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人称在古文中的代词?

作者&投稿:蒯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你”有哪些??~

(一)第一人称代词

�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卬”,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例如:

�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 ②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楚辞·涉江》)

� ③余不能治余县。(《左传·昭公三年》)

� ④予既烹而食之。(《孟子·万章上》)

�⑤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⑥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 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 由于出现时代、方言以及使用习惯的差别,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上有同有异。

1、从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看,“我”、“余”、“予”通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吾”通常作主语、定语和前置宾语,“卬”作主语、宾语,“朕”作主语、定语。但也有例外,如:

①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尚书·盘庚上》)

� ②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庄子·田子方》)

�例①中的“朕”作宾语,例②中的“吾”作宾语。

2、从单复数形式看,除“我”、“吾”既可表单数又可表复数外,其余一般用于单数。

3、吾、我区别何在?

A.头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胡适的《吾我》篇。他认为这是一种格的表现。所举的例子是“今者吾丧我”。他主张“吾”字是用到主格跟领格的形式,“我”字是用到受事格的形式。

B.俞敏《汉藏虚字比较研究》。他认为:西周人的铜器里,所有自称的字除了“朕”、“余”,就光有一个“我”字,连一个“吾”字也没有。《诗》、《书》两经里可以说简直没有“吾”字。“吾”跟“我”的区别纯粹是一个声音的问题。“吾”向来不用到语丛的尾巴上,“我”可以,比方“非我也”;凡是对比重念的地方,全用“我”。

谦 称:

� 另外,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称其名。例如:

①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自称低贱的身份。例如:

�①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孝文本纪》)

� ②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妾”本是“女奴隶”,“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所以均是谦称。

3、自称不德卑贱之词。例如:

①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左传·僖公四年》)

� ②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寡人”、“不谷”,古人多认为是恶称。《老子四十二章》云:“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注意:

谦称词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虽相当于相应的第一人称代词,但在语法功能上又有不同,譬如,它不受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律的制约。

古文的第一人称:朕、吾、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注意:朕----在先秦,一般人自称可用‘朕’/ 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 ,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 中古时期“吾‘可作动词和介词的后置宾语。

古文的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注意:女(汝)、尔、若 可以作 主语、定语、宾语。/ 而、乃 很少作主语,不能作宾语,一般只作定语。

古文的第三人称: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

注意: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同一个词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表示复数。

一,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

二,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三,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

“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始于晋代。“渠”后来也可作第三人称代词。

扩展资料:

其他人称

一,谦称

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

1,自称其名;

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下官,奴家,愚,小人等。

二,尊称

1、称人之字。

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如君,公,先生等。

3、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称代词



古文的第一人称:朕、吾、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注意:朕----在先秦,一般人自称可用‘朕’/ 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 ,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 中古时期“吾‘可作动词和介词的后置宾语。

古文的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注意:女(汝)、尔、若 可以作 主语、定语、宾语。/ 而、乃 很少作主语,不能作宾语,一般只作定语。

古文的第三人称: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

注意: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同一个词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表示复数。
参考资料:郭锡良、李玲璞 主编 《古代汉语》P635

第一人称代词,常见的有:我吾予余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第三人称-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还不完备,严格说来,先秦汉语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是同形的。有时,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可以加“侪”、“属”、“曹”、“辈”、“等”来表示复数。这些词与现代汉语的“们”不同,它们都是词,而不是词尾。

一进来就发现楼上的已经答全了...哀家撤....


一二三等奖新颖叫法是什么?
4. 探花是进士考试中位列第三的称号,与状元、榜眼合称“三鼎甲”。这一称呼自唐代起就有,至北宋晚期成为固定的第三人代称。5. 状元的别称有五种:冠军、鳌头、魁首、榜首、桂冠。冠军号起于秦末,如宋义伐秦时称号“卿子冠军”。鳌头则源自科举,指状元在御殿唱名时站的位置。魁首出自科举,每经...

语文里的第一二三人称例句. 是分别列一个哦。
第一人称:我是一只蚂蚁,正在搬家.第二人称:那天,你执着的一个人跑去看蚂蚁搬家.第三人称:蚂蚁正在搬家.

初中文言文带有度字
2. 度字在文言中各种解释 下面是“其”在中学阶段所涉及的意义和用法,可参考一下。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⑤郯子...

其的文言文翻译及用法
4. 文言文带(其) 一、“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在句中作主语或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短语作该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

如何学好文言虚词,我总是搞不清楚表顺承、因果、修饰以及什么助词、取独...
②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不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不懂得句读,不能解答疑难,有的从师学习,有的就不从师学习。③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状态,相当于“然”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那曲折盘结的,环绕回旋的,像蜂房,像水涡。(2)代词①表第三人称,他,他们;它,...

第一二三人称的作用
2、第二人称的作用:更加直接、自然、亲切、生动,更便于交流,便于抒情。有一定的呼告效果,不仅可以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时,还有拟人化的效果。有利于使读者快速地融入到角色中,便于把感情调动起来并融入到文章里去。3、第三人称的作用: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可以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

视的文言文解
1. 文言文中的“视”字是什么意思 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⑥其钗环...

文言文20
3. 文言文20篇 搞定实词虚词就行了,文言文2000都不止(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烛之武...

在文言文当中其是什么意思
1. 文言文当中的“其”通常指什么意思 其1.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

文言文12月
3. 文言文中的十二月十又日是什么意思 顺便介绍15种虚词的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

兴县17316185936: 第一二三人称在古文中的代词? -
才旦冠碱式: 一,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 二,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三,第三人...

兴县17316185936: 在文言文中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最好能交代出自哪句话哪篇文章 -
才旦冠碱式: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我...

兴县17316185936: 文言文中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每类写四个 -
才旦冠碱式:[答案] 第一人称代词;愚、吾、余、予 第二人称代词;汝,尔,足下,若 第三人称代词;其,彼,之.女

兴县17316185936: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有那些? -
才旦冠碱式:[答案]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卬、台、朕”.“吾、我、予、余”是常用的.“卬”在《诗经》中用的较多,“台”则在《尚书》中常见.先秦之前普通人也可用“朕”.我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吾只作主语、定语以及...

兴县17316185936: 文言文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都有哪些 -
才旦冠碱式:[答案] 一、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称 (一)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予”、“余”、“朕”.都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1、我:用于第一人称,译作“我”、“我们” 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一儿曰:“...

兴县17316185936: 文言文中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越多越好最好是尊称 -
才旦冠碱式:[答案]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

兴县17316185936: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 -
才旦冠碱式: 第一人称代词:余(予)、吾、朕、卬、台;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乃、而;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 对于不太常见的代词举例如下: 卬:上古第一人称代词,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

兴县17316185936: 文言文中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
才旦冠碱式: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

兴县17316185936: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
才旦冠碱式: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 3、第三人称代词:“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 一是“之”...

兴县17316185936: 古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你”有哪些? -
才旦冠碱式:[答案] (一)第一人称代词 ?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