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三伏天,初伏是从哪天开始的?有什么规律?

作者&投稿:孟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夏天三伏天从哪天开始~

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伏天是怎么来的呢?伏是隐藏的意思。《史记》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中国古代创立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组成。而伏天的第一天为夏至往后数的第三个庚日。今年夏至的6月22日是丙寅日,6月26日是第一个庚日(庚午),7月6日是第二个庚日(庚辰),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庚寅),这天就是数伏第一天。一般来说,三伏天对应在公历的7月12日到8月27日之间。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
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交叉配合60次,故称六十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这是因为夏至以后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伏天的第一天为夏至往后数的第三个庚日。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
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因为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温度持续增高。
/iknow-pic.cdn.bcebos.com/a50f4bfbfbedab648e982127f936afc378311e6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50f4bfbfbedab648e982127f936afc378311e6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50f4bfbfbedab648e982127f936afc378311e6a"/>

我国古代有将“伏”表示天气热的意思。每年北半球“伏”天的开始多是在小暑后大暑前。天文历法规定,“伏”天为“三伏”,分别叫“头伏”、“中伏”、“末伏”(又叫一伏、二伏、三伏),总计30或40天。
总的来说,“伏”的开始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决定的。按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规定,“头伏”始日必须是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一庚为10天),即常言“夏至三庚便是伏”。第三个带“庚”的日即为“头伏”开始之日,如1997年7月17日,经天干、地支配合排至该日时,为“庚申”日,恰好是第三个庚日开始,亦即“头伏”开始之日。在此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这种天干、地支的配合纪日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开始了,且以此循环,当排至1997年阳历7月17日时恰为“庚申”日,并非当年临时现配合。通常每年“夏至”往往在6月21-22日,个别年份在6月23日。
以此推之,历年的“头伏”(又称初伏)开始在7月中旬。干支纪年法规定“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开始之日。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之日,即末伏是以“立秋”这个节气为起算点的,因此中伏到末伏就不一定是10天。干支纪年法同时还规定,“头伏”和“末伏”各10天固定不变。如有变动,就只有在“中伏”的天数上发生变动。“中伏”不是10天就是20天,绝对不允许出现中伏11天或12天或13天等等这样“带零头”的天数。因此,每年中伏天的天数不是30天就是40天。
今年是7月15日入伏,伏期40天。去年是7月20日入伏,伏期仅有30天。
为什么伏天的长短会不一样呢?
“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农谚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秋后有一伏”的说法。按照干支纪日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10天就有一个庚日。今年6月21日是夏至,也是农历的“丙子日”,如此推算,7月15日正好是第三个庚日,所以今年7月15日入伏。但每年的入伏日期却又不相同。今年7月15日是入伏日,明年的同一天无论是公历还是农历都不可能是庚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入伏日,第四个庚日开始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末伏。因此,伏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中伏。夏至到立秋一般是47天,在一般情况下,7月19日以后入伏,中伏就是10天,7月18日以前入伏,中伏就是20天。今年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7月25日,开始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14日,开始末伏,所以中伏有20天。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今年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出现在7月15日,7月15日就开始入伏。7月25日为中伏的第一天,今年夏至到立后有5个庚日,因此,中伏是20天。


一伏二伏三伏分别是多少天
一伏(初伏)是10天,二伏(中伏)是10天或20天,三伏(末伏)是10天。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有30天或40天。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

三伏中初伏的日期是怎样确定的?
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于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

初伏中伏末伏是怎么定义的三伏天介绍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2020三㐲天是哪些天?
问:2020年三伏天有多少天?答:2020年三伏天有40天。2020三伏天时间表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末伏:公历2020年...

初伏中伏末伏是怎么分的 三伏天简介
1、2021年三伏天总共40天,具体是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三伏天时间表如下: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共10天;闰中: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9日,共10天。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2、在传统意义上...

“三伏”一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那么“初伏”有几天?
三伏天气是全年最热的时候、初伏有10天。

三伏天初伏是什么时间
一、三伏天头伏是什么时间 问:2020三伏天几月几号?2020三伏天从什么时候一开始?答:2020三伏天从阳历7月16,农历五月二十六一开始。2020年三伏天详细时间 2020年三伏天分头伏、中伏、未伏,共40天,具体下列:头伏:阳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中伏:阳历...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初伏、中伏、末伏)
三伏天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气候概念,指的是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段,即初伏、中伏和末伏。这三个时段通常出现在公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每年具体的时间都会有所变化。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高温、潮湿、闷热,容易出现中暑等健康问题。在2020年,初伏从7月16日开始,到7月25日结束,共10天。这段时间内,...

三伏是哪三伏
三伏天是:初伏、中伏、末伏。所谓的“三伏”,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这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间段。初伏固定为10天,末伏也固定为10,而中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因此三伏天总共持续30天或者40天。初伏出现的时间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

初伏中伏末伏分别是多少天
2022年初伏中伏末伏分别是10天、20天、10天.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的天数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有10天,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有20天。因此整个三伏天,要么持续30天,要么持续40天...

虎林市18214457675: 夏天三伏天从哪天开始 -
西独通迪: 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伏天是怎么来的呢?伏是隐藏的意思.《史记》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中国古代创立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

虎林市18214457675: 初伏从哪一天开始 -
西独通迪: 初伏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 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2017年的初伏7月12日开始.

虎林市18214457675: 夏天的三伏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
西独通迪: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三伏”是初伏、...

虎林市18214457675: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
西独通迪: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

虎林市18214457675: 三伏天是从哪个节气开始的? -
西独通迪: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可以这样理解:“...

虎林市18214457675: 夏天当中的“三伏”的日子是怎样确定的? -
西独通迪: 首先,我国历法有用天干地支的组合表示“天”的传统,即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一直到癸亥,共60组,每60天一循环.这样,每十天就会有一个甲X日,一个乙X日......当然也会有一个庚X日是,称为“庚日”.我国农历历法规定,从...

虎林市18214457675: 初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
西独通迪: 7月19号庚申日---8月17号己丑日

虎林市18214457675: 三伏指什么?哪天开始入伏? -
西独通迪: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是中国在农历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 所谓“三伏天”,就是指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两个节气之间的日子,大约是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三伏天”一般持续30或40天,是一...

虎林市18214457675: 三伏天是那几天啊 ?? -
西独通迪: “三伏”一般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

虎林市18214457675: 三伏天的头伏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
西独通迪: 我国旧历中所规定的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个连续时段.即头伏、二伏和三伏,统称为伏天或三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或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或三伏)的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 所谓庚日是指中国的「干支」记日法中带庚的日子,中国古代以十日为一旬,并分别配上甲,乙,丙,丁等十天支.其中第七日为庚日,因此庚日便是每旬的第七日. 一年最冷的时间不在冬至,最热的时间也不在夏至,究竟一年中最热及最冷在什么时间呢?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观测中总结出「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规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