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简介是什么?

作者&投稿:褒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甫的简介 详细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扩展资料
家世背景
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巩县。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杜甫,字子美,于唐先天元年(712)正月元旦,生于河南巩县瑶湾一个传统悠久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母亲是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而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另外,唐代是重视诗歌的时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又是武后朝中最著名的诗人,这都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兴趣。他曾很骄傲地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

杜甫早慧,据称7岁便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与文士交游酬唱。20岁以后十余年的漫游生活,增长了杜甫的阅历,也为他交结名流、张扬声名和日后仕进做了准备。24岁时,杜甫赴洛阳考试,未能及第,便浪游齐、赵,度过一段狂放生活,他后来回忆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33岁时,杜甫在洛阳结识了李白。李白当时已是名震天下的诗人,他的特殊风采和出众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

35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去世,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为了生存和求官,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以期得到引荐。此外,他还多次向玄宗皇帝献赋,指望玄宗对他的文才投以青睐。通过种种努力,到天宝十四年他终于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危机。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年(752年),杜甫写下了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记录了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从八品谏官的官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不久他因上疏申救罢相的房琯而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弃官,来到当时较为安定富足的蜀中。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达到巅峰状态。《春望》、《月夜》、《北征》、《羌村》以及“三吏”、“三别”等大量传世名篇,从诗人浸满忧患的笔下不绝涌出。

在成都,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与杜甫过从甚密,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严武第二次镇蜀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在草堂闲居了2年多的时间,生活比较安逸,当时所写的吟咏自然景物的诗篇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这场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加失望,他后期诗歌的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去世,蜀中重新陷入混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失去凭依,便携全家老小登舟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他们先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57岁那年,杜甫乘舟出了三峡,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这段时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留下的作品有1 000余首,占存诗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秋兴》、《诸将》、《咏怀古迹》、《旅夜书怀》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旅居夔州的两年,杜甫的律诗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是杜诗的第二次高峰。大历五年,年过59岁的杜甫在耒阳附近客死舟中。诗人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号。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

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杜甫简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张灵浦 简介
张灵甫(1903.8.20-1947.5.16)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大东村人。人物简介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人,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4期,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了驱许(崇智)斗争,分至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

找杜甫的简介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

唐代杜甫的生平简介是什么啊?
天宝五载(746),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京城长安,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冷漠的现实。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嫉贤妒能。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下诏书,要有一艺之长的人都去应试(制举考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谁知这次考试由于李林甫从中把持,结果竟无一人被...

杜甫的生平简介
(1)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陈光甫的人物简介
1923年8月,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挂牌注册,并易名为“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近代旅游企业化的标志。 1927年他又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为蒋介石筹募军饷。1928年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31年与英...

杜甫资料简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的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都多自称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号杜陵。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曾...

陈根甫的简介
陈根甫,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1952年9月生于北京,籍贯浙江鄞县,1969年参加工作,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工程师职称,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管理专业,曾经担任过国家计委国防司干部,历任综合计划司司长,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13年3月5日陈根...

范石甫的个人简介
其画宗吴昌硕而能自出机杼。尤善画雏鸡,朱屺瞻先生誉称为“江南鸡范”。作品多次入选国内重要展览和获奖,并应邀赴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展出。1991年应邀在上海举办个人书画展,程十发先生在开幕式致词中评价说“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范石甫的鸡,难得一绝”...

祁县17090532297: 杜甫简介,50个字左右 -
应田丽科:[答案]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祖先原籍湖北襄阳,后来迁居河南巩县.自幼好学,很有政治抱负.漫游各地,与李白相识

祁县17090532297: 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
应田丽科:[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

祁县17090532297: 杜甫的简介30字
应田丽科: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祁县17090532297: 关于杜甫的介绍 -
应田丽科: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祁县17090532297: 杜甫的生平简介和重要作品 -
应田丽科: 1、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

祁县17090532297: 杜甫介绍 -
应田丽科:[答案] 杜甫 【唐】 察看该作者的所有作品 【作者小传】: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作...

祁县17090532297: 诗人杜甫的简介 -
应田丽科:[答案] 杜甫简介 【生平简介】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

祁县17090532297: 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是什么? -
应田丽科:[答案]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

祁县17090532297: 杜甫简介资料 -
应田丽科: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 杜甫 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祁县17090532297: 杜甫的简单介绍 -
应田丽科: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