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王朝会在国力鼎盛时爆发安史之乱?有什么结构性原因吗?

作者&投稿:国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唐王朝会在国力鼎盛时爆发安史之乱?有什么结构性原因吗?~

因为唐玄宗晚年昏庸,沉迷享受,对朝政之事不闻不问,使安禄山和史思明有了可乘之机,发动了安史之乱。

因为李隆基进入了倦政治时期。近代的河北胡化论似也可归于此类,指唐廷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安置不当,从而引发当地胡化,与中央离心离德,易于被人拉拢对抗反叛朝廷。反对说也有不少,指出挽救唐廷的同样很多是胡人纯臣,而太宗对于蕃将的使用便很成功,等等。如何在对待蕃人蕃将的问题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建议。比如吴玉贵觉得清朝的政策就很成功,清朝同样使用了很多其他民族作将领,但最高军权始终牢牢掌握在满人手里。太宗朝之所以重用蕃将而未引起大问题,原因也在于此,立大功和威望最高,掌握最高军权的始终是二李等汉族重臣。而玄宗朝则是跨过了这个限度,掌握大权的如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均为蕃将。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比较太宗和玄宗重用的蕃将后,发现太宗重用的往往是出身高贵的少数民族权贵,如铁勒王子契苾何力,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李思摩,贵族执思失力等等。而玄宗重用的都是寒门穷人,安禄山为出身死囚的杂胡,“多是杂种贱胡”,并引以后面忠于唐廷的象李光弼白孝德这些就是突厥王子西域国王等作为证据。这种说法认为,贵族出身的人物更有荣誉感和责任感,而且他们自身的身份,对于其部族有很大影响,一旦忠于唐廷对于安抚境外少数民族往往事半而功倍,比如何力对于铁勒部,阿史那社尔对于突厥部的安抚,都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而出身低微的一旦得享高位,不容易取得下面的支持,在那种不服气和强烈的出人头地的心态下,往往会引起反叛。而他们生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质量较差,对于物质往往有更强烈的追求,也更具有少数民族个性厉烈的特点,并比较了一下贞观朝和天宝朝蕃将素质上的区别,这是一种比较新鲜的观点。

2、科举制度反对华夷之辨的说法,其中一个论据是安史之乱的心腹谋事大多是汉人,因此有了另一类说法,安史之乱主要是失意士人和军人结合的缘故。众所周知,唐代门阀士族仍占据很大优势,科举制给寒士开了一道小小的口子,但又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唐人多极为自负,怀才不遇是唐诗中最常见的感慨,急于用世之心很强,基本上没有真正的隐士。科举失意则北走河朔,试图以立军功来出人头地。名诗人高适等都可为例。科举失意,对现实不满,与没办法进入中央“入相”的军人结合起来,可谓智慧与力量的结合,因此产生的破坏力极大。

公元755年,唐朝人口到达巅峰的5300万,人人都以为这样的盛世将年年岁岁的延续下去,殊不知,在距离长安一千公里外的范阳郡(就是今天的北京),安禄山举兵反唐,改写国运的安史之乱爆发。是什么让盛唐在国力巅峰直接自由落体?又是什么让帝国精英在山河日下之时定要争个你死我活呢?这就要从唐朝兴趣的原因说起了。关于唐朝繁荣和崛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府兵制,科举制,关陇集团,其实就是唐初的土地与税收制度、军事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以及核心统治阶级这四点。

一、唐王朝繁荣的四个基石

均田制就是政府根据每家每户的人数,把国家的土地分配给个人,其中三分之一可以传给子孙后代,三分之二要在死后归还国家,让国家再行分配。租庸调制则是规定了老百姓总共有三种需要纳税的种类,租指的是相应的地租,庸指的是每人每年要向国家服役二十天,去修建基础设施、大型工程之类的,调就是上交地方的土特产。租庸调制以人为基数,每个人无论贫富,缴纳的数目都是相同的,这在王朝建立初期大大的鼓励了人们的积极性。

府兵制这项军事制度就是兵农合一,军人打仗的时候是土兵,不打仗的时候就是农民,相应的,当兵也可以免除赋税,瓜分战利品。府兵的后勤完全自给自足,除了口粮,战争时的装备也需要自行准备。这样一来,军人自给自足,积极性高,战斗力强,最重要的是国家也能够因此减轻很大一部分军费开支和后勤供给。科举制则让普通百姓有了上升通道,更加激发了国家的活力。

关陇集团诞生于南北朝时期,是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的统治核心,由西魏权臣宇文泰所建立,主体为军事贵族”八柱国”和“十二将军”以及关中士族,其中结合了汉人和鲜卑人,兼顾文武,成为了一个新的荣辱与共的利益集团,显著提高了国家高层的内部凝聚力。除了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室,大量的后妃、官员也都出自这个贵族集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皇帝可以姓宇文,可以姓杨,也可以姓李,但是掌权者必须是关陇集团。依靠着关陇集团、均田制和府兵制,原本弱小的北周-隋打败了富庶的北齐和南陈统一了全国,而隋-唐又发明了科举制,让大量的人才为国效力,由此,开创了梦幻般的大唐盛世。

二、均田制崩溃,府兵制崩溃,唐王朝的经济、国防都大大下降

大唐的巅峰自由落体并非不是没有结构性的原因,相反,在国家走向繁荣的路上,四大支柱中最基本的两根已经悄然依次崩塌。首先崩塌的是均田制这项最根本的土地制度,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打个比方,在均田制下,国家的土地是一块大饼,受田户们都有资格分这块饼。建国之初,每家每户都能分得足够的饼,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之后,人们发现这块饼不够分了,大饼不够分的原因一是因为人口增加了五倍,在古代社会,由于科技不发达,单位土地的产量能养活的人口远低于现代,土地资源定会限制国家 人口的发展,当人口总量超出了土地可以供养的极限,原有的土地制度就难以继续运行下去。

二是因为供给减少,供给减少源于特权阶级对土地的兼并,关陇集团虽然在国家建立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凝聚人心的作用,但是作为皇亲国戚、开国功臣和官僚世家,他们拥有减免田租的权利,这项特权恰恰是破坏国家根基的诱因。因为世家大族的田租远低于一般的税负,所以当收成不好或者税负庞杂的时候,百姓甚至愿意去给他们做家丁、奴仆,把自己的土地以低廉的价格卖给贵族,再承租回来,避免高额的税负,以求生存。长此以往,属于世家大族的土地越来越多,属于国家的饼越来越小,分饼的游戏终于难以为继。

均田制瓦解就像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紧接着推倒的就是国防的根基——府兵制。府兵制被推倒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了足够的兵源。起初,府兵是从均田制的受田户中选出来的,当兵的年轻人都是个人体格健壮,家境相对富足,又不是独生子没有后顾之忧的。后来,随着田地的供需失衡,均田制瓦解了,原本生活在均田制下的农户们生活越来越紧张,有相当一部分为了躲避纳税成为了世家大族的私人家丁,受田户越来越少,府兵的兵源也渐渐枯竭,折冲府开始招不到足够的士兵。这种情况下,唐玄宗还要继续开疆拓土,越打越远,士兵们常常要远赴万里之外征战,原本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自己种地自己吃,现在一整年都在打仗,根本没时间种地,口粮只能指望家里供给,军人家庭比普通民众的负担还重,既没好处,又有生命危险,府兵预备役们很多都逃跑了,府兵制就这样逐渐名存实亡




秦武王嬴荡会在洛阳举鼎而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由于死法太过奇特,再加上在位时间较短,因而显得有些无能,甚至搞笑。但不可否认的是,秦武王嬴荡实际上也是一位很有能力,且极有抱负的君主,至于其在洛阳举鼎而死,其实背后是有特殊原因的。

河池市15119377714: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造成唐朝衰落的原因 -
务吕坤灵:[答案]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经过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国力强胜,天宝年间,唐玄宗任人唯亲,重要的将领大都是昏庸的,如杨国忠,李林暜等,加上安禄山,唐玄宗对他的宠爱有加,未作任何防范,身在恋爱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

河池市15119377714: 关于晚唐的历史? 知道的帮个忙~~~~~~~ -
务吕坤灵: 关于晚唐的历史? 知道的帮个忙~晚唐: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在中晚唐时...

河池市15119377714: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
务吕坤灵: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影响可以说是重创,导致鼎盛的大唐王朝迅速衰落并分崩离析.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残酷的战争严重破坏了开元盛世及唐前期积累下的物质基础. 2,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生产能力下降. 唐...

河池市15119377714: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
务吕坤灵: 唐的灭亡实际上是在唐初就注定了!唐随隋制,而隋的一个重大变化便是压制士族,扩大皇权,主要的手段便是科举制、六部制、均田制. 隋朝也获得了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一)改革的长远意义还没有...

河池市15119377714: 唐朝的盛与衰 -
务吕坤灵: 唐朝兴盛是因开元盛世,衰落是因为安史之治

河池市15119377714: 为什么大唐帝国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由盛而衰?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
务吕坤灵: 安史之乱的缘故,要居安思危

河池市15119377714: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是哪个?
务吕坤灵: 唐朝 (618-907) 隋炀帝-杨广的暴政,兵变,民变宫廷政变纷纷,使刚刚统一的中华帝国又一次面临大混战. 最后,胜利属于李渊-唐王朝的开国君主.李渊是一位平凡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