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把猪肉说是豚

作者&投稿:褚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子不食溷豚”,为什么古代人不屑吃猪肉?~

其实这句话是误解,当时这句话的原文翻译过来并不是君子不吃猪肉,而是君子不吃猪内脏。古代人其实是吃猪肉的,而且猪肉的地位还很高。
古代是非常注重礼节的,在《礼记》里面就曾经有很详细的记载,猪肉是作为祭祀品之一的肉类,这就说明了猪肉在古代的时候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能够作为祭品的食物肯定是很珍贵并且受到尊重的。在天子祭祀的时候才可以用到牛羊猪三种食物,天子都可以食用的美味,古代人是不可能不屑的。

而且其实古代人吃猪肉的历史很久远了,早在八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中国人开始吃猪肉了。考古学家曾经在磁山遗址中就发现了很多猪骨,这样可能证明古代人一直都有吃猪肉的习惯,并且已经懂得圈养猪这种家畜了。
而且其实查看过《礼记》这本书的人就知道,当时孔子说得并不是“君子不食溷豚”,原句应该是“君子不食圂腴”,第一句是误传,它的意思是君子不吃猪肉,但是其实原句是君子不吃猪下水,就是猪的内脏和肠子。因为猪的肠子内脏跟人类的比较相似,所以古代就有避讳吃同类的说话。

虽然在古代羊肉确实比猪肉要精贵很多,但是猪肉恰恰是价格最实惠的一种肉类,也是古代人主要的肉类来源。在古时候可以吃得肉类主要有六种牲畜,马肉、牛肉、羊肉、猪肉、狗肉以及鸡肉。

古代人认为狗肉是上不了台面的,经常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乞丐或者没饭吃的人才会抓狗来炖了吃。达官贵人家里是不会吃狗肉的。而马作为打仗时候的工具也是不能杀的。牛作为一家人的主要劳动力也不可能杀了吃。而羊肉数量比较少,有钱人才吃得起。鸡肉又太小了没办法满足需求。所以猪肉就成为了主要的肉类食物。
所以说古代人不屑吃猪肉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那就没有肉可以吃了。

这句话出自《礼记•少仪》,字面上的意思是君子不吃猪。但实际上,这个溷豚并不专门指猪,而是指那些被圈养起来的动物的内脏。
古人不吃猪肉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因为猪代表的寓意不好。秦始皇就说过,“夫为寄豭,杀之无罪”,意思就是这个奸夫啊,就和猪圈里面的种猪一样,淫乱不堪,即使杀了,也没有什么过错。所以,猪在当时有淫乱的寓意,秦人也就不屑吃猪肉。

还有一个原因是猪圈的环境太脏了。古人养猪不像现代,有专门的猪圈来养猪,会定期的打理猪圈。古人养猪非常的随意,直接在茅坑旁边垒个塔就养起来了。然后人的粪便和猪的粪便混合在一起,猪猪们就生活在一堆粪便里面,这样环境下养的猪,君子们自然不屑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民族风俗了,尤其是宋朝的时候,哪会儿子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是吃牛羊肉,他们不爱吃猪肉,受这个的影响,那会儿很多人也都把吃牛羊肉当做高贵的象征,吃猪肉当做贫穷的象征,而不屑去吃猪肉。

当然,也是因为古时候人们对于猪肉的烹饪方法不够好,导致做出来的猪肉都不好吃。不像牛羊肉、鸡肉鸭肉那样,脂肪没有猪肉那么多,稍微烤一下,蒸一下就很好吃了。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猪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聪慧的人民们发明了无数种烹饪猪肉的方法。猪耳朵卤着好吃,猪蹄子烧烤或卤都不错,猪排骨用来炖汤、糖醋、油炸,猪颈肉用来做烧烤,猪五花烧烤着搭配生菜吃。关于如何吃猪肉更好吃,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一千种方法。

中国古代,豚的意思是小猪,豕的意思是大猪。

解释:

豚,小豕也。——《说文》

猪其子谓之豚。——《方言八》

豚肉,才解释为猪肉。

●豚(tún)
1. 〔~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
2. 小猪,亦泛指猪:~肩。~蹄。~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豕(shǐ);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属于猪的统称。
豚(tún);小猪
彘(zhì);大猪。


猪肉和牛肉,哪个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对历史有一定研究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猪肉的价值是远远低于牛肉的,古代的贵族阶层把猪肉视为贱肉,是那些普通百姓才吃的肉。贵族基层是应该吃牛肉的。用现在的健康理论来说肯定是猪肉的营养价值低于牛肉的,难道说古人那时候也知道了牛肉比猪肉健康?肯定不是的,那是因为古代耕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劳动力,...

本草纲目里面真说猪肉有毒吗
是的,本草纲目里说猪肉有毒,原因是因为古代猪是多数放养,经常会吃到有毒的东西,所以人吃了这种猪肉,身体可能也会不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猪,吃不择食,卧不择埠,目不观天,行如病夫。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丑陋,一切动物莫劣於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关於猪的...

猪肉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它在古代为何能占据中心位?
有一种家禽,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西游记》里的二师兄,在汉字“家”里有它的身影,它就是猪。在古代,猪肉受到牛羊肉的夹击,倍受误解冷遇,无人问津,直到明清时期,猪肉触底反弹,强势逆袭。猪生五味杂陈,折射世事变幻。那么,猪肉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它又为何能够击败牛羊肉,占据餐桌C位?

古代时期的王公贵族们都看不起猪肉吗?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猪肉可能早就进入了平民百姓的家里。而且猪肉的价格也不是很贵,在人们想吃肉的话一般都会吃猪肉。但是在古代时期,猪肉似乎成了人们都看不起的肉类。在王公贵族的眼里,猪肉都是廉价的。所以在古代时期,所有的猪肉都被看不起吗?一、春秋战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吃...

猪的故事
猪是十二干支的末位亥,这是术数家,推算星命之说,完全是胡说八道,不足为信。”“虽朱、猪同音,但古人嫌名不讳。应该把那一道禁止养猪的的圣旨作废才是。”这是一件关系到全国人没得猪肉吃的大事,一直拖到清明节(每年4月5日或4日)即将来临时,朱厚照觉得这是关系到“祭祖时没有猪杀和敬猪头,是对祖先不孝...

猪肉在古代很低贱,为何汉代时能抵中等收成年岁的收入?
虽然猪与“马牛羊犬鸡”被称作六畜,看起来影响力好像是平等的,可事实上反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最先牛当然就不用说了,在古代,即便是君王也不能随意宰牛,而马也肩负着重要作用,关键立足于战事与货运物流。因而,大家日常的肉制品主要来自于羊、猪、鸡。那样生猪肉在古代明明就是很卑微它的存在,但...

古代贵族真的不喜欢吃猪肉吗 古装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在很多的小说中,尤其是穿越类小说,都有这么一个梗,就是主角到了古代,因为会烹饪猪肉,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优势,从此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事实却是如此吗?也有很多人说古代贵族就是不吃猪肉的,因为古代人不会给猪“去势”,猪肉一股子腥臭味不好吃,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是你想错了!从...

猪肉在古代到底是什么地位?
中国古代因为对猪的饲养方式不当 因此猪出肉率与羊相当而且很腥 可以这么说 猪出肉率不高 肉又难吃 饲养时人力成本过高夭折率过高造成猪的饲养普及率很低 唯一的好处是猪不像牛羊一样挑食 所以一般食用猪肉的都是买不起羊肉的穷人。这里普及一下 古代养猪是有猪倌的 因为当时并没有阉割猪的技术所以...

古代汉语中表示肉食的词有哪些?如炙,脍,羹等,还有那些呢?谢谢_百度...
另一种是肉羹,把肉放进烹饪器里,加上五味煮烂。所谓五味,据说是醯、醢、盐、梅和一种菜。这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葱,可以是韭。另一说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苦菜),豕羹用薇。《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见咸与酸是羹的主要的味道。《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

古人其实很不待见猪肉-吃的历史(十八)副食猪肉
相比吃牛肉的豪爽,吃羊肉美味,好像古代说吃猪肉的段子很少。苏果能记住的,就是那个最著名的饭局-鸿门宴上有个吃猪肉的,还是生猪肉的例子。当时的宴会上,已经到了项庄舞剑的危急时刻了,张良出门把樊哙找来了:樊哙是个勇士,吃生的猪前腿,才对得上他的气质。但即使你再厉害,猪肘子也不不好生...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为什么《大学》里把那个东西叫“豚”而不叫“猪”??是不是本来就叫“豚”?“猪”是什么时候叫起来的? -
百澜利君: 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豚”在很早就出现了,只是后来改叫成了“猪”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豚在古代指的是什么 -
百澜利君: 小猪,亦泛指猪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猪古代叫什么
百澜利君: 1、猪在古代有很多称谓,使用频率仅次于“猪”的是“豕”,还被叫做豚,彘,豨,别称刚鬣.又名“印忠”、“汤盎”、“黑面郎”及“黑爷”.2、“猪”是大家经常吃的一种肉食,但在明朝时期,朱元璋的姓氏和动物猪同音,所以当时如果喊“猪”的话,是对朱元璋的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在古代人眼中,尊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名字和皇上相撞,就更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为了忌讳,就会改掉之前的名字,于是就把猪的名字改成“彘”.3、猪是最早和人类有关系的动物之一,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家畜,特别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被称为六畜之首.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古代的“豚”字如何演变成现在的“猪”字 -
百澜利君: 同意楼上意见,是“豕”演变成的“猪”.“豕” 释名: 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豕 sh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猪)同本义 [swine;hog;pig] 豕,彘也.——《说文》 六畜蕃息豚豕猪...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豚指的是 -
百澜利君: 指猪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君子不食溷豚”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百澜利君: 孔子推崇的古书《礼记》少仪篇.君子不食溷豚.”即“君子不吃猪肉.”来说明中国人也是厌猪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原句是“君子不食圂腴”,意思是“君子不吃猪的内脏”,理由是“形似人秽”,说到底,还是觉得恶心.....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君子不食溷豚”是什么意思 -
百澜利君: 《礼记•少仪》说的是“君子不食圂腴”,第一个字叫“圂”,意思是圈养的畜生,如猪或狗,第二个字是“腴”,意思是肠子或者下水,简单地说,是君子不食猪狗的肠脏,因猪狗皆为以米粟为食的动物,猪狗的肠子又似人肠,君子不食此处以表不同类相残的仁爱之心,或表不与肮脏沆瀣一气之意. 不是溷.是讹字. “君子不食圂腴”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明朝皇帝姓朱与猪谐音,那明朝人怎么叫猪肉 -
百澜利君: “朱”与“猪”并不同字,所以没有避讳的必要,朱元璋一点也没有要避讳猪的意思,也没有要给猪改名,只有明武宗,他不许别人养猪,要用养羊来替代,这也不是为了避讳,而且他属猪,每每祭天看见杀猪就别扭,虽然皇帝没有避讳,但是百姓一般会回避说“猪”,一般用猪的其它称谓“豚”,苏州有个富商叫沈万三,有次朱元璋去他家做客,他给准备了红烧猪蹄,朱元璋吃了觉得很好吃,就问沈万三这是什么肉,沈万三灵机一动说道“这是万三蹄”,这就是百姓有意识的在规避称呼猪为猪,但是实际上明朝没出现关于避讳猪的记载,明武宗的不算.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鸡豚狗彘之畜 彘是指猪 那豚指什么 -
百澜利君:[答案]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例句《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来忧御魑魅,归愿牧鸡豚.” 明 谢谠 《四喜记·寻乐江村》:“鸡豚早秋敛,盆醪自酣.”

阿里地区15575747020: 《游山西村》中“豚”的意思 -
百澜利君: 豚 tún 小猪,亦泛指猪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