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身旁有人在讲话,或走动,自己是否能自觉

作者&投稿:阴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如果自己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的时候,那么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念佛一心不乱确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错。一心不乱就到了能“伏”住烦恼的境界,事一心不乱是“断”烦恼的境界,相当于阿罗汉,已经出离三界生死了。理一心不乱才到明心见性的圆教初住或别教初地的大菩萨境界。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所以古来的注经家对这个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这样的一个表述的话,实际上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人是无份的。但我们要了解这个情况,所谓一心不乱从这个解释它是非常高。我们权且不说理一心不乱,就是事一心不乱,我们想伏烦恼,都是很难的。先不谈断的问题,伏烦恼,你看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领众太早损已利人但登五品,这是智者大师临终示位。但登五品是什么?五品就是,啊!圆教五品位,在六即佛里面是属于观行即佛的位次。观行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他没有断见思惑,但是伏住了见思惑。智者大师临终示位是【伏住了见思惑】,换句话说智者大师也只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那澫益大师临终示位是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他示现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还是凡夫。他不仅没有断见思惑,甚至见思惑都【没有伏住】,但是在这个水平他大彻大悟了,开悟了,见解与佛同齐。也就是说临终示位,连澫益大师都没有得到这个事一心不乱,更何况我们?

一心不乱,就是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一心就是不怀疑,专念佛号!,不乱就是不杂乱,不动摇,不改变,不为其他的言论而动摇!
总之:信受接受弥陀的救度,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佛名,,决定往生!,,因为这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承诺!

当然知道了,但是一心不乱分等级的。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了。那个成片都会知道。但是理一心的,那是听而无听,见而不见~!也就是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心里只有佛号,这句佛号,也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外界清清楚楚。。

知道,但是不会被扰乱, 因为到了那个境界心念永远是定的状态, 一旦到了一心不乱的境界, 阿弥陀佛会直接来告诉你还有多少寿命,到时候来接你, 如果你想跟阿弥陀佛马上走也可以。

一句佛号念到纯熟,念到一心不乱,这就足够了。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倘若一心不乱,一切沿途风光都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会有此时之疑问。
不执着,来不迎,走不送。

还是那位佛友说得有理, 自自然然念到那境界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亲自来告诉你,开示你。


印祖开示:念佛非要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因为,许多人临命终时,冤亲债主来障碍,昏迷不醒不能念佛了,阿弥陀佛也没有办法加持他了,他只能搞六道轮回了。因此,念佛人在健康时,就应该多多念佛,证一心不乱,这样才能保证往生!否则,往生一事,只能碰运气了。善导大师说“求法乎上,仅得乎中”。我们念佛人修行时,一定要把标准订高一点...

念佛 问题 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便不能往生之心?
若常存此想,得则可。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与佛不相应矣。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则可。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与佛不相应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荐亲,只期往生西方,何问落于...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得一心不乱,并说:假若未得一心不乱,临终的时候是否会往生,就是碰运气,没有保障?这种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对往生有保障?净界法师答:这个一心不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讲得很清楚,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的一心不乱,它...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达到了一心不乱。就可以保证往生。「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阿弥陀佛及西方三圣等大菩萨们,就显现在这个人的面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个人就依仗阿弥陀佛的接引,可以往生净土。这个就是我们举行念佛七的根据,这个也是佛陀对我们的开示。...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即使开始散乱,也一定要把散乱慢慢地收摄。摄到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的程度。在阿赖耶识里面,佛号就熏习了一个新的种子,真如熏无明,我们自性的慧光就会慢慢地透显出来。是不是能做到一心不乱,你先不要去管它,先从专心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下手。念佛功夫的程度是水...

定弘法师答问:坚持不了一天一夜念佛,该怎样
在《弥陀经》里面讲的,这个就是一心不乱。能够念到一心不乱的话,在《无量寿经》汉译本和吴译本都有讲到,你能够晚上梦到阿弥陀佛,这也是阿弥陀佛为你做印证,你已经功夫成片了。到你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全现前,会慈光加佑你,令心不乱。此时纵然你在临终的时候可能由于病苦,使得你正念...

念佛问题 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着魔之本?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著魔。汝不察光意,遂谓一任随便。眼前随便者,决非信愿真切之人...

念佛必须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
有些净土宗的著述里说,念佛的人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功夫,要求事一心不乱,或者平时念佛要有功夫成片等,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往生。你自己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可以,但是对所有根机的人都这样说,那很多念佛的人就会疑惑:难道不这样就不能往生吗?他们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我们讲信心的时候、讲真信切愿的...

如何达到念佛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就是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不杂修,不杂行,一句佛号念到底,不为其他的言论所动摇,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这就是一心不乱!,,不要在自身找功夫,,我们没有修行功夫!,我们就是一个罪业生死凡夫,只能依靠阿弥陀佛!

元音老人:如何做到往生的的条件一心不乱?求解
念佛求生西方,要念到一心不乱才行。佛说:“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不清净,与净土不相应,是不能往生净土的。佛在《观经》中讲,念佛法门有十六种观法,最后一观叫念佛观。应该怎么观呢?就是念佛时,须心念耳闻,就是说念佛时,耳朵能够清清楚楚地倾听自己的念佛声音。这种观法,不是用...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身旁有人在讲话,或走动,自己是否能自觉 -
弓魏聚磺: 当然知道了,但是一心不乱分等级的.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了.那个成片都会知道.但是理一心的,那是听而无听,见而不见~!也就是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心里只有佛号,这句佛号,也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外界清清楚楚..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如何进入念佛三昧状态 -
弓魏聚磺: 念得风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这时候正是得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大宝积经》上说,在末法,一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在末法时代修行,不容易得到道,唯独依照这念佛法门,就容易成就道业 .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为什么我在房间里念佛,邻居都很注意我. -
弓魏聚磺: 那估计是吵到邻居了.实际上念佛,重在恭恭敬敬、一心不乱,大声念、小声念和默念的效果是一样的.多注意一下就可以了,不能因为念佛而导致左邻右舍生烦恼,而对佛法有诽谤之心,那就罪过了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
弓魏聚磺: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要从专心念佛开始,你不能专心你就得找一些方法,为什么你不能专心?你打什么妄想?你在想什么?你在思惟一下,这些是不是很重要.真正你念佛的时候你至...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事一心不乱 的意思 -
弓魏聚磺: 佛家、“一心不乱”按照程度不同,分两种:一种叫做“事一心不乱”,一种叫做“理一心不乱”.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怎样做到念佛一心不乱 -
弓魏聚磺: 禅宗产生很长时间后,才出现了净土宗.净土宗是在东晋时,由庐山东林寺的慧远法师设立的.当时,慧远法师看很多人参禅不对机,就设了两个佛堂:一个是禅堂,一个是依据三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设立...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就是啥意思 -
弓魏聚磺: 念佛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叫做念佛三昧.即念佛做到了降伏忘想,心住一境,正念不失,妄念不起,欣快轻安,而不散乱的境界.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
弓魏聚磺: 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三昧,或称一行三昧.在晋译《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中,列有二十一种念佛...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念佛如何才能安心 大安法师 -
弓魏聚磺: 念佛如何才能安心大安法师(《抚顺佛教》第七期)不能一念佛就做到一心不乱,这是正常情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要从专心念佛开始,不能专心就得找一些方法,为什么不能专心?打什么妄想?在想什么?你再思惟一下,这些是不是...

阿合奇县13242415438: 一边念佛一边参话头 -
弓魏聚磺: ” 嘴里念佛心里想念佛者是谁这样可行吗 “ 就是您问的吧 您是没有理解什么叫”参话头“,也不知道什么叫”话——头“ 话头,就是”话前头“ 话之前 参话头,就是找到、体悟到”说话、起念之前“的东西,是什么,在哪里 或者说,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哪里起作用,能起念、能说话 重点是【不是思考推理】,而是通过实际体悟、感觉”找“到 .推荐另一方法 在听没有实际意义与感情波动的声音(例如雨水声、钟表齿轮声、木鱼声、罄声、海潮声)的时候,找到【哪里听声音,哪里接收声音】 声音如同”鼓槌锤鼓“一样,砸到听觉上,通过”鼓槌“找到”鼓“找到【听觉】在哪(不是摸摸、想想耳朵在哪) 找到后,保持关注那里的状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