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的古诗

作者&投稿:宇文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所见》的全文和意思。~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扩展资料:
《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此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所以,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所见(袁枚的诗)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赞同38| 评论(1)


见字开头的古诗
见字开头的古诗 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 · 符曾《上元竹枝词》译文: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2、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宋 · 程垓《忆秦娥·情脉脉》译文:看见这随处绽放的梅花不忍采摘。写好的...

有哪些古诗词中含有通假字“见”的
1、《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译文: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见(xiàn):同...

古诗含有“见”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无题》道在不可见。——《韩非子·主道》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山东隆准公。—— 李白《梁甫吟》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官。——李贺《感讽》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含有“见”字的古诗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带有见的诗句
1、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出自唐·韦应物《送杨氏女》2、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出自魏晋·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3、见说千峰路,溪深复顶危。——出自唐·刘得仁《送僧归玉泉寺》4、见罢头兀兀,看时身侗侗。——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5、昨夜梦还家,见妇机中织。

一至六年级中,有哪些古诗词中含有通假字“见”的?
《敕勒歌》【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白话释义: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

带见字的古诗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古诗词里‘见’念什么
“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上句中的“见”都是通假字,都通“现”,是“显现、显露”出来之意,因此读“xiàn”,不读“iiàn”.在《所见》和《夜书所见题目中的“见”,“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中的“见”,都是“看见”的意思,并无“显现”之...

古诗中含有“见”、“间”字的两句诗
风吹草低见牛羊,但里面的见读xian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描写初见的古诗词
[唐]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16、初见天窗一点明 [宋] 陆游 《春晓》17、野梅初见时 [宋] 无名氏 《更漏子·宝香瓶》18、画堂初见伊 [宋] 蔡伸 《生查子》19、记初见 [宋] 刘过 《贺新郎·老去相如倦》20、记得那时初见 [近代] 王国维 《清平乐·垂杨深院》21、新来初见 [宋] 陈著 ...

靖西县13094196454: 所见(清代袁枚创作的五言绝句) - 搜狗百科
冶闹维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全诗如下: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歌声振林樾”: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靖西县13094196454: 所见的古诗的诗词 -
冶闹维康: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靖西县13094196454: 所见的古诗 -
冶闹维康: 所见 【清】 袁 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朗诵指导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释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⑶ 林樾:指道旁...

靖西县13094196454: 古诗《所见》的作者与朝代是什么 -
冶闹维康:[答案] 古诗《所见》作者是清代袁枚.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

靖西县13094196454: 古诗《所见》的内容 -
冶闹维康: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欲,想要.捕,捉.鸣,叫. 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当他就要捉到鸣蝉的时候,马上闭紧嘴巴站在这里,生怕惊动了蝉.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越,指道旁成阴的树.

靖西县13094196454: 所见是一首描写什么的古诗?像这样的诗还有哪些? -
冶闹维康: 所见有很多首,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首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

靖西县13094196454: 《所见》古诗的意思古诗是意思是什么? -
冶闹维康:[答案]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靖西县13094196454: 杜牧《所见》全诗内容是什么 -
冶闹维康: 杜牧的《所见》是一首五绝诗,全诗描写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解析: 《所见 》梅花草堂水村路,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首句“梅花草堂水村路”...

靖西县13094196454: 古诗《所见》的全文和意思. -
冶闹维康: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作品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1].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作者袁枚作品名称所见创作年代清代作品出处《随园诗话》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 更多2条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