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为何盛年主动禅位?

作者&投稿:芮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高宗赵构为何盛年主动禅位?~

宋高宗赵构盛年主动禅位,一是为了顺应士大夫的意愿,将皇位让给太祖后裔子孙,同时也和当时宋金的局势以及金国对宋的威胁有关,使得赵构不得不在盛年退位。
宋高宗传位赵眘,除了顺应多数士大夫的愿望,赢取归还太祖裔孙帝位的美名,还有难以启齿的目的。“靖康之难”中,除宋高宗侥幸漏网外,徽、钦二帝的近支宗室全部被金人掳掠到北地,终生未能归国。其实,早在绍兴十三年(1143),也就是宋金和议、韦太后归国的第二年,金人就“有归钦宗及诸王、后妃意”(《宋史》),而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为了掩盖生母在金国嫁夫生子的宫廷丑闻,始终没有做出回应,致使“诸王、后妃”惨死异国他乡。这种一味屈膝投降、极端自私自利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宋太宗其他裔孙的怨恨,其百年之后必然会遭受攻击和谴责。宋高宗选择盛年禅位,然后作为太上皇帝在幕后继续维护对金妥协投降路线,不仅可以维护自己死后的声誉,还可以阻止宋太宗裔孙登上皇位。
  谈到宋高宗盛年主动禅位,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即宋高宗的一贯贪生怕死。南宋建立后,面对金人多次寇掠,谈金色变的宋高宗从南京跑到杭州,从陆地跑到海上,特别是完颜亮南侵,差点又让他浮海远遁。一次次的逃生经历,使宋高宗认识到,皇帝虽然显赫,但同时也是金人追击的靶子,一旦遇有危难,以皇帝的身份逃窜很扎眼,也很不方便;如果当了太上皇帝,关注度会大大降低,逃命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当年,面对金人咄咄攻势,已经退位的宋徽宗可以从容地“如亳州,百官多潜遁”,宋钦宗也想“出襄、邓”,却被“李纲谏止之”(《宋史》)。宋高宗主动当太上皇帝,显然是在效仿父亲宋徽宗。事实证明,隆兴元年(1163),也就是宋高宗禅位的第二年,南宋军队被金兵打败,消息传来,宋高宗“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朱子语类·高宗朝》),已经做好了逃命的架势。如果不是已经禅位,他岂能说跑就跑。所以,便于逃跑也是宋高宗盛年禅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宋高宗主动禅位,也与宋金议和失败和全国抗金形势有关。当年,宋高宗为了促成议和,为了偏安一隅,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抗金英雄岳飞,致使亲者痛,仇者快,也造成了日后南宋对金战争的被动局面。此后,金兵对南宋的军事进攻依旧。想到岳飞生前所说的“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宋史》),想到岳飞的先见之明,想到金人出尔反尔,贪得无厌,撕毁和约,频繁剽掠,一心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脸上是有些挂不住的。赵眘即位后,同年年底便为岳飞昭雪。这种涉及宋高宗声誉的政治敏感事件,如果不是得到了宋高宗默许,一向以孝著称的赵眘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造次的,所以赵眘在诏书中一再强调是“太上皇帝念之不忘”,自己不过是“仰承圣意”而已。应该说,宋高宗在位时早已有心为岳飞平反,但又放不下皇帝说一不二的架子,索性及早禅位,让急需人气、急需威望、急需朝野支持的赵眘当这个好人吧。

宋高宗提出禅位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高宗突然提出要禅位,右相朱倬认为“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遽,盍姑徐之”,意思是说,北宋的灭亡,与当年宋徽宗匆忙传位,致使朝政陷入混乱、金兵趁机而入有着莫大的关系,传位一事应当慎重,更应当从长计议。对于朱倬的合理建议,宋高宗不理不睬。
宋高宗主动禅位,既让人纳闷,也催人深思

宋高宗一向身体强健,禅让时不过才五十六岁,而且当时身体并没有不适,后来又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帝,直到八十一岁才寿终正寝,所以自称“老且病”显然是饰词。再者,宋高宗禅位前,南宋军队刚刚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人,迫使金帝完颜亮为部将所杀,造成金国政局动荡不安;而南宋边境寝宁,国内安稳,人心振奋,并不存在迫使宋高宗禅位的外界因素。
宋高宗禅位的原由
谈到宋高宗盛年主动禅位,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即宋高宗的一贯贪生怕死。南宋建立后,面对金人多次寇掠,谈金色变的宋高宗从南京跑到杭州,从陆地跑到海上,特别是完颜亮南侵,差点又让他浮海远遁。

一次次的逃生经历,使宋高宗认识到,皇帝虽然显赫,但同时也是金人追击的靶子,一旦遇有危难,以皇帝的身份逃窜很扎眼,也很不方便;如果当了太上皇帝,关注度会大大降低,逃命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

对于一位活了八十多岁的封建帝王来说,五十来岁恰好是盛年,也是执政的黄金时期。再者,大凡封建帝王,没有一个不贪恋权势的,只要不受外力逼迫,只要健康状况尚可,只要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龙椅上,没人情愿将皇权拱手让人,哪怕继任者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这一规则下,宋高宗盛年主动把皇位让给养子赵眘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宋高宗突然提出要禅位,右相朱倬认为“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遽,盍姑徐之”,意思是说,北宋的灭亡,与当年宋徽宗匆忙传位,致使朝政陷入混乱、金兵趁机而入有着莫大的关系,传位一事应当慎重,更应当从长计议。对于朱倬的合理建议,宋高宗不理不睬。六月十日,宋高宗以“老且病,久欲闲退”(《宋史》)为由,下诏传位皇太子赵眘,自称太上皇帝,移居德寿宫。六月十一日,赵眘即位,是为宋孝宗。
宋高宗一向身体强健,禅让时不过才五十六岁,而且当时身体并没有不适,后来又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帝,直到八十一岁才寿终正寝,所以自称“老且病”显然是饰词。再者,宋高宗禅位前,南宋军队刚刚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人,迫使金帝完颜亮为部将所杀,造成金国一度政局动荡不安;而南宋却边境寝宁,国内安稳,人心振奋,民呼万岁,并不存在迫使宋高宗禅位的外界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宋高宗主动禅位,既让人纳闷,也催人深思。
有人认为,宋高宗固然贪恋权势,却又苦于国事忧勤,所以愿意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享受皇帝的尊荣,却又可以免于国事的困扰。然而,事实上,宋高宗禅位后,并没有就此躲在深宫,颐养天年,不问朝政,而是一到关键时刻,大至对金和战,小至官吏任命,他都会出面干涉,多方牵制,寸步不让,说明他还是愿意为国事忧勤,还是对权力狠抓不放,并非他所讲的“久欲闲退”。笔者认为,宋高宗盛年禅位,有着不可告人的深层次原因。
众所周知,历代皇帝传位,都会选择一个对自己感恩戴德之人作为接班人。宋高宗生平只有一子,名叫赵旉。建炎三年(1129),三岁德赵旉受到惊吓而死。此后数年,宋高宗一直未再生子,而朝野上下主张确立“根本”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不得已,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以宋太祖的裔孙赵眘(初名赵伯琮)为养子,并当作内定的储君来培养。到了绍兴三十二年(1162),赵眘已经在皇宫生活了三十年,明知皇位非他莫属,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未必不着急。岁月催人老,宋光宗就曾因等到胡子白了而怨恨赵眘不及早传位于他。亲生儿子尚且如此,养子可想而知。如果等到宋高宗临终时再传位,赵眘很可能年过半百甚至年过花甲,这样不仅不会对宋高宗有感激之情,反而会产生怨恨,宋高宗盛年禅位有施恩之意。
再者,宋高宗属于宋太宗一支,亲生儿子赵旉夭折后,按照血缘关系远近,他应该将皇位传给宋太宗的其他裔孙,毕竟符合条件的大有人在。然而,宋高宗却经过再三斟酌,最终选择了宋太祖的裔孙赵眘为接班人。这种改弦更张,舍近求远,置宗室利益于不顾的行为,势必会招来种种非议,特别是会引起宋太宗一支的不满。再者,以太祖子孙继位,打破传统惯例,也势必要遭到统治集团中许多因循守旧之人的反对,甚至产生变故。所以,宋高宗只有生前禅位,再以太上皇帝的身份压阵,才能确保传位计划的顺利执行,才能确保南宋政治稳定。事实证明,宋高宗以太上皇帝身份作为赵眘的后台震慑朝政,赵眘以非嫡长子的身份即位,朝野上下风平浪静,没有一人敢有半点异议,这在宋朝历代皇帝传位中是极其罕见的。
宋高宗传位赵眘,除了顺应多数士大夫的愿望,赢取归还太祖裔孙帝位的美名,还有难以启齿的目的。“靖康之难”中,除宋高宗侥幸漏网外,徽、钦二帝的近支宗室全部被金人掳掠到北地,终生未能归国。其实,早在绍兴十三年(1143),也就是宋金和议、韦太后归国的第二年,金人就“有归钦宗及诸王、后妃意”(《宋史》),而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为了掩盖生母在金国嫁夫生子的宫廷丑闻,始终没有做出回应,致使“诸王、后妃”惨死异国他乡。这种一味屈膝投降、极端自私自利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宋太宗其他裔孙的怨恨,其百年之后必然会遭受攻击和谴责。宋高宗选择盛年禅位,然后作为太上皇帝在幕后继续维护对金妥协投降路线,不仅可以维护自己死后的声誉,还可以阻止宋太宗裔孙登上皇位。
谈到宋高宗盛年主动禅位,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即宋高宗的一贯贪生怕死。南宋建立后,面对金人多次寇掠,谈金色变的宋高宗从南京跑到杭州,从陆地跑到海上,特别是完颜亮南侵,差点又让他浮海远遁。一次次的逃生经历,使宋高宗认识到,皇帝虽然显赫,但同时也是金人追击的靶子,一旦遇有危难,以皇帝的身份逃窜很扎眼,也很不方便;如果当了太上皇帝,关注度会大大降低,逃命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当年,面对金人咄咄攻势,已经退位的宋徽宗可以从容地“如亳州,百官多潜遁”,宋钦宗也想“出襄、邓”,却被“李纲谏止之”(《宋史》)。宋高宗主动当太上皇帝,显然是在效仿父亲宋徽宗。事实证明,隆兴元年(1163),也就是宋高宗禅位的第二年,南宋军队被金兵打败,消息传来,宋高宗“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朱子语类·高宗朝》),已经做好了逃命的架势。如果不是已经禅位,他岂能说跑就跑。所以,便于逃跑也是宋高宗盛年禅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宋高宗主动禅位,也与宋金议和失败和全国抗金形势有关。当年,宋高宗为了促成议和,为了偏安一隅,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抗金英雄岳飞,致使亲者痛,仇者快,也造成了日后南宋对金战争的被动局面。此后,金兵对南宋的军事进攻依旧。想到岳飞生前所说的“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宋史》),想到岳飞的先见之明,想到金人出尔反尔,贪得无厌,撕毁和约,频繁剽掠,一心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脸上是有些挂不住的。赵眘即位后,同年年底便为岳飞昭雪。这种涉及宋高宗声誉的政治敏感事件,如果不是得到了宋高宗默许,一向以孝著称的赵眘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造次的,所以赵眘在诏书中一再强调是“太上皇帝念之不忘”,自己不过是“仰承圣意”而已。应该说,宋高宗在位时早已有心为岳飞平反,但又放不下皇帝说一不二的架子,索性及早禅位,让急需人气、急需威望、急需朝野支持的赵眘当这个好人吧。(刘秉光)


揭秘:宋高宗赵构对金政策上为何是坚定的主和派?
所以宋高宗需要很仔细地拿捏这个度,因此当他面对着岳飞取得的种种成绩,面对着即将直捣黄龙的胜利,赵构想到的不是如何扬眉吐气,恢复疆土,而是恐惧,害怕自己的皇位不保,所以他杀死了最坚定的主战派岳飞父子。简而言之,宋高宗赵构不是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皇帝,也并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所想到...

宋高宗对皇位如此迷恋 赵构为什么还主动让位出来
一说起宋代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外,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宋高宗赵构了。然而和赵匡胤所不同的是,赵构虽然名气也很大,但多数都是负面评价,比如杀害忠臣岳飞、对金国卑躬屈膝求和等等。赵构之所以干出这么多招致后世痛斥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和自己的皇位,由此可见他对皇帝宝座有...

南宋稳定的时期为何宋高宗赵构选择主动禅位?
个人认为宋高宗已经心力交瘁,再加上赵构本人不是个很有追求的人有关。他自从做了皇帝,几乎是一天舒心的日子没有享受过,一个强盛完整的北宋都难以对付金国铁蹄,而高宗所面临的困难简直难以想象,宋高宗一向身体强健,禅让时不过才五十六岁,而且当时身体并没有不适,后来又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帝,直到...

宋高宗赵构一生玩弄权术,活了81岁,为何在56岁时坚决要求退位?
宋高宗生年81岁,是历个朝代当中少有的高寿帝皇,既然如此长寿,但他在56岁的时侯却坚决要求退位,这是为什么呢?金国数次南下侵略南宋,赵构被吓坏了 就在赵构建立南宋不久,全国的目标是追击高宗小朝廷,不死容忍不再有赵氏政权与其为敌,以便自己扶植的傀儡政权能代表金国统治中原地区。于是金国于公元...

宋高宗赵构一生玩弄权术,活了81岁,为何在56岁时坚决要求退位?
对于宋高宗赵构,绝大多数人包括史学家都没什么好感,他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也是坚定的主和派,为了换取和平甚至不惜以爱国忠臣岳飞的性命作为条件,后人常对其诟病不已。然而有意思的是,赵构年仅21岁就当了皇帝,56岁那年他选择禅位于皇太子赵昚,此后当起太上皇,直到淳熙十四年(1187年)才驾崩于德寿...

?宋高宗为何提前退位,他到底是懦弱无能还是英明神武?
宋高宗赵构在他56岁正值盛年时,就提前退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赵昚。一方面赵构在国破家亡之时登基,前半生颠沛流离,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金人追杀和与之抗争中度过的,身心俱疲,几乎感受不到权力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赵构对自己的继承人赵昚充分信任和寄予厚望,才放心地把皇位传给他。赵构在...

宋高宗赵构一生玩弄权术,活了81岁,为何在56岁时坚决要求退位?
第三、赵构不信任武将,也不信任百姓,而唯一还能隐忍使用一下的主和派秦桧也死了,他已经无依无靠了。这应该是赵构禅位时“倦勤”的主要原因,严重缺乏安全感呀,太累。第四、宋军击败完颜亮之后,士气大振,宋人的抗金热情大涨。高宗虽然从内心是主和的,但是,秦桧死后,没了议和的得力大臣。同时...

宋高宗赵构一生玩弄权术,活了81岁,为何在56岁时就早早退位?
1. 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在北宋末年混乱中成功逃脱金兵的追捕,并最终在南方建立南宋王朝。2. 赵构在位期间,面临金国的不断侵扰,这使得他的统治充满了危机。因此,他早早地退位,以便在必要时能够撤退保全自己。3. 赵构长寿,活到了81岁,但他在56岁时就选择退位。这一决定部分是出于对南宋...

赵构享年81岁,为何56岁就传位给赵匡胤一脉?
接下来,咱们再聊聊第二个问题。 有人猜测,赵构在身体非常硬朗的情况下把皇位传给宋孝宗,是受到了他的威胁。可是在史书当中有很多证据,证明宋孝宗并没有给宋高宗施压。比如,根据《宋史》记载:帝又推逊不受,即趋侧殿门,欲还东宫,高宗勉谕再三,乃止。说明历史的真实情况和大家猜测的正好相反,...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禅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熟读历史的人应该没有几个人喜欢宋高宗这个人,亲秦桧、斩岳飞,可以说宋高宗凭借一人之力阻止了南宋的壮大。那为何宋高宗要早早退位,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一、南宋开国皇帝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皇子,宋钦宗赵恒的弟弟,早年受封为“康王”。赵构天性聪颖,喜好好读书,记忆力超群,...

乔口区19494719781: 我想知道为什么宋高宗赵构在55岁时就退位了? -
齐兰丽珠: 宋高宗赵构为何主动禅位交权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已经做了36年皇帝的宋高宗赵构,以“老且病”、“倦勤”(《宋史》)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退位做了太上...

乔口区19494719781: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主动禅位于太祖一脉 -
齐兰丽珠: 因为赵构在逃跑的路上受到惊吓不能生育了,所以只能从其他赵氏子孙中选出来.加上他用10个宫女做测试最后选定了赵眘,是为宋孝宗

乔口区19494719781: 宋高宗为什么要禅位给孝宗? -
齐兰丽珠: 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

乔口区19494719781: 宋高宗(康王赵构)是怎么躲过靖康之难的?他的文治武功是不是比徽宗?
齐兰丽珠: 高宗赵构,生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五月二十一日,为徽宗第九子.母亲韦氏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嫔妃,并不受徽宗的宠爱.赵构本与皇位无缘,然而,靖康之变中,赵宋...

乔口区19494719781: 赵眘为什么要禅让皇位 -
齐兰丽珠: 赵眘禅位是因为他做皇帝太久了,认为国家也富裕,一方面希望锻炼新皇,另一个方面是想颐养天年,但是有实权,说话有分量.

乔口区19494719781: 我国主动禅位的帝王有哪些 -
齐兰丽珠: 公元前315年,燕王哙忽发奇想,欲与历史上的贤君尧舜齐名,便废了太子平,禅位于相国子亡,结果招致内乱 其他的禅位都是被逼迫的,或者可信度差,尧舜很可能是实力不济,无奈退位

乔口区19494719781: 宋朝为何流行禅位?徽宗 - 钦宗,高宗 - 孝宗,孝宗 - 光宗… -
齐兰丽珠:[答案] 那都是不得已,徽宗是因为金兵已攻入河北,即将攻进东京汴梁,没办法挽回局势,因此禅位; 南宋高宗是因为没有子嗣,选了伯琮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孝宗; 孝宗是因为他在位后期,金世宗病逝,世宗儿子完颜璟继位,按照“隆兴和议”规定,...

乔口区19494719781: 宋康王 - 康王赵构是怎样一个人
齐兰丽珠: 1127年6月12日,宋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年号“建炎”,建立南宋.身为堂堂大宋皇帝的赵构,一生羸弱,由生理阳痿到政策阳痿,唯“苟合”...

乔口区19494719781: 为何南宋总是出现皇帝提前禅位的情况?高宗禅位孝宗、孝宗禅位光宗、光宗禅位宁宗这是什么原因?皇权衰落? -
齐兰丽珠: 因为南宋时期奸臣当道,朝野上下腐化,国力衰败,加之金兵来犯,皇帝一比一个熊包,压力太大,为了推脱责任,所以才提前禅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