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徽是谁设计的?

作者&投稿:永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旗、国徽的设计者是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浙江瑞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原瑞安县小学(现瑞安市小学)、瑞安市中学。1936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的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
2、国徽的设计者是清华大学的设计组(包括了梁思成、张仃、张光宇等当时在国内外有巨大影响的设计师以及贺嗣昌等工艺美术设计的新秀)。这一凝结无数人心血的平面图案,要由高庄雕塑为国徽立体模型,这当然是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高庄接受任务后,首先对平面的国徽图案进行仔细研究,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原图中的稻麦秆向外弯曲,是垂头的,杂乱的。
红绶的飘带,缺乏来龙去脉,且有城墙不正的感觉。高庄认为,赋予国徽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是修改工作的指导思想,组成国徽的素材,如国旗、天安门、齿轮、稻麦,红绶,是由中央规定了的。
在修改国徽图案和塑造国徽立体模型的过程中,高庄参考了大量资料,自己还买了一尊佛像和几方秦、汉、隋、唐的铜镜作为参考、借鉴。为了使国徽更完美、壮观,他把做好了的国徽石膏模型与原平面图案放在一起,让人们比较评论,听取意见,不断修改,以求臻于完美。

扩展资料
国旗、国徽、国歌、首都是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作为国际交往中的国家识别标志,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象征。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甚至国体和政体等。还有,它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联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10日,新政协筹委会在《人民日报》等大报上刊登了公开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事。


当时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另外,他和夫人林徽音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国徽征稿结束时,共收到900多件设计图案,但都未被选中,政协筹委会决定把设计国徽的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


梁思成夫妇认真分析了征集来的国徽资料,首先明确了国徽和商标的区别,认为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它应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意志,一个政党的主张。中国的国徽要有中国的特征,能突出政权特征,形式也要庄严富丽,要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自豪感。于是他们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这项神圣的工作中。经过几个月不分昼夜的奋战,国徽图案终于诞生了。而梁思成和林徽音却在终评的前一天双双病倒,只得让秘书去参加评选工作。

准确地说,国徽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许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国特征;乙、要有政权特征;丙、形式要庄严富丽。 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投身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之中。同时,受中央之命,负责征集国徽图稿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都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图案九百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处,故都未被采纳。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协全体会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没有公布国徽方案。 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 其中,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担任组长,成员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筑学家林徽音、画家李宗津、中国建筑专家莫宗江、建筑设计教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罗哲文等。 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由著名工艺美术家、教授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组成。 为了赶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两个设计组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反复研究。梁思成、林徽音两位先生抱病参加设计工作。大家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决心拿出最美好的设计,为祖国增光。 根据政协国旗、国徽审查小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并比较了所有设计方案,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最后确定了国徽图案有如下内容: 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把天安门作为题材的一部分设计进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我们的国徽上的麦稻穗,是谁提议画进国徽图案里的呢? 1942年冬天,山城重庆,寒风阵阵,宋庆龄同志在她寓所,为欢送董必武同志返回延安而举行茶话会。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也应邀出席。茶桌上摆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灿灿。这时有人赞美这禾穗真象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同志抚摸着饱满的禾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果然,全国解放以后,他没有忘记自己在那次茶话会上的讲话,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时,他建议要把麦稻穗画上去。 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除了确定了上述图案内容,清华设计组还从“中国特征”这一要求出发,在图案的色彩上决定使用红、金二色:红色体现我国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传统,金色体现华贵富丽。金、红相间,互为衬托,更增加了图案的瑰丽色彩。 为了使国徽从形式上更庄严、肃穆,清华设计组决定把天安门画成正立面图,把象征我国政权的五星红旗作为天空背景覆盖着祖国大地,端正地放在国徽图案的正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用以体现中华民族轩昂气质。 在造型上,两个设计组在设计过程中还参考了各国国徽图案,并对我国古代的铜镜、玉璧、玉环等礼仪文物的装饰纹样及工艺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借鉴。 两个组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将近半年辛勤努力,对数十个设计图案反复比较、精心研究,各完成了一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图案。 1950年6月20日晚,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后一次讨论了国徽方案,周恩来同志亲自主持了这次讨论。那天晚上,清华大学设计组和中央美院设计组的方案各挂在墙的左右两侧。中央美院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为斜角透视图像,颜色是五彩的;清华组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则为正立面图,用的是金、红二色。 周恩来总理认真听取了审查小组全体成员的汇报,最后根据李四光、张奚若、邵力子等绝大多数委员的意见,指着清华组设计的方案说:“那么好吧,就这样定了吧!”周总理的结论得到会议的一致通过。 随后,根据周恩来总理对稻穗造型提出的意见,清华设计组又夜以继日地对细部作了修改,重新又绘制了整幅的完整图案,送交了国徽审查小组。6月21日,审查小组的马叙伦、沈雁冰向政协全体大会提出了审查报告。6月23日,政协全体大会一致通过了国徽方案。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政协关于国徽图案的建议。 最后,著名雕塑家高庄,担负了对国徽图案进一步修改、加工和塑造正式浮雕模型的工作。经过将近两个半月的精心劳作,到9月中旬,高庄及时地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国国徽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它标志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成立时盛大集会的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十分恰当的。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 国徽的定型设计者——高庄 国徽的设计和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它凝结着许许多多设计者的心血;饱含着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对新中国的深情。每一个参加国徽设计的人,都将在中国人民的美好记忆中永存。 1949年8月28日,政务院召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会讨论国徽图案时,参加国徽图案设计工作的高庄在会上说:“在塑造国徽模型时,我有一种愿望,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徽更庄严、更明朗、更健康、更坚强、更程式化、更统一,并赋予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以冀我们的国徽的艺术性提到国际水平,永放光芒”。 高庄的热切愿 望,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1950年9月20日正式颁布的国徽图案,完全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把已经由全国政协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平面国徽图案雕塑成立体模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个平面的国徽图案,是在全国政协筹委会公开征求的数百幅图案的基础上,经各方人士协商,又经过清华大学及中央美术学院两个国徽设计组专家学者的设计比赛,最后,清华大学的设计组的设计方案才获得全国政协审查组的通过。这一凝结无数人心血的平面图案,要由高庄雕塑为国徽立体模型,这当然是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高庄接受任务后,首先对平面的国徽图案进行仔细研究,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原图中的稻麦秆向外弯曲,是垂头的,杂乱的;红绶的飘带,缺乏来龙去脉,且有城墙不正的感觉。高庄认为,赋予国徽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是修改工作的指导思想,组成国徽的素材,如国旗、天安门、齿轮、稻麦,红绶,是由中央规定了的。如何利用这些素材组成图案,并由它来表现精神形象和艺术效果,则完全可由艺术家发挥其聪明才智。 高庄抱着这样的信念,反复构思,精心比较。他把稻麦改成分行并列向上,并赋予刚柔相济的不同性格,象征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共存,象征中华民族蒸蒸日上。红绶改成有规律的穿插,与天安门城墙相呼应,给人以坚强、安定的印象。其它的地方也作了一些修改,如天安门的大小,华表的位置,国旗上五角星的距离,等等。总之,修改后的国徽图案,整体与局部变化统一,规正庄严,又自然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 在修改国徽图案和塑造国徽立体模型的过程中,高庄参考了大量资料,自己还买了一尊佛像和几方秦、汉、隋、唐的铜镜作为参考、借鉴。为了使国徽更完美、壮观,他把做好了的国徽石膏模型与原平面图案放在一起,让人们比较评论,听取意见,不断修改,以求臻于完美。至今,高庄仍珍藏着当年制作的石膏国徽模型。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请你选择“采纳”和“五星”评价,这将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以上是《QQ空间智囊团-意点设计》为您解答!

准确地说,国徽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许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国特征;乙、要有政权特征;丙、形式要庄严富丽。
  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投身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之中。同时,受中央之命,负责征集国徽图稿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都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图案九百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处,故都未被采纳。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协全体会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没有公布国徽方案。
  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
  其中,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担任组长,成员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筑学家林徽音、画家李宗津、中国建筑专家莫宗江、建筑设计教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罗哲文等。
  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由著名工艺美术家、教授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组成。
  为了赶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两个设计组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反复研究。梁思成、林徽音两位先生抱病参加设计工作。大家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决心拿出最美好的设计,为祖国增光。
  根据政协国旗、国徽审查小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并比较了所有设计方案,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最后确定了国徽图案有如下内容:


国徽设计者是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国徽是哪七个人设计的
国徽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高庄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张仃、钟灵、周令钊、林徽因、梁思成、莫朴等七位设计师集体创作的。国徽的设计工作始于1950年6月,由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高庄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张仃、钟灵、周令钊、林徽因、梁思成、莫朴等七位设计师组成设计小组,共同完成。他们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

国徽设计者是谁
国徽设计者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国徽也是经过多次审议,多轮重组之后,才最终获得通过的方案,他是集体创造的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

国徽谁设计的我国国徽的设计者是谁
1、我国国徽的设计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组成的设计小组,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共同创作的成果。2、我国的国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不仅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也是国家的标志。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图案包含了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旗的设计者是谁
2.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之一。她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也是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3. 林徽因在建筑领域与梁思成一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该学术领域的先驱之一。他们的研究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在文学方面,林徽因...

国徽是谁设计出来的
国徽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4年予以确定。但直到1991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自1991年10月1日起才正式施行。国徽图形五星照耀下...

中国国徽出自谁手?
1. 中国国徽的设计归功于清华大学的设计组,该组成员包括梁思成、张仃、张光宇等知名设计师,以及贺嗣昌等新兴的工艺美术设计师。2. 1949年10月23日,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林徽因和莫宗江提交了他们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邓以蛰、王逊、高庄、梁思成等提供了参考意见。3. 国徽图案由大孔玉璧、五星、齿轮、...

国徽的设计者是谁_我国国徽的设计者是谁
国徽的设计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曾联松。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其设计意义重大。我国国徽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先生。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曾联松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他对我国国徽的设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修改,最终设计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国徽图案。国徽图案包含了五星、...

国徽的设计者是谁?
国徽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国徽的设计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展现国家的尊严和荣誉,设计一款具有象征意义的国徽显得尤为重要。曾联松,作为国徽的主要设计者,承担起了这一重要的任务。曾联松通过深入研究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创作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国徽中包含...

国徽设计者是哪三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而国徽定型设计者是高庄。简介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征。只有特定的国家重要文件才能盖上国徽大印,正式生效。国徽上通常有...

金阊区17642898319: 中国国旗 国徽都是谁设计的 -
雪幸华乐: 国旗由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副经理曾联松设计.国徽由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清华大学营建系雕塑教授高庄修改.

金阊区17642898319: 国徽是林徽英一个人创作出来的吗? -
雪幸华乐: 不是她一个人设计的.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担任组长,成员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筑学家林徽因、 分萨芬画家李宗津是、中国建筑专家莫宗江、建筑设计教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的地反士大夫者罗哲文等. 还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由著名工艺美术家、教授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组成的两队设计组联合设计而成.

金阊区17642898319: 我国国旗是怎样构成的?国旗底色和五星排列的意义又是什么?还有就是五星红旗是谁设计的?设计过程中有那些感人的故事? -
雪幸华乐:[答案] 中国国旗图案的含义: 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旗杆套为白色. 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

金阊区17642898319: 我国的国徽是谁设计的?
雪幸华乐: 国徽的定型设计者--高庄

金阊区17642898319: 我国国徽谁设计的?
雪幸华乐: 梁思成、张仃

金阊区17642898319: 国徽是谁设计的,她的寓意是什么 -
雪幸华乐: 国徽是林徽因设计的

金阊区17642898319: 国徽是谁设计的?
雪幸华乐: 国徽采用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的方案,本应是不争的事实.

金阊区17642898319: 国徽是林徽因设计的吗
雪幸华乐: 不光是她,主要由北大设计院设计,还有林的丈夫梁思成先生.该设计在各方案中脱颖而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