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发展周代的艺术成就和分析

作者&投稿:林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周对后世舞蹈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西周周公旦制礼作乐,这实际上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乐舞大整理,形成了周代祭祀乐舞的《六代舞》,对后世舞蹈发展影响很大。
由于先秦时期民间歌谣大都是载歌载舞的,歌词和舞蹈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诗经》中的很多诗歌都可以看做是那一时期民间乐舞的变相记录。
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所进行的“女乐”歌舞互相赠送的情况一时成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列国乐舞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而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舞蹈也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注意。

汉代舞蹈艺术成就:
1、西汉初年,盛行楚舞。后有巴渝舞传入宫廷长安。通西域后,也传入许多中亚民间舞蹈。考古工作者1969年在山东济南无影山发现西汉舞乐俑一盘,形态逼真,生动反映了西汉舞乐的壮观场面。
2、西汉时期音乐有很大发展。汉武帝时李延年曾为《西郊祀歌》十九章配乐,并组织大型宫廷乐队,演唱队伍达120人之多。
3、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传来《摩诃兜勒》曲,经李延年改作“横吹曲”,用于军中。西域的琵琶,箜篌此时也传入中国。

扩展资料:
汉代舞风这一艺术风格的形成,既与其社会文化浸润孕育有关,也与统治者自身艺术审美的取向相表里。
汉初意识形态以黄老思想为宗,摒奢华而倡质朴,这就为源于生活的原创性舞蹈创作和舞蹈风格提供了良好而宽松的生存发展空间,而亲近民生、娱乐民众的舞蹈风格又无疑与统治者“与民休养生息”的执政理念相辅相益,故王公贵族们自然也积极推动并乐于参与其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舞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三、既“娱神”又“娱人”的双重发展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的相继建立,舞蹈也逐渐地告别了它的原始形态,如果说原始社会先民们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态的原始记录的话,那么,到了奴隶社会,先民们不自觉地从原始时期的那种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态中走出来,并从全民性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一部分人的艺术活动和宗教政治活动。至此,中国舞蹈就在“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纵深发展。这类舞蹈主要表现在周代的巫术舞蹈、傩舞蹈和汉代的百戏类舞蹈。
  巫术舞蹈是巫术祭祀仪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过祈祷、献祭等行为,求得与神灵的相通,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隶舞》,就是为求雨而作的一种祭祀行为。傩舞也是一种以驱鬼逐役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历经历史的洗礼至今也盛行在我国民间,后来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傩戏”。
  在汉代,“百戏”是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滑稽戏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间舞蹈成为宫廷乐舞的主要内容,舞蹈通常融于“百戏”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剑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过程中的以舞说戏、依戏作舞的表演,成为了中国早期戏曲艺术形式的源头。
  三、舞蹈发展的程式性与专业性特征
  唐代舞蹈在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中具有很高的历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规模,纳多国、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赏的姿态赢得了世人的喜爱,从宫廷的最高统治者到民间的老百姓无不好之,达到了一种顶峰时代。宋代舞蹈在历史的转折面前,独辟蹊径,以其独特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舞蹈的划时代历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征的“队舞”,绘制了一个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宫词》有云:“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就是有关队舞的历史文献记载。由于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舞蹈作为戏曲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戏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征决定了舞蹈表现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戏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综合性的美学特点。
  自远古到明清,中国舞蹈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过程中,承传着舞蹈的精髓和内涵,融合在当代的社会火炉之中,中国舞蹈从明清戏曲舞蹈综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来,直接凭借人体身段去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精神情感,将中国舞蹈推向了新世纪的辉煌。中国当代舞蹈是以专业性的舞蹈作品和专业舞蹈表演而着写舞蹈历史的,先后出现了裕容龄、黎锦辉、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着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专业型的舞蹈家和专业性的舞蹈作品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并壮大的,专业性的舞蹈教育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蓬勃发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学)的成立为标志。
  总之,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先后经历了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女乐舞蹈和雅舞、汉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乐舞蹈、宋代的“队舞”、明清时期的戏曲舞蹈、当代的专业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这些在表现形式的演变上,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


周代乐舞教育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
周代乐舞教育的历史价值有以下两部分组成:1.周代的乐舞教育因袭前代之学,汇集了三代之学的精华,又使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子弟焉,建立了完备的的乐舞职官体系:有掌管乐舞机构的行政职官,如冢宰、大司马、大司徒、大宗伯等;有具体掌管、管教乐舞的乐官,如大司乐、乐师、舞师、鼓人、磬师...

舞蹈对于人类祖先有着怎样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既能舒展筋骨,又能宣泄情感,对健美躯体和愉悦身心具有双重作用。我 国古代舞蹈武舞,便是一种风格比较强健的舞蹈,功能有: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5)教育 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百兽率舞”,即一方面重温白天猎兽的快感,一方面也是在展示捕杀获得野兽的过程和经 验...

中国古代舞有哪些
在《乐音王队》的10个小队中,引队是乐队,有两个妇女队,一奏长春柳之曲,一执牡丹花舞,在第10小队中还有妇女作花稍子鼓舞,其余都是男子队舞,扮成神鬼相。在《说法队》中还有扮成八大金刚相的舞蹈。此外,还有《宝盖舞 》《日月扇舞》《幢舞》、《伞盖舞》、《金翅鹏舞》,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 元朝...

麻烦给我介绍一下舞蹈的种类,历史,特点等
在社会 生活中起更大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所以,我们采用从各种舞蹈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和它们独特表现内容的方式、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不同方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等特点,来进行舞蹈类别的划分;同时,还适当考虑到我国舞蹈界长期流行的、约定俗成的一些用法。

中国民族乐器的乐器的分类
1、吹奏乐器 吹奏乐器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2、弹拨乐器 中国的弹拨乐器...

论语第15 是什么
社会风气成了这个样子就难办了!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释)这是对上面几句话的引伸。君子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重义、礼、信、孙、四个字,以讲道义为本质。这里的义,一是《中庸》讲的“义者宜也”,也就是合宜,适宜。二是传统的仁义,即人格标准。三是包含义理的意义,...

传统舞蹈有哪些
一、《大武》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属《六舞》之一。共分为六段:(一)在一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武器,列队而立,以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二)舞队两面有人振铎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有灭商。(三)灭商后再向南进军。(四)表...

我想了解中国礼节礼仪的演变历史
起来,成了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人际交往准则。此后,礼仪 逐步扩展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各种礼制。“五礼”的范围 已基本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地规范着整个社 会生活,制约着人的行为,并逐步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内 容。周朝关于礼的典籍甚多,内容...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影响?具体点!!!
一、服饰艺术追求礼制秩序美 中国伦理道德对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服饰艺术发展中,儒家的礼教思想成了其核心理念。只有遵从了伦理道德规范的服饰才为美,周代制定的冠服制度影响了中国后世几千年,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 什么样的帽子配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严格细致的规...

唐诗的源流
如韦孟的《讽谏诗》,唐山夫人的《房中歌》等,这种体式主要用于庙堂祭祀的场合,比较严肃而且公式化,艺术价值不高。还有一类是模拟《楚辞》的楚歌体。例如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以及相传为汉武帝刘彻所作的《秋风辞》等等。 这类诗歌大抵上是人们“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一些即兴抒情之作。 后来,...

定襄县19629117145: 中国戏曲中的舞蹈发展概况是怎样的?
鄘沸艾格: 舞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艺术形态.周代是中华乐舞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音乐伴随舞蹈的艺术形式中融人了先秦儒家思想.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渐渐地就发展成今...

定襄县19629117145: 中国古代舞蹈兴盛的朝代及原因 -
鄘沸艾格: 周朝建立以后,即已制定出礼乐制度,整理了前代遗有的乐舞,创造演出了规模相当完整的系列舞蹈作品《大武》.从创造演出的作品中,开始形成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舞蹈、音乐、诗歌三者相结合的艺术风格.汉代的民间俗舞有很...

定襄县19629117145: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
鄘沸艾格: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

定襄县19629117145: 汉民族的特点说说文化特点 -
鄘沸艾格:[答案]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这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

定襄县19629117145: 中国舞剧艺术的发展及成就有哪些?
鄘沸艾格: 尽管舞剧在中国的出现是在20世纪30 年代,但是中国舞剧真正得到发展还是在 新中国成立以后.初期的舞剧创作大都是 以吸收戏曲中的舞蹈和借鉴苏联芭蕾舞剧 的经验相...

定襄县19629117145: 中国古代乐,舞的认识和理解 -
鄘沸艾格: 乐舞,顾名思义就是有音乐伴奏的舞蹈.据艺术史学家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是舞蹈,因为当人们来到这个世界,要生存就要获取食物,就得走路,因为走路就有了舞蹈;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就产生了语言,语言又催生了歌唱艺术及音乐.传说,在中国文明起源时期,神农就发明了五弦琴,创制了名叫《扶梨》的乐舞,在各个部落中以蜡祭傩舞的形式进行教化活动.为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被后世尊为华夏“乐舞之祖” 今年的10月29日,来自湖南株洲九个县(市)区的1500余名舞蹈爱好者代表欢聚炎帝陵,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鸣炮奏乐……以传统方式虔诚祭祀乐舞鼻祖炎帝神农氏.由此可见,中华乐舞是伴随中华文明而产生并贯穿于中华文化血脉中的.

定襄县19629117145: 两汉舞蹈美学思想 -
鄘沸艾格: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属于逻辑思维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范涛等审美文化.“美学”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美”是修饰“学”,“美学”又把艺术和美作为核心.哲学史有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三大组成部分...

定襄县19629117145: 西周制礼作乐与六代舞有何关系? -
鄘沸艾格: 那是在先秦时的周代初期,历史上著名的圣人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很有仁德,在当时享誉九州,百姓们都很信服他.后来,周武王驾崩了,新继承的周成王还在襁褓中,根本无法管理国家.周公旦担心天下没人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