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漳泉三角洲为什么没能快速发展?

作者&投稿:检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被誉为水仙花之乡的漳州,为何可以甩掉厦门和泉州,成为福建潜力最大的城市?~

福建作为我国的一个大省,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沿海省份,拥有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对于福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城市应该是厦门吧,毕竟厦门是我国非常热门的旅游城市,有非常多好玩的景点和好吃的美食,经济实力非常强悍,发展潜力非常大。
但是要说发展潜力的话,在福建不得不说的应该是漳州,这可谓是一匹大黑马,拥有不菲的潜力,是福建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


漳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台湾海峡西岸,这里的环境非常的好,有着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称号,生态环境可谓是非常优越了。而且在漳州是一座非常有仙气的城市,因为漳州盛产水仙花而被称为是“水仙花之乡”,是不是特别想去看一看这美丽又仙气的水仙花。除此之外,漳州还有“中国温泉之城”、“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如此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开发旅游业,因此漳州的旅游业非常发达,出名的旅游景点有东山岛、云水谣、南靖土楼等。


除了旅游业发达之外,漳州还是一个极具文化的地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是闽南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最正宗的闽南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游。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漳州的交通就非常发达,已经成为整个闽南和粤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而且航空和海运也在迅猛发展。


这样一个有环境、有文化、有交通的地方能不发展吗,而且漳州还没有得到成分的开发,发展潜力可谓是相当的大,成为福建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也不足为奇。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一次党政联席会在厦门召开。这标志着三市同城化正式拉开了帷幕。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发展分为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目标(2012年),同城化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中长期目标(2015年),要初步实现同城化。厦漳海底隧道北起于厦大附近 (连接成功大道),南止于漳州开发区南炮台,通车之后,厦门岛内和漳州开发区的中心城区,车程仅5分钟。年内开建同城大道 2012年10月10日,厦漳泉大都市区第二次党政联席会在漳州举行,审议通过《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发展总体规划》等5项议程。厦漳泉同城化按规划将在2015年初步实现。《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厦漳泉大都市区目标范围包括三市全域;至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即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同城化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同城共用、基本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融合、资源要素市场体系一体化形成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大都市区的四个发展定位,即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区。《规划》还提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七个方面主要战略任务,推动保障措施全面落实等。厦漳泉大都市区加速推进

  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福建基本省情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人口3488万,现有9个设区市,下设14个县级市,45个县和26个市辖区。福建省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山海资源得天独厚。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宜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5%,居全国首位,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海域辽阔,全省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拥有厦门湾、福州港、湄洲湾、三都澳等众多优良港湾,可建10-30万吨级泊位的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全省拥有内陆养殖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水力资源蕴藏丰富,全省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1062万千瓦,居华东各省、市之首,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全省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6种,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0多种。福建也是一个特产丰富的省份,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漳州水仙花、片仔癀等享誉海内外。
  二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福建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是全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全省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旅游渡假区、沿海开放区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港、澳、台和东南亚为基础,不断扩大对外经贸工作,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与18个国家的37个省、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福建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格局中占重要地位,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三是人文优势独具魅力。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达1088万人,港澳同胞123万人,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0%以上。福建人素有敢闯敢试、开拓进取、爱拼敢赢的精神,闽籍华人、华侨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地区,以公认的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闽台两地由于特殊的历史、地域和文化渊源关系,经贸交往和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联系十分密切,福州和厦门开通了与高雄港的试点直航,沿海地区同金门、马祖等的海上直接来往十分频繁,福建日益成为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福建历来尊师重教,英才辈出,涌现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教育家朱熹一生都在福建传道授业,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书法家黄道周、蔡襄,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近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爱国华侨陈嘉赓等都诞生在福建。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高荣誉的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100位,他们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他们是福建的骄傲和光荣,也是福建珍贵的智力宝库。
  四是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福建依山面海,境内四季常青,到处是绿色的世界。空气质量良好,二氧化硫、悬浮颗粒和降尘等年日均值达到或超过国家环境卫生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宜人的气候条件,保护良好的动植物基因库,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福建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光名胜和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厦门鼓浪屿、湄洲岛妈祖文化、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上杭古田会址、昙石山古文化遗址、宁德白水洋奇观等八大旅游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福州市还拥有马尾船政文化、石鼓名山、三坊七巷、西禅寺、森林公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5个,国家旅游渡假区2个。已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已建成国家优秀旅游城市7个、国家园林城市3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境界。
  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37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5241亿元,年均增长12.9%,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原来的22位上升到第11位。人均GDP年均增长11.2%,在全国的位次由原来的第23位上升到第7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连续18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2003年全省财政总收入552.7亿元为1978年的30多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7.87亿元。情况表明,福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36:42.5:21.5调整到2003年的13.5:47.6:38.9。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高优农业不断发展,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烤烟、花卉等经济作物已发展成为我省农业的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大,一大批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深加工发展迅速;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成为福建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0多万亩,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达到245个,种植面积近80万亩。工业经济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200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49.9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1%,拉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成为新兴的三大主导产业,2003年实现产值235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4%;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东南汽车、波音飞机维修公司、厦门金龙客车、厦门重工为龙头的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柱;依托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五个省级高新区的建设,以戴尔、冠捷、中华映管、实达、新大陆、榕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组成了从福州到厦门的沿海IT产业集群。服装、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朝着促进产业升级、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03年实现增加值2040.61亿元,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旅游休闲、邮电通讯、现代物流、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异军突起。
  三是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对外经贸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353.35亿美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出口211.4亿美元,进口141.95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趋向优化,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达91.68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增长43.3%,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6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1%;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在巩固发展美国、日本、欧盟、港澳四大出口市场的同时,东盟、俄罗斯、澳洲、拉美等出口市场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态势,福建成为国际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福建投资了近90个项目,其中包括柯达、波音、通用电气、戴尔、松下、西门子、诺基亚等著名跨国公司。至2003年底,福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3万个,实际利用外资400多亿美元,在各省区中排名第三。2003年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74项,实际利用外资49.93亿美元,增长17.5%。利用外资的领域不断拓宽,从一般的加工领域,逐步拓展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以及其他第三产业领域;外商投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从以"三来一补"为主,发展到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合作开发等多种直接投资方式,政府贷款、国际银团贷款、出口信贷、对外发行债券、海外上市等多种筹资形式。福建每年还举办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5?18中国(福州)海峡经贸交易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吸引大批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拓展合作领域。
  四是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福建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始终把改革作为推进各项事业的根本动力。以"晋江模式"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创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55位福建企业家首次提出"松绑放权"的呼吁,泉州37家国有企业"一揽子嫁接"外资,有力地推进了国企改革;福建率先开放消费品供应,实现了生产资料价格并轨;石狮开展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试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先行效应和鲜明的福建特色。近年来,我省又陆续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一批政策文件,有力地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使经济发展和投资经营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省有95%以上资源通过市场调节配置,市场化程度居全国第三位。推进国有企业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改制后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6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0%,福建已成为全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比较快、活力较强的省份之一。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着力加大了交通运输、能源电力、邮电通信、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先后投入使用,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目前全省综合配套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方面,贯穿福建沿海南北,长达700公里的连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同三线福建段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贯穿北京、江苏、江西等7个省市的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到2004年底,省会福州至省内各设区市所在地的高速公路将全面贯通,到2005年底,福建省高速公路"一纵两横"主干网可以形成。铁路运输方面,已有鹰厦、横南、梅坎、赣龙四条主要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第五条进出省通道--温福快速铁路将在今年动工建设,此外,福厦铁路也将在年底或明年初开工建设,漳潮铁路、龙厦铁路已列入全国铁路建设规划,正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海上运输方面,现有厦门、福州两个港口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沿海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2个,2003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2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42万标箱。依托港口优势,目前有不少内地大企业以及外资临海工业项目向福建沿海迁移和聚集。航空方面,拥有厦门高崎、福州长乐两个干线机场和泉州、武夷山、连城三个支线机场,已开辟国内外航线200条。电力方面,到2003年底全省发电装机总量达1378万千瓦,年发电量611亿千瓦时,与华东联网已形成了两个500千伏回路联接。"十五"后二年和"十一五"期间,全省将增加1000万千瓦左右的发电装机容量。邮电通讯方面,全省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42部,移动电话用户达800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近300万户,所有城乡都可以直接拨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区间电话。进入新世纪,福建全面推进以整合利用全省信息技术和资源,实现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共享为内容的"数字福建"建设,加快信息化进程。
  六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提前两年实现教育"两基"目标,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3年底全省高等院校达64所,在校生35.6万人,高考录取率达63.5%,厦大、福大等高校进入全国"211"大学行列。全省科技专业技术人员近60万人,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统计监测,福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6位。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4.3岁,到2002年末全省公有各类卫生机构9788个、各类医院1343个、医生4.25万人。疾病控制和救治体系日益健全,去年防治非典中,全省实现无二代感染、无医护人员感染和无死亡病例的"三无"目标,今年全省没有出现禽流感疫情。文化事业进一步创新和繁荣,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广播影视工作取得新成就,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和97%,有线电视入户率居全国前列。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1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连续四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年初,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对全国生态环境进行评价,2003年福建生态环境质量优的区域占85.37%居全国第一。七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00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34元,比上年增长5.5%,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924.65亿元。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52.8%下降到42.2%,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55.1%下降到45.1%。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居民住房条件持续得到改善,2003年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3.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36.0平方米。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和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到80.7%、74.8%和75%,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和试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新世纪福建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要务,盯住发展、谋划发展、致力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发展战略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三"、"四个二"、"六项举措"、"一个目标"。"四个三"即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推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个二"即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农村乡镇工作纲要,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选人用人公正机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社会稳定基础;"六项举措"即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城市、壮大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一个目标"即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服务全国发展和祖国统一两个大局的具体体现。争取经过几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与台港澳两岸三地经贸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为此,福建将以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带动生产要素集聚、带动政府职能转变、带动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促进"五个统筹"的落实。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800亿元,实现第一个翻番;到2017年达到17000亿元,比全国提前3年翻两番,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
  一是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加快发展福厦沿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湄洲湾及厦门海沧为中心的石化产业集群、汽车和零配件产业集群、修造船和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临海蓝色产业带、山区绿色产业带、沿海高优农业产业带发展,培育海峡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构建"五区两带"旅游发展格局,提升金融、会展等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二是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推进"两港"(海港与空港)、"两源"(电源与水源)和"六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信息网、电网、供排水网和燃气管网)的建设和发展,形成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可靠的现代化设施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投资主体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更多运用项目融资、特许经营、资产并购以及BOT、TOT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
  三是构建一体化的城镇支撑体系。做大做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城市联盟,进一步完善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强化产业集群能力,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载体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和管理体制改革,放开市场准入与特许经营权,按照产业化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
  四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实施人才强省和科教兴省战略,增强科技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推进教育改革,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五是构建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充分利用福建作为两岸三地和两个三角洲联结点的有利区位,进一步拓宽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和对外开放通道,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深化与台港澳侨的经贸合作,积极拓展多层次的经济协作。
  六是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支撑体系。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改善政府经济调节合市场监管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合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服务的能力。结合《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全省电子政务网络,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改造和提升商品市场,建立与完善要素市场,培育和健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七是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促进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促进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自然和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生态安全稳定可靠。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绘就了福建新时期的宏伟蓝图,也为海内外投资者在福建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空间。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广东省的中南部,在行政辖域上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占全省23.4%,人口占全省31.3%。这范围近乎通常从地理角度划分的“大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台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的低山。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之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经济区濒临南海,海岸线长1060公里,滩涂面积715.51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利。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交通发达。珠江有八大口门入海,河网如织,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广梅汕铁路贯穿并交汇于区内。

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的经济体系。

全地区的“三资企业”数以万计,其速度和规模远远走在全省全国的前面;不少行业在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之间,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态势;经济合作越来越广泛和密切,有些行业已开始从互补性合作向结构性合作发展。现在,正在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视野推向全方位,开辟港澳以外的多元化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毗邻港澳,华侨、港澳同胞众多,具有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等方面优越的条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1979年我国首次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深圳和珠海占其二;1984年4月,广州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小三角”共16个市县被辟为沿海三个经济开放区之一;1987年经济开放区范围从“小三角”扩大到“大三角”共28个市县。

鄙人知识有限,看得懂却答不出,惭愧得很!!!告辞


罗香林的学术成就
(3)如果“给客制度”的“客户”指中原迁来的民族,那么同是由中原迁来的汉人,定居闽南漳泉一带则称为“河洛人”,其方言为“河洛话”;定居闽东的通称为“福佬人”,其方言为“福佬话”;定居广州一带(包括大部珠江三角洲)的称为“广府人”,其方言是“粤语”。他们并不称为“客家人”。(4)认为衣冠南渡的...

中国有那五大经济特区
二、珠海:广东省地级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地处北纬21°48′~22°27′、东经113°03′~114°19′之间。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设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

我国对外开放采取了哪三步重要决策?
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

中国经济特区有哪些?
汕头,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亦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6、喀什 喀什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喀什市。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属暖温带...

福建有几个地区级城市
2、厦门别称鹭岛,简称鹭,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闽南方言,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3、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

汕头在哪个地方?靠近哪里?
汕头,广东省地级市, 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 东南濒临南海。汕头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面积2064.4平方千米。汕头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注:即厦门、漳州、泉州沿海经济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3、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

国内主要的都市圈有哪些?
No.1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1)上海大都市圈2018年GDP达9.1万亿元高于珠三角9市,基本以“研发在沪,生产在外”的思路进行产业优化布局。2)从“一核五圈四带”到上海大都市圈,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上海大都...

1985年1月18日大事记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19日晚,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北京工人文化宫举行。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 (13张)1985年2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进行奶牛冷冻...

浙江地名有哪些?
1、舟山市,浙江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北界上海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岛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岛小,地势低,分布稀疏;四面环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2、乐清市,是中国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地级...

喜德县18963589661: 广东和浙江都很富裕,为什么中间的福建经济不好呢 -
童曹复方: 广东与浙江经济的发展强劲,而福建经济疲软,相对落后.鄙人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水系分布、水运能力方面. 经济的发展与大江大河的分布有着强大的关联,广东有流量仅次于长江的珠江水系,支流更是遍布全省,运输能力不错.珠江...

喜德县18963589661: 漳厦泉为什么会成为福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
童曹复方: 楼主题目有问题,漳州经济是仅次于宁德,排在倒数全省倒数第二,而不是排第二仅次于厦门.

喜德县18963589661: 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
童曹复方:[答案]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 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

喜德县18963589661: 厦漳泉同城化看未来五年福建的发展? -
童曹复方: 7月29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在厦门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推...

喜德县18963589661: 限制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
童曹复方: 限制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因素是: 一、由于地域过于偏南,经济幅射力和影响力受到限制; 二、大多数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单一,过于依赖出口; 三、发展不平衡,沿海很强,山区过弱; 四、经济特色不明显,大而强的知名企业与其他地区相比过少; 五、本地劳动力不足,企业用工受外来农民工影响较大.

喜德县18963589661: 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的原因是什么 -
童曹复方: 1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水土流失面积增长速度趋缓,入海泥沙减少 2中上游工农业过度引水,使黄河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 3中上游兴修水库,拦蓄泥沙

喜德县18963589661: 关于厦漳泉同城化问题
童曹复方: 厦漳泉同城化我记得它说三年内完工,好像是13年说的,那预计就是15,整体团结化规模必然影响发展,只是需要适应期来团结,异地与同城在衔接上差很多.漳州泉州将归属市中市

喜德县18963589661: 为什么近年来投资漳州的旅游项目会那么多呢? -
童曹复方: 呵呵,漳州本来就不错,只是以前被抑制,现在厦门基本饱和,闽南这地方也就属漳州的发展空间最大,而且也靠近厦门,厦门金融或者科技等比较靠前,在边缘开始起点开发成本也比较低,再说,厦漳泉本是一家,都快同城化,这样一来,开发商的先机可见不一般!

喜德县18963589661: 厦漳泉同城化对泉州好吗 -
童曹复方: 好.但是对漳州更好、泉州本来就是福建经济中心、经济方面主要是对厦门漳州的提高较为明显.其经济辐射力将不仅局限于金三角.但是对于闽南文化交流对金三角乃至全省或闽台都是很有好处的.但这并不明显 最突出的是三地间的交通、经济合作 本人十分赞成同城化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因为政策好 所以发展比福建快很多 甚至有人说闽拖粤浙后腿 其实不然 因此 八闽子孙应团结一心、共谋发展 在此望闽人把握发展好时机.别让其他人瞧不起 本人虽无贡献.但必当全力支持福建的发展!!!!!!!!!!谢谢.

喜德县18963589661: 历史问题 -
童曹复方: 国务院宣布开放上海浦东,在此之前,中央政府已经设立_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化为经济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等_...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