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士不打仗也吃饭,怎么一开战,粮草就不够吃了?

作者&投稿:邢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否充足对一场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因为粮食影响战争胜负的例子不在少数。

相应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为何古代将士不打仗也在吃饭,可为啥一开战,就经常吆喝着,粮食不够吃呢?

很大原因就是由于古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政策导致。再者,战争除了比拼军队实力之外,还要比拼后勤补给能力。

因此,家里不单要有粮食,还要比拼粮食的到位率。

长平之战作为历史上一场经典的战役,是一场秦赵间的巅峰对决。但细细分析可以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确是因为粮食。

长平之战中,粮食为何成了主角

秦赵“长平之战”的起因,就是由于上党之争。原本秦国费劲巴巴地攻打韩国,使得上党变成了一块飞地。可韩国竟然转手将上党送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眼看着到嘴的肥肉,采纳了平原君赵胜的建议,私自接收了上党郡。于是,秦昭襄王大怒,派兵前来攻打赵国,意欲讨回上党郡,长平之战爆发。

秦王派王龁率领大军来攻打,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率军应战。可秦赵两军一个照面,赵军便败下阵来,于是,廉颇调整作战方针,在长平这个地方修筑前沿阵地,打起了防御战。

防御战的策略定下之后,双方就开始比拼耐力与后勤补给能力。赵国在前沿阵地屯兵40多万,秦军也在前线屯了40多万。

于是,双方80多万人在前线每天就是训练,然后到点吃饭,至于作战,根本就不存在。毕竟,廉颇善于防守,而长平距离赵国的距离,要远小于距离秦国的距离,他想要耗得秦军主动退兵。

双方的战斗,已经演变成为一场粮食的消耗战,双方的士兵也不再是士兵,而成了80多万的造粪机器。

就这样,他们在前线一直耗了两年多,期间全都靠着从各自国内往双方前线运粮食。两年时间拖下来,赵孝成王率先撑不住了,前线屯的那40多万的士兵,平日里就是赵国40万的百姓,由于战争,他们已经错过了好几个耕种季了。

但秦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双方还一直死耗到底。最终,还是赵孝成王沉不住气了,如果长平之战不结束,赵国就要再错过几个耕种季,战争输赢放在一边,赵国国内的经济就会率先崩溃。

于是,赵孝成王急于求战,换上了赵括。最终长平之战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抛开一切技战术不谈,粮食成为了这场大战的胜负手。

如果放在平日,前线的那几十万士兵,除了吃饭之外,他们还会去种地劳作,但战争来临,他们不单单要吃饭,还要备战,因此就无法耕种,造成了国内粮食的紧缺。

粮食的运输损耗,依旧是个深不见底的大坑

古人作战,除了人吃的粮食之外,还要兼顾到马匹的粮食。以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为例,每人每天以1斤粮食,马匹10斤草料举例,假设只有1万匹马,那么,前线的这支军队,每天至少要消耗点10万斤的粮食,再加10万斤草料。

古人多会通过推车来运送粮食,假如每推车单次运250斤,10万斤粮食需要400辆小推车,再加上草料,至少需要800辆小推车。

因此,十天的口粮就需要8000辆小车。

前方行军,后方紧跟后勤部门的机动能力要弱得多,步行的话,每天也就走20公里。也就是说这支8000人的运粮大队,每往前走20公里,就要消耗掉至少8000斤的粮食。

车上载着100万斤粮食,每走一天大约消耗0.8万斤,如果前方军队纵深太远,超过2500公里,车上的这些粮食,正好够运粮的人吃。

这还不算运粮小队在路上因为路途原因翻车造成的损失,还不算被敌军骚扰打劫造成的损失。

因此,不多说,只要是行军超过1000公里,前线每一个士兵,就要消耗比平时2倍的粮食,还不算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如果由于战争原因,需要急行军,单日行军超过几百公里,那就会造成后面粮草供不上前方士兵的消耗,从而导致前方大军遭遇断粮危机。

综上所述

平时不缺粮,战时缺粮的主要原因,经过上文的叙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点:前线的士兵,平日里要承担种植任务,一旦前去入伍打仗,导致后方种地的农民数量降低,从而使得粮食产量降低,影响到前线的供应。

试想一下,吃饭的人多了,种地劳动的人少了。除了前线要吃饭的人之外,还有不少的马匹、牲口。

如果是作战状态下,还要考虑战斗损失这一块。上万人的粮草,经常会因为一场战斗的失败从而被敌人悉数缴获。

更可气的是,敌人还经常贱兮兮的偷袭粮草,使得粮草在前方成为了正儿八经的紧缺物资。

第二点: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损失;这里的损失包含运输队伍在运输过程中吃的那些,还包含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突发情况造成的损失。

前线部队距离供粮地点越远,消耗量就会呈现指数上升,从而导致大量的粮食在运输过程中,战斗过程中被消耗掉。

由此可见,只要是一开战,粮食紧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霍去病有粮食,不给士兵吃是真的吗?为何士兵不反抗?
他们清楚跟着霍去病就可以有出路,所以成为士兵之后即使受到苛责虐待仍然不反抗,那是他们懂得霍去病的良苦用心,反而更加认真的训练获取功名为军队争光。都说严师出高徒,军队上也同样适用,霍去病的士兵他们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可以获得功名,这不仅仅是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国家。

古代行军打仗都要做到粮草先行,那么他们吃的是什么?
二是因为参军劳累,风餐露宿。三是因为常年见不到家人。所以在面对参军的时候才会那么抵触。对于粮草的问题,在行军打仗当中是很关键的,有时候打到了一半突然断了粮草,这个时候必定会引起军心霍乱。敌人也会利用这点来大做文章,当然也会让将士的士气减弱,导致对战时失利。所以粮草是非常重要的。

李愬是什么人?中唐斩首淮西大将,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
奇袭的队伍分为三部,各三千人,李祐率领三千“突将”作先锋,中军是李愬的三千“六部兵马”,后军是步兵三千。三军将士,除了带路的李祐和主帅李愬,其他人都不知道目标是什么。在黑夜的掩护下,他们强行军六十里达到吴元济控制的底盘张柴,突袭得手,尽杀士卒。李愬让士卒吃饭休息,整理兵刃器械,之后...

两千年的美味,打仗必备的干粮是什么美食?
锅盔在秦军行军打仗的时候,为秦军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首先就是每个锅盔都有五6斤重,每个人一天发一个就可以啦。并且他们会把锅盔背在背上,用来抵挡敌人的进攻,在搏斗的时候也能发挥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说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锅盔现在一直被我们所保留下来,是我们国家的一种传统美食,在...

古代打仗场面十分混乱 为什么将士们没有趁机逃跑呢
跟着我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古代战争。古代打仗一片混乱,将士们为何不趁机一走了之,将军:他们不敢逃。翻看一些历史战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场战争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参加。史书记载白起坑杀了40万降兵,霍去病征战匈奴的时候也是带领了10万大军,我们可见每次战争人数很多,而且也是异常惨烈。那么多的人...

先下战书,打不过挂免战牌,主将单挑决胜负,古代打仗真这么玩?
就因为挂个“牌子”就不打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古代战争,除了比拼兵力总数和质量外,粮草是个最关键的东西, 马要吃草,将士要吃饭,每消耗一天,得损失多少补给啊! 打仗就是打钱 ,只有速战速决,才能将战争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火攻”和“水攻”,能不用人尽量不用人,能最大限度...

霍去病把酒肉放臭,都不给将士们吃,这是真的吗?
然而,尽管汉武帝不怪罪霍去病,这件事却被有心人利用。以讹传讹之下,最后就变成了霍去病非常自私,宁可让自己吃不完的酒肉发臭变质,也不愿和战士们分享。如果这个谣言真的成立的话,士兵们还会为真心实意跟随霍去病打仗吗?打仗最讲究的就是士气,一支军队如果上下不能一致,离心离德之下,必然是要吃...

早该结束的安史之乱却因内乱持续了8年
唐帝国全国也不过设了十大节度使啊! 从军队质量和战斗力来看,安禄山的叛军,在起兵前,就经常与契丹、奚这些草原骑兵打仗;作战经验可谓丰富;到后来东突厥...再说潜规则那一套,以前就没少送你财物,现在这么严峻的情况你还没完没了,我高仙芝又不是提款机,哪能没完没了的答应你,将士们和战马都要吃饭,都要用钱...

舌尖上的浪费> 求作文:700-770字 舌尖上的浪费! 我寒假作业。_百度知 ...
夏蓉的语气里听不出一丝可惜。胡泉在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甘肃分公司担任办公室负责人,说到吃饭时的浪费...何也?吃不饱!!! 国军在不打仗时尚且两顿饭, 没有政府供给的共军更糟糕,有时连稀粥都喝不上! ...我九兵团将士在长津湖设伏伏击霉军王牌 可是由于缺粮少棉衣 还没战斗就冻死冻残冻伤近五万抗战时期走...

霍去病经常殴打士兵,丝毫不体恤将士的辛苦,为啥士兵不哗变?
但是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虐待殴打这些士兵。有些人说他是因为自己的官职在那里,所以他必须得要严格要求。才能够打胜仗,能够建功立业,最终那个时候还可以得到封赏。其实我觉得这都是说辞。最主要的应该还是自私吧,为了享受到更好的物质以及生活。因为带兵打仗主力就是士兵,如果这些士兵部勇往直前...

邹平县17541821617: 为什么古代的人一打仗就要用粮?难道士兵们平常不吃粮吗? -
宰父依生脉: 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想吃饱饭一个是大富大贵,一个就是当兵,但是当兵就要有战死沙场的觉悟,虽然平时也吃粮,但是打仗的时候如果没有粮食或粮食缺乏就会发生兵变事件,但是如果在打仗前只要有一方的粮草很充足就能影响双方的士气,这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因.麻烦采纳,谢谢!

邹平县17541821617: 古代打仗需要大量粮草,那么不打仗就不需要囤积粮草吗 -
宰父依生脉: 和平时期兵力是相对分散的,可以在各自的管辖区域内镇守吃粮,而战争期间需要进行兵力结集,可能几个省的兵力集中成大兵团进行作战,就需要将粮草也集中起来.还有就是战争很可能不是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如果需要深入敌阵,就必须有运输队不断的将后方的粮草运往前线,有时负责督粮、调配的人员并不比前线作战的人员少.有一话是这样讲的“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邹平县17541821617: 古代将军的饭量都很大吗???求专业人士回答 -
宰父依生脉: 古代冷兵器时代,身强体壮是将士的基础,而且很多将军都出自行伍,所以饭量大恨正常,例如白起廉颇等等当然也不完全是,贵族子女为将者也不一定饭量大,还有运筹帷幄的统帅,

邹平县17541821617: 突然很好奇古代将军是怎么打仗的 -
宰父依生脉: 中、低级将领,的确都是上战场的,而不是现在坐镇指挥.那时候,是需要个人勇武的. 并也不是三国演绎中的那种斗将,基本上都是带着亲兵冲锋在前,可能交手,但并对不是两个将领对打,打几百个回合,而士兵们观看叫好,然后,打斗赢了的一方就胜利. 都是大规模的混战,将领的个人勇武,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改变战局.士兵的总体实力,还是最重要的. 明末有很出名的家丁制度,就是挪用全军的一部分丰厚军饷,训练一批精锐的将领亲兵,这些家丁十分英勇善战,冲锋在前,对付农民军往往十分有效. 但对上真正的精锐清军,这种办法马上失败:对方人人都是精锐. 高级将领则是指挥,比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种级别的统帅,的确更需要智慧.

邹平县17541821617: 古人是怎么打仗的 -
宰父依生脉: 在古时,打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一门行为艺术,怎样打,在哪打,多少人,怎样天时地利人和都得到.然而,现在人们对于打仗的观念还都是来源于三国,水浒都电视剧,然而小编可以告诉你,那种主将负责打仗单挑,士兵负责围观善后的场...

邹平县17541821617: 古代人是怎么打仗的? -
宰父依生脉: 那种有的,那叫斗将,可以打击士气,士兵需要跟在将军背后冲锋,因为将军背后有一个帅旗,用来给士兵指明方向.一般而言,古时候战争是先摆开阵势再打,看起来很傻,但这个因为古人的价值观不同

邹平县17541821617: 古代将士征战之前,要喝壮行酒,然后把碗摔碎.这种行为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哪部文献记载了? -
宰父依生脉: 一说最早出自东周时期 燕王令荆轲刺秦出发之前喝的壮行酒喝完吧碗摔了 再有一说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项羽的军队和秦军在巨鹿大战 项羽要求部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开战前喝壮行酒喝完吧碗摔了 再就是古代犯了死罪的犯人处斩之前要喝断头酒喝完吧酒碗摔了 从此江湖上有甩酒碗的习惯 每次农民起义或是江湖好汉共举大事之时就要和兄弟们一起喝酒 然后吧酒碗摔碎表示不成功便成仁 背水一战 一去不复返不走回头路的意思

邹平县17541821617: 古代人交战的过程 -
宰父依生脉: 每一个部队都有好几个副官,而且里面分好几个分队,里面也有队长.先杀掉对方的老大主要是为了打击对方的士气.还有电视上所说的双方交战都是先单条的说法是错的,都是将领指挥己方的部队先冲锋,然后自己找对方跟自己位置相称的对手交战

邹平县17541821617: 在古代,人们是怎么滞兵打仗的? -
宰父依生脉: 兵种很多时候都是混在一起用的,在战国前骑兵还不强大,汉朝统以后为了抵抗匈奴,开始发展大规模的骑兵.很多武器都是根据战时需要配备的,冲锋的兵或许也会用到弓箭,不过弓箭手一般都是佩刀而不用长柄武器的.而刀是到了汉才发展完善,以前一般用戈矛戟钺斧等,比较用的广泛是戈和矛.古时剑是有身份象征的人才带的,代表着权力地位,普通兵是没机会接触的武器,砍劈的武器到了刀的发明后才广泛使用.

邹平县17541821617: 古代打仗真的是将军先PK吗 -
宰父依生脉: 想太多.斗将只有在演义里才会经常发生.古代打仗将军都位于中军核心,全军最安全的地方.只有在其中一方觉得战局不利的时候才有可能提出斗将,大体上就是那种你赢了我死,我赢了我走的那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