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

作者&投稿:郗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苏湖~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两宋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史实,本题中的关键字眼是“苏湖熟”苏湖是指苏州,湖州两地,而这两地都位于太湖流域,属于江南地区,这说明,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所以该题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要大事,经济重心的南移给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安定的社会坏境,先进的生产技术与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B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是
正确答案:D 这一谚语反映的是“南宋时,稻米产量的增加”。“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众渎(dú,水道)...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答案】A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两宋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史实,本题中的关键字眼是“苏湖熟”苏湖是指苏州,湖州两地,而这两地都位于太湖流域,属于江南地区,这说明,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所以该题选A。考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南方经济的发展史实 点评:...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什么现象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宋末元初,北方的社会经济又受到极其惨重的破坏,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明朝初年,北方的经济逐步恢复,但南方又向前发展。清代也继续着这一趋势。宋代就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的意思是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苏湖熟天下足: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最早见于南宋的谚语,意思是苏州和湖州丰收,足可供养天下。出处如下:《宋诗纪事》:“谣谚杂语……‘苏湖熟,天下足。”’明郎瑛《七修类稿》二二:“谚曰:‘...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加上自然条件的便利,南方农业生产发展逐渐超过北方。“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国家的赋税收入主要依靠南方。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苏湖熟,天下足’.”(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
苏湖并不是苏州河西湖,是统称,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安徽东部,也就是古代的江南地区,鱼米之乡.主要粮食作物水稻.2.反应了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完全南移.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2015·宜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苏湖熟天下足
1、苏湖熟,天下足说明苏州、湖州丰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2、特指苏湖地区十分富足。3、从历史现象上分析,苏湖地区已经成为天下的粮仓了。4、说明农业中心已经从关中平原转移到南方。5、同是,表明,南方的技术和劳动了已经赶上了甚至超越了北方。6、以农业为主的封建时代,农业中心的转移必定...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经济...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准确认识,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苏糊地区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故选D。

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哪个地区成为宋朝重要的粮仓
1、“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太湖流域地区成为宋朝重要的粮仓。2、简介 农业生产技术以江浙一带最进步,四川次之。江浙农民深耕熟耨,使土细如面。大暑时节,决放田水,让太阳曝晒,使苗根坚固,称为“靠田”;苗根坚固后,再车水入田,称为“还水”。此后,遇旱不枯,可保丰收。当时,...

辽源市15771244346: “苏湖熟 天下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
鬱菡银杏: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辽源市15771244346: 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C水 -
鬱菡银杏: 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南宋时苏州、湖州有”天下粮仓”的美称.通过这一现象,揭示了南方已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史实.

辽源市15771244346: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鬱菡银杏: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辽源市15771244346: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问题是() -
鬱菡银杏:[选项] A. 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 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 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辽源市15771244346: 苏糊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问题. -
鬱菡银杏: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 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江南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地区尤其重要.所以,这两个地区熟(即丰收),天下粮食就充足.当然是夸张.这与明清两代北京城粮食主要来自上述地区有关.

辽源市15771244346: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哪一地区的何种状况 -
鬱菡银杏: 苏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来,官方正统的说法,是有典故出处的,而那个“苏湖熟”是盗版的,是没有出处的,只是民间俗语的讹传而已.苏湖熟这一说法,只是到后来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学作品之中. 1,江南谷物富足,即粮食产量大,可以满足天下的需求. 2,从侧面反映了江南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是重要粮食产地. 3,表明江南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辽源市15771244346: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句谚语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这一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
鬱菡银杏: (1) 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南移,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继续南移,靖康之变至南宋完成南移.(2) 农业:1水稻种植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2桑蚕业重心转移到南方 手工业:1丝织业:官办作坊与独立的“机户”2棉花种植扩张至江南3新的制瓷中心4造船技术世界领先 海外贸易:1重要外贸港口的出现2设立市舶司3番坊与番市4外贸范围广:泉州为起点,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3) 南移不仅是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1、北方人口的南迁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2、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3、江南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历史地理因素.

辽源市15771244346: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引给东南,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
鬱菡银杏: “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苏州、湖州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地位的重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到了南宋时期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