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口迁移原因从清朝到民国时期的

作者&投稿:薄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清朝初期到现今,满族的人口迁移史是怎样的~

清朝建立后满人只有一个职业~当兵
满汉不婚是清朝皇帝立国之初就定下的国策,满人去内地的连同家属只能住在满城里
另外满人其实是个混血民族,女真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其他东北民族=满人,至于原因是啥,只要你熟悉并且不否认满清烧杀抢掠的历史就明白
满人的出现其实是屁股决定大脑“被满人”

清朝有两次大规模人口大迁移,
第一次是湖广填四川,
第二次是汉人大规模移民关外,(俗称“闯关东”)

湖广填四川,其实共有两次:明初和清初
一是元代时四川遭蒙古屠杀及内乱造成的人口锐减,明代初朝,朱元璋鼓励湖广等地移民四川期间。
二是明末清初时又遭清军、内乱、张献忠等在四川的争夺战造成的多次大屠杀,以及吴三桂在四川发动的三藩之乱所导致人口剧减。康熙平乱后发布《招民填川召》,规定新移民可免几年赋税;100年间大约有600万人迁入四川,其中湖北湖南的就有300万。大规模的移民潮甚至影响到了湖广行省本身的人口结构,遂又有江西填湖广情况的出现。

第二次是清中后期,沙俄不断侵食东北,为防止俄国侵。
清于1860年局部开放东北的“封禁地”,1897年全部开禁,以后又采取鼓励政策,山东、河北及北方各地的移民大批迁入东北,至清末,移民累计超过1000万。

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东北实现汉化。
“闯关东”,主要是山东人和河北人,可以说,现代东北人多是山东人和河北人的后裔,其中山东人尤其多。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走西口,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口外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下南洋,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 (今泰国 ),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走西口、闯关东”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东南沿海下南洋”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一是战乱,二是天灾。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人口迁移中经济原因是主要的,如为摆脱贫困和失业,改善生活,或为发财致富,谋求事业成功等。此外,政治、宗教、文化及战争和灾荒也可能导致迁移。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国家的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

历史上几次重大的人口迁移何时发生又因为什么?
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迁移就是安史之乱。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发生在北方,唐政府军与敌军交战,唐朝此时内忧外患,而且大量的居民从北方逃到南方,主要逃到了四川,这里成为了逃民的避难场所。这也导致了当地的户口人数突然暴增,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担。还有一次重大的人口迁移是永嘉之乱,这次可以说...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啊?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试分析说明我国人口重心转移的进程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一)发展历程 1.东汉末年...

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
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清朝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人口迁移实例
1、经济原因导致人口迁移的实例:建国后的中国人口迁移可分为自发的和有组织的两种方式,逐渐形成了黄河下游、长江下游、四川省和湖南省四个主要迁出地区。黑龙江省由近百年来的人口迁入最大省,近年来变为最大的人口迁出省。原来迁入很多的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省区也变为迁出省区。近年来人口向西...

人们迁移的原因
1、迁移规律 现实中,尤其是现代社会,我们总会看到人们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甚至我们自己也是如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哪些人在迁移?他们又迁到哪里去了?他们为什么要迁移呢?针对这些问题,英国学者莱温斯坦(E. G.Ravenstein)在十九世纪提出了一种人口移动理论,他把社会中人口迁移的规律概括...

中国历史上四次人口大迁移
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 (4)“安史之乱”隋、唐两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迁移上的作为却远不如秦、汉,原因在于人民在此之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动乱,饱尝流离之苦,安土重迁,从心理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汉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垦戍边,大多未能...

东莞迁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们面临着生计和经济压力,缺乏稳定的工作机会成为离开东莞的主要原因之一。2. **就业机会**:东莞市拥有众多的制造和服务业企业,吸引了大量的工人和技术人才前来就业。因此,许多人搬到东莞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薪资水平。综上所述,东莞迁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与机会缩减以及就业机会的吸引。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

章贡区15728068784: 简述人口迁移原因从清朝到民国时期的 -
子车青山海: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章贡区15728068784: 概括清中期人口迁移的原因 -
子车青山海: 江浙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白莲教起义等战争的影响,

章贡区15728068784: 清末人口迁移高潮出现的原因 -
子车青山海: 是清初吧,是政府的行政命令,两广填湖和四川,都是因为明末农民战争导致那些地方人口锐减,生产荒芜,所以清顺治帝下令人口迁徙

章贡区15728068784: 历史上我国人口南迁的原因与意义 -
子车青山海: 1 北方常年的战争 2 很多人是因为犯罪被发配过去的 3 有些贵族想离开以政治为中心的北方,逃离是非,而更喜欢南方的环境和气候 4 俄罗斯和西亚的侵略者 这些南迁者给南方带来了很多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工具以及新的文化,科学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 给南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动力和促进做用.

章贡区15728068784: 中国历史上曾经历过几次人口大迁移,原因是什么? -
子车青山海: 5次;受到外界因素;自然因素;文化因素;人文因素的影响

章贡区15728068784: 中国古代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和原因是什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子车青山海: 流动主要方向:由北向南.具体如下:黄河流域的向长江流域迁移,长江流域的向更南的地方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向黄河流域迁移;中原地区的向中国周边地区迁徙等; 主要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影响: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促使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逐步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章贡区15728068784: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哪些 -
子车青山海: 中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 1 、先秦时期的人口迁移 黄帝为诸夏部落群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他自己的氏族———有熊氏,兴起于关中平原中部的岐水流域上,逐步发展,东迁到嵩山之外,一度定居在新郑一 带,与活动在大野泽(鲁西...

章贡区15728068784: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
子车青山海: 三国、两晋、南北朝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战乱的影响,西北少数民族迁入中原,而促使汉族向南迁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但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 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北方有契丹族南进;随后又有女真族的金人南下. 在南宋时期(公元1133—1279年),华北各地由金人统治,南宋政府迁到临安(今杭州).这样就有大量女真族人迁人黄河流域,原住黄河流域的汉人又一次大批被迫移居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融合,也加深了我国南北方农业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章贡区15728068784: 以人类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子车青山海:[答案] 同意楼下:爱死的说法. 具体以中国历史上几次有名的人口迁移为例. 1.“永嘉丧乱以及五胡乱华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

章贡区15728068784: 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子车青山海: 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1)康熙即位后,社会安定,出现了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的稳定局面.(2)农业的精耕细作有了新发展,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