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处事原则

作者&投稿:邢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想知道道家的处世态度~

  道家的智慧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聪明的谋略,老子是第一个将宇宙观与政治观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哲学大师,道家智慧最鲜明的体现就在于对人世间一系列利害转化关系的深刻洞察。
  道家站在人生的边缘,带着超越的眼光审视人生现实的荒谬和矛盾,批判人类自身理智的浅薄与愚蠢,以“道”的观点来看世界,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类理智的狂妄与僭越。
  道家学说强调针对具体情况,刚柔并用,不可绝对化。刚与柔,相辅相成,认为刚极易折,柔极则废,刚柔相济,则无往而不胜。在刚与柔的关系上,主张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鬼谷子用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加以说明:“柔弱胜于刚强,所以积弱可以为强;大直若曲,所以积曲可以为直;少则得众,所以积不足可以为余。”刚强的事物性坚而易裂,易于进取而难守,柔性的东西性钝而有韧,易于守成而难攻。所以刚猛有利于进攻,而柔弱有利于守成。
  道家的智慧运用到治国安邦,必须文武并举,德刑并用,刚柔相济,从宏观上统治人民,控制全国局势,所以,刚柔之术,是封建君主的最高统治艺术,是保障统治的基本方法。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古代政治家多贵宽尚柔,柔能接物,宽能得众,这是封建政治家的处事哲学,刚强待物必败事,狎侮对人必受辱。中国传统处事哲学中以屈求伸,以慈、忍服人,实际即发轫于道家,所谓慈,就是慈爱,这种慈爱如同父母对待儿女一样,是一种无私的给予,比儒家的讲究正义原则的以德为本又高明很多,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志,慈以服人,决不在外在的收服,而是要让被征服者充分领受到慈爱。它能让那些被收服的人永远地心甘情愿地报答和捍卫施予者。与此相关的就是忍,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忍耐,而是洞察了一切世事变化的规律以后发自内心的一种情志。它是一种修养之忍,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深刻智慧,是圆融无碍的处世智慧。

当然以儒家思想好。你这样问,实际上是不了解中国文化,严格的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儒释道合一的文化,古人有云,“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就是这个意思。根据南怀瑾老师的阐述,共同形成了类似于金字塔的文化结构:
1、儒家文化是塔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是“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化用到生活当中,就是听几乎所有父母说的那一句话:“孩子啊,你要好好念书,将来找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儒家思想决定了我们做人做事基本的原则,类似于食品和饮料,不吃不喝是会死人的。
2、道家文化是塔身,核心思想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这个“无为”,不是没有作为,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讲究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所以道家思想类似于医院,有了病就要上医院,不仅要找出生病的原因,还要找到药方整治。
3、佛教文化是塔顶,核心思想是“明心见性、解脱生死、超越轮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吃饱喝足了,该考虑精神上的事情了”;或者叫“满足了物质需求的人,必然会产生对精神上的需求”,当今社会为何信仰的趋势又进入到新的热潮,最大的原因就是人们发现吃饱喝足了但还是感觉不幸福,所以才开始从精神层面找原因呢!所以佛教类似于超市,没钱进去逛逛,蹭蹭空调,看看产品,心情愉悦,有小钱就买点小东西,有大钱就买大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因此,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影响最大的首推孔子!

根据道家的“光而不耀”原则,要求人应具有“四不”的高贵品格,这“四不”就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老子认为“自见(自我表现)者不明(聪明),自是(自以为是)者不彰(彰显),自伐(自我炫耀)者无功(功劳),自矜(自是其高)者不长(长久)。”(《老子》二十四章)在老子眼中,这些“自见”、“自是”、“自伐”、“白矜”,都是违背“道”的“无为”本性的。从“道”的高度看,这些都是“余食(剩饭)赘形(如形体上的骈拇、枝指、肉瘤之类)”,“故有道者不处”。他主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

在《庄子·山木》篇中,庄周讲述了一个故事:阳子到宋国,投宿于一家旅舍。旅舍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长得美丽,一个长得丑陋。但是,在店里,丑陋的受到尊崇,而美丽的反被冷落。阳子问其故,旅舍童子答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于是,阳子告诫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安往而不爱哉!”这则故事说明,具有“四不”品格的人,因为自己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受到大家的拥护和称赞。项羽百战百胜,自以为是,以乌江自刎告终;苻坚投鞭断流,骄态十足,终于淝水败亡;李自成进驻北京,傲气毕露,导致起义失败。



为人民服务


为人处事十大原则
1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2认识自己 3决不夸张 4适应环境 5取长补短 6言简意赅 7决不自高自大 8决不抱怨 9不要说谎、失信 10目光远大 ...

在你眼里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想作为一个更好的人来处世的话,就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纪律。 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在心底。 有些人,工作没有原则,语无遮拦,结果工作做不好,招来许多是非。成为人,需要自己的人世原则,一是为了约束自己的言行,二是为了与人更好地相处,三是为了更好...

为人处世与为人处事的区别?
“为人处世”即:为人和处世的总称。为人就是做人,“处”就是处理、接触,“世”就是外界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事物。为人处事的原则:1、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2、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最突出的...

为人处事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做事有原则,处事有温度”这才是家长严慈并济的样子
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感受到的是爱,学到的是为人处事,体验到的是成长!03 孩子心踏实,严标入孩心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

做人的原则有哪些?
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9、谨慎智在于治大,慎在于畏小,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堤溃自蚁穴,细微可不慎。恭为德首,慎乃行基。谨慎是“不糊涂”的基础。一个处事谨慎的人,必然是头脑清醒的人,必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

为人处世的原则
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要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不熟的人,不要什么都说,要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1。要给别人留面子。尊重别人,即使心里不满,有什么意见,也要懂得留三分情面1。说话要懂得点到为止。每个人都有不可碰触的底线,要懂得看透不说透,不让别人难堪,自己也会好过点1...

为人处事有哪些必须遵守的原则
也许短时间之内你靠着不守诚信,利用别人对你的信任你会获得一些利益,但是没有人是傻子。第一次可以,你永远没有下一次的机会,甚至说发展下去你早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最简单的一条,那就是孝顺。对自己的父母能够尽到自己的孝道,这也是为人处事要遵循的原则,...

为人处事格言
35、容人、助人是人际相处之良津;知恩、报恩是人格追求之美德;宽厚、诚信是做人处事之根本。 36、就事论事,这是用人的原则;通情达理,这是处世的原则;荣辱与共,这是交友的原则;生死无惧,这是做人的.原则。 37、做事,要做好事,好好做事,做有益之事;做人,要做好人,好好做人,做优秀之人。做事,工作上求勤...

陆丰市19273681666: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 -
村万隆格:[答案]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陆丰市19273681666: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反映了哪家学派谁的观点?姐姐没什么钱, -
村万隆格:[答案] 这是道家学派的思想观点道家思想精髓 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

陆丰市19273681666: 不争,不显,不露,心善志坚.什么意思 -
村万隆格: 道家思想的,道家的原则:“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 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 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 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陆丰市19273681666: 中国在道家理念上的核心是什么原理 -
村万隆格: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要讲究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的处世原则,态度

陆丰市19273681666: 怎么样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
村万隆格: 境界是一种崇高至上的、全面而浓缩的、情理融合的场景.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由此可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都是一种心态,是达到境界的具体做法.换句话说,通过道家日常诸多手法的修炼,才能铸就上述高尚的境界. 倘若...

陆丰市19273681666: 老子的哲学观是什么 -
村万隆格: 1、宇宙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

陆丰市19273681666: 列举老子主要的辩证法思想 -
村万隆格: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陆丰市19273681666: 道教的人生观念是什么? -
村万隆格: 一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并以人的方式在世界上消失,这就是道教的人生观.自然而来,自然而去,死后化归六气,重融自然.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个说的是道士修炼到一定境界后可以达到的.不以生喜,不以死悲,平静看待就可以了

陆丰市19273681666: 什么是为人之本、处世之道? -
村万隆格:[答案] 方”,乃为人之本;“圆”,乃处世之道. “圆”,是中国道家通变与趋时的学问.而“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可以说,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内方外圆,是精辟的为人处世原则.它并不是老于世故、...

陆丰市19273681666: [转帖]道教是主张修道者独善其身吗? -
村万隆格: 道教与道家固然不同,但道教毕竟是继承了道家的许多思想,不过道家提倡齐死生,而道教却追求长生不老,这点两者可谓大相径庭.但在对人世的态度上,道家也好,道教也好,其实都是眼极冷而心肠极热,表面上似乎漠不关心,其实心里早已是悲天悯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