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历史

作者&投稿:兆昆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与韩愈有关的历史典故及其论点~

韩愈《师说》的中心论点是“ 古之学者必有师”,交代教师作用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申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句子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提出择师态度和标准的句子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是北魏贵族的后裔,刚两个月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3岁的时候又失去了父亲,后来随着哥哥韩会来到广东,哥哥不久也离世了,最后由嫂子教养成人。韩愈喜欢读书,13岁时就能做得一手好文章,曾跟独孤及、梁肃的学生学习过。
韩愈曾4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25岁时才考中了进士,但又三进吏部不成,三次给宰相上书,却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当权者之门,均被拒之于门外。直到29岁,韩愈才当了一个小官,开始了坎坷的仕途生涯。
韩愈的文才极高,他写出了很多典范性的文章,开创了新一代的文风。韩愈的文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法新奇,表现力强,无论议论说理,写人叙事,言志抒情,都各具风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韩愈十分擅长写散文,他的散文摒弃了六朝以来骈文的束缚,形成了一种规范的文体,呈现出雄健奔放、气势磅礴、瑰奇多姿的风格特色。
北宋文学家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曾评价韩愈的散文到: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会能文章,对愈有影响。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直到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得到了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就被贬为阳山县令。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宪宗被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有《昌黎先生集》。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下简称《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
  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首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子。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骊之文,提倡散句单行、自由灵活、言之有物的古文。他的文章善于推陈出新,富有独创性,内涵深厚,语言丰富灵活,极富于表现力,风格雄辩恣肆,气势磅礴,成为中古以来文章之典范。苏轼称誉他"文起八代之衰"。
  在诗歌方面,他也富于创意,喜欢生新出奇。他说自己是"余事作诗人"(《和席八十二韵》),这意思除了人们通常理解的把写诗放在复兴儒学、倡导古文之后以外,或许还有游戏文字之意。所以他写诗不愿意四平八稳,而喜欢谐谑诡异,显示才学。他有意把诗写得奇崛拗折,喜欢用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用平常人不用的险韵重韵,用散文式的篇章和笔法,铺叙,议论。他喜欢学李白古风之淋漓放纵,又学杜诗长篇叙事法度,炼字艺术,以及"以文为诗"的风格,从而在李杜之后开创了一种奇险诡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对宋诗颇有影响,严羽批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实可从韩愈这里找到一些原因。韩愈是李白、杜甫之后最早将李杜并尊的人之一,他在《调张籍》诗中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影响深远。

唐贞元二年(788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九年(803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

我非常喜欢韩愈《师说》,关于他的历史简述如下:
韩愈(768~824),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

韩愈(768~824),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合称为三苏)、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
具体看http://baike.baidu.com/view/2518.htm


关于历史的名言
——雷蒙·阿隆《历史哲学》 24、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 25、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恩格斯 26、人离开狭义的动物...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思想研究
同时,他进一步论述:“各国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

用愈什么愈什么造句?
统治愈完全愈好,观察愈普遍愈好。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着。如此,欲望、烦恼接连而来,人生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支使人活动。这种运动一旦停止,生存的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出来。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所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但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
1500年之前,世界各文明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处于隔绝状态,不能称之为世界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尤其是工业革命后,文明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但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课本上学的世界历史是新航路和工业革命等事件的...

诸葛亮和勾践和王冕和林则徐和李广和朝愈分别是哪个朝代的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
与诸子散文辉映一时的,是以记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左传》、《国语》和《战国策》,或以年为序,或以国为别,多出于各国史官之手。其中许多优秀篇章,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剪裁得体,有很高的艺术性,如《左传》中的《鞍之战》、《郑伯克段于鄢》,或叙述激烈的战争进程,或表现统治集团内部的...

社会主义历史已愈百年,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认识到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马列主义理论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要学习外国长处,但不能照搬外国模式。要依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积极进取,锐意创新。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艰辛,我们要继承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关于“历史”的名言
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恩格斯 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恩格斯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

谁能给我几个源于历史故事的名句,急急急啊!
●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彼得·海尔(荷)《在历史中遭遇》●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恩格斯(德)《自然...

是“历史的美学的”还是“美学的历史的”
“恩格斯的这两段话提出了以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作为文学批评最科学的方法,从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框架。”有的表述为“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如“‘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像一盏愈燃愈亮的明灯,照耀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整个文艺批评生涯。”“自此之后,美学观点、历史观点以及二者的辩证统一...

尖扎县15799198731: 韩愈的生平? -
谢雍瑞日: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

尖扎县15799198731: 韩愈的一生有什么重要事迹?
谢雍瑞日: (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 (今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 昌黎.唐代伟... 因谏迎佛 骨,被贬潮州刺史,回朝后历任兵部 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韩愈 是...

尖扎县15799198731: 韩愈的资料 -
谢雍瑞日: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尖扎县15799198731: 韩愈的一生有什么重大事迹?韩愈的一生有什么重大事迹?
谢雍瑞日: (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出生于长安万年(今陕西临潼),中... 他和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同处“唐宋八大家”之列,并称“韩柳”.他开...

尖扎县15799198731: 韩琦、韩康、韩非、韩信、韩愈分别出自哪个朝代?有什么典故? -
谢雍瑞日:[答案]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韩康:东汉民间医生.字伯休,... 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

尖扎县15799198731: 韩愈的简介 -
谢雍瑞日: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

尖扎县15799198731: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谢雍瑞日: 唐朝

尖扎县15799198731:  (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  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 -
谢雍瑞日:[答案] (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尖扎县15799198731: 历史上韩愈多少岁考中进士? -
谢雍瑞日: 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在25岁考中

尖扎县15799198731: 一句话概括韩愈的成就
谢雍瑞日: 政治主张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