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唐太宗是李世民所以在唐朝其他人起名字不能用“世”和“民”这两个字?

作者&投稿:邹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人取名不能用的字~

是的, 《捕蛇者说》结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把“民”改为“人”,
还有就是, 唐朝的开国大将 李世绩, 也是改名为李绩。 就好似这个原因,要避讳, 同时这也是基本上所有的朝代都要遵循的原则,

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所以唐朝其他人起名的时候不能用“世”和“民”这两个字。(正确)
连开国大将徐世绩的世字都被去掉了,更别说其他人

徐世绩就是李绩

李世民与“避讳”

近读《龙城三章》(王继祖编撰,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观《并存碑碣四搨》中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此拓 “以最新高仿技术,采唐清二拓之长,倾心精制”。可谓别开生面,观之赏心悦目。此碑碑阴还刻有初唐功臣长孙无忌等七人的名衔,编者未录,但这也诱发联想,使我想到李世民那模棱两可的“避讳”。
碑阴署名的七人中,李勣为唐初政治家、军事家。史载:李勣,曹州离狐人。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勣。而又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在这个碑刻上遂改为单名勣。这改名的“故实”,很可玩味,或许能见出李世民行事的某种权变和通融来。
本来,避讳是古已有之的。即凡书写或言说都要避免直接写出或说出君父尊亲的名字,必须用到相关文字时,则以同音或同义字替本字,或者去其名一字、用原字而省缺笔画等方法以避之。据说,这种风俗始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就中,对于孔子及当代帝王之名众所共讳,称公讳。人之避父祖之名,则称家讳。
但讲究避讳的结果,也给人们阅读典籍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混乱。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就例举了十四种因避讳而生的讹异。李世民对此深有感触,一当了皇帝就下令改革。
《旧唐书·太宗纪》:“武德九年(626)六月令曰: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以来,两字兼避,废阙(缺漏)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及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刚登上皇位就立下这个法令,看来很开明。太宗所谓“经典”即指唐代列为“九经”之一、记载典章制度的《礼记》。《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作为一种礼制规定,凡两个字都与尊亲名字相同的,只选择其中一个字予以避讳就行了。不必两个字都一一避讳。又据《通典》载:“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太宗居春官,总万机,下令曰:‘以礼,二名不偏讳。其官号人名及公私文籍,有“世”及“民”两字不连读者,并不须讳避。”(转引自《日知录》卷二十三“二名不偏讳”)。这里,太宗进而明令“有‘世’及‘民’两字不连读者,并不须讳避。”。据有关记载,这个诏令在当时也确实是有付诸施行的。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一次敕书中就写道:“太宗文皇帝自登宝位,不改旧称,时则臣有‘世南’(按即虞世南),官有‘民部’(按后改为‘户部’),靡闻曲讳,止禁连呼。”(参见《日知录》同上)事实上,太宗李世民对虞世南的名字确也并无避讳,他称赞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之名就见诸太宗诏书。(“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但他自制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在碑阴署名里,却把李世勣 “并不须讳避” 的名字中的“世”字“阉割”了。这里并无“世民”“两字连续”。至于“李世”相连,“李”为姓,与“名字”无关,且李姓为乃父所赐,太宗更不可讳。
陈垣先生说:“据此,唐以前两字兼避,已成风俗,至太宗始禁之。然禁者自禁,唐时二名仍偏讳。《日知录》廿三谓‘高宗永徽初,已改“民部”为“户部”。李世勣已去世字单称勣。闫若璩谓太原晋祠有唐太宗御制碑,碑阴载当时从行诸臣姓名,内有李勣,已去世字。是唐太宗时已如此,不待永徽初也。’”(《史讳举例》第四十四)这里,顾炎武说太原考据家闫若璩已发现在太原晋祠,太宗自己立的碑上就对自己的名字施行 “避讳”了,这与他“有世民两字不连读者,并不须讳。”的诏令显然相矛盾、有些出尔反尔。“可见,法令为一事,习尚又为一事也。”(陈垣《史讳举例》第七十六)
按陈垣先生举“唐讳例”,其中:
“太宗 高祖子 世民 世改为代,或为系,从世之字改从云,或改从曳。民改为人,或为甿,从民之字改从氏。”(陈垣《史讳举例》第七十六)
太宗李世民当初出于保护文化典籍的考虑,为避免典籍“废阙”(缺漏),免生“讹异”,诏令“二名不偏讳”“有‘世’及‘民’两字不连读者,并不须讳避。”但自己就执行不力。人们依然我行我素,照样“讳避”。究其原因,想来,这毕竟是维护皇家面子的事,太宗令是下了,虽不是作秀,也不必太认真的。所以,“曲讳”者自不会追究责任。而不“曲讳”者,也顺理成章,无可非议。
大概就是这模棱两可的原因吧,人们有时避讳有时不避讳。“《隋书》修于太宗时,而中间多有改‘世’为‘代’,改‘民’为‘人’者,……然亦有不尽然者,《经籍志》‘《四民月令》’作‘四人’。而‘《齐民要术》’仍‘民’字。是亦《汉书》注所云:‘史驳文者也’”。(《日知录》同上)这的确够驳杂、混乱的了。这种情况笔者在读唐初诗人宋之问诗作时也有发现,如:
(一)“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桂州三月三》)。避 “世”为“代”。“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之问这一联说,本来世世代代都在京城做事,可如今自己却被贬到这常有山神水怪出没的边远荒凉之地。
(二)“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范阳王挽词二首(其一)》)。举代:举世,整个人世,普天下。改“世”为“代”。这一联,之问称赞追赠为相的范阳王是国中英杰,其德行高洁负有名望受到天下人的推崇。
(三)“昔者巨浸横流,下人交丧”。(《祭禹庙文》)下人:即下民,百姓,人民。如《诗·小雅·十月之交》:“下民之孽,匪降自天。”。之问此处改“民”为“人”。这句话意思是:以前大水泛滥成灾,老百姓处处遭殃。
但,宋之问也有不避讳的。如在《始安秋日》诗中有句云:“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这里说世代都崇尚黄老之学,自己年轻时候独自过着隐逸生活。其间,却没有避这个“世”字。是之问因为再度遭贬有意犯讳、以发泄对李唐宗室的不满吗?以之问的畏缩,谅他不敢。只是避与不避当时并非大问题,也不会招致祸患的。“据此,则唐时讳法,制令甚宽......非如宋之淳熙文书令,广避嫌名;清之乾隆字贯案,罪至枭首也。”(《史讳举例》第七十六)。看来各朝讳法宽严不一,唐代比宋、清宽得多了,至少在太宗李世民时期是如此。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避讳


唐太宗简介:唐太宗玄武门兵变的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个君主,唐王朝的巩固和发展以至于出现为后世所称道的“贞观之治”就是他统治的时期的事情。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兵变”杀兄逼父登上皇位的。对于“玄武门兵变”一事,史学家们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迫不得已才作的决定,那么...

盛世君王李世民的一生是怎样的?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设下伏兵,一举诛灭了李建成集团。当年,李渊退位,李世民黄袍加身,尊为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战胜政治对手太子集团而登上帝位,除了他本人卓越超群的智慧和才能之外,更在于他能够识别和使用人才。李世民用人以德才为标准,不分新人旧人和亲疏贵贱,只要有德...

谁知道"五脏六府点穴法",真的有那么好吗?
少林武僧饮酒,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封,偶有过量致醉或中毒不省人事、长久昏迷者,用葛花30克,辽五味子9克,煎汤一碗,加灰菜水半杯为引,灌服,片刻即可苏醒。 右胁疼痛治方 乳香4.5克、没药4.5克、当归15克、自然铜(醋淬7次)1.5克、红花9克、木香4.5克、郁金6克、赤芍9克、甘草4.5克、血竭1.5克、苏木9克。取...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李世民尚且在世,就被称为“太宗”呢?
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而庙号是皇帝被供奉在太庙里的称号,尽管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通常只有在去世以后才能被后继之君追封庙号,因此,李世民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叫太宗。至于魏征写的这篇劝谏疏为什么叫《谏太宗十思疏》,而且称呼李世民为太宗,完全是因为后世之人在编撰史书时,重新给这篇...

长孙皇后为什么生育频繁
1. 前言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之一,同时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生母,她在皇室中地位崇高。长孙皇后之所以备受瞩目,一方面是因为她是李世民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李建成的生母,另一方面也因为她生育频繁,为唐室带来了众多的子嗣。2. 生育频繁的原因 长孙皇后生育频繁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长孙皇后...

通关文碟到底是什么?这个东西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而在《西游记》里则过分的多了,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可以确定唐僧的通关文牒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所写的。这份通关文牒上有李世民亲手写的六个大字“大唐驾下御赐”,而且在里面也写上了,所行之人乃是自己的御弟,受到高人指点前往西天取经 ,这就相当于赐了一块免死金牌啊!一是当时的大唐...

江南三大名楼是哪三个?
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3、滕王阁: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地处赣江东岸,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

唐代有哪些舞蹈?
唐太宗李世民所绘制的“破阵乐图”,算得上是最早的舞谱雏形。后来,唐代女皇帝武则天曾下令在皇宫内设“习艺馆”,旨在教宫女们学习诗文,后来逐步演变成专门训练歌手和舞蹈家的“教坊”。这些歌舞艺人在返回民间后,又把宫廷中学习的乐舞带回民间,在普通老百姓中流行,从而促进了唐代的乐舞普遍流传。唐代乐舞大体分为...

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

尉迟恭怎么死的?尉迟恭简介
唐太宗精神倦怠,于是让画师绘制尉迟恭与秦叔宝的画像张贴于寝殿门上,龙鬼的怨气果然被二将的煞气所镇住,再也不敢出现在太宗梦中。这便是二将成为门神的原因。 揭秘尉迟恭为什麼叫尉迟恭 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胡敬德,是大唐开国名将之一。他性格忠厚,勇武善战,曾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凌...

洛浦县15370751950: 唐朝人取名不能用的字! -
照桦君可: 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所以唐朝其他人起名的时候不能用“世”和“民”这两个字.(正确) 连开国大将徐世绩的世字都被去掉了,更别说其他人徐世绩就是李绩

洛浦县15370751950: 因为唐太宗是李世民所以在唐朝其他人起名字不能用“世”和“民”这两个字? -
照桦君可: 避讳

洛浦县15370751950: 有人说:在唐朝想做尚书令,除非你是太子,其他人基本不可能.其意在表达 -
照桦君可: 理论上,严格来说,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度分析,只可能是“尚书省省长”尚书令.其他的官都还不够.不过唐朝有李世民这个特例,所以,唐朝想做到尚书令,除非你是太子,其他人基本不可能.(注:郭子仪那个尚书令,已经不...

洛浦县15370751950: 唐玄宗和唐太宗的统治有何相同点
照桦君可: 1、唐玄宗和唐太宗都善于选贤任能,善于发现人才,并且从谏如流. 2、唐玄宗和唐太宗在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发展,劝课农桑,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3、唐玄宗和唐太宗在民族关系上都采取 “华夷一体...

洛浦县15370751950: 唐玄宗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
照桦君可: 唐玄宗是李世民的曾孙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子.李隆基其父亲为唐睿宗李旦,李旦之父是唐高宗李治,李治之父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虽然只在位二十三年,却在年少时亲身参与了唐朝的建立....

洛浦县15370751950: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人,你知道多少?
照桦君可: 引言李世民作为古代非常著名的君主,其在位期间,开启了唐朝的盛世.其功过是非也是多有争论,但也绝对算的上一个明君.然而作为父亲,却真的是一位失败的父亲....

洛浦县15370751950: 唐玄宗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照桦君可: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虽然只在位二十三年,却在年少时亲身参与了唐朝的建立.而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他是李世民的第七代子孙,也是唐朝在...

洛浦县15370751950: 为什么唐太宗有鲜卑血统 -
照桦君可: 第一,从唐太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一点上来看,印证了唐朝鲜卑族人的风俗.在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唐太宗像鲜卑族人一样,对肥硕丰腴的女子情有独钟.根据鲜卑族人的风俗,父死子娶母为妻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更有甚者一家的...

洛浦县15370751950: 李世民为什么是唐太宗 -
照桦君可: 每个朝代开国之初都要建宗庙(或叫太庙和祖庙),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帝王庙号始于汉朝,宗庙正殿一般供奉七代(明室改为九代)祖宗的神位,按照左昭右穆排列,开国君主的庙号多称为高祖或太祖;第二代或第二位皇帝通常称为太宗.唐高祖李渊之后的皇帝李世民,就称为太宗.西汉第二位皇帝惠帝(文帝之兄)没有庙号,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刘恒后来登极,就是著名的文帝庙号太宗(第二世).北宋赵光义是宋太祖的弟弟,他也是第二帝,亦称太宗.明成祖是明太祖的儿子,推翻朱允炆,后来也称为太宗(后来明世宗,就是嘉靖改称他为成祖).

洛浦县15370751950: 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啥关系? -
照桦君可: 武则天和李世民是夫妻关系,同时也可以说是翁媳关系,因为武则天还嫁给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李隆基严格意义来说是武则天的孙子,是武则天和李治儿子李旦的第三个儿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