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这句诗描绘出了怎样的画面?

作者&投稿:贠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反复读着这些诗句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

家里白发老娘盼望着儿子早日回归。红罗帐中俏美娘等待丈夫的回归。两地分居,梦中谁想谁?总而言之一句话,漂泊的人儿要早日回家。

苏武牧羊,   蒋麒昌 (?-1926)字荫堂,辽宁盖平(盖县)人。生于咸丰年间。清末任盖平辰州书院国文讲师,民初充盖平师范中学校国文教员。擅长诗词歌赋。1914年,由师中音乐教员田锡侯作曲,蒋麒昌填词,谱成苏武牧羊歌。由于歌词寓意抨击清末民初卖国投降外交,歌颂民族气节,维持民族尊严,激发爱国主义情操,遂得以流传全国。歌词原文: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旌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四听笳声,入耳恸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能叫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至于画面嘛,肯定是“雪地又冰天”了,从原文上想

【描述画面】:年迈的妈妈,手搭凉棚;垫着脚向远方张望盼着儿子回来。年轻的少妇守着孤灯思念着远方的丈夫。两地相思渴望在梦中相见。

【典故】:《苏武牧羊》

【拼 音】:sū wǔ
mù yáng

【解 释】: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作 者】:蒋荫棠

【出
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用 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有气节

【人物精神】:《苏武牧羊》赞扬了苏武面对威逼利诱忠心耿耿,不畏强权,忠贞不屈,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的精神。




苏武牧羊的歌词
如图:“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这是《苏武牧羊》的两句歌词,细节描写苏武在被扣匈奴的生活艰难,又运用从对方写起的想象手法言说苏武家人对他的思念,苏武对家人的思念之苦。听一首《苏武牧羊》,荡气回肠,低沉凝重...

苏武牧羊歌词大意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能...

诗歌苏武牧羊和京剧苏武牧羊
一、诗歌苏武牧羊 1、诗歌苏武牧羊作品内容 《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

唐·李白《赞诗》赞汉代苏武,想要看诗文
唐·李白《赞诗》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máo]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听笳声, 入声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wei), 三更同入梦, 两地...

苏武牧羊歌词了解苏武牧羊歌词
1、作者:蒋荫棠 2、内容: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六年级苏武牧羊文言文
1. 语文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全文以及译文 《苏武牧羊》原文和译文 1.原文: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旅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翻译诗句“穷愁十九年”
穷愁,穷困愁苦;十九年这里是实指,就是十九年的意思。出自《苏武牧羊》,原诗如下: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19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覆,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四听茄声,入耳动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语出近代著名爱国书法家、教育家蒋荫棠创作的爱国歌曲《苏武牧羊》。原文:《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恸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

苏武牧羊的歌
胡笳十八拍有一个是写苏武牧羊的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兵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听茄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起,雁群汗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空闺。三更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总不亏...

苏武牧羊 译文
心存汉社稷(jì),旄(máo)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听笳(jiā)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wéi), 三更(jīng)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xiōng)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展开  我来答 5...

遂平县19438681314: 红妆守空帏什么意思 -
伍逃金替: 是苏武牧羊里的吧,红妆指女人,这里特指苏武的夫人,空,空荡荡,帏指床,泛指家庭.也就是说苏武在遥远的地方(贝加尔湖附近)牧羊,他的夫人孤独的守着空荡荡的家.

遂平县19438681314: 苏武牧羊的全文解释 -
伍逃金替: 《苏武牧羊》原文和译文1.原文: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旅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

遂平县19438681314: 苏武牧羊诗歌意思,要全诗 -
伍逃金替: 苏武留胡节不辱.”总起.“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描写的是苏武在北地的苦难经历既是环境描写,也刻画了人物坚...

遂平县19438681314: 两地谁梦谁 是谁写的诗 -
伍逃金替: 不是诗,是《苏武牧羊》里面的一句.前一句是三更同入梦 《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有笳声, 入声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遂平县19438681314: 歌颂苏武的诗句!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
伍逃金替: 《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máo]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声痛心酸.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白发娘,望...

遂平县19438681314: 喝饮雪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歌曲叫什么名 -
伍逃金替: 《苏武牧羊》 完整: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守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jin)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总不亏.宁教匈奴惊心破胆共服汉德威.

遂平县19438681314: 《苏武牧羊》的意思 -
伍逃金替: 苏武受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后因手下副员出事受牵连,被单于多次逼迫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单于便 将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 苏武到了北海,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苏武四十年出使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当他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遂平县19438681314: 诗句穷愁十九年怎么翻译 -
伍逃金替: 穷愁,出自哪里我就不说了,它是穷困愁苦的意思,十九年这里是实指,就是十九年的意思.苏武在那里忍受了十九年的穷困愁苦.

遂平县19438681314: 精卫填海苏武放羊愚公移山哪个提现的爱国精神? -
伍逃金替: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一说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说在今甘肃白亭海[1])[2][3]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