“茶马互市”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开通,汉、藏等各民族常年往来其间,尤其元代以后,汉族居民一批接着一批源源不断地涌进康藏地区,形成了一首山歌中所唱的“山上住的是藏人,山下住的是汉人,虽然住处各是各,每天生活在一起”(见拙著《甘孜藏族自治州史法》),汉族居民沿着“茶马古道”移居康藏高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他们和藏族人民一道从事各种生产,促进了康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3)最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实现了“羁縻”政策,从而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此,“茶马古道”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一样,在促进西南地区,尤其是康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茶马古道”不仅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也是重要的政治之道。在治藏安康方面产生过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4)2002年6月,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联合主办了规模宏大的“茶马古道”综合科学实地考察活动。我应邀作为这次考察和研讨活动的总顾问、总领队,与来自全国十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十余家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人员,共同乘车走完了从成都到拉萨的几千公里川藏一线的“茶马古道”。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研讨,大家认为“茶马古道”虽然今天已成为著名的古历史文化遗产,但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下,如果对它进行深入的挖掘、精美的包装、大力的宣传,研究和开发“茶马古道”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等一样,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在古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古文明传播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是历史上中国藏区连接祖国内地,并外延至南亚和中亚的纽带;是中国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融合的走廊;是历史上西藏各族人民和中华各族人民同生共存、团结和睦的桥梁和象征;也是藏汉民族不断交融和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历史见证。

第二,“茶马古道”沿线所经过的藏、川、颠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地势差异最复杂、中纬度海洋性冰川最发育、地表作用最活跃的高原,拥有众多而又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完全具备成为世界级精品乃至极品旅游热线的可能。如果国家把“茶马古道”纳入西部开发的重大项目,川、颠、藏三省区连手合作,把开发这条“世界屋脊”上的黄金旅游线作为带动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我们相信它将能带动川、颠、藏最贫困地区百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由此也可以达到我国藏区社会长治久安,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目的。

第三,“茶马古道”穿越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沿线独特的高山峡谷,景色壮丽,森林茂密,民族文化丰富多采,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地方迄今仍然是一块净土,具备走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条件。

第四,在“茶马古道”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茶马古道”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上都是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道,它的旅游品牌效应具有不可复制性,拥有巨大的国际旅游市场潜力,对国内外游客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大地上一条进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通道。

滇藏道

从云南普洱茶的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下关(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迪庆、德钦,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萨,而后再经藏南的泽当,后藏的江孜、亚东然后出境。

川藏道

它是由四川的打箭炉(雅安)出发。经卢定、康定、巴塘、昌都至拉萨,再经后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缅甸、印度。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可以说是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还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路径。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总行程在万里以上。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够走完全程。沿途的每站都可以作为终点或者是起点。而当时最大的贸易中转站便要属四川的康定了。

康定过去叫做“打箭炉”,西来的马帮到达康定,就要在这里转换运输工具或者就地进行茶马贸易。1696年康熙帝批准了在康定进行茶马互市贸易的请求,使康定成为了内地与西藏地区之间主要的商业中心。国内的丝绸、茶叶等商品经过康定运往西方,而南亚、欧洲、美洲的商品也从这里销往中国内地。

怒江河畔的古道

茶马古道是壮阔的,而对于当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来说,那却是一条充满了艰险的征途。西南地区山高水急,水上交通不可想象。而山道的险峻曲折,又根本无法行驶车辆。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帮成为了唯一适用的运输方式,它形成了茶马古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可以说茶马古道是一条用人力和马的脚力踩踏出来的道路。

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又一个村寨,马帮们踏出了一条沟通各地的生命道路,成为了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这些马帮曾经驻足停留,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成为了后来的的城镇。今天的丽江古城就是迄今为止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被誉为是“活着的茶马重镇”。

传说中的马帮

随着现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发达,茶马古道已被214、317、318国道所代替,默默地沉寂于无声。然而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有着一条可以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古代商路。

不管这个世界在发生着什么,由于不可思议的僻远艰险,茶马古道上有三样东西似乎还在坚韧地存在着:一个是沿途的苍茫大地、山川湖泊、蓝天白云;一个是与藏民生命生活融为一体的宗教;一个是藏民的善良、纯朴和美好。我觉得,藏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强烈的宗教感情似乎就来自藏区的大自然本身,相辅相成,那样的宗教感情又成全了他们的善良、纯朴和美好。

千年古道

在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时世界静得出奇,周围的大山全都沉默不语。它们以一毛不生而令人震惊。那种苍凉的美、严酷的美轻易就把人带入史前时代。夏季的雨水汪洋恣肆,冬季的雪水清碧如玉。它们从无数大山上奔泻而下,那水流漫漫涣涣,迅速汇聚成溪流,又很快流淌到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远山显露出它们强劲而优美的山脊,它们是那么峻秀,又充满了张力。蓝蓝的山岚,使它们显得英姿勃发,十分年轻。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血脉,它们奔涌流动,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除却大山大川,茶马古道沿途有的是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那些历尽沧桑的石头,那亿万年来不老的蓝天,那一逝不再、永不重复的云,那似乎来自极地或外太空的光芒,它们组合成的色彩令人激动不已。而如果在晴天的晨曦中和晚霞里走过西藏的大地,你一定会为那种剔透明朗的光泽所震慑。只要看到一眼,只要沐浴一次,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在茶马古道一路,我们经常目睹前往圣城拉萨的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踽踽而行,有的更将全身匍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心目中具有极神圣意义的拉萨,他们磕得四肢溃烂,面额鲜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却充溢着宁和而确凿的信仰之光。

在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

历史已经证明,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沿途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神灵的动物、海螺、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艺术造型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历尽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搞活了商品市场,促进了边贸地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历尽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搞活了商品市场,促进了边贸地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我来给你一个最简单明了的说明吧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贸易通道之一,与北方丝绸之路齐名,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茶马古道在其形成之初主要是用于中原的茶和高原的马及皮革制品的互市,其中茶叶是最主要的商品,而马匹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故有此名。希望能对你起到帮助 ...

最早的茶马古道是在哪个时期形成?对当时有什么重要意义?
其次,频繁的贸易往来促进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很多汉民带着先进技术移居西藏,促进了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最后,茶马古道在我国历史文化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并不是单纯的一条古代商贸通道,而是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天路”。

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
茶马古道,这条历史深远的贸易通道,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不仅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民间国际商贸的纽带,更是一条自然风光壮丽,文化神秘的旅游胜地。作为一条跨越千年的路径,它见证了中国西南民族经济与文化的交融与传播。早在唐宋时期,茶马古道便开始显现其重要性。那时,内地的茶叶...

茶马古道的意义
茶马古道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西南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加深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茶马古道作为古代贸易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中国西南的产茶区与西藏、青海等地区的马匹产地。这一通道的开辟,使得茶叶和马匹这两种在当时极具价值的商品得以...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国家旅游局魏小安司长曾就“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作过专题论述,指出:“茶马古道”是滇西北至藏东南历史上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在这条古道上,集中了中国最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

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及特点
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及特点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今天中华多民族

茶马古道形成原因并简述意义
茶马互市促进了茶和马的商品交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与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商品在横断山区的深谷高山间往返流动,形成了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经济贸易的通道,更具有深远的意义:1. 黄金旅游之路:茶马古道沿途风景独特,...

茶马古道在哪里?路线图以及历史意义。
《茶马古道研究模式以及意义》一文中提到: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也是民族融合与和谐之道。它见证了中国乃至亚洲各民族间因茶而缔结的血肉情感,在世界文明传播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茶马古道不仅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贡献巨大,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具有显著的作用。历史已经证明,茶马...

分析“茶马古道”在“汉茶”易“蕃马”的背后隐含的历史意义! 急啊
隐含的历史意义:它把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尤其是汉族与藏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加强了彼此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团结和友谊,巩固了祖国西南边疆。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

茶马古道的含义及其发展历史
(三)茶马古道的社会经济价值 茶马古道对昌都地区具有特殊的地域意义,是陆上交通大动脉,对外开放的金钥匙,大开发的重要基石,经济大繁荣的命脉,以及旅游发展的着力点。(四)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机遇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茶马古道旅游开发面临难得的机遇。(...

娄星区19784148696: 茶马古道有哪些影响? -
祁辰保儿: 历史影响 1.纽带作用 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藏区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地;

娄星区19784148696: 茶马古道 意义 -
祁辰保儿:[答案] (一)茶马古道简介古代交通路线.茶马贸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

娄星区19784148696: 安化茶马古道的意义 -
祁辰保儿: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三条:一条通向西北,一条从陕西出发,经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

娄星区19784148696: 茶马古道沿线的文化特征? -
祁辰保儿:[答案] 你好. 第一,茶马古道是青藏高原上一条异常古老的文明孔道. 从茶马古道的路线看,我们不难发现,昌都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它不仅是滇藏道和川藏道两条道路的必经之地,而且也是这两条道路的一个交汇点.事实上,茶马古道并非只是...

娄星区19784148696: 茶马古道是什么意思? -
祁辰保儿: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分陕康藏(川藏线)、滇藏线两路.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

娄星区19784148696: 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不同起止朝代,时间,用途 -
祁辰保儿:[答案] (一)茶马古道简介 古代交通路线.茶马贸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

娄星区19784148696: 为什么说茶马古道是人类行走文化的奇迹 -
祁辰保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在沟通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自古至今,绵延在横断山区和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是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交通驿道,也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精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西南茶区的各族人民,通过人背马驮等多种形式,克服气候、地理等诸多困难把茶叶和各种物资运送到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加强了内地与西部各族人民的沟通与往来. 在云之南,有茶为伴,乃人生旅途幸事.我一直自信地认为,我们浩浩华夏民族,从人类觉醒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醉心于“上善若水”的民族.领悟茶道,深入血脉.

娄星区19784148696: 真正的茶马古道经过哪些地方?它是干什么的?一共有几条?哪个年代有的,到哪个年代不用了.通过了哪些地方?麻烦讲解下 -
祁辰保儿:[答案] (一)茶马古道简介 古代交通路线.茶马贸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

娄星区19784148696: 茶马古道是一条古代的物流通道,如何理解? -
祁辰保儿: “茶马古道”是古代著名的贸易通道,它主要促进了西藏云南四川的贸易往来.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