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有那些文字??

作者&投稿:仰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秦时期人们用什么写字?~

用刀笔写的,那时候有专门的写字工具,当然也是刀,但叫做“刀笔”,写在竹简上的,信函一般是丝绸等布料上的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其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两个阶段的分野是小篆到隶书的转变.下面简要介绍以下不同形体汉字的特点:
1. 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应用在商代后期.相形程度较高,字行的方向相当不固定.
2. 金文.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程度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
3. 大篆.这是西周晚期的文字.上承西周的金文,下启秦代的小篆.
4. 小篆.这是春秋战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体有所简化,相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5. 隶书.隶书产生与战国晚期,西周时发展成熟,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体进一步简化,书写变的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较长的横化略呈微波起伏之势,向右下的斜笔带有捺脚.
6.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草书使用连笔,书写快界,但是难于辩认.
7.行书.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行书逐渐演变为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比草书容易辨认,也容易书写.
8.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的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有撇,捺和硬钩,波势减少,笔画也趋于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西周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生的。商、西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方面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商、西周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其文字是记录当时占卜的内容,故又称卜辞,是十分成熟的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王懿荣发现的。至今出土已有15万片以上,其文字属于商代后期。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周原地区,又出土西周早期甲骨17000多片,除少数有文字外,大都无文字。商、西周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契刻的,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和朱书文字。龟甲兽骨都很坚硬,上面契刻的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和富有立体感。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的感觉。也有的甲骨文笔画比较粗壮,出现弧形的线条。甲骨文契刻时的轻重疾徐,在线条上都能细微的反映出来,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不同时期的商、周甲骨文,在书法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或雄伟俊迈,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也是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那些书写契刻甲骨文的巫史(卜辞中的所谓贞人),无疑是当时的书法家,像著名的《大骨四版》、《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见彩图《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四方风名刻辞》、《宰丰骨匕刻辞》、《鹿头骨纪事刻辞》等甲骨,都是含有艺术素质的精美的书法作品。

  《甲骨文》(商)

  金文:商、西周的金文(旧称钟鼎文)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字资料,在书法上有着与甲骨文不同的艺术特色。根据《左传》、《墨子》等书记载,中国在夏代已经开始了青铜的冶练和铸造,在商、周两代发展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始于商,盛行于西周。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现在称之为金文。金文一般是铸,少数是刻。金文的铸作是先把文字书写在软坯上制成范模,然后用烧熔的铜液浇铸。在金文刻范和铸的过程中,对原来书写的笔画虽有所损益,但仍能更多地保留和显示书写时的笔意,字画丰腴,体势凝重,有极高的艺术性。

  《大盂鼎》铭文(西周)

  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铭文,铭文很简短,一般为二三个字,多为族徽。这些族徽文字,图画性很强,比甲骨文保留着更为原始的因素。到商代晚期才出现了几十个字的铭文,但十分罕见。如《戌嗣子鼎》、《宰甫卣》、《小臣缶方鼎》、《帝辛四祀缶》等。商代金文的字体与甲骨文相近。笔画首尾尖锐出锋,中画肥厚,收笔处时有波磔,直线条较多,圆转的线条较少,行款错落参差,气象雄奇瑰丽。

  郭沫若认为: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或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这是文字向书法的发展,达到了有意识的阶段。春秋中晚期出现了错金工艺,并用于错嵌铭文,传世的《栾书缶》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错金铭文器物。战国时期错金工艺进一步发展,像《鄂君启节》(见彩图鄂君启节(战国))、《曾侯乙墓编钟》和一些兵器上,都有错金铭文,这些铭文圆润秀劲、端严华丽,在金文中别具一格。在战国中晚期,器物崇尚素面,错金铭文都铸刻在器物的明显位置(与商、西周铭文铸在器物腹内不同),起到了装饰作用。春秋战国时,铁的发明和铁器的应用,使青铜器上出现了刻的铭文。刻铭笔画匀称、劲健,兵器上的刻款字迹草率,也是这一时期金文书法的又一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失去了西周时期金文凝重端严、雄奇浑穆的风格,而变得清新秀丽。突出的特征是文字的形体多为纵式,行笔很长,笔法全用玉箸(粗细划一的线条),圆润柔和,像《功吴王夫差鉴》、《秦公簋》、《齐陈曼□》等,已开秦代小篆的前型。

  商代的文字多见于甲骨,西周文字多见于青铜器(吉金),甲骨文、金文都是以附着之物来命名的。而春秋战国时期则不同,文字的记事材料更为丰富,字体也更为多样,已很难再用文字附着的器物来命名。战国初年的《墨子·非命下》一书说:“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写照。

  刻石文字:中国古代刻石文字始于何时,尚待考证。虽然夏、商、周三代都有刻石传世,但都系后代伪造,如《岣嵝碑》、《坛山刻石》等。目前可信者唯有商代《小臣系簋》断耳铭文、《妇好墓石磬刻文》。著名的石鼓文的年代,仍有很多争议,现在一般倾向于是战国时物。此外在河北平山发现的战国刻石《河光刻石》有2行19字,是研究战国刻石书法的珍贵资料。石鼓文是秦国的石刻文字,内容主要是歌颂田原之美和游猎之盛的四言诗,分别刻在10个鼓形碣石上。石鼓文的字体被认为是属于籀书系统,是周代金文向秦代小篆过渡的形体。

  墨迹:墨迹是研究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春秋、战国之际的盟书是目前发现最为丰富和完整的墨迹,如《沁阳玉简》即是盟书。1966年在山西侯马,1979年在河南温县又发现了大量的盟书。盟誓是春秋时盛行的一种政治活动,是诸侯或卿大夫通过盟誓仪式,来缔结具有一定制约作用的联盟。盟书是用朱色或墨色写在玉片和石片上的,玉石片多呈圭形。盟书上的字,笔画起笔见方,中肥末锐,笔锋显露,用笔粗细有致,率意自然。这些盟书上的字,与《魏正始三体石经》上的古文、宋代郭忠恕《□简》一书集录的字体十分相近。早在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见到了用类似毛笔描绘出的图案。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从“聿”的字,聿是手执笔的形象。商代甲骨、玉石和陶片上留下的笔写字迹,都表明中国很早就有了毛笔。然而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战国中期在河南信阳、湖南长沙的楚墓中出土的。长沙左公山楚墓出土的毛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商、周时人们日常书写应该是用毛笔的。毛笔的弹性能够表现出线条轻重顿曳的变化,提供了汉字无比丰富的造型,是汉字书写转化为艺术的重要因素。

  《侯马盟书》(春秋)

  战国文字: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自为政,文字的地方色彩更为浓厚,自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的文字异形的现象。一个字的写法,往往齐楚有异,秦燕不同,地域性差别十分明显。尤其是在竹帛、金石、货币、玺印、陶器等上面出现了形式多样,纷繁复杂的字体。王国维在《史籀篇疏证序》中说:“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指出秦与东方六国文字上的差异。这时东方六国民间通行的文字中却别有一种简略急就的字体,如竹简、帛书、货币、玺印等上的文字,因简化、讹变而造成的歧异现象空前增加。字形奇诡,写法草率,严谨厚重的书风已不多见了,但东方六国的文字并没有超越商、西周以来的文字体系,而是一脉相承。东方六国的文字被称作六国古文,因容易与商、西周文字混淆,一般称为战国文字。东方六国文字品式多样,风格不一,有很高的艺术性。

  简册:据文献记载商代就已经有了简册。《尚书.多士篇》说周公曾对殷人讲过:“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应有竹木简上记事的方式,因竹木简易于腐朽,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简册目前尚未发现,而战国时期的竹简发现很多。据记载在汉、晋时期就有简牍的发现。1941年以后在湖北随县和江陵、湖南长沙、河南信阳等地的楚墓中出土了不少战国中晚期的竹简,内容为遣册、古书和卜筮记录。近年来在四川青川县郝家坪和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秦木牍和秦简,使得小篆产生前的秦人书写的隶书墨迹展现于世。青川木牍和云梦秦简上的隶书字形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画肥、瘦、刚、柔,极尽变化。点面有明显的起伏和波势,用笔有轻、重、疾、徐的区别,是考证隶书发展的极为珍贵的资料。除了这些秦木牍和秦简之外,在战国文字中那些草率急就的字体和秦《高奴禾石权》中也已蕴含着隶书的因素。可见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已有初期的隶书在流行。篆书从线条转化为隶书的点画,不仅丰富了书法的用笔,而且这种新的体势和风格对以后的汉字和书法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帛书:战国时期还有一种记事书写材料是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名缯书。20世纪30年代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曾有人盗掘出一件帛书,年代约为战国中晚期,是中国目前最早的帛书。帛书上绘有神怪图和写有900多字,是一种数术性质的书(见楚帛书图像)。春秋时期帛书就已经出现,《国语·越语》有“越王以册书帛”的话,可见帛书和简册在当时是并行使用的。

  战国的竹简和帛书,都是手写。这些字的笔画具有弹性,起止处较尖锐,中间或偏前的部分略粗,充分表现了毛笔书写的特色。这与金文随形轻重和因接搭凝结的笔画形态不同,已由迟重变为流美,笔画和体式也较金文更为简略。竹简、帛书是研究战国楚文字和书法的重要资料。

  先秦时代,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这时的书法与文字的变革紧密联系着,它从稚拙阶段渐趋完美,从而奠定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地位。

先秦时代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等,其中甲骨文主要是在商朝时期使用的,而金文则是在周朝时期使用的。此外,在秦朝时期还出现了小篆和隶书两种文字形式。
甲骨文主要是刻划而成的,其章法、结体、用笔等已经完全具备了书法的主要构成因素。而金文是在青铜器上铸成的,其笔画特点是首尾锐尖、中骨拱正、竖重粗壮,并且多用圆弧、锥形、波磔等笔画,既有写实性,又有装饰性。
除此之外,石鼓文也是先秦时期的一种重要文字形式,它是秦朝时期的一种大型花岗岩石刻,共有十个字,每个字大约有30厘米高,笔画清晰、结构匀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刻石文字之一。
总之,先秦时期的文字形式多种多样,每种文字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篆是秦统一后规定的文字,但并不适用,大篆用的更加广泛。这就是说,先秦时就有了篆字。


秦朝用什么字体
问题一:秦朝用的是什么字体 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统称“大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

先秦历史散文的种类有哪些?
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的标准文字是什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1、统一文字、度量衡。使得北方人虽然听不懂南方人说的话,但南北人都使用同一种文字,真正从心理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2、废分封设郡县。这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中国从类似欧洲城邦时代的封建社会直接带入皇权社会,使得政令统一,更容易集中全国资源。3、大面积大范围在便将...

中国各个朝代的官方语言分别是什么?
一、先秦时期 上古时代,五帝时期和后来的夏、商时期,中原黄河流域地区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带。周以前汉语的具体形式已无可考,据传当时的标准语是周时期标准语的前身。周期的汉语标准语,一般认为就是《诗经》的语言,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据专家称,周代文字学的是殷商文字。而...

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字演化是怎样的,每一个朝代使用的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分别运用的文字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明圈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

秦朝时代的米字怎么写?希望能够解答!!
秦朝初期的米字是这样写的:秦始皇统一文字起用小篆后是这样写的:

古代字有哪些?
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象形意义也比较明显。2、金文 比甲骨文出现稍晚,也叫钟鼎文。在商周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是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末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

秦,焚书坑儒时,已知的因为这件事情而绝版的先秦时代的书都有什么书?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说秦始皇坑儒就坑对了,我只是想要说他统一思想的方向是对的,并且。具体方法可以更好一些,但在一个人命不如草芥的时代,没有比直接肉体消灭更干净利落的方法了。另外,我觉得评价一个历史事件,一定要从它产生的历史效果上去评价,这样可能会更客观一些。

求问秦统一六国后,使用的是什么文字?
许慎所谓“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的说法很容易使人误解,以为小篆中有一些文字是李斯等将史籀大篆加以省改才制作出来的。根据对实物文字的考察,小篆跟统一前的秦文字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线。[2] 事实上,李斯作《仓颉篇》,只是对现有文字的整理统一,而不是创造新的文字。任何一个时代的...

古代的文字有哪些
汉字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而古文字指的是古代的文字。在中国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还有蝌蚪文。古文字在历史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书· 艺文志》尚书类后序:“古文《尚书》者,出于孔子壁中。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

汇川区18361424452: 先秦时代有那些文字? -
颛紫隆格:[答案] 小篆是秦统一后规定的文字,但并不适用,大篆用的更加广泛.这就是说,先秦时就有了篆字.

汇川区18361424452: 我国先秦时期有哪些重要史籍 -
颛紫隆格:[答案] 1、儒家:孔子(春秋中期)《春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编著的通史)(五经之一)、曾子(春秋后期)《大学》(... 4、墨家:墨子(春秋中后期—战国前期)《墨子》 先秦时期其他一些经典作品: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

汇川区18361424452: 中国的古文字有哪些 -
颛紫隆格: 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等. 1、金文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

汇川区18361424452: 简述先秦时期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快,要简述, -
颛紫隆格:[答案] 传说中仓JI造字,草创了文字 原始时代的陶文,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中国真正的文字 后来又有了金文(也叫钟鼎文) 春秋战国时期 石鼓文 秦汉时 小纂 秦末,在衙役狱中开始流行隶书 汉代盛行 草书

汇川区18361424452: 汉字的历史和资料 -
颛紫隆格: 汉字历史:甲骨文—金文—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汇川区18361424452: 先秦的散文是什么 -
颛紫隆格: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

汇川区18361424452: 归纳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时候的文字书法、文学、绘画、戏剧 -
颛紫隆格: 先秦时期文字很多 文学艺术之类应该是层出不穷 百家争鸣时期嘛 比较经典的就是《诗三百》(四书五经中的《诗》) 秦汉时期的文字是以小篆为主 书法当然就是小篆了 当然从汉开始有了隶书然后演变出楷书 文学应该从汉开始才有把 而且还主...

汇川区18361424452: 古文字有哪些? -
颛紫隆格: 汉字 按照中国传统文字学的观点,古文字指先秦时代的汉字.现代的文字学者多数认为秦统一后的篆文,即所谓小篆,也应该划入古文字的范围. --------------------nB分割线----------------------- 东巴文字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 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汇川区18361424452: 先秦文学有什么?
颛紫隆格: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和《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后者《春秋》与《左传》.

汇川区18361424452: 先秦文学内容? -
颛紫隆格: 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先秦文学1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先秦文学要讨论中国文学的起源、口头文学、早期书面文学和成熟的书面文学.文学的起源和口头文学须上溯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