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预备立宪前后,社会上为何掀起一场服饰改良的“大讨论”?

作者&投稿:严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预备立宪前后,关于服饰改良的讨论首先集中体现在服色改制的问题上。早在维新变法前后有人就提出了改易服色的要求。清廷宣布实行“新政”之后,梁启超等人本着政治诉求,又反对服色改制,他们认为当前最需要的是去掉发辫,改易西装,而服色不能骤然变革。

由于当时国内风传要进行服色改制,特别是新军改易服制之后,社会上对于服制特别是服色改革的问题展开了大讨论。


一、五大臣出洋考察前后易服的传闻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推动了服色改制。社会上对清廷是否进行服制改革的态度也捉摸不定,先是称“上意决定今年改变服饰以副众愿,剪辫与否尚未制定。大约早则日间,迟则年内必可发表”。第二天就宣称这次服饰改革的消息确确实实,由于新军已变,将会把服色改制扩展到学生和外省官员上。

报道宣称,关于服饰改革,各军机大臣共同商议,同意改革服色七八成,不表态的占一二成,反对改革占一成。据说新的服色制度已经拟旨将要颁行了。随后,社会上流传出端方已上奏朝廷,讨论服色改革的问题,至于具体细节尚不能确切了解。

然而,太后在召见军机大臣时,认为武官改易服色可以达到操作灵便的效果,而文官还是要保存旧有服色以维护体制。

1906年出洋大臣考察归国之后,关于易服的讨论再次甚嚣尘上。端方、戴鸿慈的随员在出国前后大都有易服之举。留法学生在《留法学生上出洋大臣书》中提出要对学堂的服饰制度和官民的服色进行改革,以达到满汉一体的目的。


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清廷实行服饰改革持讥讽的态度,传播朝廷内外反对易服的消息,证明所谓的易服传言只是谣言,不可相信。又有政务处大臣准备奏请易服,醇亲王载沣、世续、王文韶等人坚决反对。

端方、戴鸿慈在奏折中提出服制改革的必要性。在军政上,希望清朝皇帝能“亲御戎服以振士气也。”又称西方各国无论是君王还是总统“无不戎装军服”,并且在参加宴会之时也是“戎服从事”。在学务上,他们认为,朝廷应该“订立学堂冠服以一民志”,以此达到“冠服定而后观听一,观听一而后地位明,地位明而后心志专,心志专而后学术定”的目的。

二、实行西式服制的理由

实行西式服制有以下五大理由:一以为军国之时代,非西制无以振精神,二以为交通之时代,非西制无以便交际,三以为机制广布之时代,非西制无以免危险,四以为生理发明之时代,非西制无以合卫生,五以为人事繁琐脑力触发之时代,非西制无以捷应赴而适机宜。


服饰改革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强弱、智愚、文野、勤堕的分界,东亚各守旧国,服饰都繁复博大,大大影响了社会进步。喜新厌旧本是人之常情,加之交通日渐便利,十多年来以海外留学生为代表的服饰演变已成风气,确实无法阻挡。不改换西装,就无法提倡西学。地方官员遵守朝廷谕令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禁者自禁,变者自变,没法强迫。改革服制的目的,是让那些质疑“新政”的人们不会将守旧的恶名加于朝廷。只要固有的伦常的保证,服饰可以除旧布新,因时制宜。

三、反对的意见

而内阁校笺殷济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中国国情与西方各国不同,不应全部改换服饰,只需先更换外交人员、学生和新军军服即可,以免违背祖制,使民间议论纷纷,而且守旧势力也会加以阻止。维持旧有官员和士农工商的服饰不变,以维护固有的等级制度。他还提出,满汉女服应加以统一,以贯彻满汉联姻的政策。

商约事务大臣吕海寰认为新学堂学生变装为洪水猛兽,“剪辫改装仿效西制,以为便利”,“若变西服,不但体制有乖,则毳毛之衣,必购自外洋,又添一绝大漏卮。”

他声称假如朝廷不加以重视,“恐无知之辈,聚城市,转相摹仿,昧授时之大义,观王章若弁髦,被服不衷,非中非西,实为非圣无法之最。”他建议清廷对改易服饰的学生及社会各色人等严厉查处,已维护世道人心。最后,他认为,变法不在外貌,而在内容,所谓改正朔易服饰就说能使中国自强的变法不足为信。


四、当时舆论的态度

《大公报》也专门开辟专栏,号召读者进行讨论。此前,《大公报》关于剪发易服问题已在1903和1904年征文讨论过两次,而1906年这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于天泽、育黎王采五、沈鄂、湘乡季子等认为易服势在必行。

于天泽认为,易服是全球公认的大趋势,中国不能自立于世界潮流之外,只有实行了易服,才拥有同世界各强国平等的地位。育黎王采五认为,易服是实现国家自强的第一要义。沈鄂认为,易服最终为了培育尚武精神,通过强种来实现强国。湘乡南子写道,要想真正实现立宪,就是要从剪发易服这样的小事情做起。他们对所谓的祖制不符、民间反对以及立宪变法重内容不重形式等说法给予了驳斥。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对于所谓易服的舆论,朝廷置若罔闻,学界的剪发易服更是被牢牢地限制。在学部举行的留学生考试上,所有留学生入场必须穿中国服饰,不得穿西装。同年,端方、戴鸿慈等人奏请朝廷准许学堂易服,学部很快就学堂服制问题做出规定。可见,与剪发相比,清廷对易服之事还是相对比较宽容的。


五、清末资政院关于易服问题的争论

在清末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上多次涉及到了易服的问题,其中第二十六次会议讨论的剪发易服具奏案可以看做清末最后一次关于易服问题的讨论。

这次议题是由湖南人罗杰提出来的,本意就是希望朝廷把易服当作立宪之先,使天下人耳目一新。议员牟琳认为,易服问题关系重大,中国的衣服与国外的衣服是不同的,需要审议剪发问题才能谈到易服问题。由于剪发问题尚无定论,所谓礼服变更也就无从谈起。

至于服制问题,中国衣服分为常服、礼服两种,常服宽绰适体,可以不必变更;惟礼服寒燠迭更,年换十数袭,然后完备,且大褂长袍妨碍动作,殊属不便,所以中国的礼服亦不能不有变更,请皇上定出礼服,以资遵守,此易服之办法也,而常服本无更改之说。

陈宝琛认为,易服还是专易军人、巡警的服装。因为军界不易服,不利于军事行动,所以军人、巡警应该全部改换洋装。至于军服,还是要穿原来的官服,以为朝堂之上不可以有两种服饰制度。至于学堂的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有操服了,就不需要更改服制了。如果全国学生都改换新服饰,那么就可能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罗杰认为,中国要想达到富强,必须改良形式。中国的外交官到了大会场外面,因为辫子礼服不便,不能像其他国家的外交一样骑马进去,只能下了马车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只有出了会场才有马车可坐,所以中国外交官在国外很是受气。中国便服尚好,无需变更。惟有礼服非常不便,所以要想朝廷建议易服。但礼服式样可改,材料不能改,要发展自己的工厂,帽子、外套、衣裤、鞋履等都要能够自己制造。

现在社会上认为,易服必然导致洋装盛行。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不论易不易服,洋货还是会盛行。只有提高了本国的工艺制造水平,才能够与之对抗。而杨锡田认为,中国贫弱的原因并非在服饰之上,专在形式上讲求,不仅不利于中国,而且还会将利权拱手相让。易服之事既改变祖宗的制度,也丧失自己的廉耻。而且他在街上听到许多工商界人士对此坚决反对,与资政院代表舆论的宗旨不符。

议员易宗夔认为中国便服是很舒服的,外国人到中国年深日久的,多有穿中式便服。然而中国的礼服却非常繁琐,诸如顶子、翎子、帽子、朝珠、领子、袍子、套子、补服、单夹皮棉袄、鞋子等,一个人就有十几套衣服,至少得需要几千两银子,尚且难得齐备。而且中国穿礼服坐洋车,既不美观也不方便。


所以说礼服要改变,便服不要改变。现在军界、警界、学界皆有礼服,而且都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就是政界,包括官员、议员在内,几十万人一律改变礼服,对国家财政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如果不改革服制,朝会时出现两种服制,成何体统。希望朝廷能将服饰改革方案交给宪政编查馆而不是礼部进行商议,以防对易服建议形成阻力。

然而,这份议案上奏朝廷之后,清廷的态度是“仍遵前旨办理,此奏应即着庸议。”

由此可见,资政院议员之间对服制改革的方案分歧仍然较大,而以议员庆王奕劻为代表的清廷上层统治者仍然希望部分保留传统服制,原因是服饰的改革深入必然会对以旧服制为代表的传统体制产生冲击,从而动摇清王朝的统治基础,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清末预备立宪的本质是
清末预备立宪的本质是:加强专制集权。扩展知识 1、国内外形势的压力:外患:清朝晚期,面对列强的侵略,尤其是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清朝感受到了国家安危的压力。内忧:内部腐败、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等问题也使得清政府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2、戊戌变法的实施:1898年,慈禧太后在百日维新中被迫实施了戊戌变法...

近代社会主张剪发易服的理由和积极意义
甲午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场提倡和实行剪剃发辫、改易西式服饰的社会潮流。革命党人在粤、港地区的剪发易服宣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1900年开始,粤、港革命党人就大力宣传剪发易服,支持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剪发易服行动,借之鼓吹反满革命,攻击清廷统治。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前后,革命党人又利用剪发易服揭露清廷立宪骗...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如下:1、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末期,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包括民族危机、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清政府试图通过预备立宪来稳定局面,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2、推进现代化建设 预备立宪的根本...

清政府怎样走宪政之路
清末预备立宪实际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清政府之所以实行预备立宪,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从国际环境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但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粉碎了他们企图瓜分中国的迷梦,迫使他们转而采取“保全”、...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能否推行一夫一妻?
其次,清朝末年的政治局势非常动荡,政府内部存在着强大的保守派和反对派,这些人对于改革持有非常强烈的反对态度。此外,宗法思想的影响也使得一些地方势力不愿意推行这种新制度。再次,预备立宪时期,虽然清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改革,但是国家实力有限,财政困难,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推行这种新制度。同时,...

论述预备立宪的背景?
清朝末年的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朝晚年的戊戌变法,光绪皇帝和康有为就是想建立君主立宪共和国

预备立宪算不算变法
算。预备立宪是清末变法新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场对对国家法令、制度作出改革的运动,属于变法。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详细解释如下:1、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末期,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包括民族危机、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清政府试图通过预备立宪来稳定局面,巩固其...

清政府的最后一次自救,预备九年立宪为何没有实现?
当然是学习打败他们的日本呀,日本当时不仅打败了清朝,还在1905年赢得了日俄战争,日本的威名可以说横扫世界,慈禧老太太当时大笔一挥,决定实行日本君主立宪那一套,在清朝也来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于是1906年,慈禧派遣到国外的考察团考察了外国的立宪制度之后,慈禧一手推动的预备立宪法案就颁布了,这套...

为什么二十世纪的期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不能挽救清王朝覆灭的命运_百度知 ...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对与之匹配的政治制度和权利的要求愈加强烈,与专制制度的冲突也愈大,他们要求实现君主立宪,提升其政治地位,参与到国家政权管理中,掀起了立宪请愿运动。第二,清王朝假“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并没有改变其卖国的本质。时至1905年,清政府在财政、军事和经济等细枝末...

洛宁县13135607410: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异同 -
卢亲司佩:[答案] (1)评价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①主观目的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清政府的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

洛宁县13135607410: 如何评价中国向现代社会过渡评价清末三次改革 -
卢亲司佩: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新政、戊戌变法和清新政作为近代史上三次改革事件依次出现.从三次新的主要内容来看,它们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的改革,...

洛宁县13135607410: 清末新政改革的意义 -
卢亲司佩: (1)清末新政促进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变迁前期的改革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六部分工的制度模式.后期预备立宪使中国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具备了三权分立,而且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到宣布《十九信条》,中国政治制度在形式上也由二元制...

洛宁县13135607410: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及预备立宪是晚清政府实施的三大改革运动.请回答:(1)上述改革运动分别开始于何时?(2)简析改革实施的历史背景.(3)... -
卢亲司佩:[答案] ①19世纪60年代,1898年,20世纪初(或1901年、1905年)②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慈禧太后暂时支持了洋务派;1...

洛宁县13135607410: 怎么看待晚清政府的政治改革
卢亲司佩: 趋新人士主张动员民众,文明排外.在梁启超等人国民思想的鼓动下,随着国内和东京学界风潮的兴起,“少年中国”演化为“学生社会”,以学生为中国的主人翁,由学...

洛宁县13135607410: 分析立宪运动与革命运动最终走向合流的原因 -
卢亲司佩: 清末时人及当下诸多学人,多认为清末九年预备立宪计划拖延太久,不足以表明清廷当局的立宪诚意.应该说,这种观点存在相当的偏见.对处于过渡期的清末中国而言,在九年内完成预备立宪工作,不仅不能说缓慢,某种意义上讲乃是十分的激进了.从渐进的考量到日益激进的立宪运动,乃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及多种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

洛宁县13135607410: 为什么清政府实行新政破产,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 -
卢亲司佩: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清末“新政”的推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