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等级(完整的)

作者&投稿:恽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后宫等级(全面的)~

传说时代:一正妃,三次妃,舜帝只设三妃

夏:十二夫人

商:三十九妃
以上并无具体记述,真正成为规定的为: 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121人.后世的在其上略有添减.[h6][/h6]

周:一后,三夫人(正一品),九嫔(正二品),二十七世妇(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凡一百二十一后妃 。后五宫指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王燕寝。

秦:(宫备七国,爵列八品)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娙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傛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三国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晋: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容,修华,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散职(美人,才人,中才人)

南朝
宋: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昭仪,昭华,昭容,婕妤,容华,充华)。明帝时有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九嫔(淑容,淑媛,淑仪,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容,修仪),五职(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容),散职(美人,才人,良人)

齐: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内职,良绨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贵嫔,贵姬,贵妃),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容,昭仪,修华,,修容,修仪),五职(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散职(美人,才人,良人)

陈: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容,昭仪,修华,修仪,修容),五职(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容),散职(美人,才人,良人)

北朝
承魏晋制度,略有增损。“道武追尊祖妣,皆从帝谥为皇后。始立中宫。余皆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淑房等。后庭渐多矣。又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乎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又则不得古也。”

魏:皇太后,皇后,左右昭仪视大司马,贵人,三夫人视三公,上三嫔视三卿,下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太监、女侍中三宫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宫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表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齐:皇太后,皇后,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上三嫔(光猷,昭训,崇徽),下六嫔(宣猷,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世妇,御女,才女,采女

隋:文帝初设皇后,三嫔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九世妇负责宾客祭祀,视正五品,三十八御女主管女工丝台,视正七品。 。独孤皇后死后增设三贵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炀帝时设皇后,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品第一,九妃(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华,修容,充仪,充容,充华)品第二,二十七世妇(婕妤十二人品第三,美人、才人合十五人品第四),八十一御女(宝林二十二人品第五、御女二十二人品第六,采女三十七人品第七) 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七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八十一御女(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玄宗时增设四妃为贤妃,惠妃,丽妃,华妃

宋:初入宫时,女子的名号有:侍御、红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数和郡名上没有一定。夫人以后,再进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后进为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等。再进为妃一级: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后宫的显著特色是无定位,由初级开始,随宠遇增长,不断晋级。

辽:皇后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这间没有什么等级差别。元代除了皇后和各妃这两个称谓,后宫中再没有别的名号。金代则复杂和完善一些。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确规定,选后不取自庶族。金创国之初,后宫嫔妃没有名号。到金熙宗时,始有贵妃、贤妃、德妃之称。海陵王执政时,后宫寝多,宠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间,后宫简少。金章宗明昌时期,后宫规制大备。
金代后宫仿照汉制立了一套嫔御制度,明文确定:
皇后下设贵妃、贤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汉三夫人;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汉九嫔;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汉二十七世妇;
宝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汉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都不得是后宫内官。

元:大皇后,皇后,贵妃,真妃,淑妃,丽妃,婕妤,丽人,才人,顺仪,淑华,淑仪
元后宫除了正皇后以外,不有所谓的第二皇后、第三皇后,只要皇上高兴,设多少皇后都行。

明:皇太后,皇后,宫女被皇帝御幸以后,便获得妃的名号,进入了皇帝嫔妃的行列。但明代后宫除了皇后的称谓,只有妃这一级,没有嫔。妃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贵妃在妃这一级中地位最高。
明末尚有选侍,才人,淑女

清: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附:后宫称谓
1、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 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 的专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2、皇后:皇帝正妻的称呼,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3、王后:国王的正妻。
4、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5、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 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6、元后、元配: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礼臣议:‘孝洁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庙。”
7、女主:女子为君者,多指临朝执政的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女主,欲王吕氏。”
8、君妇:君主正妻的称呼。
9、子童 :亦写作“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也是皇后的自称。最早出现“子童”名称的《全相平话五种》,其著作的年代当在南宋之中或元至元之初。“子童”这个词汇实际上有根源,它应该是由“小童”衍化而来。“小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正配夫人的自称。《论语·季氏》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日寡小君。”
10、慈壶、慈闱:对帝王母亲或皇后的敬称。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晨昏两慈壶,诗礼一贤王。”
11、中宫:皇后的住处,代称皇后。
12、国阴:后妃的别称。古代称男为阳,女为阴,所以帝王的后妃称国阴。
13、御妻:帝王之妻,也叫“御女”、“女御”,位在世妇之下。《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14、天下母、天地母:都是对皇后的敬称。《汉书。元后传赞》:“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
15、娘娘:皇后或宫妃的称呼。
16、坤极:皇后的别称。《后汉书。梁皇后纪》:“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17、妃:对皇帝的妾及太子、王、侯的妻子的称呼。
18、妃子: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在诸妾中地位较高。
19、妃嫔:帝王妾侍的统称。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历代帝王妃嫔众多。《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秦始 皇灭六国,尽收其宫女充实内廷;汉武帝妃嫔有昭仪、婕妤等四级;晋武帝有宫
女近万人;康熙有妃嫔五十一人。
20、嫔、九嫔:皇宫中的女官名,也是帝王的妃子。嫔,也称嫔妇。《周礼 。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九御亦即九嫔。据说,宫中女官九人一御,九御八十一人。历代多用其制,但名称不一。唐代以昭仪、昭容 、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新唐书。后妃传》) 。
21、妃嫱、嫔御、嫔嫱:宫中的女官,天子、诸侯的姬妾。妃嫱地位高于嫔御。
22、贵人:宫中女官,妃嫔的称号。东汉光武帝始置,其地位仅次于皇后。 此后,历代沿用其名,但地位的尊卑并不相同。例如,清代贵人位在皇贵妃、贵妃、妃、嫔之下。
23、贵妃:妃嫔的称号,在皇帝姬妾中地位最高,仅次于皇后。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位比相国。隋以后历代均沿置。
24、贵嫔:宫中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魏明帝时地位仅次于皇后。以后,历代多沿用,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25、德妃、贤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时为正一品。
26、淑妃: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当时地位较高,仅次于贵嫔和夫人。以后历代多设置。
27、太妃: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 皇贵太妃、贵太妃。
28、椒房:又称“椒室”。汉代皇后所居宫殿,用花椒一类的香料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香、多子之义,以表示吉利。后来就以椒房代称皇后。应劭《汉官仪》:“皇后称椒房……”
29、淑媛: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位在淑妃后。
30、惠妃、丽妃、华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玄宗开元时置。《旧唐书。后妃传。序》:开元中,“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三位,以代夫人,为正一品。”
31、少妃:先秦诸侯之妾的称呼。
32、储妃:太子妃。
33、东妃:太子妃。
34、美人: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西汉始置。据传,汉宫妃嫔有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35、良娣:太子妃妾的称号,始于西汉。此后,魏晋至隋唐后宫皆沿置。
36、女君:君主的妃妾尊称嫡妻为女君。
37、内宠、内嬖、嬖人:帝王宠幸的姬妾。《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38、正嫡、正室:嫡妻、正妻的别称。
39、侧室、别室、别房:妾的别称。
40、继室:诸侯次妃的别称。
41、大娘、小娘:皇后与妃妾的别称。清梁章钜《称谓录》:“天子妻古称大娘。”
42、细君:原为古代诸侯之妻的称呼,后来转化为妻子的通称。
43、夫人:周代诸侯的嫡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后来,诸侯之母也可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皆称夫人。魏晋以后,或称夫人,或另立名号。
44、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礼记。曲礼》下:“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后来臣民对别国也谦称本国国 君的夫人为寡小君。
45、内官:先秦时诸侯妻妾、宫廷女官的称号。后代多有沿用。
46、内主:先秦时诸侯夫人的称呼。后代有时也指皇后。《晋武帝立皇后大赦诏》:“以仪刑万者,必须内主。”
47、少君、小君:先秦时称诸侯的妻子为少君或小君。
48、姬:古代帝王的妃妾。《汉书。外戚传》:“高祖薄姬,文帝母也。”
49、娣娰:古代帝王诸妾的合称。年长者为娰,年幼者为娣。后世娣娰也指 妯娌。
50、媵:陪嫁的妾。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常以妹妹或侄女从嫁为侍妾,称为媵。
51、媵御、媵妾:随嫁的侍妾。又称媵侍、媵婢。
52、妾、侍妾:妾的本意为女奴。帝王后妃之下的侍女通称为妾或侍妾。
53、长妾、贵妾:古代诸侯有子的妾。
54、贱妾、副妾:诸侯地位低下的妾 。
55、小星:古时侍妾的别称。
56、昭仪: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元帝时始置。汉朝妃嫔在皇后之下有十四等,昭仪是第一等。“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后世虽然亦多沿用 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57、昭容: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时始置。魏晋至隋唐多被沿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58、昭华: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明帝始置。后世亦有置此名号者。
59、修仪: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明帝始置。后世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0、修容: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文帝始置。后世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1、婕妤:又作婕伃。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始置。当时有赵婕妤、尹婕妤等。婕妤在汉朝妃嫔十四等中列第二等。后世(明代以前)虽然 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2、娙娥: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中位列第三。后世沿用此称号者不多。
63、容华: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中位列第四。后世亦有沿用此称号者,但地位不高。
64、充依: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中位列第七。后世亦多沿用此称号,但名称略有不同。南朝宋称“充衣”,隋代 称“充仪”。

清朝后宫等级篇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
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
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皇后一位,主内治
皇贵妃一位
贵妃两位
妃四位
嫔六位
以上四级,佐助皇后治理内廷
以下三级没有规定数额
贵人
答应
常在 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不过,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制度规定尽管十分严格,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那么多的妃嫔。清朝宫女人数比明朝减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实际上也不止此数。
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后妃来源,清代皇帝与历代不同,它创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选秀女制度”。


皇帝的眷属均在秀女中产生,选秀女,每三年举行一次,选秀女的对象,都在八旗内部.凡八旗官员的女儿年至13便为适龄,凡适龄女儿遇有选秀之年必须造册送选.如果未经看选的,即在17岁"逾岁"以前没有参加秀女候选的,就算违反制度.次女子终身不能自行婚嫁.

宫女
清朝宫廷中的宫女主要是内务府包衣(家奴,奴仆,为满族社会的最低阶级,被满洲贵族所占有,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所生的子女,以及内务府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下,拜唐阿披甲人,苏拉,匠役,园户,笔贴式等人之女.他们生长到十三岁,都要引到宫中被挑选一次.选入宫中的宫女不可以回家探望父母,父母也不可以入宫探望.宫女的言行规定十分严格.如非主人命令不许擅自交谈,更不许嬉笑喧哗,也不许与太监人亲戚,如有称呼太监为伯叔兄弟者,则将其痛惩逐出,并将家属发往边疆.
宫女到25时,宫内则赏其少量银两,令其出宫,并且规定,凡是已经离开皇宫的宫女,不许再进皇宫,更不许传播宫内的一切事情,也不许差人到宫门与主人请安等.
宫女在职期间,因笨拙或病的也会令其出宫.
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清朝贵族等级篇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两种。


宗室爵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册封嫡子共二级,分别为世子(亲王嫡子)、与长子(郡王嫡子)。

除了清初受封的八大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及后来的雍正时怡亲王胤祥、同治时恭亲王奕䜣、光绪时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共十二个王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宗亲世爵只能世袭。

宗室爵俸禄: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
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
长子岁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
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
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
镇国公岁俸银700两,禄米700斛;
辅国公岁俸银500两,禄米500斛;
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
二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85两,禄米385斛;
三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60两,禄米360斛;
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335两,禄米335斛;
一等辅国将军岁俸银310两,禄米310斛;
二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85两,禄米285斛;
三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60两,禄米260斛;
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235两,禄米235斛;
一等奉国将军岁俸银210两,禄米210斛;
二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85两,禄米185斛;
三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60两,禄米160斛;
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135两,禄米135斛;
奉恩将军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

功臣世爵
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功臣世爵俸禄

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
二等公685两
三等公660两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
一等侯610两
二等侯585两
三等侯560两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
一等伯510两
二等伯485两
三等伯460两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
一等子410两
二等子385两
三等子360两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
一等男310两
二等男285两
三等男260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
一等轻车都尉210两
二等轻车都尉185两
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
骑都尉110两
云骑尉85两
恩骑尉45两
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
闲散侯230两
伯品级世职205两
子品级世职180两
男品级世职155两
轻车都尉品级世职130两
骑都尉品级世职105两
云骑尉品级世职80两
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清朝的封爵,与前代不同的是,所有的封爵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如睿亲王、勇毅侯之类。

清代官职等级篇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其他
皇帝 嫔妃 子女 儿媳 额驸 历史 大概的人物关系
可参考《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光是12个皇帝 无数嫔妃 113个皇子 82个皇女 儿媳额驸 这些就都发不完 百度这回答有字数限制

清朝所有后妃http://tieba.baidu.com/f?kz=98305475
清朝所有皇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9808432.html
清朝所有皇女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42.htm
清朝12帝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18595.html
清朝所有额驸http://bbs.xhistory.net/read.php?tid=2827


总结的虽然是复制,但觉得找的蛮全的。。因为最近在研究
要有帮忙的找我吧。。

宫廷等级分两部分:官员等级和妃子等级。
官员等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各省通判、京府通判、京县知县。(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所赠。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史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
正一品:【正国级】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正二品:【副国级】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
从二品:【部级】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省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厅级加】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厅级】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
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厅级减】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副厅级加】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副厅级减】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县处级加】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县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副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科级】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副科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股级】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副股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普通科员】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妃子等级:
正一品:惠妃 淑妃 德妃 贤妃 宸妃 庄妃 丽妃   从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贵姬   从二品:昭仪 昭媛 昭容 昭华   庶二品:淑仪 淑媛 淑容 淑华   
正三品:修仪 修媛 修容 修华   从三品:贵嫔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贵仪   从四品:顺仪 顺媛 顺容 顺华   庶四品:充仪 充媛 充容 充华   
正五品:姬   从五品:容华 婉容   庶五品:婉仪 芳仪 芬仪 德仪 贤仪 微仪   
正六品:嫔   从六品:良媛 良娣   庶六品:小仪 小媛   
正七品:贵人   从七品:美人 才人 良人   庶七品:常在   
正八品:选侍   从八品:娘子 舞涓   庶八品:宝林 娱灵   
正九品:芳婉 柔婉   
从九品:顺常 顺成   庶九品:承徽 列荣   
正十品:御女 采女   从十品:答应   庶十品:充衣 承衣刀人 更衣

夏殷以前,中国后妃制度比较简略,文字记述也很模糊,大率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如皇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称为次妃。 周代天子开始立后,正嫡便叫王后。 《周礼》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正一品),九嫔(正二品),二十七世妇(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 五者相参,以定尊卑。与外朝六宫、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对应。六宫即前一宫,后五宫。后五宫指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王燕寝。 秦王赢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称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后。 汉帝国后妃制度继承秦制,并明确规定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母亲称皇太后,中国后妃制度的母后称号就此确定,历代相沿。 嫔御制度汉代时确立,汉代后宫制历汉初四帝,以后汉武帝、汉元帝的订立、增益。嫔御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 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无涓这一等还包括共和、娱灵、保材、良使、夜者。 西汉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后,其余嫔御名号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武帝时又加婕妤、 娥、容华、充依。 元帝时加昭仪,又有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等。 东汉的后宫人数没有什么减少,但鉴于西汉外戚权重,改革后宫,嫔御名号只设四等。东汉光武帝并省前制,皇后之外,只立贵人、美人、彩女。后又加宫人、凡嫔妃四等。(后宫只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依旧,但奉禄不过是数十斛粟。又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但却没有爵秩,只是赏赐充给而已。) 曹魏时出于文学的浪漫和对雅号的喜好,嫔妃分成12等: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国,皇后之下分后妃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 文帝增五等: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除顺成。 太和时,明帝诏复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同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县令;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婕妤视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良人视千石。 晋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北朝承魏晋制度,略有增损。“道武追尊祖妣,皆从帝谥为皇后。始立中宫。余皆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淑房等。后庭渐多矣。又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乎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又则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内宫: 左右昭仪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来又置女职,以典内事: 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太监、女侍中三宫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宫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表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南朝宋在晋制上有增有删,至宋明帝时规定:以贵嫔、贵妃、贵姬为三夫人;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以婕妤、容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另设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内职,良绨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南朝梁、陈以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三职。 北周宣帝自称为天元皇帝,皇太后便被尊为天元皇太后,又设正阳宫皇后、天皇太后、天皇后、天右皇后、天左皇后,后宫制度至此全乱了。 二年二月,改制诏为天制,敕为天敕。颂令: 尊天元皇后为天无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为天元圣皇太后,天元皇后杨氏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陈氏为天左大皇后,正阳宫皇后称皇后。 隋文帝杨坚得天下后,鉴于前朝的积弊,一一加以革新。后宫中也一改旧制,只设皇后正位宫闱。开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礼》著内官程式,省减后宫人数,规定嫔3人,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9人,负责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丝台,视正七品。 隋炀帝时,后妃、嫔没有专职,“唯端容丽饰,陪从燕游而已。”炀帝醉心此事,自制嘉名,以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吕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为二十七世妇;宝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为御妻。总计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代皇后以下,设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各26人。 唐开元时期,以皇后以下设四夫人不合旧制,“乃置惠、丽、华三妃,六仪,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宫、尚仪、尚服各二。” 两宋嫔御的名号没有准则,比较纷纭杂乱。大致地说,初入宫时,女子的名号有:侍御、红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数和郡名上没有一定。夫人以后,再进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后进为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等。再进为妃一级: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后宫的显著特色是无定位,由初级开始,随宠遇增长,不断晋级。 辽代皇后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这间没有什么等级差别。元代除了皇后和各妃这两个称谓,后宫中再没有别的名号。金代则复杂和完善一些。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确规定,选后不取自庶族。金创国之初,后宫嫔妃没有名号。到金熙宗时,始有贵妃、贤妃、德妃之称。海陵王执政时,后宫寝多,宠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间,后宫简少。金章宗明昌时期,后宫规制大备。 金代后宫仿照汉制立了一套嫔御制度,明文确定: 皇后下设贵妃、贤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汉三夫人;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汉九嫔;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汉二十七世妇; 宝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汉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都不得是后宫内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后宫除了正皇后以外,不有所谓的第二皇后、第三皇后,只要皇上高兴,设多少皇后都行。 明代的后宫宫女很多。宫女被皇帝御幸以后,便获得妃的名号,进入了皇帝嫔妃的行列。但明代后宫除了皇后的称谓,只有妃这一级,没有嫔。妃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贵妃在妃这一级中地位最高。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谁能告诉我古代宫廷的等级划分?越详细越好。
(相当于清朝宫廷里的“姑姑”拉) 四、常侍(七品)、内常侍(从六) 管理群居妃嫔宫殿或群居小公主小皇子宫殿的女官,世妇以下级别(含世妇)的妃嫔合宫群居(相当于清朝的掌宫姑姑) 五、选侍,(六品), 皇帝和皇后宫中最基础的服役女官,由表现优良的宫女女官中选出,选侍可以选择通过侍寝成...

廷"这个字读什么?有几个读法?
"廷"在古代还有其他用法,如指代朝廷官员,如廷臣、廷吏,也用于指代科举考试中的廷试第一名,即状元。此外,廷字还指代官署,即地方官吏处理公务的地方,如刘邦曾担任的泗水亭长的廷中。同时,它也指代庭院或院子,有时与"望庭"同义。在位置或朝位的意义上,"廷"体现了古代礼仪中的等级划分。总的...

古代后宫等级有哪些?
皇后(Huáng Hòu): 皇后是最高贵的嫔妃,通常是皇帝的正妻。她享有最高的地位和权力,是宫廷内的女性统治者。贵妃(Guì Fēi): 贵妃是皇后之下的最高级别嫔妃,通常由皇帝挑选并册立。她在宫廷中有较高的地位,但仍然不及皇后。妃子(Fēi Zǐ): 妃子是次于贵妃的嫔妃,她们可以是皇帝的正妻...

我要古代全部官员等级。
古代官员等级制度——秩品从先秦至清末官僚制度中各级官吏政治地位及俸禄的标志。秩,意为次、序,又通职、禄;品,亦有等级差次的含义。汉以前官无品,等级由“秩”而定。曹魏设九品之制,秩与品并行。后虽逐渐废止秩而专用官品,但习惯上仍将品、秩并称,以表示官僚的等级高下。夏、商官吏等级,史阙无载。西周...

古代嫔妃的等级是怎样的?
1、正一品官职名称:大长公主、长公主、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公主 2、正二品官职名称:昭仪、昭媛、充仪、充容、充媛、淑仪、德仪、婉仪、芳林 3、正三品官职名称:婕妤、良娣 4、正四品官职名称:美人、良媛 5、正五品官职名称:才人、承徽、尚宫、尚仪、宫正、女史 6、正六品官职名称:宝林...

古代皇宫中王爷、官职、宫女、太监的等级名称
[女官、侍女等级]: 待诏女官——从二品(仅设帝后宫中) 贞容——正三品 慎容——正四品 淑婉——正五品 芳婉——正六品 柔婉——正七品 宫女、侍女——无品 [皇帝、后宫内侍太监等级]: 御前总管——从二品(1,仅设皇帝宫中) 大总管——正三品(1,仅设皇后宫中) 六宫首领太监——正四品(1,仅设副...

中国古代后宫等级(全面的)
妃嫔等级为: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齐 齐高帝建元元年,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

古代后宫等级制度
等级:皇后为正室 以下为侧室 正一品:皇贵妃 从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正二品:夫人 从二品:妃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从三品:贵嫔 正四品:婕妤 从四品:荣华 正五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从五品:嫔 正六品:小仪、小媛 从六...

后宫等级!(全)
清朝后宫等级篇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皇后一位,主内治皇贵妃一位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六位以上四级,佐助皇后...

古代嫔妃住的宫殿等级
东六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六宫: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清朝后宫分为八个等级,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物。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都有定额...

琼山区19656958258: 后宫嫔妃等级表 -
蒸阁多喜: 皇后 正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从一品:夫人 正二品:妃 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正三品:贵嫔 从三品:婕妤 正四品:容华 从四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正五品:嫔 从五品:小仪、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贵人 从六品:才人、美人 正七品:常在、娘子 从七品:选侍 正八品:采女 从八品:更衣深宫乱 妃天下 宫怀缱绻 后妃乱 九重宫阙 寂寞宫廷春欲晚 深宫香浮月华清 后宫之金兰易折 盛世凝云 凤求凰 宛妃传下面的这些都还不错.希望你喜欢啦.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琼山区19656958258: 古代后宫的等级是怎么排的啊
蒸阁多喜: 夏 正妃一人 次妃十一人[1] 商 中宫皇后、东宫皇妃、西宫贵妃,四妃,德妃、淑妃、... 于是皇后之下共设12个等级,依次是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

琼山区19656958258: 后宫妃嫔位分表
蒸阁多喜: 夏:正妃一人,次妃十一人.商:中宫皇后、东宫皇妃、西宫贵妃,四妃:德妃、淑... 共和、娱灵、保才、良使、夜者).明朝:明代后妃的封号按等级依次为皇后皇贵妃...

琼山区19656958258: 宫廷的等级? -
蒸阁多喜: 欧洲宫廷爵位等级:伯爵,男爵,公爵,侯爵,子爵 后宫嫔妃的等级:超级:“皇后”,职称与职位相当于皇帝,生活待遇与皇帝完全相同. 一级:“婕妤”,职称相当于“宰相”,职位与皇帝的兄弟“亲王”级相同. 二级:“经娥”,职称...

琼山区19656958258: 古代后宫的等级是什么
蒸阁多喜: 古时候的后制度是这样的:秦后宫制度: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西汉后宫制度:皇后、昭仪、婕妤、经娥、傛华、充依、美人、良人、八子、...

琼山区19656958258: 古代妃嫔等级要完整一点的【清朝】
蒸阁多喜: 嫔.妃等级 皇后 正一品: 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从一.品: 夫人 正二.品: 妃 从二品: 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正三.品: 贵嫔 从三.品: 婕妤 正四.品: 容华 从四.品: 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正五.品: 嫔 从五.品: 小仪、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 贵.人 从六.品: 才人、美人 正七品: 常在、娘子 从七.品: 选侍 正八品: 采.女 从八品: 更衣 宫.女、姑姑无数

琼山区19656958258: 古代后宫嫔妃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蒸阁多喜: 大小排列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正一品:德妃 淑妃 贤妃 从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贵姬 从二品:昭仪 昭媛 昭容 昭华 庶二品:淑仪 淑媛 淑容 淑华 正三品:修仪 修媛 修容 修华 从三品:贵嫔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贵仪 从四品:顺仪 顺媛 ...

琼山区19656958258: 古代后宫等级有哪些? -
蒸阁多喜: 皇后,皇嫔,皇妃,皇贵妃,伴朝妃,宠妃,贤后,德后,昭容,淑媛,昭媛,才人,才女,秀女,小主,答应,常在 商朝: 中宫皇后 东宫皇妃、西宫贵妃 四妃:德妃、淑妃、惠妃、 庄妃 九嫔 其余的全统称为美人.西汉:皇后 夫人、美人、良...

琼山区19656958258: 求后宫各等级说明(一定要全!)
蒸阁多喜:大清皇室等级:一品:皇帝:太后:太妃:---------------皇后/公主/王妃/皇子妃/超品:梦真御宁振国掌权皇后副一品:御宁振国公主/王妃/皇子妃正二品:尊振国公主/王妃 /皇子妃副二品:振国公主/王妃 /皇子妃正三品:尊御国公主/王...

琼山区19656958258: 最最全的清朝后宫嫔妃等级!!最最详细
蒸阁多喜: 嫔妃等级 正超品:皇后 一位 正一品:皇贵妃 两位 从一品:贵妃、德妃、贤妃、丽妃 庶一品:夫人 正二品:妃 从二品:贵嫔 庶二品: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 从三品:修仪、修容、修媛 庶三品:充仪、充容、充媛 正四品:淑仪、淑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