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那话完整地怎么说???

作者&投稿:策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谁说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英] read a lot and make trip further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原著作者刘彝(《画旨》).
刘彝
〔公元1017年--1086年〕字执中,福州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年七十岁。幼从胡瑗学。登庆历进士第,调高邮簿,移朐山令。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邑人纪其事,目曰治范。神宗时,除都水丞。寻知处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彝著正俗方以训,斥淫巫使易为医,俗遂变。加直史馆,知桂州。坐贬均州团练副使。元佑初,(公元一o八六年)复以都水丞召还,病卒于道。彝著有七经中议一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阳集三十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意义:
这里的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那么这两者之间重要性是否一样呢?有没有区别?
如果单纯论哪个重要,我觉得“行万里路”要比“读万卷书”重要得多。
你可以这样反驳我:如果一个人一点书不读,只行万里路,也一样不会成才。这是我们经常在讨论问题时抬杠的一种句式,也是很有用的一个句式。但放在这里好像没有多大的效果。
在商业界好些有这样的结论,在企业创业之初,文化程度较低的往往容易获得成功。也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全国有名的企业经理人中,第一学历专科以下学历占绝对优势。我们身边的情况也一再证明,一些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老板很多高中都没上过。这恐怕不是用特殊情况能一言蔽之的。相反,一个闭门读死书的人很久以来就成了我们嘲笑的对象。我们是否可以说行路比读书更重要呢?
“行路”我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从树上到了地面,我们的祖先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书一方面能够使我看增长知识,学习到别人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你的头上加了一道“紧箍”(这是经验的特征,经验越多,人们头脑受到的束缚越多,创新意识越差)。“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你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你的知识,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你心中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
只读书不行路,你受到地束缚就越来越多,好比吃多了饭不能消化吸收,只能是累赘,不但无益而且“害人不浅”。
作为教师这个职业,一向崇拜读书,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形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视“行路”的想法。知识分子从书本到书本已经几千年了。
可以看到,现在的教师群体已经脱离实践太久了,多数的教师已经被隔离在社会之外(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教师这个职业也自然被“神圣”到无以理解的地步。要得到社会的支持首先要得到社会的理解,要得到社会的理解首先要融入这个社会。
“行万里路”是当前教师最需要的。
意思: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已的才识过人.
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我认为现在的社会是,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经历得越多,获得的越多。一味的死读书,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实践才是硬道理。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

读万卷书;破万里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的来历.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语文中怎样才算一句话
一、现代汉语一句话的组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二、解释:(1)主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1、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 “...

什么是一句话?
一般句子末尾加上句号的就算作是一句话,但是有逗号的不算是一句话。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等都用句号来表示。我们这里说的“一句话”,就是语法书上讲的一个句子。一个语言格式不论长短,只要是能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是一个句子。有时候句子末尾...

为什么一句话就能让人笑,一句话也能让人跳?
语言的力量很强大,一句话可以让得一个人暴跳如雷,也可以让一个人开怀大笑。我们中国的语言很强大,小小的语言就含有大含义,可让人笑也可让人哭。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不要和傻子讲道理!”?
从小我们就听父母讲道理,上学之后我们就听老师讲道理,社会似乎处处充满了道理。小时候人们从不拒绝道理,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正是需要道理的时候。但长大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道理往往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不仅反对一切道理的灌输...

超有哲理的一句话说说 留住的叫做幸福,流逝的叫做遗憾
三十三、留住的叫做幸福,流逝的叫做遗憾 有哲理的一句话说说大全 1. 人生最大的欺瞒是什么?自我欺瞒。一切黑白是非都可以颠倒,只为维护那个不敢面对真象的自我。例如明明侵凌朋友财产,也可想成是应得,为妻女拼出大勇气,几乎流出热泪;明明做事乱七八糟,又可想成受环境逼害,为自己理想坚持,感到孤高。真象,是强光...

有一句话,叫什么历史,通晓古今
1.博览群书,通晓古今!2.此语出自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全句说:人如果不通晓古今,就如马、牛穿着人的衣服(即衣冠禽兽)。古训《增广贤文》

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什么
内容决定形式。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并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形式对内容又有反作用,形式适合内容,就促进内容的发展,但是如果形式不适合内容,则阻碍内容的发展。

一句话经典语录:你没资格说我变了,知道有句话叫拜你所赐吗?
10、你没资格说我变了,知道有句话叫拜你所赐吗!11、你假装不懂,我也故作轻松,错过就错过吧 12、你是最不想见到的人却是我最想念的人 13、你的眼睛很干净,容不下一点脏物,也容不下我。如果有一天我变了 请你记住有一句话叫做拜你所赐! 1、如果有一天我变了请你记住有一句话叫做拜你...

什么叫一句话?
我系领带之时 定是我飞黄之日 问题二:什么叫一句话得罪两个人 就是你一句话么说好就惹两个人不合他的心情!就是指话没有说好的意思。问题三:一句话形容什么叫做成长 1、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2、不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编造关于你的是非,甚至是攻击你。人贵在大气,要学会对...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别人家的饭菜最为好吃,为什么?
人总会觉得别人家的饭比自己家的饭好吃,可能是因为自己吃饭的时候已经把自己家的饭吃腻了。所以在吃别人家的饭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的有新鲜感,非常好吃,没有吃过这种味道的。所有人都是会有一种新鲜感的,因为这种新鲜感,所以会导致自己的判断,出现一些失误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觉得自家的...

顺昌县13579242255: 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那话完整地怎么说? -
况印头孢:[答案]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顺昌县1357924225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全文谁知道?我要的是全文,全文全文 -
况印头孢:[答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知行合一”.在早期哲学思想里,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以思为主,也以读书为主.但是慢慢地人们发现光读书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把“读书”与“行路...

顺昌县1357924225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 -
况印头孢: 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有些人只说到名师指路这儿,有些人是全部说完,似乎没有名师指路或自己去悟人就不能成功,片面地强调某一点....

顺昌县1357924225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仙人指路”是什么意思? -
况印头孢: 意思就是读书再多也要结合你的行动和经验,走的路再多也要讲究与人相处,相处的人再多也要有名师的指导,总的说不是所有事做的再多就有用,而要看经验和技巧. 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语出明·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顺昌县1357924225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是什么意思? -
况印头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的意思是:读再多的书不如走的路多了好,走的路多了不如见更多的人.用来形容具有丰富生活阅历的重要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释义: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 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

顺昌县1357924225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况印头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的雅趣不是每个人都能真切体会到的,破旧的书都蕴藏着黄金,只看你是否能够找得到.你正处在读书的年龄,我们坚信你的书会比我们读得好,只是在当前你特别要注意:读书要有方向.特别在专业已定的情况下,专...

顺昌县1357924225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有道理吗? -
况印头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 “读万卷书”乃极言多读书,“行万里路”是讲多游历,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要求知,首先要“读万卷书”,即广博地学习前人的知识,特别是研习圣...

顺昌县1357924225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话是哪个古人说的?
况印头孢: 这句话应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演变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出自: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顺昌县13579242255: 在家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出自哪位作者 -
况印头孢: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一般认为是出自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