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林逋《省心录》

作者&投稿:函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非常喜欢这句话: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什么意思~

释义:当有人说一个人的是非时,你要当作没听见。对待别人不要去盯着别人的短处,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也不要到处说别人的过错和是非。
全文: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庻几为君子。 为善不求人知者,谓之阴德。故其施广,其惠博,天报必丰。
全文释义:当有人说一个人的是非时,你要当作没听见。对待别人不要去盯着别人的短处,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也不要到处说别人的过错和是非,这就是君子。所谓的德性,就是行了善的人,却不让别人知道。他们布施广泛,恩惠他人,上天也必定会丰厚报答他们。
出处:出自宋代林逋的《省心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古人云》丛书是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相关著作中,选出几十种小书编辑而成,并不受文体、篇幅、作者名气等限制。原文选自《丛书集成》、《百川学海》、《津逮秘书》等古代丛书,明显的文字讹误已作改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久远,历史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
我国民间(私人、家庭)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比那些堂皇的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
这些读书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可和为当今我们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参考资料。
此类名言家训往往文字精炼玲珑、生动直白、琅琅上口,极具欣赏价值。作为历史的产物,它们自然会恶化杂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我们持扬弃的态度,做了整理、剔除的工作,同时希望读者有正确的判断和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心录

翻译:
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过错就会很少了;以宽容自己的标准来宽容别人,那么交往的人就很全面了。
原文: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人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责人者不全交,自恕者不改过。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贼者害。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害。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白话译文:
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过错就会很少了;以宽容自己的标准来宽容别人,那么交往的人就很全面了。喜欢责备别人的人难以维持与别人的交情,经常原谅自己过失的人永远不可能改正错误。骄傲自满的人必定失败,自我夸耀的人愚蠢可笑,自我戕害的人必然害己害人。多说话而得到好处,不如沉默而不受伤害。
礼义廉耻,可以用来要求自己,不可用来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则能少犯过失,要求别人则难以与人和睦相处,难以与他人相处就不合乎处世之道。所以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对别人求全责备。
此文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省心录》是老人言丛书之一。老人言丛书收录北宋隐士林逋的《省心录》、明代学者屠隆的《娑罗馆清言》以及清代学者张潮的《幽梦影》等修身名著。体例上采取在每部作品前加题解、原文分段注释并作今译的形式。注释力求准确,今译文字尽可能做到晓畅传神。
书中的这些金玉良好比陈年佳酿,历久弥新,相信能为今天的人们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所谓“老人言”,一是因为这些格言体作品的作者多为饱经世事沧桑之人,既有搏击宦海的名臣贤相,也有遗世独立的高人隐士;
既有学富五车、年高德劭的才学究,又有命运多舛、穷愁潦倒的老幕客。二是因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格言警句无不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谆谆教诲。
作者简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逋虽感激,但不以此骄人。人多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同,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既老,自为墓于庐侧,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心人窃记之,得300余首传世。
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一,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庐侧。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传》。

【 省心录 】 【原文】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今译】 礼义廉耻,可以用来要求自己,不可用来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则能少犯过失,要求别人则难以与人和睦相处,难以与他人相处就不合乎处世之道。所以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对别人求全责备。 【原文】 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难。涉世应物,有以横逆加我者,譬犹行草莽中,荆棘之在衣,徐行缓解而已,所谓荆棘者,亦何心哉!如是则方寸不劳,而怨可释。 【今译】 做善事容易,做了善事而逃避好名声就难了;不触犯他人容易,触犯了他人心里不计较就难了。为人处世,遇到有人对我蛮横无理,就要像走在灌木草丛中一样,荆棘挂住了衣服,只能缓慢前行小心地拨开荆棘就是了,荆棘也不是存心阻人啊!这样一来便能做到心中不劳累,而化解仇怨。 【原文】 责人者不全交,自恕者不改过。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贼者害。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害。 【今译】 喜欢责备别人的人难以维持与别人的交情,经常原谅自己过失的人永远不可能改正错误。骄傲自满的人必定失败,自我夸耀的人愚蠢可笑,自我戕害的人必然害己害人。多说话而得到好处,不如沉默而不受伤害。 【原文】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网疏,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今译】 追求声名的人必然会危害其自身,广积财富的人必然会给后代带来灾祸。行善作恶迟迟得不到报应,并不是上天疏忽大意,而是上天想成全君子而灭掉小人。灾祸和福祚是上天用来表示慈爱之心的手段,就像雷雨雪霜一样,都是为了培育滋养万物。所以君子担心有灾祸便恭敬戒惧,小人得了便宜便忘了危险。君子害怕祸来反而会招来福祉,小人以疏忽之心看待福祉反而会招来灾祸,这就是《左传》所说的「祸福没有定数,全由各人自召」。 【原文】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今译】 必须有出世者的宽广胸怀,才能入世;否则的话,很容易受到尘世的各种利诱纠缠而使自己迅速堕落;必须有入世者的深刻体验,才能出世;否则的话,很容易变得空虚无聊而使自己难以把持人生。 【原文】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今译】 靠正道谋生的人都尽心尽力去做些有益于他人和世界的事,这使得世人都离不开他,老天爷自然也离不得他。如此做法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最好途径。 【原文】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了无时。 【今译】 只要现在能够停下来休息,那么就立刻停下来休息;如果要等到一切事情都办妥时再停下来,那么这样的时刻永远也不可能等到。 【原文】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今译】 有时候遇到急切之下弄不明白的事情,应当适当宽缓一下,或许自然而然就真相大白了,不要操之过急,那样会使当事人十分恼怒,反而增加了事情的复杂性;有的人急切之下任你怎么劝都不听从,不妨随他的便,不去劝他,他或许自己慢慢就会悔悟,不必要采用强制手段逼迫他听从,那样只能激发他的逆反心理,使他更加冥顽不化。 【原文】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今译】别人胜过我,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样的话,别人不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积下对我的怨恨;我胜过别人,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样的话,那些心胸狭窄之人,恐怕会给我降下难以预测的灾祸。 【原文】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今译】善良高尚的人,在贫穷而没有能力去用物质接济别人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别人有迷惑犯傻的地方,能用一句好话来提醒他们;遇到别人有着急和作难的地方,能用一句好话来解救他们,那么他的功业与德行同样是无法计算的。 【原文】情尘既尽,心镜遂明,外影何如内照;幻泡一消,性珠自朗,世瑶原是家珍。 【今译】只要完全消除对尘世的眷恋之情,那么心灵之镜就会明亮澄彻,所以从外部关注自己的影像,不如从内部进行自我省察,驱除庸俗的念头;只要看破红尘,打消对如梦幻泡影一样的世事的执著之念,那么自身天性就会像明珠一样晶莹剔透,熠熠生辉,要做世间少有的通达超脱之人,最关键的还是要保护好自家内心的那一份纯真。 【原文】凡夫迷真而逐妄,智慧化为识神,譬之水涌为波,不离此水;圣人悟妄而归真,识神转为智慧,譬之波平为水,当体无波。 【今译】凡夫俗子迷失真性而追求虚妄,将智慧转化为对事物的看法,就好比水中掀起波浪,而这种看法始终受其智慧所支配,就像浪花离不开水体;圣人达士看破虚妄而回归真如,将各种看法升华为智慧,就好比波浪平息后的一潭清水,应当很好体味这种无波之水的博大精深。 【原文】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称心,即有大不称心者在其后,知此理可免怨尤。 【今译】人生在世,常常遇到不如意的小事,这是好兆头,可以避免重大的祸事发生。假如每件事都称心如意,那么必然会在以后遇到重大的挫折。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心平气和,不再怨天尤人。 【原文】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今译】不要因为别人辜负我就打消行善济人的念头,想想我当初帮助别人时,只不过是在同情心驱使下做出的举动,并未想着要别人报答。至于说遇上了忘恩负义的人,不必与之计较,付之一笑罢了。 【原文】正人之言,明知其为我也,感而未必悦;邪人之言,明知其佞我也,笑而未必怒。于此知从善之难。 【今译】正派人的话,明明知道了为了我好,内心感激却未必高兴;奸邪人的话,明明知道是在奉承我,但听着十分顺耳,所以未必生气。由此可知听取忠言是多么艰难。 【原文】面有点污,人人匿笑,而已不知,有告之者,无不忙忙拭去。若曰:点污在我,何与若事?必无此人情。至告以过者,何独不然? 【今译】 脸上有个污点,别人见了都暗自发笑,而自己还不知道,一旦有人直言相告,马上就用手拭去。如果还说:「我脸上有污点,与你有什么关系?」就不合乎人之常情了。可是当别人指出自身的缺点错误时,人们的态度为何就不是这样呢? 【原文】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旨从不忠不恕生出。 【今译】 事情过后议论别人,身在局外议论局内人,是做学问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在事后议论别人,往往将聪明人说得极其愚笨;身在局外议论局内的人,往往将困难的事情说得极其容易,这两种毛病都是由待人不忠诚、不宽容而引起的。 【原文】读古人书,与贤人交游,最不可苟为同,又不可苟为异。二者之失,总是胸无定力,学问中便有时势趋附,非谄即矫耳。 【今译】读古人的著作,与贤能的人交往,最忌讳轻率地表示附和赞同,也不能够轻率地表示异议。之所以会犯这两种过失,都是由于心中缺乏主见,做学问时就掺杂有趋炎附势的成分,不是曲意逢迎便是虚伪矫饰。 【原文】人于横逆来时,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燥火涣然冰消。乃知自反二字真是省事、养气、讨便宜、求快乐最上法门,切莫认作道学家虚笼头语看过。 【今译】人们在遇到别人蛮横无理的时候,往往怒火中烧,可是忽然转眼一想自己也有过错,不知不觉怒气就消失得干干净净。由此看来孟子所强调的自我反省,实在是息事宁人、涵养正气、受益获福、求得身心快乐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当作一般道学家的套话来看待。 【原文】 人作事极不可迂滞,不可反复,不可烦碎;代人作事又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复,耐得烦碎。 【今译】人们在做事时绝不能够拖拉,不能够反复多变,不能够斤斤计较;可是替别人做事时,却特别需要耐得住拖延耽搁,耐得住反复多变,耐得住琐碎烦乱。 【原文】 己所有者,可以望人,而不敢责人也;己所无者,可以规人,而不敢怒人也。故恕者推己以及人,不执己以量人。 【今译】 自己所具备的美德,可以希望别人也具有,但是不能强求别人具有;自己所没有的品德,可以规劝他人具有,却不能怪罪别人没有。因此待人宽容的人根据自己的心理来体察别人的感受,决不按照自己的情况来衡量别人。 【原文】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今译】能经常感到满足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沦落贫穷;能够做到不贪求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卑贱;能将躯体看作身外之物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患病;能够做到不贪恋生命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死亡;能够做到随遇而安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困顿;能积极奖掖后进、培养人才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孤立;能挺身而出,为天下所有人以及子孙后代造福请命的人,上天不会使其陷入绝境。


孝老爱亲名言警句
孝老爱亲的名言名句如下:1、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气不可无。2、任何人都享有一种权利,那就是永远尽义务。3、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4、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5、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今不...

历代作家对陶渊明田园诗艺术成就的评价有哪些
布衣终老的诗人林逋则认为:“陶渊明无功德以及人,而名节与功臣、义士等”(《省心录》)。并且身体力行地隐于孤山,以陶渊明作为自己效法的楷模。至于具有强烈建功立业之心的辛弃疾,也是把陶渊明看成是孔明一流的历史人物:“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陆游对陶也是极为心仪赞誉不已的:“陶谢文章造化侔...

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话正确吗?
今年举行的是第十四届“家庭奖学金”颁奖仪式,其主题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意在强调读书重要性的同时,寄望于下一代的培养教育,因为我们又相继有了下一代。十四年来,在爸爸“家庭奖学金”制度的影响下,孩子们的目标一个比一个远大。现在,王恒、王苑去了香港,分别就读香港科技大学和...

100句古代人所说的名言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

反省自己的名言警句
4、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世上的许多事,都是难上加难。采取任何行动,经常考虑到失误。每件事都认真反省,发现到处都有错误。5、出言须思省,则思为主而言为客,自然言少。——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发表意见之前应...

有关于孝亲敬长的名言和故事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28.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

有关古今名人的勤学好问的名言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严于律己作文
见善必从,有过必改。 恽代英 必须先改造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 鲁迅《恨恨而死》君子责已,小人责人。 宋林逋《省心录》知道自己之不甚可靠者,倒较为可靠。 鲁迅《导师》明智之举,不是讳疾忌医,而是氛露疾源。 茅质《什么是基本的》强盗收心,废铁变金。 中国谚语 严于律己作文2 ...

素质教育方法的关键和核心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素质教育方法的关键和核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观念转变: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转变观念。只有教育观念转变了,教育实践才会随之改变。这需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观念。建立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和智慧,因此需要营造一...

廉洁人生的格言警句
2) 致理必在惩贪,惩贪莫先旌廉。——清·王命岳《惩贪议》3) 至清廉平。路遗不受,请谒不听,据法听讼,无有所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4)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宋·林逋《省心录》5)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6) 知足...

濮阳市17632893359: 请教意思: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宋)林逋《省心录》 -
禾质力扬:[答案] 意译如下:利益适合分享不适合独用,长远的计划(或谋划一件事怀)适合人自己(或少部分人)去做而不适合从很多去做.

濮阳市17632893359: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什么意思? -
禾质力扬: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的意思是:耳朵不要探听别人的错误,眼睛不要盯着别人的短处,嘴不要说道别人的过失.资料拓展: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我国民间(私人、家庭)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比那些堂皇的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 这些读书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可和为当今我们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省心录

濮阳市17632893359: 翻译“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人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
禾质力扬: 翻译: 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过错就会很少了;以宽容自己的标准来宽容别人,那么交往的人就很全面了. 原文: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人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责人者不全交,自恕者不改过.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

濮阳市17632893359: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这句话对吗 -
禾质力扬: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出自宋代林逋的《省心录》.意思是说擅于教育子女的父亲,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因为这是他们将来成就事业的基础.这句话是正确的.

濮阳市17632893359: 知不足者好学下一句是什么?
禾质力扬: 耻下问者自满知不足者好学,下一句是:耻下问者自满.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出自于:宋代林逋的《省心录》.林逋(967年—1028...

濮阳市17632893359: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的典故,张天骄123456说,语出宋朝林逋的《省心录》.而gm151617则说,出自.(清*金缨《格言连... -
禾质力扬:[答案] 查了一下,应该是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1.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宋代林逋:《省心录》2.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宋)李邦献《省心杂言》责:要求.恕:宽恕,体谅.这句...

濮阳市17632893359: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这一句应该怎么理解?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 -
禾质力扬:[答案] 其实-“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这一句并不是出自曾国藩的原创. 其最早出自宋代林逋的《省心录》意思是:品德很高尚,还认为不足的人是谦虚;而财富很多,还觉得不足的人,是贪鄙.这里的“为”当“认为”讲.

濮阳市17632893359: 知不足者? -
禾质力扬: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字面意思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人就会去学习补不足,而以向人请教为耻的人容易自满.至于典故就不知道了.

濮阳市17632893359: 好家风有哪些,好家规有哪些,好家训有哪些 -
禾质力扬: 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宋·林逋《省心录》 不严不能成器.--清·曹雪芹《红楼梦》 人道之兴,必由夫妇.--《孔子集语·易者》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宋·林逋《省心录》 传...

濮阳市17632893359: 问“以责任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的出处? -
禾质力扬: 宋朝林逋的《省心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