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故宫的历史

作者&投稿:止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故宫有怎样的历史?~

明故宫在南京市东,地名叫做皇城的地方。原是我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所造的皇宫,成为后来北京的明清故宫的蓝本。
明朝初年,朱元璋听信刘伯温等人的建议,认为燕雀湖的湖身位于钟山龙头之前,是风水宝地,便征集几十万民工填湖兴建皇宫。现在留在城外的前湖,只是当初燕雀湖的残余部分。后来宫殿造成后,地基下沉,出现了皇宫南高北低的地势。当年明故宫为正方形,布局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宫室为主体的思想,以一条自南而北的中轴线为全城骨干,南端以外城的正阳门为起点,经洪武门至皇城的承天门,大街宽阔笔直,东边为礼、户、吏、兵、工部,西边为前后左右军都督府。午门外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宫城内的中轴线上便是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和乾清、坤宁二宫。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尉为壮观。遗憾的是,清初时明故宫毁于战火。今天只能在午朝门、内外五龙桥等处看到一些遗迹。相传当年皇城建成后,朱元璋兴致勃勃地亲笔题写了一副对联: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全联气派傲然,充分表现了朱元璋在夺取了天下之后,那不可一世、沾沾自喜的心情。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 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为15万平方米,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故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 的屏障。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五位有或曾有庙号谥号的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
在1987年,北京故宫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的遗产,而对北京故宫,拥有者9000个房间的建筑物,也成为了中国明清时代的一个无价的历史证明。

扩展资料
2015年,故宫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面世并征询意见。《规划》的保护对象为故宫及其产权归属单位,包括紫禁城、端门、大高玄殿、皇史宬和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共5处明清皇家建筑群,总占地面积为106公顷。规划范围与故宫的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即故宫周边区域等同,预计于2025年实现目标。
故宫以1500万人次的年接待观众数量,位居世界所有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之首。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与实名制售票。
2016年8月22日,故宫在京宣布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科研课题全面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是中国首个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综合研究性修复项目,故宫博物院将以此项目为契机,通过机制创新,建立文化遗产修复的科学规范,在国内创立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典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历史概况: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朝初期的皇宫,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郊。初称“吴王新宫” ,后又称“皇城”。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 故新宫建筑规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新宫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有门四座、南为午门、 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 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干清宫和坤宁宫、 以及东西六宫。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并于次年在凤阳兴建中都城,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再度终止,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设了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了东西角门,并增建文华、武英殿等建筑。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 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在宫城前建造了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型广场,向南直抵1373年建造的洪武门。广场东侧为五部 (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南京故宫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同时宫城离外城过近,战时不易防卫。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京师,建文帝出逃,马皇后在宫中自杀。朱棣即位后仍居于南京皇宫中, 但同时下令以北平为行在,准备迁都。永乐十八年 (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次年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南京宫殿不再使用,但仍作为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嵩在此即位,一度建立南明政权。此时的明故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焚毁,朱由嵩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兴建了奉天门,慈禧殿等建筑。   

    清灭南明后,改南京为江宁,将明皇城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康熙年间,曾取明故宫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庙宇。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没有使用明故宫作为宫殿基址。 而是在城中另择新址营建新宫,此间拆取明故宫大量石料和砖瓦。至太平天国灭亡时,明故宫的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   

    中华民国时期,曾计划以明故宫地区为中央行政区,但由于财力和战争的原因,该计划没有全部实现,只是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内修建了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资料陈列馆。1929年修建的中山东路从明故宫遗址中穿过,将其划为南北两部(明故宫遗址公园,午朝门公园),至民国后期,明故宫已成为一处小型机场。

建筑布局 

    整个明代皇城区,位于南京城的东部,是以皇城与宫城为主体、以一系 列建筑旨在突出皇权“神圣”为内容、以全国最高中央行署机构为大明王朝核心区域(只有“三法司”在太平门外),也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明南京皇宫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成为后来兴建的北京皇宫的母版。明南京皇宫由内宫城和外皇城两部分组成,均坐北向南。

    宫城

  宫城,又称大内、内宫,俗称紫禁城、紫垣,是朱元璋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位于南京四重城垣最里边一重,有御河环绕。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填湖而建,因而地势南高北低。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宫墙主体南北长约0.95公里,东西宽约0.75公里,周长约3.4公里。 

    在宫城墙体上,初期开有城门4座,洪武“十年改作大内午门,添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故共建有6座城门:南面的正门为午门,在午门左右两侧为左掖门和右掖门,西门为西华门,东门为东华门,北门为玄武门。玄武门,俗称“厚载门”(即今误称的“后宰门”),取《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皇城

  皇城,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等距而建。永乐年间拓皇城西垣,致使西华门至西安门的距离,要比东华门至东安门的距离长一倍左右,平面呈倒凸字形。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 

  在皇城城垣上共开筑城门7座:皇城的正南门是洪武门,位于京城正阳门(即民国时期改称的光华门)内北面。进洪武门后,为南北向的千步廊,两边建有连续的廊屋,由南而北,到承天门前的横街分别转向东西而成为曲尺形。千步廊后面两侧为“五部六府”中央官署的所在地。过了外五龙桥即是承天门(相当于北京天安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建大内金水桥,在宫城南面正中的午门至皇城南面正中的承天门之间,建端门以及端门和承天门楼各五间,端门两旁的御道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的宫墙,把东面的太庙、西面的社稷坛隔在外头,使得这条御道更加森严,成为通向宫城的惟一交通线,因而承天门虽是建在皇城的正南,实际上成为进入宫城的正南第一道门。承天门前南北走向的皇墙上,建有衔接长安街东、西相向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在皇城主城的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 

  在皇城西南角的皇墙下,为宦官诸监所在地。其他各司、局、库、房、厂等为朝廷服务的机构,有的设置在宫城里,有的设在皇城内。 

  皇宫内、外的河道上,除了建有内、外五龙桥,还在东长安门外附近建有“青龙桥”,在西长安门外附近建有“白虎桥”,即堪舆术中常用的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之制。

建筑特色

    选址依山:

  在选址上自然权衡各种利弊作出最佳选择宫城卜地于城东钟山之阳,北倚钟山的“龙头”富贵山,并以之作为镇山,放弃了对平坦的中心地带——原六朝及南唐宫殿旧址的 利用,而采用填湖造宫的办法。究其原因,除了“六朝烟祚不永”的忌讳外,不外是“(旧内)因元南台为宫,稍庳隘”,不符合新王朝的要求,而且旧城居民密集,又有诸多功臣府第,大量拆迁有关人心向背;加之南京属丘陵地带,平地难寻,而因地就势依山而建,能创造出气象宏伟的效果。这种选址,在金陵有历史先例可循,六朝宫城便是选择在鸡笼山、覆舟山下的一片高河漫滩上,东濒青溪,西达五台,鸡笼山和覆舟山就旬天然屏风拱卫于宫城之后。明代南京宫城以富贵山作为依托,并巧用原来的东渠作为皇城西城隍,将午门以北的内五龙桥、承天门以南的外五龙桥和宫城城濠与南京城水系相互连通,取得人工和自然相互辉映的效果。而宫城偏于城之东,则可减缓居中布局常带来的交通阻塞问题。因此南京宫殿选址是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和社会心理因素而进行决策的结果。 

    形制循礼:

  在宫殿形制上,朱元璋力图恢复汉族文化传统的政治主张,集中表现为遵循礼制。即建筑形式的内容极力寻找礼制的依据:例如采用三朝五门,即《礼记》郑玄注所称,周天子及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天子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但实际上,自战国以后,都城宫室制度中,循此制者无几,直到唐长安始有其意。这就是唐西内有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和三朝(外朝奉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元失此制,明南京宫殿则又用此制,其五门为: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三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至于后妃六宫,按周礼,“天子后立六宫,……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夫人虽不分六宫,变分主六宫之事,或二宫则一人也。”南京宫殿在历史上两次建立后妃六宫以交序列的形制,以趋合礼制的要求 。关于门阙,《礼记》有“以高为贵”的规定。早在秦汉时期,高台建阙(观)就作为一种礼仪性的设置,标表入口以壮观瞻。唐代宫殿门阙已作冂形平面,并直接影响到五代洛阳五凤楼、宋东京宣德门。南京宫殿午门采用冂形高大门阙便是吸收这种传统建筑形式建成的。通过门阙的体量和所组成的空间,体现皇帝所需的崇高与威严。   

       此外,朱元璋还刻意借“天道”来加强礼制在宫殿建筑上的作用。所谓“礼者天地之序也”。“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帮天秉阳,垂曰星,也秉阴,穷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曰星为纪,以月为量”。讲究天人感应和礼制秩序的朱元璋,在南京宫殿中极力利用这些原则来强化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礼制的权威。如在正殿之后建立乾清、坤宁二宫,象征帝后犹如天地;在乾清宫之左右立“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陪衬于帝后之左右;在东安门外者曰青龙桥,在西华门外者曰白虎桥,取自星宿二十八宿,以象征天津之横贯。在建筑的称谓上也采用一些拟天的象征手法,如前朝正殿名为“奉天”,意为奉天命而统治天下,明人的解释是“明人主不敢以一人肆于民上,无往非奉天也”,以此强调新王朝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华盖”本是星名,古称天皇大帝座上的九星叫“华盖”,象征明太祖统一天下是应帝星之瑞。“谨身”是说皇帝加强自身修养。 

    轴线合一:

  开创了明清两代宫殿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南京宫殿和衙署都沿着这条轴线结合在一起。从《洪武京城图志》载京城图中可见,以南端外城的正阳门为起点,经洪武门至皇城的承天门,为一条宽广的御道,御道两边为千步廊,御道的东面分布着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和工部等中央行政机构(只有刑部在皇城以北太平门外),西面则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的所在地。御道心头承天门前是长安左、右门形成的东西横街——长安街(广场)和外五龙桥,向北引延,经端门、午门、内五胧桥至奉天门,进入宫城。经三大殿两大宫抵宫城北门玄武门,至皇城北门北安门出皇城,正对钟山“龙头”富贵山,而以者城的太平门为结束。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为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亦很突出地表达出封建集权统治唯我独尊的精神。成为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改建北京城和设计宫城的蓝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1、故宫博物院的建院基础-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逐出宫禁。2、故宫博物院的建院和开放: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如下:1、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明清先后有二十四位皇帝在这里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2、它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构最精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拥有150万件历史文物典籍和艺术工艺珍品,故宫博物院因此而举世闻名。3、北京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的历史
紫禁城(一般指北京故宫)的历史: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嘉靖时期,故宫三大殿名称改为皇极殿、中极殿、...

关于故宫的历史
故宫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整个建筑按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突出,层次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宫内珍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外朝是故宫最主要的建筑群。从右至左分别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核心,文华...

故宫历史事件
1、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又称宫女弑君,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帝的一次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嘉靖帝为求长生不老,要以“吸风饮露之道”成仙。在园中可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

故宫简介和历史
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4、明朝时期,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

北京故宫历史介绍
1、北京故宫历史介绍 (1)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数据是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

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故宫有多少年历史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到2022年为止总共是602年。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故宫的历史
登录的范围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及2004年追加的沈阳故宫等两个建筑群。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历史 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西元...

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13、故宫至今608年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其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 本数据来源于百。14、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2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名字里都有详哦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

泉港区14732723472: 明故宫史建于什么年?明故宫史建于什么年代
唱爽律定: 明故宫始建于1366年.明故宫,又称南京故宫、南京明皇宫、南京紫禁城.是北京故宫的蓝本.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角.初称“吴王新宫”后称“皇城”.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有四座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后为奉天门,内里正殿为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干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 【满意请给与好评】谢谢.

泉港区14732723472: 故宫是哪个朝代建的
唱爽律定: 故宫建于明朝,我们口中所说的故宫一般指的都是“北京故宫”,它是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建造的,主要是继承了位于南京的明故宫的建筑形制,以明故宫为蓝本建造而成...

泉港区14732723472: 南京明故宫筒介 -
唱爽律定: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应天府(南京)的皇宫.建造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都城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为明官式建筑的母本,是北京故宫的蓝本.南京故宫坐北向南,大体范围东至今中山门,西至西安门,北至后宰门,南至瑞金路,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 现部分遗址位于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港区14732723472: 简单的说明故宫与各个朝代的联系,还有它的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布局 -
唱爽律定: 1.南京大明王府·瞻园 明初,朱元璋因念徐达有功,故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2.朝天宫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赐名为“朝天宫”3.明故宫 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4.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5.明神乐观 明太祖敕建为“神乐观”6.鼓楼 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7.中华门明太祖朱元璋自明洪武五年(1366年)开始修筑京师应天府(今南京)内城城墙其实这样的有关的景点、历史遗址还有很多.

泉港区14732723472: 是南京明故宫大还是北京故宫大 -
唱爽律定: 明故宫大据了解,考古人员将对大殿遗址周围进行勘探、发掘,进一步寻找其他的建筑遗迹,以此确定当时明故宫的建筑布局,更好地掌握明故宫的建筑、发展和演变历史.据有关明史专家称,早在明代,明故宫范围非常宏大,比现在北京故宫还要大,但随着明朝迁都北京后,明故宫逐渐衰败.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明故宫曾遭到一场大火,数十间大殿和建筑被烧毁.此后,明故宫成了清军的兵营.在太平天国时期,清军与太平军发生激战时,明故宫被彻底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民国时期,随着南京城的不断发展,明故宫附近先后开通了多条道路,其中中山东路从明故宫中轴线穿过,将明故宫一分为二,形成了现在的明故宫遗址公园和午朝门遗址公园两个部分.

泉港区14732723472: 故宫的建筑历史 -
唱爽律定: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泉港区14732723472: 明故宫好玩吗?门票多少钱?值得去吗?
唱爽律定: 明故宫名气大,是朱元璋建故南京后的皇宫所在地,但地面建筑在解放前都毁损了,在那里修了个明故宫机场.现在的建筑就是几个仿古大殿,意思不大.但对面的午朝门公园还有个城门(午门)及内五龙桥,那是明朝的遗物.这两个公园都不要门票,免费.值不值得去,就看您的喜好了.对一般人来说意思是不大的,就类似于普通的市民公园.

泉港区14732723472: 南京明故宫怎样得名的
唱爽律定: 明故宫是明朝在南京建都时的宫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