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历史

作者&投稿:暨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来西亚有哪些历史人物~

1956年2月20日,在马六甲,东姑阿都拉曼率领的独立谈判代表团,成员也包括马华的敦李孝式,从英伦凯旋归来,就在马六甲这里,宣布独立谈判成功,宣布马来亚将在1957年8月31日脱离殖民地统治。


敦阿都拉萨, 或者敦拉萨 或者阿卜杜拉·拉扎克 (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 ,3月11日, 1922年–1月14日, 1976年)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自从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继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一直到1970年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后,他乃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首相之职位。

阿都拉萨出生于彭亨州,少年时期曾在著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较后获奖学金在新加坡莱佛土学院攻读。1950年在英国考获法律学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师。

他于1950年参加巫统,并且被选为巫统青年团团长。1951年出任巫统副主席。一九五五年,参加我国首次全国立法议会之大选。1956年,联盟代表团前往英国谈判独立,他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除了副首相职位之外,他亦曾兼任乡村发展部长,国防部长之重要职位。

1969年,五一三事件发生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阿都拉萨出任国家行动理事会主任。一九七0年九月廿二日,东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职位,并且署理国防及外部长。


巫统在阿都拉萨的领导下。采取了一连串的新政策,积极推动国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经济政策,俾在20年内建立起一个马来人的经济社会,这给巫统带来了新的面貌。

这一路来,原本由巫统,马华和印度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在1969年大选中受挫,损失了许多席位。敦拉萨进行活动之下,最先在砂劳越与人民联合党,较后则槟城民政党,霹雳州人民进步党,以及泛马回教党,组成了州和中央联合政府。于是,国民阵线组织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关系方面,阿都拉萨积极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1974年五月,率领马来西亚代表团,官式访问北京,正式签署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协定。而在7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四次之全国普选。

这次之大选,国民阵线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在154个国会席位中,赢得了135个席位。而在州议会方面,全国360个席位中,国阵赢得了215个席位。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这可说是阿都拉萨的一项辉煌的成就。

在应付五一三事件以后的国内动汤局面,阿都拉萨所采取的策略,是尽量减少政党的政治活动手段,去促进各政党之间的合作。国民阵线的成立,乃基于这一精神,而国阵取得的成就,也说明此一策略获得了成果。同时,也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巫统的地拉。

在巫统里头,当东姑担任主席,阿都拉萨乃担任署理主席,当阿都拉萨任主席后,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迈医生担任。但敦依斯迈医生于1973年8月突然去世。于是,胡申翁出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萨于1976年1月,在探白血病治疗白血病时在伦敦逝世。

阿都拉萨的长子纳吉在阿都拉萨逝世后,积极参政,并在政坛上一路青云直上, 2003年, 马哈迪从政治退休后,纳吉就出任马来西亚第九任的副首相。

任职: 马来西亚第2任首相
任期: 9月 22, 1970年 - 1月 14日, 1976年
出生日期: 3月 11日, 1922年
死亡日期: 1月 14日, 1976年
出生地: 北根, 彭亨
死亡地:点 伦敦, 英国
妻子: 拉哈诺雅
职业 律师
政党: 巫统
副首相:
-依斯迈拉曼 (1970 - 1973)
-胡申翁 (1973 - 1976)


敦依士迈:著名医生


已退休前警方高级助理总监拿督哈芝阿都华合


东姑阿都拉曼与各族群代表联合组成的代表团,准备和英国人谈判独立事宜。左起拿督聂阿末、依斯迈、拿督阿都华合、拿督莫哈末锡、李孝式、拿督阿都哈兹和拿督阿都拉萨(图发不上来)。


陆军首长阿都阿兹,调升国防卫队首长
投稿: KSLim_AW
2007-01-31
(吉隆坡讯)副首相兼国防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宣布,原任陆军首长丹斯里阿都阿兹再纳,将从今年2月1日起擢升为国防卫队首长,以填补原任国防卫队首长丹斯里莫哈末安华。

莫哈末安华将於今年1月31日正式退休。



他披露,原任陆军副首长拿督莫哈末伊斯迈,将於2月1日获得擢升为陆军首长职位,填补阿都阿兹所遗留下的空缺。

他在文告中指出,陆军副首长的空位,则由陆军战场首长拿督马索再纳替代。

“原任马六甲区陆军分队第三基地少将拿督祖基菲,则擢升为陆军战场首长一职。”

他说,砂拉越州古晋区分队第一首长拿督莫哈末阿芬迪少将,则擢升为中将,由去年10月24日生效;此外,国防部卫生服务局总监拿督苏莱曼阿都拉,则擢升为中将,由今年1月1日生效。

另一方面,莫哈末安华(57岁)在梳邦再也空军基地一项为他而设的欢送会上建议说,海陆空三军首长的职位任期应该定於3年,即“2+1”共3年的任期。

他个人认为,三军首长可以在首年探讨本身计划落实的目标,第二年便著手实行,接著在第三年加以巩固,从而提升国防卫队的形象和人力资本的发展。
(星洲日报·2007/01/31)

敦陈祯禄(1883-1960)是马华公会的缔造者,创会第一任总会长。

他是饱读诗书的学者,成功的商人,卓越的政治家,献身人群的爱国主志士,始终以身为马来亚人民为荣,坚持自己是马来亚华人,更是马来亚华人公民地位的奠基者。

他是第一位鼓吹与发扬种族和谐合作,以建立一个马来亚人的马来亚国家的政治先知先觉者;与国父东姑合作,领导争取马来亚独立建国,为马来亚各族公认的开国元勋。
敦陈祯禄1883年4月5日出生于马六甲。

从他的高曾祖陈观夏开始,敦陈家族便定居马六甲,前后200多年。

陈观夏是于清乾隆年间,从中国福建南来马六甲发展,事业有成,富甲一方。

敦陈出生时,陈家虽仍拥有庞大财富,但因为他的父亲陈恭安未获继承祖业,仅能从祖业收入中,分得固定的生活费,家庭经济并不富裕。

敦陈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曾做过6年校长。1908年他回到马六甲,投身于橡胶工业。初时当一名胶园襄理,其后,得岳父的支持,拓展商业,商途顺遂,很快就风生水起,一身兼任20多家工商机构的董事职位。

事业有成,他也积极从事社会与社团的活动,历任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及他创立的《海峡殖民地英籍华人公会》的主席副主席。他关心马来亚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张生活在马来亚本土的马来人、华人居民应拥有与欧人同样的平等权利。

由于工商业方面的辉煌成就,和在社会上的积极活动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马来亚华人领袖,也深受英殖民地官员另眼相看。1912年受封为太平局绅;1916年委为马六甲乡村局委员。第1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后,由于他在马六甲乡村局委员任内,勤于发言,意见精辟,且积极参与当时有限度的政治活动,因而受到英殖民政的重视,1922年起受委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议员,至1933年,更升任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执行委员。任内,他对当时英殖民官员和欧人对华人的种种歧视行为表示不满,提出抗议。1932年12月23日,他发表一份呈给英殖民部的备忘录,刊登在当时的《英文海峡时报》,指出英殖民政府歧视华人的政策,使永久定居本邦,以本邦为家乡的华人,对自己在马来亚的安全,将来及子孙的前途,感觉严重不安与忧惧,并指出歧视华人的政策将在巫人与华人(也包括印度人)之间,造成明显的裂痕,历久之后更可能扩大为两者之间的互相猜疑、仇视。他更以立法委员的身份在议会上慷慨陈辞,要求增加亚籍人士的非官方议员席位;他为马六甲河沿岸的贫穷马来渔民请命,吁请殖民政府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此外,他极力促请英政府准许非英籍民加入马来亚民事服务,华人婚俗合法化;提倡民选制度并建议执行议会延揽亚籍人等。

日本人占领马来半岛期间,陈祯禄避难流寓印度。但是,他仍然心系马来亚本土华人和所有离开中国的海外华人的未来前途,1943年9月4日,他在印度孟买宣布成立「海外华人协会」。目标是:「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团结华人,确保生存与自卫。」马来亚光复后,敦陈返马,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47年10月,他领导华人总罢市反对马来亚联合邦宪制。1948年,他被选为「民族联络委员会」的委员,他以成熟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奉献给该会。他成功地使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接受经些少修正的「出生地法」(Jus Soli) 的公民原则。这个决定,意味着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巫人和非巫人双方都要持容忍的态度和让步的精神。

1948年6月,因马共发动武装反叛,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当时华人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处境非常恶劣。许多华人被英军扣禁,被驱逐出境,甚至被英军和马共枪杀;几十万乡区华人被赶出他们生活了几代人的村子,他们的屋子连同生产工具、财物,很多时候就这样被英军一把火烧掉。英政府的高官还恫言,要把这些乡区华人集体遣送出境。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华人同胞,陈祯禄提出组织「马华公会」的建议,立刻得到全马各州华团的响应,各州华团纷纷召开联席大会支持成立马华公会。其中1949年2月19日,由雪兰莪州中华总商会发起的联席大会,共有超过50个华团的近200名代表出席,议决参与发起成立马华公会,并已征求超过3千名华人加入马华公会。当时,担任联邦立法议会议员的16位华籍议员也全力支持,并成为发起人。1949年2月27日马华公会正式成立,陈祯禄被选为总会长。

马华成立后,首要任务是阻止英政府驱逐华人返中国的计划,接着是设法筹款,包括发行18期福利彩票,从盈余中,筹集数百万元(注:当时的数百万元,几乎等于现时的一亿令吉),用来协助那些被集中在新村的同胞,盖搭栖身的木屋,提供粮食、医药和金钱的援助,并为他们争取一些最基本的民生设施,如食水供应、流动诊疗所和设立华文小学、民众会堂、图书馆等。

敦陈由1949年至1958年领导马华,与巫统合作,从结成华巫联盟参加全国各州的市议会选举开始,进而召开9次圆桌会议,探讨联合邦选举细则、为争取英国上下议院支持马来亚的独立铺路,制定召开全国国民大会、成立委员会负责考虑及修改联合邦宪法,以至召开第1、2次全国国民大会,通过《立法议会选举细则》与《修改宪法报告书》。

1954年2月25日,英殖民政府钦差大臣宣布不同意立法议会选举及修改宪制报告书,拒绝自治大选,不愿交出政治权力。

同年5月,华巫联盟代表团赴英伦与英谈判,要求举行立法议会自治民选,失败而归。

华巫联盟为此于6月13日召开紧急会议,通过杯葛各级议会,所有县、市、州、联合邦的各级华巫议员辞职抗议,也发动游行示威施压。

当时已届71岁高龄的马华总会长敦陈奋不顾身,领导马华与华社参与抗议!

正由于敦陈勇者无惧领导马华,不屈不挠,坚定立场与东姑领导的巫统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马来亚终于在1957年8月31日脱离英殖民统治,独立建国;也正由于敦陈始终坚持民族平等,互相关怀、合作的理想,运用智慧,不亢不卑,通过与友族领袖理性谈商,终于使百万华人在独立年,取得公民权,确保了华人在这个国家的公民地位,并确立华人参与国家的公共决策,共享政权的宪法保障。

敦陈在1960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77岁。为了表扬他对国家的贡献,联盟政府给予他国葬的殊荣,全体内阁一齐送殡。国父东姑阿都拉曼1960年12月21日在下议院发表哀悼辞指出:「如果没有敦陈当时给我那种巨大的支持,我必须承认,我所领导的争取独立的使命,将无法完成,或者须付出流血和不安的代价…。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敦陈祯禄是一个杰出的人,他是一个饱学之士,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一个献身社会人群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卓越的爱国主义者。」

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或阿卜杜勒•拉赫曼 (Tunku Abdu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dul Hamid Shah)(东姑)在1903年2月8日在吉打州阿罗士打出生。他是苏丹阿都哈密第六任妻子仄孟查拉惹的第六个孩子,仄孟查拉惹是暹罗州首领的女儿。在吉打,同胞们的关系与暹罗人非常息息相关;当时东姑出生后吉打仍提供贡物于暹罗。直到1909年,暹罗政府与英国签署了曼谷合约后,吉打转由英国统领。

东姑的家庭中总共拥有45名孩子,在众多兄弟姐妹中,身为小男孩的他受到父亲的特别关注。他也受到他两位哥哥,东姑莫哈默仄瓦与东姑尤索夫的关心,他们负起教导年轻和易受影响的东姑。东姑尤索夫和东姑被送往曼谷的一所学校就读,在那里他们与身为暹罗王养子的东姑莫哈默仄瓦在曼谷同住。然而,因为东姑尤索夫在曼谷逝世,东姑被送回吉打,接着转移至槟城的大英义校求学,较后被送往英国剑桥的圣凯特琳娜学院。当他完成他的文学学士学位归来,他的哥哥东姑莫哈默仄瓦再次送他回英国修读法律。

东姑在1957年为马来亚宣布独立

东姑被父亲取名为博特拉。他被马来西亚人民称为国父或独立之父,是因为他把马来亚从英国统治中争取到独立。在马来亚取得独立后,东姑阿都拉曼当上了首相,直到1970年。

黄宫殿

虽然他的家乡位于亚罗士打,他并不把黄宫殿视为自己的家,他最后居住在宫殿是在他修读完法律学后,从英国返回国的时候。他的一生多半在槟城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他居住在政府所提供的房子。当今,黄宫殿已被改为皇家博物院。

笼牙皇家陵墓

东姑阿都拉曼,一位亚罗士打的王子及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于1991年逝世。终年87岁。他的遗体葬在吉打州笼牙皇家陵墓,与他的父亲及至亲兄弟一起。
1956年2月20日,在马六甲,东姑阿都拉曼率领的独立谈判代表团,成员也包括马华的敦李孝式,从英伦凯旋归来,就在马六甲这里,宣布独立谈判成功,宣布马来亚将在1957年8月31日脱离殖民地统治。


敦阿都拉萨, 或者敦拉萨 或者阿卜杜拉·拉扎克 (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 ,3月11日, 1922年–1月14日, 1976年)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自从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继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一直到1970年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后,他乃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首相之职位。

阿都拉萨出生于彭亨州,少年时期曾在著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较后获奖学金在新加坡莱佛土学院攻读。1950年在英国考获法律学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师。

他于1950年参加巫统,并且被选为巫统青年团团长。1951年出任巫统副主席。一九五五年,参加我国首次全国立法议会之大选。1956年,联盟代表团前往英国谈判独立,他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除了副首相职位之外,他亦曾兼任乡村发展部长,国防部长之重要职位。

1969年,五一三事件发生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阿都拉萨出任国家行动理事会主任。一九七0年九月廿二日,东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职位,并且署理国防及外部长。


巫统在阿都拉萨的领导下。采取了一连串的新政策,积极推动国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经济政策,俾在20年内建立起一个马来人的经济社会,这给巫统带来了新的面貌。

这一路来,原本由巫统,马华和印度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在1969年大选中受挫,损失了许多席位。敦拉萨进行活动之下,最先在砂劳越与人民联合党,较后则槟城民政党,霹雳州人民进步党,以及泛马回教党,组成了州和中央联合政府。于是,国民阵线组织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关系方面,阿都拉萨积极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1974年五月,率领马来西亚代表团,官式访问北京,正式签署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协定。而在7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四次之全国普选。

这次之大选,国民阵线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在154个国会席位中,赢得了135个席位。而在州议会方面,全国360个席位中,国阵赢得了215个席位。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这可说是阿都拉萨的一项辉煌的成就。

在应付五一三事件以后的国内动汤局面,阿都拉萨所采取的策略,是尽量减少政党的政治活动手段,去促进各政党之间的合作。国民阵线的成立,乃基于这一精神,而国阵取得的成就,也说明此一策略获得了成果。同时,也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巫统的地拉。

在巫统里头,当东姑担任主席,阿都拉萨乃担任署理主席,当阿都拉萨任主席后,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迈医生担任。但敦依斯迈医生于1973年8月突然去世。于是,胡申翁出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萨于1976年1月,在探白血病治疗白血病时在伦敦逝世。

阿都拉萨的长子纳吉在阿都拉萨逝世后,积极参政,并在政坛上一路青云直上, 2003年, 马哈迪从政治退休后,纳吉就出任马来西亚第九任的副首相。

任职: 马来西亚第2任首相
任期: 9月 22, 1970年 - 1月 14日, 1976年
出生日期: 3月 11日, 1922年
死亡日期: 1月 14日, 1976年
出生地: 北根, 彭亨
死亡地:点 伦敦, 英国
妻子: 拉哈诺雅
职业 律师
政党: 巫统
副首相:
-依斯迈拉曼 (1970 - 1973)
-胡申翁 (1973 - 1976)


敦依士迈:著名医生


已退休前警方高级助理总监拿督哈芝阿都华合


东姑阿都拉曼与各族群代表联合组成的代表团,准备和英国人谈判独立事宜。左起拿督聂阿末、依斯迈、拿督阿都华合、拿督莫哈末锡、李孝式、拿督阿都哈兹和拿督阿都拉萨(图发不上来)。


陆军首长阿都阿兹,调升国防卫队首长
投稿: KSLim_AW
2007-01-31
(吉隆坡讯)副首相兼国防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宣布,原任陆军首长丹斯里阿都阿兹再纳,将从今年2月1日起擢升为国防卫队首长,以填补原任国防卫队首长丹斯里莫哈末安华。

莫哈末安华将於今年1月31日正式退休。



他披露,原任陆军副首长拿督莫哈末伊斯迈,将於2月1日获得擢升为陆军首长职位,填补阿都阿兹所遗留下的空缺。

他在文告中指出,陆军副首长的空位,则由陆军战场首长拿督马索再纳替代。

“原任马六甲区陆军分队第三基地少将拿督祖基菲,则擢升为陆军战场首长一职。”

他说,砂拉越州古晋区分队第一首长拿督莫哈末阿芬迪少将,则擢升为中将,由去年10月24日生效;此外,国防部卫生服务局总监拿督苏莱曼阿都拉,则擢升为中将,由今年1月1日生效。

另一方面,莫哈末安华(57岁)在梳邦再也空军基地一项为他而设的欢送会上建议说,海陆空三军首长的职位任期应该定於3年,即“2+1”共3年的任期。

他个人认为,三军首长可以在首年探讨本身计划落实的目标,第二年便著手实行,接著在第三年加以巩固,从而提升国防卫队的形象和人力资本的发展。
(星洲日报·2007/01/31)

敦陈祯禄(1883-1960)是马华公会的缔造者,创会第一任总会长。

他是饱读诗书的学者,成功的商人,卓越的政治家,献身人群的爱国主志士,始终以身为马来亚人民为荣,坚持自己是马来亚华人,更是马来亚华人公民地位的奠基者。

他是第一位鼓吹与发扬种族和谐合作,以建立一个马来亚人的马来亚国家的政治先知先觉者;与国父东姑合作,领导争取马来亚独立建国,为马来亚各族公认的开国元勋。
敦陈祯禄1883年4月5日出生于马六甲。

从他的高曾祖陈观夏开始,敦陈家族便定居马六甲,前后200多年。

陈观夏是于清乾隆年间,从中国福建南来马六甲发展,事业有成,富甲一方。

敦陈出生时,陈家虽仍拥有庞大财富,但因为他的父亲陈恭安未获继承祖业,仅能从祖业收入中,分得固定的生活费,家庭经济并不富裕。

敦陈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曾做过6年校长。1908年他回到马六甲,投身于橡胶工业。初时当一名胶园襄理,其后,得岳父的支持,拓展商业,商途顺遂,很快就风生水起,一身兼任20多家工商机构的董事职位。

事业有成,他也积极从事社会与社团的活动,历任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及他创立的《海峡殖民地英籍华人公会》的主席副主席。他关心马来亚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张生活在马来亚本土的马来人、华人居民应拥有与欧人同样的平等权利。

由于工商业方面的辉煌成就,和在社会上的积极活动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马来亚华人领袖,也深受英殖民地官员另眼相看。1912年受封为太平局绅;1916年委为马六甲乡村局委员。第1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后,由于他在马六甲乡村局委员任内,勤于发言,意见精辟,且积极参与当时有限度的政治活动,因而受到英殖民政的重视,1922年起受委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议员,至1933年,更升任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执行委员。任内,他对当时英殖民官员和欧人对华人的种种歧视行为表示不满,提出抗议。1932年12月23日,他发表一份呈给英殖民部的备忘录,刊登在当时的《英文海峡时报》,指出英殖民政府歧视华人的政策,使永久定居本邦,以本邦为家乡的华人,对自己在马来亚的安全,将来及子孙的前途,感觉严重不安与忧惧,并指出歧视华人的政策将在巫人与华人(也包括印度人)之间,造成明显的裂痕,历久之后更可能扩大为两者之间的互相猜疑、仇视。他更以立法委员的身份在议会上慷慨陈辞,要求增加亚籍人士的非官方议员席位;他为马六甲河沿岸的贫穷马来渔民请命,吁请殖民政府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此外,他极力促请英政府准许非英籍民加入马来亚民事服务,华人婚俗合法化;提倡民选制度并建议执行议会延揽亚籍人等。

日本人占领马来半岛期间,陈祯禄避难流寓印度。但是,他仍然心系马来亚本土华人和所有离开中国的海外华人的未来前途,1943年9月4日,他在印度孟买宣布成立「海外华人协会」。目标是:「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团结华人,确保生存与自卫。」马来亚光复后,敦陈返马,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47年10月,他领导华人总罢市反对马来亚联合邦宪制。1948年,他被选为「民族联络委员会」的委员,他以成熟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奉献给该会。他成功地使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接受经些少修正的「出生地法」(Jus Soli) 的公民原则。这个决定,意味着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巫人和非巫人双方都要持容忍的态度和让步的精神。

1948年6月,因马共发动武装反叛,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当时华人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处境非常恶劣。许多华人被英军扣禁,被驱逐出境,甚至被英军和马共枪杀;几十万乡区华人被赶出他们生活了几代人的村子,他们的屋子连同生产工具、财物,很多时候就这样被英军一把火烧掉。英政府的高官还恫言,要把这些乡区华人集体遣送出境。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华人同胞,陈祯禄提出组织「马华公会」的建议,立刻得到全马各州华团的响应,各州华团纷纷召开联席大会支持成立马华公会。其中1949年2月19日,由雪兰莪州中华总商会发起的联席大会,共有超过50个华团的近200名代表出席,议决参与发起成立马华公会,并已征求超过3千名华人加入马华公会。当时,担任联邦立法议会议员的16位华籍议员也全力支持,并成为发起人。1949年2月27日马华公会正式成立,陈祯禄被选为总会长。

马华成立后,首要任务是阻止英政府驱逐华人返中国的计划,接着是设法筹款,包括发行18期福利彩票,从盈余中,筹集数百万元(注:当时的数百万元,几乎等于现时的一亿令吉),用来协助那些被集中在新村的同胞,盖搭栖身的木屋,提供粮食、医药和金钱的援助,并为他们争取一些最基本的民生设施,如食水供应、流动诊疗所和设立华文小学、民众会堂、图书馆等。

敦陈由1949年至1958年领导马华,与巫统合作,从结成华巫联盟参加全国各州的市议会选举开始,进而召开9次圆桌会议,探讨联合邦选举细则、为争取英国上下议院支持马来亚的独立铺路,制定召开全国国民大会、成立委员会负责考虑及修改联合邦宪法,以至召开第1、2次全国国民大会,通过《立法议会选举细则》与《修改宪法报告书》。

1954年2月25日,英殖民政府钦差大臣宣布不同意立法议会选举及修改宪制报告书,拒绝自治大选,不愿交出政治权力。

同年5月,华巫联盟代表团赴英伦与英谈判,要求举行立法议会自治民选,失败而归。

华巫联盟为此于6月13日召开紧急会议,通过杯葛各级议会,所有县、市、州、联合邦的各级华巫议员辞职抗议,也发动游行示威施压。

当时已届71岁高龄的马华总会长敦陈奋不顾身,领导马华与华社参与抗议!

正由于敦陈勇者无惧领导马华,不屈不挠,坚定立场与东姑领导的巫统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马来亚终于在1957年8月31日脱离英殖民统治,独立建国;也正由于敦陈始终坚持民族平等,互相关怀、合作的理想,运用智慧,不亢不卑,通过与友族领袖理性谈商,终于使百万华人在独立年,取得公民权,确保了华人在这个国家的公民地位,并确立华人参与国家的公共决策,共享政权的宪法保障。

敦陈在1960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77岁。为了表扬他对国家的贡献,联盟政府给予他国葬的殊荣,全体内阁一齐送殡。国父东姑阿都拉曼1960年12月21日在下议院发表哀悼辞指出:「如果没有敦陈当时给我那种巨大的支持,我必须承认,我所领导的争取独立的使命,将无法完成,或者须付出流血和不安的代价…。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敦陈祯禄是一个杰出的人,他是一个饱学之士,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一个献身社会人群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卓越的爱国主义者。」笼牙皇家陵墓

东姑阿都拉曼,一位亚罗士打的王子及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于1991年逝世。终年87岁。他的遗体葬在吉打州笼牙皇家陵墓,与他的父亲及至亲兄弟一起。

石蜂糖起源于中国汉代,明朝时期传至马来。
石蜂糖源于中国,古称石蜜,汉代《本经》早有记载“石蜜,味甘,平,主心腹邪气,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
三国时期曹丕和孙权的来往中,就曾经赠送吴王“石蜜五斛”,和文马、白鼲子裘等并列。同一时期在蜀地(今云贵川一带),当地烹饪菜肴时味道寡淡,“故蜀人作食,喜着石蜜,以助味也”。
晋朝《南中八郡志》说明了石蜜是由甘蔗榨汁熬制而成:“交阯有甘蔗,围数寸,长丈馀,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

唐代《新修本草》更是详细的描绘了石蜜的外形:“石蜜出益州,榨甘蔗汁煎作,可作饼块,黄白色。蜀地、西戎、江东并有。”
现在盛产于中国云南。

马来西亚是来自马六甲皇朝的(Kesultanan Melayu Melaka)。

1511年、马来亚被葡萄牙统治
1641年、马来亚为荷兰殖民地
1786年、马来亚(是马来亚,不是马来西亚,马来亚只是马来半岛)为英国殖民地。因为Francis Light在1786年从Sultan Abdullah手里骗了槟城。
砂劳越在1853年为James Brooke统治,也就是英国护国
沙巴在1878年被Syarikat Borneo Utara British(1882才改名的)管,也就是英国护国。
1941-1945马来亚、沙巴、新加坡和砂劳越被日本占领
1957年,马来亚独立
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国家包括马来亚、新加坡、沙巴和砂劳越。
1965年,新加坡退出。

马六甲皇朝是Parameswara于1400年建的。

马六甲(Melaka)
- 历史著名胜地。马六甲皇朝在这里建的。当Parameswara 逃亡到马六甲时,一只鹿竟然看攻击它的猎狗,刚巧他又坐在马六甲树下,又觉得马六甲地理好,就在那里建设马六甲皇朝

楼主可以看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979589.html

马六甲皇朝出了一些出名的人物:

Tun Perak (Bendahara)
马六甲皇朝的宰相,老谋深算。平生中不曾打过败仗。被攻打泰国时,他于丛林中多设火把,惊吓敌人,不战而退。当他的儿子,Tun Besar被王子,Raja Muhammad误杀时,他没报仇,只是劝苏丹(皇帝)另立新君,对马六甲皇朝忠心耿耿。

Hang Tuah (Laksamana)
马六甲皇朝的将军,为马六甲皇朝打过不少的胜仗。再次就不一一举例。

Sultan Alaudin Riayat Shah
这个苏丹很勇猛,常常为人民着想。有一次,他伪装成人民,去捕捉贼盗。

楼主可以去找找看,这些故事蛮有趣的。

此外,楼主也可以看看这里:
http://www.foonyew.edu.my/huawenjiaoyu.htm

马 来 西 亚 由 马 来 半 岛 的 西 马 及 位 于 北 婆 罗 州 的 东 马 所 组 成 。 在 英 国 统 治 的 时 期 ,西 马 都 被 称 为 马 来 亚 。

马 来 西 亚 是 东 南 亚 这 个 地 区 其 中 一 个 最 早 有 人 类 居 住 的 地 方 。 大 约 50,000 年 前 , 东 马 沙 捞 越 州 的 古 老 尼 亚 (Niah Cave〕 洞 里 , 已 经 开 始 有 人 类 居 住 了 。

在 西 马 , 即 马 来 半 岛 , 内 陆 山 区 的 原 住 民 比 马 来 人 更 早 就 在 这 里 居 住 了 。

位 于 柬 埔 寨 的 Funan 王 朝 , 于 公 元 初 期 曾 经 延 伸 其 影 响 力 到 马 来 半 岛 。 到 了 第 七世 纪 , 苏 门 答 腊 的 室 里 弗 逊 (Sri Vijaya〕 王 朝 则 在 南 中 国 海 的 区 域 崛 起 成 为最 大 的 王 朝 。 第 十 三 世 纪 后 半 期 , 满 者 伯 夷 (Majapahit〕 王 朝 取 代 室 里 弗 逊 ,马 来 半 岛 也 跟 着 落 入 满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掌 控 中 。

室 里 弗 逊 王 朝 的 王 子 拜 里 米 苏 拉 , 于 大 约 1403 年 逃 出 满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势 力 范 围后 , 落 脚 在 马 来 半 岛 的 马 六 甲 , 并 在 这 里 建 立 了 历 史 上 闻 名 的 马 六 甲 王 朝 。 也 是在 这 个 时 候 , 大 约 于 十 五 世 纪 初 , 回 教 被 引 进 马 六 甲 王 朝 。

马 六 甲 王 朝 在 全 盛 时 期 , 是 个 闻 名 于 世 的 港 口 及 经 贸 中 心 。 由 于 其 位 置 处 于 航海 及 经 贸 的 中 心 , 又 有 良 好 的 深 水 港 口 , 东 去 资 源 丰 饶 的 东 方 文 明 古 国 ,西 接 印 度 、 阿 拉 伯 世 界 及 欧 洲 西 方 列 强 , 使 到 马 六 甲 不 仅 成 为 繁 荣 一 时 的 商 业中 心, 它 也 同 时 成 为 东 西 方 多 种 文 化 互 相 碰 面 及 交 流 的 地 方 。 中 国 明 朝 的 郑 和就 曾 在 七 度 下 南 洋 的 时 候 , 到 过 马 六 甲 。 为 了 促 进 两 国 之 邦 交 , 明 朝 的 公 主 汉丽 宝 更 是 被 远 嫁 到 马 六 甲 来 。

西 方 列 强 于 十 六 世 纪 相 继 而 来 , 葡 萄 牙 人 于 1511 年 消 灭 了 马 六 甲 王 朝 , 开 始 了马 来 半 岛 的 殖 民 史 。 葡 萄 牙 统 治 马 六 甲 到 1641 年 , 被 荷 兰 人 所 击 败 , 马 六 甲 又由 荷 兰 人 所 统 治 。 英 国 人 于 十 八 世 纪 开 始 展 延 它 对 马 来 半 岛 的 控 制 。 1786 年 ,莱 特 首 登 槟 城 , 1819 年 莱 佛 斯 占 领 新 加 坡 , 1819 年 英 国 人 和 荷 兰 人 交 换 殖 民 地 , 使 英 国 人 也 获 得 了 马 六 甲 , 并 于 较 后 成 立 了 马 六 甲 海 峡 殖 民 地 。

英 国 人 和 马 来 苏 丹 于 1895 年 签 署 的 邦 咯 岛 协 约 , 使 英 国 人 的 势 力 进 一 步 从 马 六 甲 海 峡 殖 民 地 延 伸 到 内 陆 的 马 来 州 属 。 通 过 律 政 司 (Resident System〕 的 制度 , 英 国 人 逐 渐 全 面 的 控 制 了 整 个 马 来 半 岛 及 新 加 坡 。

在 英 国 人 殖 民 的 时 期 , 英 国 人 为 了 大 量 开 发 锡 矿 及 树 胶 园 , 从 中 国 及 印 度 大 量的 引 进 劳 工 , 使 到 马 来 西 亚 的 多 元 种 族 的 社 会 特 征 开 始 形 成 。

1942 年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 日 本 军 入 侵 马 来 亚 , 把 英 殖 民 政 府 击 溃 并 统 治 了 马 来 亚 三 年 零 八 个 月 。 日 本 投 降 后 , 英 军 回 归 马 来 亚 继 续 其 殖 民 。 1948 年 , 英 殖 民 政 府 宣 布 全 国 进 入 紧 急 状 况 以 对 付 马 来 亚 共 产 党 。

1940 年 代 末 期 及 1950 年 代 所 掀 起 的 争 取 独 立 运 动 , 终 于 使 英 殖 民 政 府 让 马 来 亚 于 1955 年 进 行 了 第 一 次 的 全 国 选 举 , 由 代 表 马 来 人 的 巫 统 、 代 表 华 人 的 马 华 公 会 及 代 表 印 度 人 的 印 度 国 大 党 所 组 成 的 联 盟 ( 现 在 称 为 国 阵 〕 , 横 扫 了 52 议 席 中 的 51 席 。

1957 年 8 月 31 日 , 联 盟 主 席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宣 布 马 来 亚 独 立 。 马 来 文 成 为 国 语, 回 教 成 为 国 教 。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出 任 第 一 届 的 首 相 , 并 被 称 为 国 父 。

在 北 婆 罗 洲 方 面 , 沙 巴 从 1882 年 就 被 英 北 婆 罗 公 司 统 治 , 直 到 日 本 军 队 在 第 二次 世 界 大 战 攻 入 占 领 为 止 。 砂 劳 越 则 是 英 人 查 尔 斯 布 洛 克 和 汶 莱 苏 丹 协 议 下 所建 立 起 来 的 白 人 拉 惹 布 洛 克 的 天 下 。 从 1840 年 直 到 1942 年 , 它 都 由 布 洛 克 家 族所 控 制 。 在 世 界 大 战 过 后 , 沙 巴 及 砂 劳 越 正 式 成 为 英 国 殖 民 地 。

1963 年 , 马 来 亚 联 同 新 加 坡 、 沙 巴 及 砂 劳 越 组 成 了 马 来 西 亚 联 邦 。 但 1965 年 ,由 于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及 李 光 耀 的 政 治 分 裂 , 新 加 坡 宣 布 退 出 马 来 西 亚 。

1969 年 的 全 国 大 选 成 绩 , 显 示 人 民 对 联 盟 的 支 持 急 剧 下 降 , 反 对 党 所 获 得 的 席位 剧 增 。 虽 然 联 盟 仍 然 控 制 联 邦 政 府 , 但 失 去 了 吉 兰 丹 州 政 权 , 并 在 多 个 州 议会 里 面 对 强 大 的 反 对 党 势 力 。 1969 年 5 月 13 日 , 反 对 党 的 胜 利 游 行 在 不 同 种 族的 相 互 嘲 讽 及 挑 衅 的 过 程 中 , 演 变 成 种 族 冲 突 及 流 血 事 件 , 造 成 百 多 人 丧 失 生命 , 无 数 财 产 被 摧 毁 。 此 历 史 事 件 被 成 为 513 事 件。

1970 年 , 马 来 西 亚 宣 布 实 施 为 期 廿 年 的 新 经 济 政 策 , 其 目 的 是 要 消 除 贫 穷 , 重组 社 会 , 以 拉 近 贫 富 的 鸿 沟 。 但 这 项 政 策 所 实 行 的 固 打 制 , 也 使 到 非 马 来 人 社会 非 常 不 满 。

1972 年 , 第 二 任 首 相 敦 拉 萨 改 变 了 外 交 政 策 , 开 始 和 共 产 国 家 接 触 , 并 致 力 使东 南 亚 成 为 和 平 、 自 由 及 中 立 的 区 域 。 1974 年 , 敦 拉 萨 访 问 中 国 , 两 国 的 邦 交自 此 一 直 密 切 发 展 至 今 。

1970 年 代 , 马来 西亚开始其工业化计划 。 新 经 济 政 策 廿 年 的 成 果 , 已 经 使 到 马来 人 的 经 济 地 位 大 大 提 升 。 1991 年 , 第 四 任 首 相 马 哈 迪 医 生 宣 布 推 行 为 期 三十年 的 2020 宏 愿 计划 , 致 力 使 马 来 西 亚 在 2020 年 成 为 先 进 国 。

直到目前为止 ,马 来西 亚仍 然以 每 年 超 过 8% 的 成 长 率 发 展 , 成 为 其 中 一 个 世 界上 成 长 得 最 快 的 国 家 。

目前马来西 亚共有 十三个州,两个联邦直辖区。 其首都为吉隆 坡,是其中一 联邦直辖区 。


西亚历史的概述
西亚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朗。这些文化遗存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与现在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各大民族在语言、文字和宗教方面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古波斯时期的文化遗存例外)。由于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这些人类文化遗产的“开发”被欧美强国所垄断。二战后,西...

马来西亚历史
1970 年代, 马来 西亚开始其工业化计划 。 新经济政策廿年的成果,已经使到 马来 人的经济地位大大提升。 1991 年,第四任首相马哈迪医生宣布推行为期 三十年 的 2020 宏愿 计划 ,致力使马来西亚在 2020 年成为先进国。 直到目前为止 ,马 来西 亚仍 然以 每年超过 8% 的成长率发展,成为其中一个世 界上 ...

古西亚文明简介?
亚述学的诞生,打开了西亚历史上许多奥秘的大门。\\x0d\\x0a\\x0d\\x0a二、文学在西亚,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产生较早,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大。\\x0d\\x0a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最早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早在苏美尔时代便产生了神话传说、史诗、寓言等作品,它对后来整个西亚地区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西亚历史的古代西亚文明史 神话体系
苏美尔Sumer(阿卡德)系列: 安努(众神之首的第一大神,主宰一切。主神庙在乌鲁克Uruk)Enlil恩利勒(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维持人间秩序的人间之神,苏美尔的民族神。主神庙在尼普尔Nippur。)恩基(又名埃阿,水神,智慧之神。性格复杂微妙,主宰地府。是埃利都的保护神。)Inanna伊南娜(月神,爱与生育之...

我想了解西亚文明,西亚的历史,地理,民族,各个方面.
美索不达米亚历史 美索不达米亚分为两部分北方叫亚述,南方叫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分俩,南方叫苏美尔,北方叫阿卡德 两河最初的文明属于石器时代的 但当时的文明没有被继承,因为传说中的洪水,那个文明已经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洪水之后的文明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也就是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先后创造了很多世界第...

列举古代西亚大事件
古代西亚最早的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广大的地区,先后出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是西亚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地区。公元前3000年前后,在这里相继出现十几个城市国家(城邦)。大约于公元前2340年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是两河流域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经乌尔第三王朝(约...

古代西亚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所谓西亚,指的是中国西部边境以西,直到地中海东部沿岸的一大片土地:西北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南包括阿拉伯半岛。东北有靠近中国的阿姆河流域的很多地方,车南有靠近印度河流域以西的很多地方。北边靠近里海,南边即是印度洋。这一大片土地,在历史上是世界有名的“丝绸之路”经过之地,现在是我们的友好邻邦所在之...

请简述古代西亚地区复杂更替的文明进程
所以叫“楔子文字”又叫“钉头字”或“箭头字”。 公元前3000年 苏美尔人建立了许多城邦。 苏美尔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6个月为29天,6个月为30天),每年354天,通过置闰月的办法调整。开始依靠经验置闰,后来先后有8年3闰...

历史古西亚文明
西亚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地中海沿岸地区(包括现代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古代文明、现代伊朗西南部地区的古代文明(埃兰、米底、古波斯)以及小亚细亚地区的古代文明(赫梯文明)。这些地区的古代文明,尤其是两河流域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

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历史 文化 研究论文 范文 :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 全文如下: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文化成就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近代欧洲科学文化起源的基础。然而,起步就生机蓬勃的古希腊科学文化却不是奥林匹克山上诸神创造出来赐予...

习水县13237051114: 马来西亚历史 - 搜狗百科
诺朋牛痘: 简史: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 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 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

习水县13237051114: 谁能告诉我马来西亚的历史概括?
诺朋牛痘: 伊斯兰文化对于马来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同时它也受到马来民族的影响

习水县13237051114: 殖民统治时期,马来西亚分别受到哪几个国家的统治 -
诺朋牛痘: 奥斯曼帝国阻断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陆路贸易路线,而且与印度及东南亚的贸易受到阿拉伯商人所垄断,迫使欧洲国家寻找一条通向印度的海路.1498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派出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发现绕过好望角通向印...

习水县13237051114: 马来西亚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被日本占领.这段历史能详细的介绍吗?在这侵略过程中有文物流失吗? -
诺朋牛痘: 马来西亚由马来半岛的西马及位于北婆罗州的东马所组成.在英国统治的时期,西 马...

习水县13237051114: 马来西亚有哪些历史人物
诺朋牛痘: 在马来西亚历史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历任的首相吧,他们的背景在百度本科应该可以找到: 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 第二任:敦阿都拉萨 第三任:敦胡先翁 第四任:敦马哈迪医生

习水县13237051114: 马来西亚皇室是怎麽回事?马来西亚是君主立宪制的吗? -
诺朋牛痘: 1.马来西亚为联邦议会君主立宪制国家.根据是1957年7月2日正式宣布的《马来西亚联合邦宪法》.最高元首为国家领袖、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由人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高元首不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

习水县13237051114: 马来西亚是谁的殖民地 -
诺朋牛痘: 马来西亚是谁的殖民地?马来西亚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被任何国家所殖民.但历史上马来西亚或现有的领土的一部分曾被几个国家所殖民:1511年:葡萄牙1641年:荷兰1785年:英国1942年:日本1945年:英国1957年:马来亚(西马)...

习水县13237051114: 马来西亚国情如何?谢谢,我想了解一下. -
诺朋牛痘: 一、 自然情况 l 地理位置 马来西亚有马来亚、沙捞月和沙巴组成.马来亚地区又称系马来西亚,位于北加里曼弹岛北部;沙捞月和沙巴地区合称东马来西亚,位于加...

习水县13237051114: 新加坡马来西亚历史上是不是一个国家
诺朋牛痘: 准确的说两国本是英国同个辖区的殖民地.不过当马来半岛独立为马来亚的时候新加坡没有一块并入.后来在一九六三年当马来亚在英国允许下要扩大领土,新加坡才跟着砂拉越和沙巴(文莱本来也要跟进,后来因为当地的石油分益谈不妥而作罢)一起加入,那时候马来亚才改名为马来西亚.不过新加坡的领导人李光耀太强势,雄心一片想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任华人首相,当时的马来人政党为了避免强硬争斗酿成国家暴乱,忍痛把新加坡逐出马来西亚.这才造成今天两个国家的局面.马来西亚的马来族是东南亚马来族群里最温和的.换作其他国家的马来族群遇到李光耀这样咄咄逼人的挑战,肯定是发生流血悲剧.不过后来马来西亚本身还是避不了发生一场种族暴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