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

作者&投稿:鲜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

德是做人之本,德育是教育之魂。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数学学科的深刻认识从“认识和传播数学文化”、“诱发对数学之美的探索”、“阐释数学哲学与人生价值”等方面讨论如何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我们提炼的数学德育内容为:培养严谨态度,崇尚理性精神,提升数学审美,养正家国情怀。
一、做好数学“课程思政”,要深度挖掘这门课程的“思政元素”。
1、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思政教育,培养严谨态度。
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提前到课堂,就是教育学生履行契约。要求学生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课,就是要求学生尊重他人的付出,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抄作业的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要分析抄的原因,针对性的交流,让其重新写作业。对于不改的,作业成绩零分记录。教育学生做人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职业院校数学教育素质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素养和思维严谨、工作求实的作风;(3)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品格,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的数学教学始终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
2、从教学内容进行思政教育,崇尚理性精神。
数学教师更应当深度理解“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深入挖掘每个数学符号中及各教学环节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认真做好每堂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把“课程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我们在挖掘教材函数的内容的时候,利用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看到线条的变化,通过分析曲线的上升与下降,周期的变化特点,引导学生完善自我逻辑思维, 教育学生我们的学习也是需要过程的,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学习,理性探究才能达到量变到质变。
3、从课程内容的背景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数学审美。
把数学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讲每一章的导入时,先介绍知识的产生背景,介绍一些数学文化故事。例如我国古代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真值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他不仅在数学界出名,还是伟大的天文学家。通过这些介绍,学生不仅深刻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也认识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数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它提示了一种思维的方法和模式及思维合理的标准,给人类思想解放打开了道路,它的思维方法可以直接起到帮助思考其他非数学问题,达到优化思考的目的。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维的运用之美,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4、从学生的学习中进行思政教育,养正家国情怀。
有的学生做题没有过程,只有结果,在应付差事。通过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教育学生对待数学要严谨,有理有据。用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做人做事的态度,做什么事都要严谨认真,促进行为思政教育。例如法官不取证直接给犯人判刑,大夫不问病因直接开药,宇宙飞船不经无数次实验上天等。有的学生对待个人的利益看的重一些,我就通过分析元素,子集,真子集的关系来教育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引导学生爱国,传递正能量等,把养正家国情怀做到实处。
二、课程思政的几点意见
1、“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能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面目出现,否则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抗,就会成为另一种“思政课程”。 所以,数学课程思政一定要结合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于课程教育内容之中,起到无形地育人作用。
2、数学课程思政的内容绝不仅仅是传统思政课程的内容,而应该包含诸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传统文化等丰富广泛的内容。数学其实是哲学的一部分。
3、数学“课程思政”,不仅转变教育观念,也要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教师有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引领,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总之,我们不仅要做四有好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课堂责任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学会举一反三,做到知行合一,在形式、内容、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价值引领。

1重视情感效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平等教学,用自己的热诚帮助学生、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歧视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后,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接触、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生活问题等,指导他们学会总结知识、改进学习方法。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起巨大的调节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的感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这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这种情感还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使教师提出的要求容易为学生接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情感效应,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你,喜欢你所上的课,教师得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帮助、诱导甚至感化学生,用真诚的态度同每一个学生交往,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学生乐于接近教师,另外,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热情详细地解答,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愿意接近的朋友,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创设情境,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营造良好的情景是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政治课教学开展创新教育之中,要特别重视创设教育的良好情景。这样,可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遵循。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目前已初步形成高校普遍重视、院系广泛动员、教师积极参与的局面。

在此基础之上,如何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跃升?经广泛调研、深入研究,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国家层面上的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

“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管用一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推进,让每一位教师承担好育人责任,让每一门课程发挥好育人作用,将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结合,让“干巴巴的说教”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

这一转变,如何实现?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

《纲要》立足于教学工作,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对地方、高校、院系、教师各个层面,对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各类课程,对文理工农医教艺各个学科专业,提出了非常明确、非常具体的要求。

“把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为高校和教师拨开了认识上的‘迷雾’,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吴岩表示,在建设目标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进一步提高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在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看来,“课程思政建设是‘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只建几门课的样板房工程,要按照所有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的‘两个所有’要求全面建设。”

上海市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思政已实现3个“全覆盖”,所有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复旦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覆盖所有院系,示范专业已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并向理工科院系持续延伸。

为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阵地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将课程教学大纲变更为“育人大纲”,修订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的方式方法,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关系,推动课程育人改革走向深处、落到实处。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明确了主要工作思路,要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既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也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在佳木斯大学校长孟上九看来,“贯彻‘四个相统一’,要处理好‘食材’与‘食盐’的关系。‘食材’与‘食盐’如同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食材视之有形、食盐品之有味。课程思政追求的境界是‘吃盐不见盐’。专业课教师如同‘大厨’,要拿捏好‘火候、口味’,烹制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餐’,以专业课程之体载思政育人之魂。”

抓好主力军、主战场和主渠道

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吴岩表示,4个80%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现实依据。其中前3个80%也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就是要紧紧抓住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深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纲要》提出,要注重能力提升、注重合作交流、注重示范引领、注重资源共享、注重理论研究,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也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展积极探索。如天津市2019年组织了全市首场课程思政网上集体备课,集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途径;江西省试点双师同堂,部分高校试点推进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堂授课、指导实践教学;武汉大学“六院士同上一门课”,面向本科新生开设“测绘学概论”专业基础课;北京理工大学推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午餐工作坊,将“课程思政”作为每一位专家分享的必选内容;山东省成立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统筹负责省内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工作,建设专门网站,定期推送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依托。明确教学内容重点、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分类推进课程思政,《纲要》要求,各地各高校在实践中要抓住这些课程建设“主战场”的重要抓手。

东北师范大学《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将“师德规范”“家国情怀”等育人指标置于毕业要求之首,并严格各门课程对其支撑关系及权重,确保课程育人落实落细;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启动了“一院系一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计划;大庆师范学院以大庆铁人精神为课程育人特色,将“培养具有铁人精神特质的师范教育和石油石化行业人才”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在“宇宙简史”课程教学中,将哲学和天文学紧密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济大学“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由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领衔打造,凝练“海洋强国”文化,塑造学生科学文化精神;南京农业大学在以“尚茶”“农业栽培学”等为代表的课程中,将“家国情怀、法治精神、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与中华文明”课程,升华对中医药的认识,提振了中医文化自信。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一方面要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正如湖南大学副校长李树涛所言:“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这些思政资源不是直接显露在课程内容之中,而是蕴含在各个知识点的背后,隐含在科学理论的深处,需要教师主动去发掘、加工和利用。”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近千万大学生参加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70万名大学生参加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探索并实践了“滴灌式”“浸润式”“体验式”课程思政模式,开出了一堂最大最有温度的思政大课,积累了实践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经验。

强化“三重保障”,让学生“尝甜头”

“从前期各地各高校的实践探索来看,课程思政的功能是综合性也是突破性的。”上海科技大学纪委书记吴强表示,大家深刻体会到,高质量的教学不仅要回答“教什么”和“怎么教”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而教”“为什么而教”的深层次价值追问。

然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必须长效化、常态化,务实有效、久久为功。吴岩表示,这需要建立一系列机制,比如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组织保障机制,等等。其中,尤其需要强化“三重保障”,即强化组织领导保障,让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势头”;强化激励机制保障,让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劲头”;强化考核评价保障,让学生通过课程思政“尝甜头”。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此次新政明确要从3个层面健全组织领导,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在宏观层面,教育部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中观层面,各地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配套;在微观层面,各高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

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学生,人才培养效果是评价的首要标准。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此次新政要求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

“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的结合,这个结合要有一个勘探、发掘、冶炼、加工的过程。广大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换表达方式,寓教于课、寓教于乐,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吴岩表示,这个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是把教师的“我要告诉你”向学生的“我想学什么”转变的过程,是让课程思政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过程。(本报记者 万玉凤)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将立德树人深植于课堂,“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深层意义不言而喻,并逐步成为职校响应政策要求的工作热词。
理念践行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全员育人是“课程思政”的保障。高校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具体的内容设计上可以从六个方面下功夫:
1、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2、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3、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
4、引导学生增长知识见识
5、引导学生培养奋斗精神
6、引导学生增强综合素养
关于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整合好教材,分解重难点,确立好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使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掌握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可以多从网上搜集一些案例,可以看看聚焦职教网,有很多关于课程思政的内容。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把思政的内容从课程的开始贯穿到课程的结束,这种信息的强化将从始到终影响学生。例如:通过讲解《电子技术》专业课,如引用“北斗星导航”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科技创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加民族自豪感“爱国”。思政融入的过程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

如何将思政融入专业课?
思政融入应兼顾显性与隐性教育,发掘各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课堂作为主战场,需将思政教育融入基础和专业课讲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是传递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如清明祭扫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

课程思政融入方法和途径图解
课程思政融入方法和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图解进行展示:1. 整合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将思政元素整合进去,如国情教育、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通过对思政元素的整合,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思政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2. 探讨思政话题: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一些思政话题的讨论课或研讨会,...

如何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
2、强化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思政课程应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思政课程应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3、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各学科教师应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

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元素?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固有的“...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方法
1.贵在自然融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的是有效提升育人水平,强行将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嫁接到学科教学中,牵强附会,容易造成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两张皮”,效果会适得其反。2.重在严谨贴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相关思政理论吃不透、拿不准时,要研究学习相关书籍,或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请教...

如何在专业课堂上体现思政元素?
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职业素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实际行动传递思政元素。完善评价体系:在课程评价中,应该注重对思政元素的考察,例如可以设置相关的题目或指标,评价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对于思政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以上措施,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

融入课程思政的注意事项
融入课程思政的模式创建法:1、模式创建法为创建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创新模式。2、将水文化(SWH)蕴含的德育元素:“水的品质、水的精神”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基于OBE理念,创建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3、其中,C是构思,D是设计,I是实现,O是运作,E则为评价,用于培养学生本校特色的职业...

如何将思政融入专业课?
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的方式:1、把思政的内容从课程的开始贯穿到课程的结束,这种信息的强化将从始到终影响学生。例如:通过讲解《电子技术》专业课,如引用“北斗星导航”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科技创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加民族自豪感“爱国”。2、思政融入的过程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
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课程思政化:包括教学理念的思政化、教学内容的思政化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思政化,要有意识地将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勤于思考、勇于担当等精神品质;二、课室布置思政化:通过使用KT板、易拉宝等道具,符合课程...

加查县18651552292: 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专业教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
舟金心得: 先让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自己心中,就如同泡茶,这样你就不用刻意地把茶叶给他们,而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自然倒出来的是茶水,他们也就喝了.

加查县18651552292: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
舟金心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 还应该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汲取精神素养的精华,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加查县18651552292: 思政融入英语教材培训
舟金心得: 一、 综合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意见》指出: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因此,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挖掘各门...

加查县18651552292: 思政内涵如何融入高校的专业课程? -
舟金心得: 据报道,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创新实验室里也有“工程伦理教育”,思政内涵纷纷融入专业课程,“文、理、医、工、艺”并无差别. 报道称,学校负责人表示,师生不是局限在每一个汽车配件的尺寸大小和功能特性,而是...

加查县18651552292: 课程思政包括哪些方面? -
舟金心得: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槐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它的主要铅宏猜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绝纯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加查县18651552292: 篮球课有哪些思政元素? -
舟金心得: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教育文件,为贯彻落实思政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各高校也加大了思政教育进课堂的力度,形成了思政育人的大格局.篮球课作为全国体育院校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在篮球课上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

加查县18651552292: 如何在课堂教中渗透法制教育 -
舟金心得: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

加查县18651552292: 论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
舟金心得: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堂有效性不是很高.如何提高有效性? 一、 教学目标要有效. 1、教学目标要正确.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掘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目标的设置要恰当...

加查县18651552292: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
舟金心得: 活就是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工程中,那么,呢? 一、老师要先“活”起来 思想品德课的说教内容比较多,但我认为,不要总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要把自己作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